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师父看了看我买回来的烧酒,他知道我是个不喝酒的人。但是他却叹了口气,摸着我的头说,你如果心里难过,就带点下酒菜,自己到山顶凉亭去喝酒吧,今天你喝多少师父都不管你,直到你认为你这件事做对了为止。

第十九章 .剃头先生

于是那天晚上,我莫名其妙地把自己给灌醉了。印象中的最后一个画面,就是天色变暗,月亮出现在远处江心上。剩下的我就什么都不记得了,第二天醒来之后头疼欲裂,我好好地睡在自己的小床板上。至于师父是是么时候上的山把我带回家的,我却丝毫没有印象,只是天黑之后,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走,也不知道师父是怎么办到的。

从那天开始,我深知自己虽然有能力开始单独出单了,但是经验尚缺,技艺也不够,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加练习。除了熟记咒文之外,我还增加了练习圆光术和观香的时间,甚至连原本每天只放出来一次的兵马,也变成了每天早晚各放一次。

师父也兑现了他的承诺,虽然交给我的第一次出单跌跌撞撞,但好歹也是顺利完成了,只是对待鬼魂的处理上,有些不尽人意,所以即便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师父对我的第一次出单还算是满意的。

那些日子,师父带着我走访了许多他口中的江湖异士,有精通风水堪舆的杨光弼老师傅,有川东端公法的贺天元师傅,有摸骨断命的莫郎中,还有普庵法的天眼师王承乾先生,等等众人,大约十多个。大多是早年躲避战乱去了南方,解放后又回到故乡生活的人。有些人已经不做这门手艺,只是在有人找上门的时候才施以援手,有些人还是靠着本门技艺活跃在江湖上。

师父说,之所以称他们为江湖,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技巧的传承人,在古时候,是很受人尊重的。不过现在国家变了,很多人渐渐开始不相信这些因果玄术,我们都知道如果不继续传承的话,也许就后继无人了。师父说得轻描淡写,却难掩心头的一阵忧伤。当师父带我去拜访那个懂摸骨术的莫郎中的时候,他已经早已不靠摸骨为生了。而是在老城门储奇门附近,开了一家小小医馆,给人抓抓中药,扎扎针灸,推拿经络等,也算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了。

师父说莫郎中是祖传医道,到他这一代也记不清到底是第几代了,算不上名医,但大多数常见病症他也是能药到病除的。然而在解放前,莫郎中的父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郎中,而他自己却并不是因为医术而出名,却是因为他学的一手摸骨本领。

莫郎中当天看到我,也许是一时兴起,也许是为了在我这样的晚生后辈面前显摆一下,就让我做到他跟前,说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就开始抱着我的头东按一下西捏一下。据传他可以根据人的八字和骨相断人的一生,所以那天在给我摸骨后,他说我脑袋后面反骨奇高,是天资极好的人,做哪行精哪行,并且一做就是一辈子。

言下之意,我是个学道的人,我会成为一个牛逼的道人,并且屹立巅峰,终生不败吗?我当时并不怎么相信,因为我刚开始的时候,就因为自己的不成熟而受到内心的挫败感。

师父告诉我,这些老前辈,个个都是手艺精深,介绍你认识,就是为了你将来多个人脉,人家今天肯见你,是因为卖了你师父的面子,将来你要多多拜访走动,日后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他们每个人给你的建议,都将是宝贵的。

我点头,把师父的话记在心里,事实证明我随后的日子里,这些老前辈和他们的弟子们,的确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到了1965年的年末,再过不了多久,就要过新年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谈不上富裕,但是因为欲望少的关系,大家的幸福感也就比较高涨。那段日子,许多家庭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新年。师父的房子在那一排老房子里看上去并不是最小的一幢,但是因为最靠近角落,平日里清贫惯了也没怎么打点,于是看上去还是有点凄凉。好在周围的街坊都是善良的人,知道我和师父平日里就靠着这点手艺为生,好多家都给我们送来了米和油,好让我们师徒俩不至于冷冷清清地过新年。

然后这天师父竟然从外头买了两个灯笼回家,跟我一起挂在门口,这小破屋里,也算开始有点喜庆。却就在灯笼挂上后的第二天,家里来了一个拜访的客人,却是找我的。

这个人我并不认识,但是他一见到我,就喊出了我的名字,我拜师之前的那个名字。我正一脸纳闷,他却自己告诉我说,他姓马,他是我父亲的老相识,年轻的时候一起嗨袍哥,后来一起参军打仗的朋友。还说我小时候他就见过我,但是那会儿太小了我肯定不记得。

这马大叔突如其来的拜访,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在那些年头,人大多还是淳朴的,虽然偶尔也有骗子小偷,但都是极少数,我自认为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可以被人图谋的东西,加上马大叔能够说出很多我小时候家里的情况,还有我父亲的事,所以我也就没有怀疑过他到底是不是我父亲的好友这件事。

马大叔说,当时他和我父亲参军出川后,就分到了不同的部队,再见面都已经是回乡后了,我的父亲比他要早回来几年,后来他和我父亲是同一批被抓走的。那是一段我不太愿意去回想的岁月,因为在我眼里,我父亲是个老实的良民,可是由于国家在取缔一些组织的时候,把我父亲当年的那个字头的香堂,都当做是三反而一锅端了,只不过我的父亲没能够挨过来,马大叔却是在我父亲去世后两年多,才从监狱放了出来。

后来马大叔想要找寻一些以前的兄弟和战友,却一个都没找到,在找我父亲的时候,知道我父亲有个同母异父的兄弟,于是就找到了我叔父家的茶馆,这才知道我父亲已经去世的消息,并得知了我母亲改嫁,我拜了道士做师父的事。

马大叔告诉我,他知道这些事的时候,已经是两年前了。而今天来找我,是因为自己这段日子遇到事情了,四处打听可以帮忙的人,突然想起二叔说了我在学道法,这才跑来找我。他说完有点不好意思地挠头笑着,看上去很憨厚。

师父一看是我家里的故人来了,赶紧热心地招呼着。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我师父,然后就请马大叔告诉我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好掂量下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去管。

马大叔说,当初放出来以后,江湖上已经没有码头了,所以自己不得不找个别的营生,于是这些年,就一直在望龙门附近,占了个小小的、两栋楼之间的狭窄过道,上边搭了个棚,当了一名剃头匠,剪头发1毛钱,小本生意,也挣不了什么钱,只能将就生活。

他之前有个老客人,一般来说,每个月都会到他的小摊里来剪一次头发,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也总是剪得特别短,是一个特别慈祥和蔼的人,听说以前也是军人,一枚炮弹在身边爆炸,受了点皮外伤,但是耳朵却因此一只失聪,一只听力微弱了。老大爷很爱笑,每次来剪头发总是笑呵呵指着自己的脑袋,那意思马大叔也就明白了。因为对方是老人的关系,每次马大叔给这个大爷剪完头发,都会免费赠送一次刮胡子和挖耳朵。可是就在两个月之前,那天傍晚开始下起大雨,自己觉得这种天气估计也没人会出来剪头发,于是就打算早点收摊,要知道他平日里都是天黑后才会收摊,就在自己打算收摊的时候,那个大爷又来了。

因为是老熟客,自己也才刚刚准备收摊,就当是帮忙,于是马大叔也高高兴兴给这个大爷剪了头发,大爷临走的时候把钱塞给了马大叔,就转身离开了。马大叔刚把钱放到口袋里,打算对大爷说,下这么大雨,要不然我送您回家吧,我这儿有伞呢。可是当他正打算说出口时,却发现大爷已经消失在雨里了。

马大叔强调说,他的剃头摊就在巷子口,往外一张望上下都是长长的梯坎,可就这转瞬间的功夫,老大爷却不见了,按理说这个岁数的人,没理由走得这么快才对。而且这时候马大叔才想起来,刚才给大爷剃头的时候,他身上的衣服是干的,并没有淋湿,但是下这么大的雨,他又没带伞,这是怎么回事?

可是一时间马大叔也想不出为什么,也就不去想了,打算在数数今天进账多少的时候,却发现刚才老大爷塞给自己的钱,是一张解放前,民国政府发行的5000元面值的法币。

第二十章 .伍仟法币

当时马大叔就更加感到不解了,这旧社会用的货币,早在1949年底重庆解放之后,就全部回收,禁止流通了呀。于是马大叔心想,也许是老人岁数大,早前没有全部如数上交,留了几张当做纪念,又碰巧刚才拿错了吧。马大叔也并没有多想,这人偶尔犯糊涂是难免的事。于是当天就收摊了。

可是在那之后的差不多一个月里,这个老人就再也没有光顾过了。直到五天前的傍晚,也是下起了雨,但是那天雨下得并不大,街上的行人还是不少,于是马大叔也没着急要收摊,这个时候,那老大爷又来了。

马大叔说,当时老大爷来的时候,自己还在给另外一位客人剪头发。于是就招呼老大爷说,大爷您先坐等一下,一会就给你剃。当时那位客人就很纳闷,于是问他说,你跟我说话啊?我这不是坐着剃着呢吗?马大叔笑着说,我没说你,我说那老人家呢。

这位客人很快就剃完,于是马大叔招呼老大爷坐下,知道老大爷耳朵不好,于是他声音稍微有点大的说,老人家,上次你来剃头,给我的钱拿错了,拿成以前的老钱了,下次你来的时候我把钱给你哈,上次就算给你免费剃头了。你今后买东西的时候也注意了,别用到老钱了,万一遇到个好事的,回头给你告上一状,那可就麻烦了。

老大爷默不作声,闭着眼睛,面无表情。马大叔呢心想着大爷耳背还挺厉害,看他闭着眼还以为在养神休息,于是也就没继续说。等照例剪完头发,刮胡子挖耳朵后,老大爷又递给马大叔一张钱,这次马大叔就直接看了一眼,发现依旧是一张5000元的法币。抬头看老大爷,他已经快走到巷子口,于是马大叔就跑上去对老大爷说,大爷您钱又给我给错了,这还是老钱呀。

大爷不理他,继续自己走,马大叔有点着急了,倒不是心疼这一毛钱,而是这连续两次都用老钱来用,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看见老大爷不理他,马大叔心想大概还是没听见吧,于是他就伸手想拉一下老大爷,这一拉不要紧,把马大叔吓了个半死。

马大叔说,这段日子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是这个时候自己才意识到,老大爷这最近两次来,都穿着秋季的薄衣衫,自己抓住老人手的时候,突然手上传来一阵明显的酥麻感。就好像是碰到了什么带电的东西,但是那股电流却不是很强烈,更像是漏电的感觉。而被他这一拉,老人就转过头来,眼睛却没看着马大叔,非常木讷。而老人的额头和周围环境交接的地方,竟然出现了淡淡地半透明、波浪状的感觉。

这一下子吓得马大叔赶紧松手,死死盯着老大爷,然后一个劲往后退。老大爷却也没理他,而是继续转身,自顾自地走了。惊魂未定的马大叔在老人消失在转角后,才敢探出头去看,发现老人离开的那个方向上人来人往,却偏偏没有那个老大爷的踪影。

于是马大叔这才知道,自己这是撞鬼了。起初还是难以相信,但是之前被自己忽略的那些细节前后串联起来一想,就确信自己是撞鬼无疑了。

师父在边上跟我一起听着,我们都没有说话。可是我心里有问题,在师父面前,还是不能以小充大的。于是我眼睛看向师父,师父点点头,那意思是说,既然是找你的,你该怎么去了解就怎么了解。于是我转头问马大叔,你刚刚说你之前忽略掉一些细节,具体指的是什么。

马大叔说,这老人是我店里的老顾客了,平日里一贯和蔼可亲,见人就笑,但是从第一次给我法币那天开始,他从走到我小摊里,就一直绷着脸,但是那种感觉并不是在生气,而是一副对周围漠不关心的感觉,从头到尾除了剃头之外没有别的动作。加上他两次来都穿着同样的衣服,衣服也不是这个季节应该穿的,而且两次都下雨,每次他都没有带伞,衣服却都没有打湿。再加上第二次来的时候,我招呼老大爷先坐下等待,我手上的那个客人以为我在喊他,是因为他觉得在场的就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也就是说,当天我看到的那个老大爷,这个客人其实看不见。

我插嘴问道,可是剪头发的时候头本来就不能随便转动,万一不小心给戳平了怎么办?马大叔摇摇头说那不应该,虽然头不能随便转动,但是在客人面前是有一张大镜子挂在墙上的,就算不转过头,客人也可以通过镜子的反光看见老大爷的。

我不说话了,从马大叔的描述来看,的确是撞鬼无疑,如果说第一次是老人糊涂了加上心情不好,第二次是那个客人睁眼瞎没看见,这都非常勉强,但是马大叔伸手去拉老大爷的手,出现的触感和他看见老人头部的半透明状,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总不能说马大叔也眼花了吧,这三个不可能的事凑到一起,其实就已经有结论了。

马大叔说,这几天我都没敢摆摊,害怕那个老人又来,自己吓坏了,这件事如果不解决掉的话,自己也不敢继续摆摊了。我对马大叔说,这倒是不必,一来这个老人并没有吓你或者害你,你也说了他本身是很和蔼的一个人。二来当时你如果不拉他一把的话,你也没办法确信他是个鬼魂啊。马大叔愁眉苦脸的说,可是这心里害怕啊,我都活了半辈子的人,打小就没见过这些玩意啊,我虽然坐过牢,但我并不是坏人,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怎么就遇到鬼上门了呢。

他看上去很沮丧,由于我跟他不熟于是也没有好意思上前去安慰。于是我跟他说,从你说的情况来看,假设这个老人就是鬼魂的话,那么他至少已经死了两个月以上了。我想请问一下,在你第一次收到法币之前,上一次老人家来找你的时候,可有过什么不正常的反应吗?

马大叔皱着眉仔细回想着,然后告诉我,在那之前,老人似乎有差不多一个把月没来了,但是之前的一次没太大印象了,但那次没给我法币啊,应该也是正常的吧。说完之后,马大叔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展开报纸之后,就是两张5000元的法币。

我并没有直接伸手去抓起钱来,而是凑着鼻子闻了闻,除了老旧的纸张味道之外,还有一股微微的腥味,不仔细闻的话很难察觉。

师父跟我说过,通常来讲的话,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撞鬼,所以鬼的出现大多伴随着不舍、牵挂、报恩、报仇等有明确的意图。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确莫名其妙就惹到了鬼,是因为他们自身就变成了鬼魂执念的一部分。几个月前我的第一次出单就是这样,那家小姑娘能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因为她变成了自己外公执念的一部分而已,于是才受到影响。

但是马大叔这种情况的确不怎么常见,若是老大爷死了,对马大叔不舍?牵挂?这显然谈不上,非亲非故的。报恩?报仇?那也不可能,仇自然是没有,马大叔也就帮老大爷免费刮了胡子挖了耳朵而已,能有多大的恩?那马大叔是他执念的一部分?这更加不可能,除非马大叔的剃头手艺已经高超到这大爷一天不剃就心痒难耐。

难道是习惯吗?根据过往我看过的听过的案例,的确也有不少鬼魂会延续着生前的部分习惯,但是这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个鬼魂的留下一定是因为某种别的执念,在这个前提之下,他才有可能延续着之前的习惯。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