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 好友(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自从接到百花宴的任务后, 姜宁认真规划了几日,初步拟了个计划表后便放下了这事。

到准备筹办那日还有一个多月,她不会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

在御膳房摆了几日早摊,她的厨艺已经在后宫内传开了, 甚至还接到了第一个订单。

来自太子的订单。

这是让姜宁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的订单是随便来十份吃的。

厨师最怕的就是随便两个字。

“巳时送去”

姜宁看着纸条下的一排小字, 不由得默了一下, 这不是他在弘文馆吃午饭的时间吗。

虽然不理解,但姜宁还是决定照做,毕竟这张纸条能送到她这里, 大概也是姬恪看过的。

做什么好呢

姜宁沉吟了一下,既是十份, 又是午饭时间, 那大概是要请同学吃饭

这倒是好做了,丝娃娃和脆皮年糕顶上。

说来丝娃娃这道美食倒是少有人知道。

一张小小的春卷皮,加上各种各样的配菜卷在一起, 放进脆哨,再往里灌入特调的蘸水,便是一道特别的美味。

看起来简单,但面皮、配菜、蘸水每一样都不能马虎, 越简单的菜越考手艺。

姜宁揪了一块发酵好的面团,把它摊平后放到嘴边吹气,面皮像气球一般鼓起却不破开, 这韧性就算够了。

她利落地把面团切成小块, 随后把它们擀成薄皮,对着阳光一看,能均匀透光便好。

将它们抹好油, 随后放进蒸笼里,这手掌大小的春卷皮算是完成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丝娃娃的核心,配菜。

土豆丝进锅呛炒、黄瓜改刀切丝、成絮状的油焖春笋、生吃也可的玲珑莴笋丝。

当然不止如此,还有泡好的酸辣萝卜,抖开的筋道凉面,大火爆炒的酱豆干

配菜种类包罗万千,只要切做丝状,那么加什么进去都可以。

姜宁拍拍手,把做好的小菜分装在盘子中,就暂时先做这六个小菜吧。

她抬下另一灶台上的蒸笼,揭开笼盖,这春卷皮也蒸好了,因为太薄,面皮的边缘还微微翘起一些。

这就算是准备好了大半,至于剩下的蘸水是可以自己调制的。

一罐吊好的高汤,一小碟辣椒、葱花、花生碎、熟芝麻,再加上作为丝娃娃点缀灵魂的脆哨就大功告成了。

薄如蝉翼的春卷皮放在窗台散着热气,阳光与树影纷纷落在其上,在它们边缘勾勒出淡淡的金光。

各色各味的喷香小菜装在小碟子中,随后被放进了红漆木盒里,围绕着小菜的是蘸水的各种小料。

菜里的热气蒸腾混合,似乎把小料也蒸热了不少,各种香味和谐地混合在一起,令人心动。

姜宁吞吞口水,随后拿出厨房里本就有的年糕,取过烧油,准备开始煎年糕。

这年糕熟度恰好,热水泡过后微微的软,看起来白乎乎的,摸着也很细腻。

嗯怎么感觉有些像姬恪的手

姜宁摇摇头,把这个可怕的想法甩到脑后,专心做吃食。

煎年糕不必放太多的油,等锅微微热后就可以把白胖的年糕滑进去了。

一根根年糕刚一入锅,里面的油便开始小范围地沸腾,发出滋啦啦的声音,仿佛也在为即将出锅的美食鼓掌。

细心煎

炸过后,年糕双面都变成了微微的脆黄色,仿佛轻轻一戳就能听到表皮破开的喀啦声。

姜宁用手扇闻一下,那股属于糯米的独特香气便钻到了鼻子里,甜甜的,糯糯的。

实在忍不住,还没等调好刷年糕的酱料,她便先吃了一根。

年糕看起来又脆又糯,她吹了几下后便下了口,入口就是喀啦地响,糯和脆结合,嚼弄时会带着米被分解后的甜味,齿间留香,那股弹牙的劲头也让人欲罢不能。

“不愧是我”

姜宁一边吃一边煎,煎了足有十二根才罢手。

年糕弄好了,接下来要调制的是脆皮年糕的灵魂,酱料。

食物原本的滋味纵然好,可加上适当合拍的调料后会让它拥有另一种口味。

姜宁从系统里取出了甜辣酱,加进了不少孜然和辣椒粉,但考虑到小太子年纪还小,便放了些糖和蜂蜜中和味道。

掌握好添加的比例,再这么一搅拌,这酱别说是用来刷年糕,就算是刷在桌角上都好吃

番茄红的酱汁被均匀刷在了脆皮年糕上,糯米香混着浓郁的酱香,光闻都让人食指大动。

酱料在双面刷好,再撒上味香的白芝麻,红白相间的脆皮年糕便新鲜出炉了。

姜宁这次做了不少,她沉思一会儿,把这些吃食分成了三份。

一份加了碗之前做好的玫瑰冻后请人送给周淑妃,一份减了些辣椒后送给姬恪,另一份自然就是小太子的。

她算了算时间,没有多耽搁,把东西都收进食盒后便快步去往弘文馆。

弘文馆不在宫内,要送就得到宫外,临近宫门时姜宁才突然想起自己出不去。

她正想着要不要花钱请人送去时,站在宫门处的一个小公公便迈着步子向她走来。

“姜姑娘,我是来拿吃食的。”

姜宁看了他的腰牌一眼,随后掀开食盒给他解释。

“这东西要用春卷皮包着吃,小菜不要放太多,蘸水也要调好”

“姜姑娘。”她还没说完,便见这小公公一脸为难“要不你随咱家走一趟,若是殿下吃错了惹人笑话,咱”

他没继续说完,但话里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那我随你去吧。”姜宁微微叹气,还好姬恪的午饭她已经送过去了。

她随着小公公往宫外走,也没人拦她,两人出了宫门没走多远便到了弘文馆。

京畿书塾不少,但弘文馆是唯一一个由皇家操办的书院,里面就读的大多都是皇子和高官之子,但也有少部分是从其他书院考进来的。

弘文馆并不算小,总体呈回字形,一条小路从中横亘而过,将回字分为了两半。

左边部分是尚且不足十四岁的学子,右边则是十四岁以上。

姜宁走在其间的那条小路时就见到了截然不同的画面。

左侧是孩童在捉迷藏,右侧是高个的男子在吃饭读书,互不打扰,但也互不相看。

小公公带着她往左边转,一路上遇到的孩子个头有高有低,或是聚在一处下棋,或是聚在一处玩小蹴鞠。

大家都成双结对的,但唯有小太子一人独自坐在窗边温书。

站在不远处的福公公一眼就看到了姜宁,他迈着步子到小太子身旁耳语,小太子便立刻抬起头看来。

或许是顾忌着周围有人,他没有像以往一般叫姜宁的名字,只是挺直了脊背等待她的到来。

姜宁站在窗边往屋里看去,一张张小案牍摆放整齐,竹帘被风扬起,只有太子一人坐在其间,显得有些空荡。

他抬头看向姜宁,眼神间略有一些雀跃。

“姜宁,你怎么来了”

姜宁笑着把红漆木盒放到窗台上,轻轻地拍了拍它。

“自然是来给殿下送吃的了。”

小太子闻言站起身,脑袋只够到了木盒一半的高度,虽然看不到木盒表面,但他凑近时便闻到了一阵浓郁的酱香。

“是什么好香啊”

小太子一直没去吃饭,现下饿得不行,一闻到这香味便忍不住咽了下唾沫。

“炸年糕,很香的。”姜宁掀开了一丝缝,香味便立刻幽幽飘了出来。

“我们去饭堂。”小太子坐不住了,他放下书走到院外,带着姜宁往左走去,其余公公则是跟在后面。

此时正是吃午饭的时间,不少孩子都在饭堂。

他们有的是小太子的兄弟、有的是高官的孩子,但人数不是很多,大概十二个左右。

他们一见到小太子进门便都噤了声,只默默低头吃饭。

小太子状似不在意,但进门的瞬间也端正了身姿,看起来颇有几分气势。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