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69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程慈嫁了茂国公府的孙栩是武官,夫妻俩早从国公府搬了出来自己住,蜀王事败后,孙栩被调去了蜀地卫所,程慈平日里性子温柔,程家三姐妹她存在感最低,可关键时候她同样是说走就走,孙栩去哪里她就到哪里。

此时各地都有了女子办学的风气,只是大多不成气候,程慈心想自己干不了别的,好歹是程卿的姐姐,又有茂国公府的大旗撑腰,干脆也办学呗。

程家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程氏女不给人做妾,一般人家怕女儿被教左了性子,程慈顶着程氏女的身份,蜀地的百姓对她天然就有几分信任,愿意把家里的小姑娘送给她教。

程慈自己的学问不够,那就一边教一边学呗,更重要是她写信回南仪,要从南仪书院借两个夫子,娘家是给她撑了面子的。

南仪书院的名头着实太响亮,这学堂别说女眷们,就是蜀地的男子们也想进,就这样,程慈慢慢把自己的女子学堂撑了起来。

程慈的学堂里不学什么礼教规矩,也不学女红厨艺,程卿说过朝廷以后会开女子科考,程慈就按科考的标准去教,从南仪书院借来的夫子们要比寻常酸儒开化,而且程慈安排教授这些,没准儿是得了什么信,夫子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女子能不能科考先不说,就算是男子科考,要教授的内容现在都有了变化,当今天子登基后举行了三次大比,每一次录取的是什么样的举子,每一次的试题变化,授课们的夫子必须跟上时事,否则他们的学生就会落榜!

四书五经要学,可现在的天子喜好懂实务的官员,上面的喜好影响着民间的风气,以前寒窗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一套老黄历行不通了。

原来给官员当师爷,是完全放弃了科考的读书人会做的事。

现在能给官员当师爷,有志科考的读书人们都想试试。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懂实务,当然要去实践呀!

有些聪明的读书人,考中了举人后甚至会缓一缓,不着急参加会试,而是先去竞聘下师爷,再考进士。

官员养不起那么多师爷,举子们甚至不要薪酬……代入后世的话,有点像读完了本科的大学生先工作两年再考研。

和程慈搬出了国公府,到了蜀地才能当家做主比,程卿的三姐程慜就爽利多了。

程慜嫁给崔彦,崔家上下都和程慜的胃口。

一开始崔老爷还管着程卿的香露生意,后来崔老爷去了西北做官,这生意也就丢下了。

崔彦倒是能管,但同样不合适。

程卿现在想的都是国家大事,早就不在乎这点小生意了,程慜就问亲娘柳氏她能不能管,柳氏哪会反对。新启八年,程慜把香露卖到到了海外,欧罗巴那边的贵族们都不洗澡,体味重,很需要香露来遮盖体味,而且欧罗巴人还很喜欢东方的丝绸和瓷器。

程卿说的太对了,大家很不必在大魏争来争去,外面的世界太大了!

至于程卿的性别秘密。

对外人还是秘密,对至亲之人早就不是了。

这也是程卿三个姐姐们努力做出一番事业的推动力。

程家的门楣,是靠程卿撑起的。

可笑她们以前还觉得男丁鼎立门户是理所应当,全家都把担子压在程卿身上,但程卿并不是男丁啊!

她们错过了太多,现在不是在弥补程卿,同为程家女儿,程卿能行,她们也不能太孬。

第831章 :新启十三年的程首辅

程卿是新启十三年当上首辅的,这一年她三十一岁。

这一年,孟怀谨从养在皇宫的宗旨子弟中,选中了淮王和梅蒹葭的长子过继,这孩子从小接受名师教导,外公是前任首辅,养父是孟怀谨,现任老师是程卿。

淮王喜爱富贵悠闲的生活,这孩子却是个爱操心的性子,能从一众宗室子弟子弟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的聪明和品行受到了孟怀谨和程卿的双重肯定。

淮王是过继给了毓章太子的,孟怀谨又选择淮王儿子过继,兜兜转转的,萧家的皇位传承又回到了毓章太子一脉,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先帝萧毓仲机关算计,到头来还是便宜了别人。

当然,从礼法上算,淮王的长子过继给了孟怀谨,成了孟怀谨的儿子,从血缘上论两人则并无关系。

可那又如何?

孟怀谨自己就和萧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是不是孟怀谨血缘上的儿子不重要,重要是这个孩子完全继承了孟怀谨的想法和胸襟,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最佳继承人。

其实过继的人选,孟怀谨心中早有定论,只是太后还活着时,这件事一直没有对外公开。太后一直没放弃让孟怀谨立后生子,想要让顾家的血脉继承江山,孟怀谨没有退让,却也没有继续往太后心上扎刀子。

新启十三年春天,太后病重,没能挺过去。

太后病重时,贤太妃不眠不休守在太后病榻前,太后薨逝,贤太妃不饮不食,跟随太后而去。

这到底是主仆情,友情还是亲情,到现在已经说不清了。

太后死前说自己不想和先帝同陵,孟怀谨便将太后另行下葬,又将贤太妃的棺柩附葬在一旁。

太后死之前见了程卿,至于和程卿说了什么,程卿不肯告诉孟怀谨。

同年九月,淮王之长子正式过继,十月,这孩子被立为太子。

大魏有了储君,国本更稳。

新启十四年,孟怀谨首次公开宣称女子有资格科考。

有御史几乎一头撞死在金銮殿前激愤反对,孟怀谨懒得同这些看不清形势,只会用性命来要挟的御史费口舌,不问群臣意见,只问太子怎么想。

太子年已十三岁,是个翩翩小郎,有储君之风仪,更有清醒的头脑,大小朝会孟怀谨都会让太子在场,一开始只有小事才会让太子发表意见,现在却问这样的大事。

太子并不慌张,先看了站在文臣之首的程卿一眼,才朗声道:

“回禀父皇,儿臣不反对女子科考,但儿臣同样不赞同降低女子科考试题的难度,如今男子怎么应试,女子也该有同样的标准,既允许女子参考,倒不必单独开恩科,男女都一通参考吧!”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