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3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贺元思这样一说,忠靖侯史鼎虽未就此作罢,可是却总觉得石咏刚才说的那话,有点儿耳熟。

京里他史家的姻亲贾家,不是也出了一个成日在内帷斯混的宝贝疙瘩凤凰蛋,整天在府里也管那些小丫头们也姐姐妹妹地乱叫?

算了!——史鼎心想,若是眼前这个小官儿也出身于贾家的大家,一两个颜色好的丫鬟,人家恐怕还真不会放在眼里。

那翠芙好歹也是个出挑的,留着以后还可以用。

史鼎心里拿定了主意,决定让客院那边别再有其他动静,回头只叫人将石咏的饮食起居照顾周全,就这么算了。

石咏尚且不知无形中其实是贾宝玉帮了他的忙,只是史鼎脸色放缓,不再追问服侍他的下人是否“尽职”,他自然认为是贺郎中的劝说起了作用,忠靖侯不再“强人所难”,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贺大人,按照咱们昨天议定的,那师徒二人明日就过来府上。到大人临行之际,本侯便就此安排她们登船可好?”

贺元思满口答应,一边向石咏解释:“苏州本地有两位出家的女菩萨,打算上京前往潭柘寺,因那位徒弟的俗家与史侯大人祖上有些渊源,因此史侯大人拜托,届时她们与内务府官船一同北上,到时也好有个照应。”

“确实如此,”史鼎点头附和,“那位女徒弟,原本也是出身世宦之家,与本侯祖上颇有些渊源。此女自小多病,父母为她买了许多替身儿出家代为修行,皆不中用,无奈之下,只好安排她亲自入了空门带发修行,这才好了。1”

石咏听着这话觉得好生耳熟,正凝神想着,听史鼎继续说:“那位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应是个得道之人。这两位因听说京郊潭柘寺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打算前往膜拜。”

——是了!

石咏突然想起来了,这样的人生轨迹,不正是那位后来应了贾府之邀,在栊翠庵中修行的妙玉吗?

前往京郊潭柘寺膜拜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石咏暗搓搓地想,他怎么就没听说过潭柘寺有这些个。

但又听史鼎说妙玉的师父精演先天神数,石咏便好似稍许听明白了什么:当初那位“八爷”身边,不是也传说有个道士叫张德明的,给他批了命数,说是头上有白气什么的吗?

然而石咏丝毫也不关心妙玉师徒上京到底是去干什么的。石咏对妙玉这人颇感兴趣,是因为知道妙玉手中有几件非常传奇的“茶具”:颁瓟斝1、点犀,以及那一套“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茶盏。

尤其那“颁瓟斝”,据说上面刻着“王恺珍玩”,就是晋代与石崇斗富没斗过的那个王恺,又有苏轼“见于秘府”的字样,可见是绝世珍玩了。

然而据后人研究,从“颁瓟斝”的字面意思看,这件了不得的茶具,应该就是个葫芦壳儿做得器皿,绝难从晋代一直流传到现今的。

可是石咏在这时空里,匪夷所思的文物也见了不少,万一这件,也是真的,不是曹公杜撰的,那就有趣了。

想起这些,石咏便心痒痒的:既是与妙玉同行,也不知能不能有机会见到这件珍贵玩器。

岂料旁边史鼎与贺元思见到石咏表情古怪,都是想岔了。

史鼎便问:“石大人,是不是觉得此事有何不妥?”

贺元思则呵呵地笑着,说:“小石想左了吧!这对师徒不会借用官船北上,而是与红菱同船而行,便没有麻烦,毋须避忌了!”

“红菱”,就是贺元思刚刚纳的妾室,昨儿晚上那位唱弹词的姑娘。

石咏总算是明白过来,心知这贺元思道学,昨日面露不虞,恐怕是不愿带妙玉师徒同行,嫌带同她们一起北上,自己名声有碍。但若是贺元思原本就带着女眷,妙玉师徒与女眷同船,那便没什么了。

所以史家才精心安排,送了红菱给贺元思做妾。

贺郎中原本还拿腔拿调地拒绝此事,如今人家只是给他送了个美妾,他就将一切麻烦都应了下来。石咏心想,这个贺大人,也不晓得聪明都用在哪儿了。

石咏原以为他已经将妙玉上京之事看得很明白。岂料到了辞别苏州织造的那一日,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嫩,将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

这一天早晨起来,石咏自去将行李一一都收拾妥当。客房门上便有毕啄声,少时翠芙进来,屈了屈膝,向石咏道别:“大人,此去金陵,愿大人一路顺风顺水。”

石咏回过头,冲翠芙点点,说:“翠芙姑娘,这几天多谢照顾,只盼石某没给你添麻烦……”

他说得客气,若是早几天,只怕还会吓到翠芙。可是这几天相处下来,翠芙倒是明白了石咏的性子,当下只抿嘴一笑,一转念,又低下头,郑重向石咏行了个福礼,放低了声音:“石大人,婢子另有一事,想请石大人帮忙,请石大人千万答应……”

石咏见她说得郑重,连忙问:“姑娘但说无妨。”

至于能不能帮么,他还不敢这么快应下。

翠芙见石咏态度诚恳,心下稍安,便将事情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石咏越听越奇:原来随贺郎中新纳妾室前往金陵办差,并随之回京的,并不止妙玉师徒两人,还另有五个女子。其中一人,便是翠芙的亲姐姐。

“听说姐姐上京,是侯爷要送给京里的哪一位‘爷’做妾的。”翠芙向石咏解释,“我等原是卑贱之人,原不敢乞求什么。只是听说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姐姐又从未出过远门,婢子可否请托石大人,路途之中,能对女眷官船那里,稍许照拂一二……”

翠芙说着,不由得红了眼圈,可见姐妹感情甚好。

说实在的,她如此请托石咏,一来是信得过石咏是个君子,二来以她的身份,也确实无人能求,只能求求石咏,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石咏听了翠芙的话,自然也是吃惊不已。

史侯大手笔,一下送了五名女子上京。而对方那位某某爷,除了膝下子嗣艰难的八爷,八贝勒胤禩之外,还会有谁呢?

作者有话要说:注1:颁瓟斝,生僻字打不出来……第一个字其实是“分瓜”,念ban,第一声。只能感慨曹公有文化,葫芦器也能写得这么神。

第55章

听了翠芙所请, 石咏自然应下。

他与翠芙之姐不会在同一只官船上,能做的很有限, 但万一出了什么事照应一二, 石咏总是做得到的。他将这些也与翠芙说清楚了, 翠芙喜不自胜, 又冲石咏深深拜下去,只说:“只消大人有心,婢子便感激不尽了!”

她心里一块石头稍许落了落, 又想起一件事儿, 告诉石咏:“石大人,侯府给您准备了饯别赠礼……都是婢子亲手给您挑的。”

说着翠芙抬起头望着石咏, 轻轻一笑, 倒是恢复了头天服侍石咏那时的狡黠模样,“算来这时这份赠礼已经送到大人的座船上了, 到时大人一见便知。”

石咏虽然不知翠芙安排, 给他送了什么,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纳头谢过,这才别了翠芙,拎着自己随身的行李出门。史家下人早已替他将大件行李都送去码头, 安放在官船上。

他与贺元思两人来时, 是忠靖侯史鼎一人来接,走时则是史家一门两侯两人一起相送。只是两位侯爷并不是来送石咏的,自打到了码头,保龄侯史鼐就一直在与贺元思窃窃私语。而忠靖侯史鼎则在一旁安排女眷的船只。

待到码头, 石咏才发现,这次史家送给贺元思新纳妾室红菱的座船,又大又气派,规格与他所乘的内务府官船有的一拼。

这座座船,名义上是送红菱姨娘依附贺郎中上京,顺带捎上妙玉师徒。可实际上,这座船上最要紧的乘客乃是那五名送上京的女子。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