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5)(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没等李纨说完,周夫人就笑道:这有何难?咱们的爹曾是国子监祭酒呢,兰儿的师父就包在我们身上了。

这是投资。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李家人耗费人脉和一些师资资源培养贾兰,并期许贾兰成才后拉李家一把有李纨做保证。

平常经常带兰哥儿来玩啊,瞧着机灵,惹人疼,我一见就喜欢呢。临走前,周夫人笑道。

周夫人的话,将这场会面,美化圆融成了亲戚间的互相帮助。

李纨笑意盈腮送她离了贾府后,回屋坐在榻上,冷冰冰空洞洞的看着墙。

墙上挂了几幅字画,是贾珠亲手挑出来,命挂上去的。她当时看着喜欢,但放久了,纸已经泛黄,颜料也褪色了。

她挥手命婢女进来:把这些摘下来,扔了,以后用来挂兰哥儿的字画。

荣禧堂内熏香霭霭。贾母半靠在香炉对面的贵妃椅上。膝下靠着个女孩子,她有一搭没一搭抚摸着女孩儿的背,半眯着眼,听李纨说话。

李府来人见我,恰好看到了兰儿,就说李家有启蒙先生。李纨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想,家学里的先生带着学生已经很忙,再多一个要认字学写的小孩儿,可能会累着先生

贾母阖目听了会儿,见李纨没再说下文,忽而笑了:你主意倒是大了。

李纨只道:也是为了兰儿好。

贾母但笑不语,揉了揉怀中女孩儿的头,见她疑惑的目光,介绍道:珠儿是你宝兄弟的哥哥,她是珠儿的媳妇,兰儿是她的孩子。

女孩儿黛玉听着,补了个礼:珠大嫂好。

也恰是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住的时间,贾母满腔心绪都在她的外孙女上,其他诸事都不计较。

李纨和黛玉复见了礼后,贾母笑道:那日李家的媳妇来了府,我想你们亲戚相见,就没有叨扰她进正堂喝杯茶,原是为了兰儿的事。说到后头,语气淡了下来,既然你们已经有了主意,那就让兰儿去吧。

李纨只当做自己听不懂,拜谢道:谢老祖宗恩准。

原也不是什么大事。贾母笑道。

第8章 李纨(3)

下午,小楼里正有条不紊的给贾兰准备就学的仆从和行李时,门口有人来报:黛玉姑娘派人来送了些兰哥儿用的东西。

来的人是黛玉带来的王嬷嬷,说话不疾不徐的,黛玉听说兰哥儿要进学,开箱子挑了一套文房四宝,还有字帖,都送了来,又和迎她的侍女笑道,甭管兰哥儿用不用的上,终归是一番心意不是?

李纨听了,笑受了,想黛玉身边的嬷嬷,应是不接铜钱的,就递了干干净净的荷包过去。果然王嬷嬷瞧都没瞧,拿着荷包,坦荡荡的道了谢。

王嬷嬷又道:黛玉原本想亲自来的,只是守孝之身颇多顾忌,老身在此替她道个礼数不周的歉。

李纨听了,心下黯然片刻,她自己何尝不是颇多顾忌的?

只是,黛玉就算有许多顾忌,也送了熨帖的礼来,她又有些感慨。像是枯木的枝桠拦住了一片随风吹来的嫩绿叶子,就算片刻后又被风吹走,也能一时让人眼前一亮,心胸开阔。

相比于李纨内敛在心里的感谢,贾兰就直接多了,在屋里大呼小叫,爱不释手。

林黛玉之父林如海,勋贵之后,清流出仕,给黛玉用的东西都是好的,贾兰自幼被家中长辈忽视,没被送过好东西,李纨理解,便没拦着他。

贾兰兴高采烈完了,忽然用圆亮的眼看向娘亲,问道:我们该怎么谢谢林姑姑?

李纨一愣。

贾兰问的不是怎么回礼,而是怎么谢谢。

一下子,在大观园里的记忆连着黛玉长大后的卓约风姿,在脑海中回放重想。她是有过真切快乐的日子,但只有几年,并且很快就没了。

古井无波的心终于开始泛起涟漪。

李纨想了想,笑道:黛玉姑姑的身子骨不太好,我们送她医书,你有空也多陪姑姑玩,好不好?

贾兰猛点头:好啊好啊,明天就找黛玉姑姑玩!

李纨失笑,轻轻拍了下小孩子的屁屁:平常的读书也别忘了。

贾兰嬉笑着往她的怀里钻,一头应着:嗯嗯。

当晚李纨辗转反侧,想了半晌,该送给黛玉的回礼。

李家纵然从她父亲开始,立下女子无才便有德的训女法,但李家旁的亲戚大都不以为然,让她终究能在胸中有几条沟壑。

林黛玉幼时父母双亡,于是由林如海首肯,贾母做主,寄住在外祖家,

想着想着,李纨忽然一个激灵,坐起身来,就命侍女伺候笔墨。

她屏气凝神,在寻常的宣纸上写下一行字:

贾家非福地,黛玉不可久居。

隔日,李纨带贾兰去见了老祖宗后,又见了黛玉,才上轿往李府去。

轿子往京城的东南方向去,而贾府在京城的西边,颇走了一段距离才到。贾兰少有出府,屁股就没坐在位子上过,撩开轿帘左看右看,十足过了眼瘾。

到了李府,周夫人得了消息,亲在侧门候着她,笑道:你来了也好,刚好看看我准备的怎么样,心里有个底。

并没有故作亲昵,也没有明告怜悯,让李纨松了口气,也笑道:很少能出府,顺带也松泛一下。

周夫人点头道:可不是。

她带李纨往李府旁的小侧院去,介绍道:有个清客来投奔你哥哥,他看这清客情况惨然,有心照拂,只是没事给他干,先让他带带我们的孩子。周夫人也有和贾兰同龄的儿子。

李纨细细问道:姓甚名谁,功名如何,学识如何?

姓洪名进,中了举人,但父亲入狱问罪了,之后的功名求不来,就来投靠老爷了。学识不坏,老爷说,如果没这灾殃,进士是很有希望的。

李纨听着是举人,就觉得好,听到后面,更是庆幸自己多了一世的见识,联系了母家。

她们接着就去拜见洪先生。李纨瞧洪进虽拘束却不猥琐,言语有度,心下满意到感激,叮嘱了贾兰一番,再道了谢,放心回府去了。

周夫人心叹李纨爽快,当下命侍女用心伺候不提。

却说李纨回了府后,回自己院里拆了信封,拿出纸来揣袖袋里,就去贾母的房后找黛玉。

黛玉此时正和宝玉顽做一块,李纨没让通报,暗暗请王嬷嬷出来。

李纨本想躲到僻静处,细细和王嬷嬷分辨。王嬷嬷见机行事,却把她请到了荣禧堂待女客的茶房,光明正大的坐着。

蹭点茶喝,你们先歇着吧。王嬷嬷道。

侍女和王嬷嬷关系淡淡,却也没仇怨,听了心下喜悦,带着小姐妹去暗处躲懒了。

王嬷嬷问:怎么了?

李纨也不多话,拿出了纸张来,递给她看。

王嬷嬷看完,不动声色的把纸张扔火盆里烧了,说道:黛玉姑娘送些小孩子用的,这些没什么大不了,实在不必特地来道谢。

这是问原因了。

李纨道:兰哥儿之前没得过这些,原想那些笔墨用我自己的月例贴补,幸得黛玉姑娘所赠,不然我们孤儿寡母,日子还是艰难,她话锋一转,纵然宝玉颇得老祖宗厚爱,也到了上学的年龄,黛玉可送了他没有?

这话锋有两头,一头是说明贾府对幼年丧父的贾兰凉薄,说不定未来对黛玉也凉薄;一头是说贾府在养孩子上并不好,已经把宝玉带歪了,说不定未来也会把黛玉带歪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