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90年代当配音 第64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不过魏大魔王似乎最近自己也忙,倒也不盯着她必须做完,所以邵曦感觉自己压力不大,甚至有空闲时间去打理一下工作室的事。

“有声连播”这个栏目基本上已经外包给了声闻工作室,《风声》的广播剧虽然没有大火,但是却也给听众养成了个“追剧”的习惯,25集也就是25天下来,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对后面的广播连续剧来说就要友好很多。

而由于《风声》一剧本身的质量相当不错,吸引了一部分没有听到全本,又好奇的听众去买书,甚至买广播剧录音磁带来听,这部分收益倒是令人惊喜的,邵曦保守起见,只找音像厂灌了500盒磁带,没想到转眼就被卖完了。

而邵曦在每盒磁带中都放了一张小小的调查卡片,卡片中以征集作品意见为名,收集听众信息。

这五百张调查卡被寄回了一百多张,这一百多张卡片中,有40%的听众是的哥,这些的哥们大多是“一不小心”错过了一点儿剧情,强迫症难耐,索性买了来听;

另有20%多是有听收音机习惯的返城知青子女,他们有不少人有着与剧中主角“星星”相似的经历或际遇,这些人共情感极强,并且希望能多听到一些同类型的作品;

还有20%多的竟然是大量工地的民工兄弟们,他们来到海市打拼,多多少少带着同“星星”一样对大城市的向往,疲惫的工作一天之后,和工友们聚在一起吃饭,听故事是难得的轻松时刻,他们对“星星”抱以了最大的同情,同时还在意见栏里劝慰星星不要难过,要对未来抱有希望,这些听众似乎将“星星”当成了真实存在的少年,真心实意的想去帮助他。

最后则是一些学生,文学作者,以及《风声》原著小说的读者,他们的评论则倾向于对作品本身的文学性的内容进行讨论……

邵曦做好统计的,决定再加灌1000盒磁带,放在工地及商业街附近的自选商店寄卖!

*

而在犹豫了很久之后,邵曦终于还是看中了一篇新的作品,一篇名叫《两万五千里的回忆》长篇纪实小说。

这部作品在邵曦前世并没有听说过,大概就是在众多新文学小说崛起的时代被埋没了的作品吧。这部作品还没有完成,是海市《文艺周报》推荐的长篇连载,作者是一名叫“孙卫”的中年人,据他自己说,这部作品记述的是他父亲口述的长征路上发生的真人真事。

邵曦看了几章之后深受震撼,这部作品论文采,比不上《风声》,论剧情的精彩程度更比不上毛鑫宇正在创作的《九鼎求仙客》,但是,这部作品中记录了老兵孙胜平的一生,从因为仰慕战士们的英武而意气参军,再历经战火逐渐成长,与战友们奋斗,看着战友牺牲,最终迎来祖国解放的过去,文章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太多精心设计的桥段,有的,只是小战士在一次又一次的看着战友倒下,带着血与火的嘱托一路向西的悲壮。

邵曦知道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年轻一代会逐渐淡忘那段历史,会盲目的追捧侵略者刻意而为之的歪曲历史的文艺作品,她不知道那时的自己能有多大的力量去改变那一切,但是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应该为那段历史做些什么。

于是,这部广播剧也开始准备中了。

这部剧中的人物大多是战士,邵曦身边的熟人声线大多以华丽清亮为主,这种因为奔波劳累而沧桑甚至嘶哑的声线却很少。

于是邵曦又开始了挖人的小九九。

迅速找来殷回,递上本子:“大师兄!求推荐人选!!”

殷回看完之后,沉吟了一下,说:“曦曦,你愿不愿意接收几个老配音演员啊?”

邵曦眨眨眼:“怎么个意思?”

殷回苦笑了一下,说:“译制厂里那个复杂劲儿,我想你也有所耳闻,音效组的老人都被劝退了这才没多久,一批还没到退休年龄,但是四十五朝上的老职工也陆续在被劝退,说实话,这事我求你是有点强人所难,但是……这些老同志,在配音这一行干了多年,都是经验丰富的老人,而且声线也不比小年轻差多少,只是他们年纪大了,拖家带口的,工作热情是有些下降……”

译制厂的配音演员主要工作是电视台引进的海外电视剧、电影、广告等业务,这些文艺作品引进跟不上,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便有意让一批老员工劝退,为此内斗吵得不可开交,厂子里人人自危,生怕哪天一不小心就要丢工作……

此时社会保险和医院保险政策还没有普及,只有国营企业的正式工都有养老保险,像译制厂这样挂靠在电影制片厂下属的单位,除了几个领导之外,严格来说都不算国营企业职工,除了单位给的退休金之外,没有其他保障,而单位给予的退休金是很少的。

邵曦当然愿意啊!

“来呀!提前退休了,上我这儿来,我返聘!他们可以配剧,还能帮我带学徒!多好呀!来来来!”邵曦爽气地一挥手。

第73章 三合一·去学计算机吧!……

有了邵曦的这番话,殷回很快给声闻工作室带来了六位老配音演员,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年纪最大的已经50岁,四位男性配音演员,两位女性配音演员。

邵曦一边让殷回组织这些老演员准备《两万五千里的回忆》一剧的排演,一边让人事从文化宫那边招募了十来名有意学习配音的20多岁的青年,组建了一个小型培训班,让老演员们带学徒。

毛鑫宇这次只担纲了剧中的一个台词不多的小战士的角色,这让他有点犯嘀咕,赚的钱少了呢!

“这么点台词,才能赚多少钱啊……”少年皱眉看着手里薄薄只有一页的台词,不满地说。

邵曦瞪了他一眼:“你不打算高考啦?给你点台词不错了,你看我,压根没参演!还有哇,你那小说要加油写啊!我给你稿费!千字……千字50块!”

毛鑫宇一听,皱眉:“你是钱多烧的吗?我每天写了还不第一时间给你看啊?给什么钱……”

邵曦笑嘻嘻地说:“哎呀,之前看的算是免费章预览,现在我觉得你的书值得一看,所以接下来的章节,我决定买你的vip观看权!”

“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奇点子了啊?哎呀!说了不要就不要,我没嫌钱少的意思,你不用变着法儿的可怜我。”毛鑫宇有点儿生气地说。

邵曦没想到毛鑫宇竟然还生气了,连忙正色:“我这可真不是可怜你!你这小说,我是决定跟石姐那样,买下版权来做运营的,千字五十只是现在的最基础的保底价,等将来我拿你的书出去出版,做广播剧,拍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咱俩再分成!这个叫代理运营!我奶奶教我的,她是经济学教授呢!”

邵曦搬出奶奶这面教授的大旗,终于让毛鑫宇相信邵曦是真的看上了自己这本书有价值,不是可怜自己了,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邵曦抽空做了份经纪合同,制定了代理运营后所得收益的分配:“三七分怎么样?”其实这样问的时候,邵曦心里是半点也不心虚的,她知道上辈子刺红刀将这本书低价卖给了平台,只拿了几万块钱的买断费,以至于后来不论这本书如何大红大紫都与他无关了,这也是刺红刀后来不愿在任何场合提及这本书的原因。

明明是他投注了最多心血的一部作品,却没有被买家好生对待,却还给买家赚得盆满钵满,难怪他那么多年都意难平。

然而得到了认同的毛鑫宇却突然断更了,这可把邵曦急得不行,然而毛鑫宇却说:“先以高考为重!读好了书才有可能把书写好!你说是吧?”

邵曦一想,是这么个理,于是又高兴了,乐呵呵地问:“你准备考哪个学校啊?我和媗媗约好了考戏剧学院,你也跟我们一起吧!”

谁知毛鑫宇摇摇头说:“我不考戏剧学院,我要考f大中文系,学语言文学。”

邵曦怔了怔,她没想到毛鑫宇竟然有这么大的志向,可是她记得上辈子刺红刀的信息中,学历一栏只有高中而已……所以上辈子刺红刀根本就没考上大学吗?明明学习这么好的人,为什么竟然会没考上大学?!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可能是被他那舅舅给耽误了这一个可能性。

这么一看,自己帮毛鑫宇独立出来住,倒是意外的帮了他一把,邵曦不禁心潮澎湃,不知道考进了中文系的刺红刀是不是会在文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呢?

*

七月,知道邵晨高考落榜之后,邵征开始紧盯邵曦的功课,要求她暑假必须住到邵家别墅去,方便自己亲自监督复习。

除此以外,还把魏启文也请到家里来,这次是认认真真给了钱,让他住在家里每天给邵曦做备考复习。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