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12)(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尚书大人的话我不否认,但是在我从军的时候,我手下一共有二十七名兄弟被他们所害,所以我不会原谅他们,我也没有资格代替我那些死去的兄弟原谅他们!兵部侍郎说道,他的态度依旧非常坚决。

周行知的眉头微微皱起,兵部尚书虽然以前也驻守在边境,但在他领兵的时候是周朝和匈奴相对和平的时候,双方的交战规模和次数都比较少。

兵部侍郎这人,他虽然是嘉亲王一手提拔起来的,但却是真的上过战场,是砍下过匈奴将军脑袋的人。他的言辞虽然偏激,但也是代表了一部分将领的态度。

叶丞相,你如何看待此事?周行知对于边境情况了解有限,只能寻求其他人的看法。

陛下,两位大人说的都有理,按照臣的看法,陛下完全可以把这些在夹缝中生存的人纳入我朝的保护范围,他们既熟悉当地地形又了解匈奴人的作风,如果把他们训练成士兵的话,对我朝有很大的帮助。叶丞相说道。

这些人有匈奴人的血脉,极有可能被策反,臣觉得丞相的提议不妥。兵部侍郎立马出言反对。

如果对方的亲人家眷都在我周朝生活,侍郎觉得他们还会被策反吗?周行知询问道。

兵部侍郎听到这话后犹豫了一下,臣依旧觉得有可能,只是可能性会小一些。

周行知点头,然后继续问道,那如果对方的亲眷都在我周朝生活的很好,有吃有穿、衣食无忧呢?

这兵部侍郎的回答又犹豫了一下,陛下,如果是这样,他们反叛的可能性确实非常小,但这样会损耗许多银钱。同样的钱,我们可以养活两倍乃至三倍的周朝本土士兵,这样不划算。

侍郎你误会朕的意思了,朕不是要庇护所有人的家眷。周行知脸色放缓了一些,可以为我周朝斩杀外敌的,才是周朝,是朕庇佑的对象。匈奴总归会被我周朝的铁骑击退,到时候也谈不上什么混种、反叛了。

侍郎,你觉得朕说得对吗?周行知看向兵部侍郎,两人有了一瞬间的对视。

视线相互碰撞的时候,兵部侍郎从这个年轻的帝王眼里看到野望,而且是充满信心的野望,仿佛只要他一声令下,周朝就可以大破匈奴王廷。

陛下圣明。兵部侍郎很快低头,作了一个长揖。

先帝在刚刚登基的时候,也曾经放话过要征服匈奴,但在巨大的军费开支和人员折损上,最后还是选择了默默放弃。不知道现如今的这位新帝,又可以坚持这个想法多久呢?

今天的奏报比往常小朝会要多些,再过了一个多时辰后,周行知才离开宣政殿。

皇后现在在做什么,忙吗?批阅了几本奏折以后,周行知忍不住问道。

陛下稍等片刻,奴才这就去差人看看。魏忠说道。

嗯,你顺便和皇后说一声,朕一会和她一起用午膳。周行知说道,让御膳房做些皇后喜欢的菜,再炖上一锅燕窝汤。

是,奴才这就去办。魏忠应道,但是却没有移动步伐。

不对,你想让御膳房把燕窝汤备着,朕要晚些时候取用。周行知说着,又补充了一句,就按照皇后以往午睡完的时间先备着,到时候先送到朕在的地方。

遵旨。魏忠应道,开始猫着腰往后退去。

周行知单手托着下巴,有一下没一下的翻看着桌上的奏折。昨天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叶宁萱的一番好意白费了,如今自己用一锅燕窝汤赔礼,应该可以弥补那一碗的,小小错误吧?

第17章

看到周行知端上来的一锅燕窝汤以后,叶宁萱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一言难尽地看着周行知,行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不要那么多的燕窝汤,一碗就足够了。

我问过太医,这是滋补的温和膳食,你多喝一点也没有关系的。周行知解释道,最近你要操劳许多事情,要养一养身体。

如果真的不行,我和你一人一半。周行知想着又补充了一句,这样就不会浪费了。

在周行知的坚持下,叶宁萱一连喝下两碗半的燕窝汤才算作罢。摸了摸自己的小肚皮,叶宁萱微微提气,免得自己出现小肚子。在周行知面前,她还是有些包袱的。

行知,中午你提过的事情,我认为还是先不要动边境兵权的好。叶宁萱把话题扯到了正事上,至于兵部侍郎,他虽然是嘉亲王一手提拔起来的,但他是一位好将军,他的的夙愿就是击破匈奴的王廷,彻底解决边境的隐患。

如果不动的话,在边境我们就只能靠着钟元帅。周行知说道,她现在是和叶宁萱面对面坐着,所以并没有注意到什么小肚子,钟元帅如今已经五十二岁了,他身上有不少旧伤,我想早点培养一些人可以接过他身上的担子。

我记得钟元帅一共有三个孩子,子承父业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叶宁萱说道。

周行知缓缓的摇头,目前边境所以的驻军加在一起一共是三十万,其中十万是嘉亲王担任主帅,十二万是钟元帅统领,剩下八万只忠义侯的旧部,由都督府两位都督佥事统帅。我说的对吗?

对,明面上是这样的。叶宁萱点头。

如果我没有记错,钟元帅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统领先锋军的四品将军了,算起来,他执掌那十二万大军已经有十几年了。周行知说道,她既然决定留在这里,那她就要为自己和叶宁萱的未来做好打算。

子继父业的话,兵权交接起来或许会很轻松,但十二万人难免就会被打上固定的标签。周行知认真的说道,比如,钟家军。

听到周行知的话后叶宁萱想要开口反驳什么,但仔细一想周行知说的话确实是事实,如果一支军队连续被一个人统帅了几十年,那么军心所向的就不是皇帝,而是统帅了。

行知,钟元帅驻守边境二十余年,他的功劳谁都看得见。叶宁萱找不到什么反驳的话,只能告诫她,如果突然更换主帅的话,目前没有什么人压得住他们。

这个我清楚,所以我目前的打算是让钟元帅辛苦一些,负责一下那些同时拥有周人和匈奴人血脉的新兵的训练。周行知说着顿了一下,然后把钟元帅的兵抽调出二到三万人和他们混编在一起,交给钟元帅的几个儿子负责。

因为担心边境将领功高震主,就用某须有的理由杀害他们这种事,周行知可会去做。她想要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打散着十二万士兵,在保持最高统帅不变的情况下,对管理层的将军进行一些轮换措施,这样也可以变相的分割一下兵权。

叶宁萱没有马上给出什么回复,而是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过了半刻钟才开口,按照我对钟元帅的了解,他不是贪恋兵权的人,如果行知你让钟元帅去训练新兵的话,我相信他会明白你意思的。

这样最好了。周行知放松的靠在了椅背上,只要边境的兵权处理好了,把剩下二十万大军掌控在手里,我们就不需要时时刻刻担心嘉亲王搞事情了。

到时候我也可以放心处置那几个在大朝会上和我呛声的大臣,真是烦人很。周行知说着,一想到他们就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看到周行知一脸嫌弃的小表情后,叶宁萱忍不住笑了出来,是哪几个大臣,敢和行知你呛声?

那可多了去了,尤其是那些御史,动不动就开始弹劾谁谁谁,明明就是一点小事,到了他们的嘴里就变成了天大的事情。好像我不处理好的话,我就铁板钉钉上的昏君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