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 第61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其他县城的情况就更加没有这么好了,本来就刚遭了灾,大家靠着手里的那些赈灾银子,好不容易熬了大半年,到现在,别说是银钱了,不少人家里甚至都已经断炊了, 眼见着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也是开春后,山上地里的野菜都冒了出来,大家挖点野菜回家煮了, 虽然填不饱肚子, 但也勉强能把日子过下去。

原本去年朝廷给丰昌府接连拔了两次赈灾银子, 大家心里都记着朝廷的恩德的,都想着今年老头赏赏脸,大家再卖力一点侍弄土地, 秋收之后肯定把大家该交的税款交得够够的,不给国家添麻烦。

大家想的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往前几十年里,但凡是遭了灾的地方,朝廷一般都会在税款上照顾一些,不一定次次都会减免大家全部的税款,但是多少也会少收一部分,给大家留下几分生计。

天华国的人头税分为两种,十五岁到五十岁的去年交的是五十文的人头税,三到十四岁的未成丁,交的是三十文的口钱,口钱就是未成年的人头税。

今年也不知道良帝发了什么疯,原本五十文的人头税,一下子变成一两银子,口钱也涨到了五百文,并且征收人口税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天华国里十岁到六十岁的所有人。

这要是家里人丁多一点的人家,这一年光是人头税,就得拿出十好几两银子来。

对于常县的绝大部分人来说,今年的人头税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告示贴出来的第一天晚上,县衙的大门上就被人泼了大粪,之后的好几天里,甜水巷的人出门的时候都是避着县衙那边走的,原因无他——县衙门口的味道实在是太上头了。

人头税一涨,给百姓们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这两天李和豫为了人头税的事情烦的不行。

他是清官,更知道常县上下的情况,今年朝廷要求的税款,常县境内能够拿出这笔税款来的人是真的不多。

李和豫作为常县的县令,是最先承受大家怒火的那一个人。

明里暗里被人问候祖上十八代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朝廷对下面的百姓一向采取的铁血镇压手段,百姓们就是再不满,这定好的税款也不得不交。

最先乱起来的是常县下面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子,加税的消息出来后,县衙的衙役都还没有去常县下面的个个村子里征收税款,这个村子里那些五十出头的老人,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了,竟然一起投了河。

光这一个村子里,就是十来条人命。

然而自从这个村子里的老人开了这个头之后,其他村子里的老人也有样学样,一时间,投河的、上吊的、每个村子,每一天都有自杀的老人。

这几天别说是各个村子里了,就是县城里,大家谈论的都是这件事情。

县里一些家里富裕的人听了,少不得要感叹一句何至于此。

不过是一人一两银子罢了。

就连田冬秀和郑清芬这种过过苦日子的人听了,心里也不是很能理解。

可是辛芷理解。

天华国不比现代,底层的劳动人民从能走路能说话开始就在劳作了。

在现代,好多五十几岁的中老年人比很多年轻人的身体都好,一口气上四楼都不带喘口粗气的。

而天华国的老年人呢?日复一日的劳作已经掏空了他们的身体,很多人甚至都还活不到六十岁。

这次朝廷不但加了赋税,更是把纳税人的范围扩大到了六十岁以内所有的平民。

在天华国,,五六十岁绝对算得上是老年人了,熬到这个岁数的老农民,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些暗病,平常根本就做不了重活。

就算勉强自己下地劳作,那也没有年轻人手脚一半的利落。

在村子里,这种年纪的老年人,能坚持下地的都会选择下地,一些身体不好的,就算是做不了地里的活,也会待在家里帮着做做饭,看孩子,总之除非真的瘫在床上了,不然就没有那种什么事都不敢,每天干等着吃饭的。

因为去年的洪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好多人现在都靠着山上的野菜过活了,朝廷还把人头税加的得这么高,一些老年人想着自己活着也替家里出不了多少力了。

以前他们只浪费家里一点粮食,家中小辈孝顺,他们多少也能帮衬着家里一点,也就不做他想了。

到现在却不是浪费一点粮食的事情了,家里多一个人就得多出一两银子,如今这个年景,就是这么一两银子,都能压垮一个家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家里的老人都会选择自杀替子孙减轻负担,然而家里拿不出这么多的税钱,那就得想办法了。

所以除了一拨接一拨自杀的老人外,还有许多被家中父母买掉的小孩子,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女孩子。

以前一个手脚俱全,心智正常的女孩子,在牙行能卖到五六两银子,灾年的时候价钱就要低一些。

去年常县因为洪灾,也有不少卖儿卖女的,那时候一个小姑娘能至少能买四两银子,现在牙行只肯出二两银子,却还有许多人拎着自家女儿过来卖。

常县的两家牙行这两天一口气买下了不少的小姑娘,以前他们买人,也不会太过挑剔,长得好的上等货色倒手买到府城里的花楼去,轻轻松松多赚一倍的钱,颜色差一点的,就送到大户人家里去当使唤丫头,有些大户人家里规矩多,买人的时候就爱买那些颜色不好的小姑娘,不会生出那些不必要的事端,只要不是那种长得特别磕碜的,他们都愿意要。

这几天最高兴的就是牙行的老板们了,如今他们二两银子就能买下一个小丫头,还能挑那些长得好看的人买,如今他们买下的都是一些好货,要放在往年,要想买下这样的好货,最少也得花上十几两银子。

大家的日子这么难过,辛勇这几天一直在外面跑,主要是去潞村看这佃户们往地里种红薯和土豆。

辛勇心善,这段时间在县里遇到卖儿买女的人,都会掏银子买下来。

如今大家已经统一价格了,女孩子二两银子,男孩贵一些,五两银子左右,因为男孩子长大后能够做的事情更多。

这要是放在之前,辛勇这么大肆的买人,还得考虑一些会不会得罪县里的两家牙行,不过如今县里的牙行已经买够了人,在没有把手里这批人卖出去之前,他们是腾不出手来买其他人了,偏偏每日守着他们店门口要卖儿卖女大的人还有不少,他们正巴不得有辛勇这么一个人来替他们分担一下压力呢。

不到一个星期,辛勇就买了二十几个小孩回来。

这么多人不可能都住在辛家,辛勇挑了四个看起来乖巧听话的小丫头带回家,其他人全部都送到了庄子上。

庄子上也没有空余的房子,只能让村子里的人帮忙先搭了几个大棚子出来,作为这二十几个小孩子暂时的落脚地。

辛勇和潞村的村长商量好了,他出钱出地,请村里的人帮这二十几个小孩子先盖几间房子出来。

这房子也不用太讲究,用土胚砖盖就行,这些小孩子辛勇并不准备一直这么养着,等过段时间后,要是他们家里人愿意的话,也可以把他们赎回去,他也不多要钱,卖他们的时候花了二两银子,赎人的时候他也只要这个数。

如今陈曼肚子大了,辛勇心里越发没底了,在田冬秀和郑清芬的念叨下,他也开始变得迷信了起来。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