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到七十年代当兽医 第10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我就说你俩要没处对象,你能送给她两条鱼?”

……

咱能不提那两条鱼了吗,何兴家抹了把脸,转而说起了别的。

“还有我上回拿回来那麦乳精,也是人程知青给的。”

“你不是说那是你在县城买的吗,那东西不便宜吧,你说收就收了!”李二英有些不安。

“那是程知青在京市的父母给她寄的,她说自己年轻不用喝那个,让我拿给你和二丫喝的。”

“她真这么说?”李二英倒是不觉得自己需要喝什么麦乳精,但是程茵能这么想着她,她还是有些意外的。

“那可不。”何兴家知道李二英在担心什么,何兴业找的县里的对象就那样看不上她,程茵是大城市来的,她怕再来一个秋莹莹那样的儿媳妇。

“娘,我说过的我找的对象你要是不满意,我就不和她好了。”

李二英脸上漏出些欣慰之色,对程茵一下子印象大好,嘴上还道:“别胡说,人家姑娘孤身一人来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你可得对人家好一点。”

“我知道的,就是我在县城培训还得好些天,这段时间怕是回不来了。”何兴家故作为难。

“你放心,你不在娘会替你照顾她的。”李二英连忙对何兴家保证。

“也不用娘你怎么照顾,你看着别让人欺负她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何兴家就准备回县里去了,他觉得就这么走了,不和程茵交代一下似乎不太好,所以一大早等在从知青院去上工的路上。

没多久知青院住的几人便结伴往地里去,他们看到何兴家等在路边,表情各异。何兴家挨个扫视了他们一眼,特意观察了下他们每个人的表情,这也是他来这里等程茵的另外一个原因。

邹凯不用说,一如既往地鄙夷,陈阳和一个戴眼镜的男知青表情都挺正常,还有个男知青,好像是姓许,见到他目光比较复杂。女知青们除程茵外,潘晓晓昨天就见过,看到他直接翻了个白眼,还有个来得比较早应该叫周红的女知青,表情和邹凯差不多,明显是看不上何兴家的,至于最后一个似乎是漏出了一抹幸灾乐祸?

“程茵同志,我有点事想和你说。”何兴家叫住程茵。

程茵有些羞涩,但还是走了过来。

“我今天就要回县里了,走之前和你说一声。”何兴家看着程茵说道。

“嗯。”程茵点点头,想要嘱咐点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还是何兴家开口道:“你最近没去过县里吧,你以后要是想寄什么东西可以交给我。”

何兴家想起孙主任那边的事不知道还要多久,程茵还是避着点好。

“我知道了。”

“对了,昨天忘了问你,关于咱们俩的传言你知道是谁传的吗?”

“我猜是邹凯或者周红,可能周红从邹凯那里知道了你,然后传出去的。”程茵迟疑道。

“那个和周红走在一起的女知青是谁?”

“那是席月月。”

“你和她关系好吗?”

“还行吧,她不怎么爱说话,我们也没闹过矛盾。”

“这样啊。”何兴家若有所思,提醒道:“你平时还是多提防她一下吧。”

程茵有些疑惑,却还是答应了下来。

第15章 .石磨

何兴家回到畜牧站之后,果然又换了个人带他们,这回是个稳重的中年男人,姓杜,大伙都叫他杜师傅。相比李奇,杜师傅话少很多,但给牲畜看病的经验还是挺丰富的,也不像李奇一样只会看猪。

接下来几天,杜师傅结合着他以前经手过的治疗案例,给他们讲解了几种主要牲畜可能会得的病症以及处理办法。何兴家听了后觉得受益匪浅,杜师傅虽然不是个健谈的性子,可比李奇靠谱多了。

有次讲完课,杜师傅还对他们感叹道:“现在村里人养牲畜还是靠经验更多,有时候牲畜生了病,要么靠自己熬过去,要么是让村里的赤脚大夫给看的,很多赤脚大夫也没有正规学过,都是凭经验在治,很少有村里人会找畜牧站给牲畜看病,这就导致经常有牲畜得不到有效救治就死了。”

何兴家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来有些村子偏僻,离县城确实太远,来一趟也不容易。二来在村里人看来畜牧站都是政府的工作人员,村里人不自觉的有股怯意,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结果在杜师傅说完这话没两天,就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事。

曲县下属范围内有一个叫石磨村的,和何兴家所在的大岗村不隶属一个公社。这个石磨村比起大岗村距离县城还要远不少,步行的话得走上三个半小时。他们村有两头毛驴,一公一母,昨天不知道怎么吃住了,得了肠便秘,一整天状态都不太好。

驴子是很容易得这种消化疾病的,村里一开始也没太在意,结果不承想,今天早上发现那头母驴死了,这下村里人害怕了,他们村总共就两头驴子,生怕剩下的那头公驴也死了,急忙派人骑着村里唯一的那辆自行车来县里畜牧站找人。

杜师傅听说后,立刻就决定赶过去,难得的实践机会,他是想带几个培训的人一起去的。带谁不带谁先不说,石磨村距离远,为了赶时间,他们得骑着畜牧站的自行车去。而自行车现今可是个稀罕物件,会骑的人就没几个,也不可能让你现学。

所以杜师傅直接询问谁会骑自行车,只有何兴家和另外一个小伙子说会骑,杜师傅当即决定让他俩跟他一起去,这样一来其他人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其实严格说来,原身是没骑过自行车的,但是其他人不知道呀,何兴家只要会骑不就行了。虽然这二八扛何兴家一开始骑得不太老练,骑了一会儿也就骑顺了。

路上听石磨村的那个人介绍了下,何兴家才知道,别看石磨村位置偏远,人家还是有自己的传承的。他们村之所以叫石磨村,就是因为他们村子中间有一个大石磨,那个石磨在他们村子里已经传了好几百年了,是他们村子里寿命最高的。

他们村养的那两头毛驴主要就是用来拉石磨的,为了应景,他们还给那两头毛驴一个起名叫石头,一个起名叫磨磨,如今死的那个就是磨磨。

等他们赶到石磨村时,已经半下午了,那头母驴还在牲口棚里躺着,公驴估计跟它相伴多年,感情很好,即使自己也不舒服,还不停地用头去蹭母驴,大概想试图叫醒它。

杜师傅把公驴牵到一边,开始给它做检查,最后判断确实是结症,他询问生产队长给毛驴吃了什么,生产队长把平时负责照看毛驴的赵二叫了过来,赵二说就是按照平时那样喂草料的,没给驴子吃过什么和平时不一样的东西。不过何兴家看他说话时眼神闪躲的样子,总觉得他应该是有什么事没说。

杜师傅见问不出什么了,就说要用温肥皂水给驴灌肠,最后还把手伸进去才把结团掏出来,至于这期间驴说了什么,何兴家表示他并不想听。

弄完这一切后,天色已经快黑了,石磨村的生产队长说天晚了路不好走,再加上怕毛驴还有什么事,让他们在这住一晚,明早再回去,杜师傅想了想就答应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