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10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不过,今天乙班上仪态课的人不多,像孙美香等四个小伙伴都不在,她们都是去年年初进学的,去年已经学过仪态课了,也都通过了仪态考试,所以她们现在在学的是八雅的其他才艺。

故而,学仪态的只有顾灵等几个乙班新来的学生。几个新来的学生没有同顾灵说话,顾灵自然也不会主动和她们交流,毕竟年龄的差异摆在眼前,七八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孩子,真说不到一块儿。

好不容易熬到仪态课结束,顾灵回课堂收拾东西,孙美香等人已经在学堂里等着顾灵了。小伙伴们是需要一起进学、一起下学的。

五人结伴出了私塾,顾灵就听到顾奶奶的叫声了:“乖宝。”

顾奶奶早早就在私塾门口等着了,学生进学期间,家里人不能进私塾,所以顾奶奶只能眼巴巴的在门口看着,好不容易看见宝贝孙女出来了,她松了一口气。

“奶奶……”顾灵上前几步,“奶奶您怎么来了?我这么大了,自己会回家的。”

顾奶奶慈祥的笑道:“奶奶这不是担心你吗?”

顾灵嘟着嘴抗议:“奶奶,私塾里像我这么大的人都没有家人接送的,您来了,要是让人知道,我可没面子了。”实际上,顾灵是不想顾奶奶每天来回这样累,左右从私塾到家里不过半刻钟,按照现世的算法就是十五分钟,也就是说大概一公里多一点的路。

顾奶奶听顾灵这样说,也不敢让宝贝孙女没面子,只能宠溺的道:“好好好,奶奶听你的。”实际上老太太则心想,下次来的时候,她就躲在角落里看着,别叫孙女发现了。

“顾家姐姐……”楼心月拎着一个小篮子过来,“顾家姐姐这是你家长辈吗?”

顾灵赶忙道:“楼妹妹好,这是我奶奶。奶奶,这是楼心月妹妹……”同时,她又介绍了其他过来的小姑娘,“奶奶,这是孙美香、这是吕馨、这是钟敏云,四个妹妹是都是我的同窗,她们今天在学堂里非常照顾我。”

顾奶奶一听是宝贝孙女的同窗,又在学堂里很照顾宝贝孙女,赶忙露出满脸褶皱的笑容:“你们真乖,谢谢你们照顾我们家乖宝。”在顾奶奶心里,大概顾灵比这四个小姑娘还要小。

孙美香等人自然客客气气的:“顾家奶奶客气了。”

接着,楼心月把手中的小篮子给了顾灵:“顾家姐姐,这是布料和棉花,劳烦你帮我做小兔子,这里还有一包点心是谢礼,请你不要同我客气。”

顾灵也没有拒绝:“谢谢楼妹妹,那我不客气啦。”虽然年龄有差异,但她们也是同窗,同窗之间礼尚往来,她就没有客套了。

和小伙伴们分开之后,顾灵挽着顾奶奶的手回家了。

顾奶奶好奇的问:“乖宝,楼小姑娘是咋回事啊?”

说到这个,顾灵也正有想法跟顾奶奶说:“奶奶,学堂里的同窗很喜欢我这个小兔子,有四个同窗跟我定了……”她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自己做了小兔子的成品去卖,能卖钱吗?”如果能挣钱,顾奶奶就不会再算计大房了,那些分给大房的田也不用如此算计的留给弟弟。

顾奶奶一听:“这……要知道布料还好,可棉花是金贵货,一斤棉花要一百文,这拿棉花做小东西来霍霍的话,有人买吗?”

顾灵道:“有钱人家的姑娘自然是要的。”

这会儿的棉花很贵,因为棉花还没有普及,一斤棉花要一百文。

顾灵记得在现世的历史里,棉花是南北朝的时候传入中国的,但那个时候是在边疆种植的。后来又在宋朝的时候传入内地,但没有普及。真正普及的时候是在明朝,是在朱元璋皇帝的强制下才推广。

不管是玉米、土豆还是番薯,再加上棉花,说起来,都是在明朝时被极其重视,而目前的象国拿现世的时间来推算的话,大概还没到明朝那个时间。

“奶奶,咱们老百姓家里有种棉花的吗?”

顾奶奶道:“饭都吃不饱,地里种粮食都嫌不够,哪有地种棉花的?”

顾灵一听就明白了,因为老百姓把粮食看的比命还重要,所以不舍得拿地种棉花,也因此,目前象国可能没有人家种棉花,那么棉花是从边疆来的,所以棉花才贵。

进口的东西能不贵吗?

顾灵没有说服顾奶奶种棉花,毕竟原主是个不懂庶务的人。但是说服顾奶奶做小挂件倒是可以试试:“奶奶,那我们做几个小挂件试试嘛,一个小挂件就那么一小团棉花,本钱也不贵啊,如果铺子里不收,我拿去卖给同窗们,带时候卖了钱,就可以给奶奶买肉吃了。”

顾奶奶听着宝贝孙女想给自己买肉,心里一阵舒服,她算了算,小挂件的确本钱不高,一小团的棉花半两都不到,也就是说用不了三文钱,别看一斤棉花要一百文铜板,但是棉花轻,所以量多。

顾灵又道:“奶奶,我也不能只有一个小挂件嘛,就算没人买,我拿来搭配也是好看的,您就答应我吧,奶奶……”

“行行行……”顾奶奶最受不了顾灵撒娇了,“今儿身上没带钱,明儿我去买布,买棉花。”

“奶奶最好了,我以后会好好的孝顺奶奶的。”顾灵赶忙嘴甜的道。

“你哟……”

顾灵偷偷的笑,看着老太太无奈的样子,她也有些感叹。顾家分开了,和顾兰的矛盾最起码没有加深,带着老太太离开桃水村果然是对的。不然老太太留在桃水村,没事情做的她又要把眼睛盯在大房上了。

第18章 钟敏云

祖孙俩高高兴兴的回到家,顾灵看到四间侧房已经造好了,楼下两间、楼上两间,每间都有窗,窗是开在自家院子里的。

顾灵好奇的把四间侧房看了个遍,房间虽小,但起码是独立的房间,顾灵心里有了算成,四间侧房,两个弟弟一人一间、杜嬷嬷一间、爹娘一间。倒不是顾灵不舍得把自己的房间让出来,而是有顾奶奶在,她让出来了,两个弟弟和爹娘也不敢住。

顾奶奶的想法和顾灵也差不多:“等房子晾一晾,寻个机会把镇上的事情跟家里人说一说,日后你爹娘和弟弟来镇上也有个去处。”

顾灵赶忙拍马屁:“还是奶奶想的周到。”

顾奶奶一听,很是骄傲。顾家全靠她掌家,不然哪里还能当镇上人?

比起午饭,晚饭吃的比较素,一个小葱炒蛋、一个肉沫炒茄子,这肉沫还是中午做红烧肉剩下的。

看到这个菜,顾灵不禁想,中午顾奶奶自个儿吃的时候,估计就两个素菜。顾灵不是不心疼顾奶奶,她也愿意把荤菜留给顾奶奶,自己吃素。但这和原主向来的习性不符合。而且她如果把中午的红烧肉剩回来给顾奶奶吃,顾奶奶会留给她晚上吃,她如果晚上不吃,顾奶奶说不定会留到明天。

顾灵知道,有些东西不是靠让的,也不是靠省的,说到底还是穷的。所以她现在要做的不是把好东西让给顾奶奶,而是挣钱。有了钱,还愁奶奶不舍得吃吗?

吃好晚饭,顾灵来到书房,把今天学习的《三字经》和《唐诗三百首》又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还念,直到会背为止。

顾奶奶和杜嬷嬷偷偷来到房门口,听着里面孙女的念书声,顾奶奶很是欣慰:“咱们顾家也出了读书人了。”

相比于顾奶奶的欣慰,杜嬷嬷则是有些惊讶:“老太太,姑娘以前没有进过学念过书吧?今天是头一回接触到书吗?”

顾奶奶道:“可不是,以前也没想着让她去念书,这次……这次遇见了贵人,贵人说她聪慧,可以送去私塾,说不得有一场好造化呢。”

这……这何止是聪慧?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