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20)(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两人刚走到勤政殿门口, 就听到里头摔了杯子,老皇帝气得怒吼,逆子, 逆子!果然是番邦血脉, 不通教化,给朕滚回王府闭门思过!

一道清冷的嗓音嘲讽似的道,父皇您莫不是忘了,儿臣现在可不是什么王爷, 王府的牌匾去年就摘了,要不您再把我贬为庶人?

又是一声重物落地的巨响, 凌天倒没什么反应,前头领路的小太监听得心惊胆战,已经在听到脚步声的第一时间跪了下去。

一个头戴玉冠,身穿紫袍的青年男子大步走了出来。他额角似被茶碗砸中,正在洇洇渗血, 候在大殿外头的贴身太监见状,连忙掏出干净的帕子想递给主子擦,却被他抬手拂了回去,拿开

他气冲冲地步下台阶,看到站在路边等候的凌天,挑起一边嘴角讽刺道,我道是谁回来了,原来是父皇养的一条狗。

目光正对上凌天,不知怎么心头一跳,把接下来的话都给忘了,谁、谁准你这么看本王我的,懂不懂规矩?

九皇子殿下。凌天一边定定地注视着眼前人熟悉的蓝眸,一边抱拳行礼。

哼!九皇子从鼻腔里重重地哼了一声,拂袖而走。

凌天看着他似曾相识的小动作,心里有点想笑,又有点沉甸甸的他的道侣是找到了,可对方好像又不认识他了。

勤政殿里,九皇子就这么走了,原本作为苦主的魏国公祖孙三代可就有点尴尬了。人家天家父子吵归吵,他们始终是外人,何况他们作为告状的始作俑者,谁知道圣上会不会在心里给他们记上一笔?

可不告御状又不行,九皇子都闯进国公府把魏恒的嫡长子抱走了,他们若一声不吭,那明天市井就能传遍他们魏家人胆小怕事,喜欢缩头乌龟的传言。

读书人最重名声,他们魏家子弟还要不要进国子监读书,要不要当官了?

所以这嫡长子,他们必须要回来。

魏大人硬着头皮,皇上,那颂儿

老皇帝虽然气自己儿子莽撞,但他对魏家也很不满了,和阳的事就不说了,颂儿是你的亲孙,竟然被老九发现他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发着高烧,身边无一人照看,此事可属实?

皇上息怒!魏大人不敢狡辩,立马跪下了,臣府中近来事务繁多,确实有所疏忽,臣回去会好生管教,绝不会再有下次。

魏恒紧随父亲脚步,也跟着跪下了。

一把年纪的魏国公更绝,直接摘下头顶管帽,伏倒在地,老臣教子无方,皇上怎么责罚都好,万莫气坏了身子。

一直没做声的太子终于急了,父皇

老皇帝心里叹了口气,太子性格过于绵软,他本意是想让和阳进入魏家,成为太子和老九之间的纽带。

和阳被老九视作亲姐,魏家又是太子母族,这门亲事一成,两人就会结成天然的同盟。老九的生母是番邦舞姬,又长了一双蓝眼,他自己是绝不可能争这个皇位的,为了和阳好过,他只会选择成为太子的左右手。

可惜,他的打算被魏恒毁了!这个男人为了他的表妹,竟然薄待和阳公主,最终和阳难产而死,留下颂儿才一岁,又被老九发现魏家对他不尽心。也难怪老九会不管不顾,跟他硬顶

太子,你找机会劝劝老九,颂儿始终是魏家子孙,他抱回自己府里名不正,言不顺,为了颂儿的将来着想,始终要送回国公府的你告诉他,只要他把孩子还回去,朕就不治他的罪了。

太子恭敬应是。

老皇帝满意点头,又看向跪在地上的魏国公三人,淡淡地道,国公府上的莲姨娘,朕看就让她病逝吧。

不,玉莲她是无辜的,颂儿生病不是她的错,求皇上收回成命魏恒惊惧交加,连连磕头,很快被魏大人一巴掌扇倒地上,闭嘴,大殿之上哪儿有你说话的份儿!

倒是白发苍苍的魏国公,淡定地应是,皇上放心。

魏国公是元皇后生父,自己正经的老岳父,皇帝脸色给了,警告也警告了,为了太子他也不能不给魏家留几分脸面,魏国公请起吧,我看国公身体还可以,荣养还不到时候。

是,微臣愿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魏国公带回官帽的同时,还不忘表忠心,难怪皇帝脸色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见差不多了,上前耳语了几句,皇帝诧异挑眉,竟没有先回王府?

大太监赶忙陪笑道,傅统领约莫是怕误了皇上的正事。

罢了,宣他进来吧。

太子和魏国公一行出来的时候,除了魏恒一脸神思不属,脸上还有着明晃晃的手印,其他人倒是都松了口气。

前面说过了,太子性情温和,虽然不太看得上原主的所作所为,但面对凌□□礼时,他还是点了点头,态度算不错了。

凌天回顾原主记忆的时候,其实想过弄死老皇帝,直接辅佐太子。不过太子耳根子太软了,又有魏国公府这样的母族,他们光是内耗就忙不过来了,更别说帮助大燕抵御戎人南下。

原主那一世的时候,老皇帝把有野心,有手段的人都弄死了,大燕朝也确实歌舞升平了一段时间。不过大臣们很快就发现顶头上司一遇事就喜欢左右举棋不定,他们往哪边说他就站哪边,如果两边吵起来,就要别人来给他下决定。

这个别人一开始是魏国公,后来就变成了魏国舅,也就是现在的魏大人。可以说皇帝几乎变成了魏家的傀儡,魏国舅又不像他老爹那么老谋深算,很快就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后来戎人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差点打到燕京城。大燕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好不容易止住了金戈。

可谁都知道,割地赔款一旦有了第一次,后面无数次就会接踵而来。戎人一没钱就来大燕境内烧杀抢掠,完了还要大燕皇帝赔钱。

连连征战,割地赔款,民不聊生,大燕国运很快就败了,各地都有人揭竿而起,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为自己谋利。

这段混战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直到下一个王朝建立

可以说现在的太子,他就只适合做太子,甚至文学大家,诗人,国子监老师唯独不适合当一个皇帝。

老皇帝自己也知道,所以才会为他做了那么多,可惜不合适就是不合适,最后把祖宗基业都葬送了。

皇上。凌天对老皇帝行了一礼。

子臻一路辛苦了,回去见过老王妃了吗?子臻是原主的字。

老皇帝这是明知故问啊,凌天眼眶红了红,痛快跪地道,微臣有负皇上所托,特来请罪。

老皇帝不动声色,怎么,没找到?

他早就屏退了旁人,因此明面上就他和凌天,还有他的贴身大太监。

微臣也不敢确定凌天故作犹豫,请皇上准许臣取下身后的包裹。

老皇帝准了。贴身大太监从凌天手中接过包裹,检查无误后,才呈给皇帝一览。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