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33)(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上次那些有火器的流匪又出现了!这次是在后唐。

火器流匪?钟阑忽地激灵,察觉到了不对,连忙再询问闻姚那边的进展。

闻姚回信:预计今日夜里抵达后唐。

而他的回信抵达京城时,匪徒已经占领后唐的消息也同时传来。

有人惊慌:殿下到的晚,被这些匪徒捷足先登,这可如何是好?陛下,我们是否需要防范那些人?

钟阑坐在原地,神智却在游离。他似乎想到了很多旁的东西,抿紧嘴唇,眯起眼睛。

陛下?陛下!

钟阑恍然清醒,轻笑着摇头:不,他没有晚。

闻姚在撒谎。

从刚开始听闻后唐与齐国的事情他就隐约察觉了,这一切都在向着剧情走向靠拢。原著里,闻姚征伐的开端就是后唐与齐国君携款出逃。

原著没有火药出现,闻姚的金手指是新式的箭弩。利用新式武器,他占领吞并了两国。虽然有所差异,但最后达到的效果是不会变的。

原著的箭弩改变成了火药。

所以,如今拥有了对其他人而言新式的武器、占领这两国的人,是闻姚。

有一只看不见的命运之手在纠正着他们,将闻姚重新推回争霸的道路。

闻姚已经有了火药,还有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占领别国之后要做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

吞并、扩张、争霸。

他为何要瞒着朕?

因为之前的误会与猜疑让闻姚不再信任自己。南辛已经成为了他的猎物,将要成为臣服于他的一份子。若不出钟阑所料,闻姚隐瞒的目的就在于他自己。

被抓住后会怎样?

夺权、强制、囚禁。

钟阑想了一下,他和闻姚的夜生活还是很和谐的。

终于,自己要迎来不用操心政务、快乐躺平、能天天枕着心上人、还有稳定生活的日子了吗?

钟阑眼睛一亮。

闻姚治国理政的手段几乎都是钟阑教的,必定会是比钟阑更合格的国君。钟阑还很贴心地整理好很多关于治理的哲学,放在书房异常显眼的位置上。这样自己被关住后,闻姚还能主动学习,不用自己操心。

做完了一切,钟阑安然躺下。

闻姚什么时候来?

那伙流匪在抢占了原先后唐与齐国的土地,自立为罗。

原本就在附近虎视眈眈的燕国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豺狼,凶猛地扑了上去。

钟阑躺卧在花园里。未完成的奏折被放在一只消箩筐里,摆在手边的茶几上,像一座小山。钟阑单手握着奏折,一边看,一边问身边的人。

今日战况如何?

燕国与罗国远程比拼,然而燕国耗竭后罗国却还有源源不断的飞箭。

罗国不仅火器充裕,而且战术水平也很高超。燕国根本无法推进分毫。

钟阑欣慰地合上奏折:不错。看来他很快就能立稳脚跟、扩张疆土,最后潜入南辛皇宫夺朕皇位了。

大臣:什么?

没什么。

此时,一位士兵拿着信封过来:陛下,殿下来信了。

信上写着:如今形势难以插手,已然撤退。

钟阑啧了声,似乎是对闻姚如今还要装模作样的无奈。

你以为朕不知道罗国就是你们的手笔吗?

快点撕破面具,凶恶地过来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今天不算短小,所以晚上不补更了(戳指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好穷啊10瓶;潇潇月明时5瓶~

第49章 逼宫

正月很快过了,春雪消融,南辛北部还是一片严寒酷冷,南边却已步入春耕的繁忙。

罗国第六次击退燕国,甚至还一路追击到燕国边境。燕国宣布停战退兵。

联盟除了梁国,其余国家多少都受到北方的袭击。已有国家向罗国求援。

军务大臣汇报完毕。一片寂静。

他自己安静地走回队列,似乎没指望这些事务激起任何波澜。

户部尚书清清嗓子:接下来是有关今年春种的各项管理与资助

顿时,安静的大臣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朝会结束,新的种子法案、水渠建设与新年科举制都产生了提案,可却没有半点有关军事的话题。

大臣下了朝,纷纷讨论:每一日都有不同国家交战的消息,唯独我国,始终置身事外。

战争并非好事。许多臣子也早被钟阑同化了,似乎下一秒就会有一束圣光从天而降迎接他们羽化登仙,国力强盛,良性循环,这才是治国之道。

话虽这么说,但哪能永远置身事外?要是真有那一天

书房里,炭盆滋滋灼烤。初春时节已经能将人熏出汗了。

李全,把炭盆灭了吧。这天气越发热了。钟阑从一大堆奏折中抬起头,揉着自己僵硬的脖颈,心里埋怨着闻姚的拖延。

李全走进书房,挥手让小太监将炭盆端出去,自己喜上眉梢地凑到钟阑耳边:陛下,有好消息了。

什么?

殿下说,他已经找到火药的制作方法了。下周就要回京了。

噗通一声。毛笔在空中甩出几圈,将墨汁溅得到处都是,然后跌到地上。

钟阑眼含热泪,激动地扫过桌上的奏折。每日都是,今日的事物处理完天就黑了,一觉醒来便又有了新的。南辛比以前辛国更大、更复杂,事物也成倍成倍地增长。他已经想要逃脱很久了。

他说他制作出了火药?钟阑心里想着,闻姚终于打算暴露了吗?他必定打算温顺地带着火药回京,然而在宫中悄无人烟的地方露出爪牙。

他会带火药样品来吗?

会。殿下特意说这次会有匠人随他一起入宫觐见。

天,连手下帮手也带上了!

钟阑深呼吸,将激动的泪水憋了回去,欣慰起身:这得好好准备一下。

闻姚回宫那天,满朝文武都热泪盈眶。

摄政王临时组间成分组,后来又建立了器术局,甚至为了火药亲自出去采风调查,如今终于有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跟着闻姚回宫的匠人以前是个不得志、沉迷技术的秀才,先前从未上过庙堂,万分紧张地回应了一路大臣们的寒暄。

到了清净之处,他在闻姚耳边轻声问:殿下,这些大人如此热情,是因为等着火药去打仗吗?

闻姚:非也。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