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在鬼怪文里当县令的日子 第24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宋四丰双手做出了个炸开的动作,“媳妇,你放心,延年这孩子绝对是读书的娃。”

“你又知道了?”江氏好笑。

他就是知道,宋四丰双手环头,慢悠悠的往后靠。

可眼下,宋四丰说完好看后,什么也没有多说。

老书生已经在大堂屋里摆了一张八仙桌,披上了桌帏,堂屋正中间摆了一幅孔子的画像,正上方悬挂着书写了万世师表四个方正大字的牌匾。

看几个孩童有序的找了桌椅坐下后,老书生满意的点头。

“正衣冠~”老书生拉长了腔调唱到。“望你们今后能够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宋延年赶紧学着他的动作,调整自己的纶巾和衣襟。

接着又在老书生的引领下,对着孔圣人的图像行拜师礼,三跪九叩,再一柱清香。

老书生点过宋延年眉心处一点鲜红的朱砂,低声道,“孩子,希望你以后能够眼明心明,好读书才能读好书。”

宋延年郑重的点头,敲响了大堂屋两侧的大鼓,鼓声浑厚肃穆,让人心一下沉稳下来。

人生中第一次握毛笔,力道没有把握好,宋延年看着自己写下的寥寥草草的人字,有一丝懊恼。

礼成!

突然,似有所感的,宋延年抬头望向天,只见堂屋周围有一股青气,拔地而起,牢牢的护住了整个褚家义塾。

朗朗书生气,如光晕隐隐流转。

第22章

老书生告诉宋四丰,他们这些日子还要再招收一波孩童,一些家远的孩子,还没得到义塾减免束脩的消息,义塾想再等他们几天。

“这十里八乡的,消息传递得慢,等村子里的人知晓了,再到他们动身来到安同镇,估计还需要几天时间。”

老书生似有所感的叹息了一声。

“农家孩子学点字不容易,都还只是半大的孩子,在家里也干不了多少农活,还不如送来学着认点字。”

“以后就是当个伙计,跑堂的,也比在地里讨生活来得强。”

说完又怕大家伙等得急,安抚众人,“大家也不急,回去后,先给孩子备上一些粗浅的笔墨纸砚和书籍,两天后可以将孩子先送来,我们先开一个班。”

说完,往每个家长手中递了一张写了墨字的薄纸。

分到宋四丰面前,他刚接过手,就被一旁的宋延年拿了去,明明啥都还不懂,却看得是津津有味。

宋四丰见状呵呵直笑。

只听人群中的老书生继续说道,“上面有我写的书籍名录,都是孩童开蒙时用到的书。”

考虑到农人一年忙到头,也没几两收成,要想一下子买全书籍,估计是够呛,沉吟了一番,又继续道。

“要是银钱不凑手,买前面三本就好。”

“后面的书籍,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至于这书籍,你们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打听下镇上钟鼓街的褚家书肆,那是褚公家二公子的私产。”

“到时和店里的伙计说上一声是义塾的学生,估计还能打个八折。”

宋四丰等人连忙道,“不介意,怎么会介意,这又是我们占便宜的事。”

“是啊是啊。”人群中其他人叠声应和。

宋延年想到村子里的小伙伴,问老书生,“先生,比我大的哥哥也可以来吗?”

老书生对这个捧着他墨宝一副爱不释手模样的小童很是有好感。

志得意满的捻了捻八角胡子,有眼光啊!

弯腰和宋延年道,“可以的。”

转头对宋四丰解释,“十三周岁以下的孩子,只要家里同意,自个儿又一心向学的,都可以来我们义塾。”

待问题都得到回答后,宋四丰带着宋延年和老先生以及褚管家挥手道别,这才抬脚走出了褚家义塾大门。

临走时,宋延年抬头看了写着褚家义塾的匾额,此时上面也是盈盈一层青光。

不禁若有所思,对于这些青光,他心生亲近。

如果说这青光是因为进学引发的天地浩然之气,那身为读书人的子文又为何如此轻易被水鬼附身?

而且子文如今已经去了青城书院,倘若书院都有这样的青光,子文又是如何进去?

宋延年疑惑,难道真的如张婆说的那样,子文并不是邪恶鬼物,一切只是自己看错了眼?

最后,宋延年还是决定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里边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缘故在。

想到这,他连忙催促宋四丰,“爹,走走走,我们买书去。”

宋四丰却牵着宋延年找了个树荫下的大石头坐下,将卷饼从怀中取出。

“不急不急,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放了大半天的卷饼边缘已经有些发硬,宋延年一口饼就着一口水,才将小半块饼吃下了肚。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