首页

搜索 繁体

官伎 第8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至于先学一步的,则可以巩固基础,或者分出精力放在其他功课上。

红妃在十几个同学中一丝不苟地捏住笔,在洁白的素纸上写下一个个墨梅一样的小字——她的进度比别人都快,别人只能写大字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写小字了。

她的‘学前教育’其实没有多少,一方面是年纪小,另一方面她也不是一出生就能学东西。在姐姐师小怜的指点下学点儿东西是最近一年不到的事,而且因为师小怜平日也忙,其实并没有太多时候指点她。

之所以能够比其他人领先那么多,是她上辈子的积累。

这个世界虽然与她上辈子的华夏古代已经是完全不同的走向了,但文明开始时的情况是一样的,到现在文字自然也是古代正常的繁体字...对于学简体字长大的人来说,认读繁体字或许不能手到擒来,但也是有极大优势的。

再加上比真正的小孩子强的多的理解能力,红妃经过一年不到的半自学,就有了如今这样的成果。

老童生在十几个女学生之间走动,看她们功课的情况,对哪些人有底子,哪些人得手把手教起特别注意,立刻就做到了心中有数——这一批学童并非老童生第一次教的学童,在他想来不该有意外才是,但走到一个梳双圆髻的小学童跟前,他却忍不住抬了抬眼。

这个小学童正是红妃。

比起其他小学童,她都算是小的几个之一。年长一些的学童有写的有模有样的,这不稀奇,老童生就见一个学童字体已经很有些架子了,假以时日必定是一笔好字!但眼前这个小学童还不太一样,她虽然年纪小,字中却见了一些风骨!

“真是难得...年纪那样小,也不知是如何教出来的。”当时老童生没有作声,但事后却在和其他夫子说起过这件事。

“教?”在学舍已经呆了十几年的一个老乐工,经验显然丰富的多,反问一声后露出了一个微妙笑容:“那样的可不是教出来的,只能是天生!”

“这些女子中常见奇女子,各处都能早早显露不同...说不得这个就是呢!”

第16章 新竹(4)

“红妃!”

正在红妃整理刚刚换下的衣物时,身后有人轻轻拍了一下,是孙惜惜,她刚刚也换好了衣服。

今日是来到新竹学舍的第四天,各方面准备终于完全了,于是有了第一堂‘舞蹈课’。

对于女乐来说,虽说修习的是乐舞,但相比之下还是更重视舞蹈。这可能和现实情况下,大量使用阉人乐工有关(服务于宫廷的乐工为了方便起见,都是阉人)。而相较于乐器演奏,舞蹈就完全是女乐的天下了。

至于说唱歌,宫廷之中虽然也偶尔会召女乐进宫小唱,但在一些正式的表演中几乎都没有纯演唱这一项目...女乐们虽然也会接触民间,在瓦子之类的地方献艺,但到底本质上是服务于宫廷和官场的,这一点在她们的‘主修’上也有体现。

这意味着,每一个女乐都将舞蹈视为第一选择,只有舞蹈上面确实没有优势,这才会转而寻求别的方面表现出色——现实一点,哪怕从今后的出路来说,显然也是主修舞蹈的女乐更好,譬如女乐顶点,即所谓宜春院行首,就从来没有由主修唱歌和演奏的女乐担任过。

甚至具体到每一家官伎馆的都知,也极少有主修乐器或演唱的女乐担任。

所以,相较于其他课程,舞蹈无疑是重中之重!也是因为这份重视,直到第四天才做好了准备工作,可以让新学童们真正开始她们的舞蹈修行。

红妃等学童已经按照陈玉卿善才的吩咐换上了雪白的中衣和膝裤,在这个早春时节如此穿显然是很冷的。不过根据红妃的估计,待会儿就要做热身运动,应该是冷不到的。

“原来是你。”红妃点了点头,就和孙惜惜坐在了廊下换软鞋。这种软鞋很像红妃上辈子穿的舞蹈鞋,鞋子很软,底很薄,只用了两层袼褙一样的料子纳在底下,与脚很是服帖。这种软鞋显然无法在外面穿,但很适合在室内练习跳舞。

软鞋是用系带固定的,红妃和孙惜惜之前都学过怎么穿软鞋,交叉了几下就绑好了。

这时陈玉卿走了进来,让学童们跟着她做了些抬腿、踢脚的动作,果然大家很快热了起来,不觉得冷了。

她们现在是在‘舞蹈室’里学习,这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三面是建筑,一面是墙,三面建筑各自打通,各是一个舞蹈室。

之前在院子外看的时候并不觉得这些房子有稀奇,人字庇、悬鱼、搏风虽然精致,却也是富贵人家常见的。至于整扇的细格子窗更是稀松平常,这种类似‘整面落地窗’的设计在此时的园宅中到处都是。

但真的走进就能见到用心了,白石砌成的台基上,室内地面并不是此时流行的水磨青石或者方形金砖,而是柚木地板细细拼成。地板展露出频繁使用,但细心保养的典雅色泽,相比较硬邦邦的砖石,对于总有‘地板动作’、需要保护关节的舞者来说,木质地板确实要舒服的多。

至于对外的面皆是可拆卸的整扇格子窗就更不必说了,在没有玻璃窗的现在,这是为了采光。学习舞蹈需要一个亮堂堂的环境,这是现有情况下能够做到的极致了。

这种格子窗在夏天会拆掉,使舞蹈室四面无遮拦(幸亏华夏的古代建筑习惯用柱子承重)。而在冬天使用时则会糊上一层白色的明光纸(一种透光度相对高的窗户纸),檀色的窗框、窗格衬着雪白的窗纸,格外典雅。

室内没有此时常见的各种摆设、家具,只有类似把杆的扶栏,其他地方空空旷旷的,方便学童们练习舞蹈。

第一课自然不会学太多东西,在热身之后陈玉卿先给学童们测试了一下软度。这些小学童年纪在八岁到十岁之间,也就是现代人说的七岁到九岁。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一个九岁女孩,如果没有经过训练,本身又不是天赋异禀的‘软人’,这个时候骨头肯定是有些硬的。

不过这种情况在学童中好得多,经过官伎馆和学舍的两重挑选,不管小学童们之前有没有学习过基本功并进行相关训练,至少骨头都挺软的...再者说了,此时舞者对于‘柔软’的要求和后世也是不能比的,测试软度过关自然容易。

测试软度的动作红妃都做的很标准,所以陈玉卿看过她一眼之后就很快将注意力放到了别人身上——她也没有因为这个引起老师的注意,这就像是一次考验基本功的随堂测试,班上一半以上的人都能得满分,那么她得一个满分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她又不能将一百分的试卷考出一百五十分来。

“‘柔’在舞中是十分要紧的,你们小学童年纪小,这上头都不差。不过年纪渐长,骨头也会硬,所以需要时常练习一些动作,保持这‘柔’。”这样说着,陈玉卿就教了几个动作,时不时下去纠正学童的错误细节。

红妃觉得这有些像在上软开课,不过强度没法和软开课比。

很多人有一种厚古薄今的思维习惯,这大概是国内历史教育做的太好的一个副产物?古代各种辉煌成果有的时候确实会令人产生错觉...古代各种成果虽然亮眼,但真的和现代对比,那就有些不适合了。

这就像拳击台上,不同量级的对手同场竞技一样,这是不公平的。

具体到舞蹈这一份技艺,也是如此。

表面上看,舞蹈是身体的艺术,相对而言不那么受现代科技的影响,古今应该没有太大差距。实际则不然,最直观的,具体到基本功这一项,古代怎么都是不能和现代舞者相比的。

现代总结出了更科学的训练方法,就连治伤都比古代简单!现代舞者绝大多数都有着深厚的基本功,从小几岁就开始学习跳舞,坚持十余年,然后进入专业院校,提高之后成为舞团舞者。

而古代舞者呢,童子功扎实的有,没有童子功的也有。不少留下名字的舞者都是声伎行业从业者,而根据相关记载,很多都是被‘养父母’养在家中学习唱歌跳舞,前后一般是四五年。等到从业后,虽然唱歌跳舞也算是谋生技能,但和现代舞者那种以舞蹈为中心而强度拉满的练习量依旧不能相比!

不可否认确实有些天赋异禀者,但在舞蹈这个行当,对天赋和努力的要求是一样的!这种完全不同的努力程度,就决定了现代舞者和古代舞者的上限完全不同。再者说了,现代舞者难道就没有天赋高的了?

现代社会人多,学舞蹈的孩子多,理论上来说,从业的天才应该比古代多的多才是!

红妃上辈子也学舞蹈,对这种事很有发言权...虽然专业舞者的门槛相对于以前来说已经高了很多了,但在她那个时候看似已经不能再高的门槛却还在不断抬高——譬如过去软度说前旁后扳腿能180度,但后来一些180度就不够了。

在大家都能180度的时候,这个要求就筛不掉人了,所以要求严格一些的就到了200度。

和后世魔鬼一样的要求相比,此时堪称轻松愉快——当然,红妃会用上辈子的要求要求自己就是了。她认真学习跳舞不只是因为想要成为女乐,更是因为她喜欢跳舞,重生一回依旧喜欢!

红妃上辈子早早就打定主意要学古典舞了,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前她不止学了各种基础课程,还提前上了许多古典舞专业相关的课。这些再加上她大学后一年左右的舞蹈学院经历,对她这辈子重学舞蹈是有帮助的,即使帮助并没有大到开挂的程度。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