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2章 番外:圆满一生(1 / 1)

最新网址:www.zoc.cc

宴席散了后,太子回了昭阳殿。

姜文姣看他神色未变,问道:“那袁家姑娘如何?是不合你的心意吗?”

太子低着头,坐下后随手拿起一块糕点,吃了一口后叹了一口气:“儿子也不抱什么希望,只是觉得意料之中罢了。”

姜文姣蹙眉:“你当真这么认为?虽说是选妻,可也要你喜欢才好,若是你都觉得乏味,那母妃忙活一阵岂不白费?”

太子用完一块点心,十分讲究地擦了嘴,而后正色道:“母妃,儿子其实觉得她们都没什么区别。但母妃说好,那肯定是好的,儿子没有别的意思。”

姜文姣叹了口气,虽说自己这一生感情不美满,可总想要儿子的人生要圆满些。

“那也罢了,既然你都觉得一样,那母妃就给你把着关,选着品行好的就是,嫡妻总要是个立得住的。”

太子眉心微动,装作不经意地开口道:“其实…儿子最近不知为何,总是梦到琴晚表妹,她在梦里竟成了儿子的太子妃,将东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姜文姣一听,就知道自己儿子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你若是看上了你琴晚表妹,就直说,母妃养了你多年,还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弯弯绕绕吗?”

太子狡黠一笑:“母妃说的是,那儿子就直说了。”

“其实儿子这么多年,见过的莺莺燕燕也多,但总觉得都一个样。琴晚表妹从小和我一起长大,她性格母妃也知道,虽说看起来是个泼辣的,其实做事也有章程,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子。再来嘛,琴晚表妹也是母妃娘家的人,二舅舅和舅妈也不是不安分的人,以后琴晚当了皇后,也不至于会生出什么乱子。”

他一番话说来,倒让姜文姣愣了愣。

儿子到底还是长大了,事情都看得明白起来。

其实他说得也不无道理,姜琴晚是她二哥家的嫡女,二哥如今也是正三品,论家世来,做太子妃也是够的。

“你这心思母妃倒是没看出来,罢了,既然你这么说,母妃也好好想想,若是你父皇也同意,那就遂了你的心愿。”

太子却道:“母妃先不急,先问过琴晚表妹的心思,若是儿子一厢情愿,那也是不好的。”

姜文姣看他一眼,笑道:“曜儿大了,也懂得尊重女孩子了。”

太子微微有些羞赧:“母妃就别取笑儿子了,只是袁姑娘那里也劳烦母妃打点一下,别让袁家人以为袁家不好。”

姜文姣满意地点点头:“好,母妃知道。”

过了几日,懿贵妃就让传话,让姜家二夫人带着女儿进宫。

姜文姣把此事一提,姜琴晚霎时脸红了一片,平日里活泼的样子一下子变成了羞赧,绞着手帕低声道:“太子殿下…真的这么说吗?”

经过这么多人事的姜文姣一看就乐呵了:“那姑姑还会骗你吗,自然是真的。”

一旁的姜二夫人却有些愣神,回过神后蹙了蹙眉:“贵妃娘娘,晚儿性子顽劣,恐怕不能当好太子妃这个角色。”

姜琴晚抬头看了母亲一眼,却又低下头。

不怪母亲泼她的冷水,毕竟那是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不是一家主母那么简单。

绕是她听到的那一瞬间有些欣喜,可也得好好考虑。

姜文姣笑了笑:“我知道二嫂是真心疼晚儿,此事我也是细细想过才道出的。晚儿是我的侄女,也是姜家的嫡女,论太子妃的身世她也是绰绰有余。曜儿也是二嫂从小看大的,也知道他虽说平日顽劣了些,但在大事上从不含糊,他既然像我提起,也是对晚儿存了几分真心,若他们两人皆有此意,又有何不可呢?太子妃而已,我相信晚儿担得起。”

姜二夫人闻言,心里动摇了几分。

姜琴晚却抬头,一双杏仁眼很亮:“姑姑,若是太子殿下对我有意,我也愿意。”

姜文姣笑得更深,摸了摸她的头:“好,姑姑知道了,明日就让皇上下旨给你们赐婚。”

晚间用膳时,姜文姣就把此事提了。

本以为她还要进行一番周旋,可皇上略略想了一下,就答应了。

姜文姣略微惊讶:“皇上就答应了?不多考虑一番吗?”

纪璟修给她盛了一碗松茸汤:“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外头有什么话就让他们说去,左不过就是些酸话罢了。曜儿既然和你侄女有意,又是两厢情愿的,那朕有何理由不同意。”

“你母家是文臣之家,又世代尽忠。朕相信姜家不会成为外戚之患,而且朕也相信曜儿会是个明君。”

他这一番话说完,姜文姣微微愣神。

看见她怔愣着,纪璟修拿了调羹来放进碗里,蹙了蹙眉道:“快些喝了,最近朕听御医说你身子虚,多补补,多大人了还要朕操心。”

姜文姣回神,乖乖地把那一碗汤喝了。

“明日朕就下旨,你若是忙不过来曜儿的婚事,就让瑜贤妃来帮你分担一些。”

姜文姣看着银盘中他给她夹的那一块西湖醋鱼,柔柔笑道:“好,我知道了。”

翌日,皇上下了圣旨,姜家二房嫡女姜琴晚舒雅温婉,德行出众,赐婚为太子妃,于次月初二成婚。

圣旨一出,众人哗然。

谁知这万家争夺的太子妃之位,最后还是落到了懿贵妃的母家头上。

惋惜者有,但更多的是说懿贵妃把持太子的婚事,要姜家长存皇室。

也有人开始看袁家嫡女袁渝屏的笑话,说白忙活了一阵,最后还是给她人做了嫁衣。

皇上也下了口谕,说袁家教养有方,嫡女品行出众,是京中各家女子应该学习的典范。

皇上的口谕一下,也让袁家安慰了许多,以后嫡女的婚事,也会更顺畅一些。

太子大婚当日,京中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十里红妆。

太子一袭红衣,俊逸明朗,鲜衣怒马,那一张脸生得俊美,带着几分他母妃的艳丽,又承了几分他父皇的端正,叫那些观赏的女子都看红了脸。

太子妃凤冠霞帔,被接着上了红轿,京中百姓看着,只觉得是一对郎才女貌的璧人。

入了宫,要去拜见高堂。

皇上和懿贵妃坐在上首,一脸笑意。

皇上虽说年过四十,可依然丰神俊朗,精神极佳,只是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掩不住他逐渐老去的事实。

懿贵妃一袭绯色凤凰吉服,端坐在上首,噙着笑意,岁月的风霜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她的脸一如御花园中迎风怒放的百色海棠。只是她的气质和神韵更见风情,雍容华贵,浑然天成。

一对新人叩拜了皇上和懿贵妃,礼官高声唱和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一天的仪式下来,两个人都累得很,终于等喜房的人都离开了,太子慢慢掀开了太子妃的红盖头。

她含羞带怯,鼻尖微红,洁白无瑕的脸带着红晕,让人忍不住爱怜。

太子想,能娶到她,也是他的福气。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太子大婚后,日子过着很舒心,太子妃虽说年轻,但东宫里的事她打理得很好,礼节也做得十分妥帖。

她时不时也去昭阳殿给懿贵妃请安,也会经常送些东西给太子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都很是欢喜。

过了几年,太子妃生下一个女孩,可惜没活过一岁便夭折了。

太子妃很是悲恸,还好有太子时时宽慰,也经常让她的母亲进宫陪伴,这才逐渐调整过来。

好在太子妃虽然失了一个孩子,太子的东宫依然只有她一个人。

后来,太子妃放宽了心,悉心调养了几年,终于是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这一对龙凤胎也很是健康,并没有再早早夭折。

纪承曜也看着自己的亲妹妹嫁了个好夫君,虽说成日拌嘴,是一对活脱脱的欢喜冤家,但驸马对自己亲妹妹的爱意和爱护,他也是看在眼里的。

后来,晟宣帝驾崩,太子登基。

太子妃也顺理成章成了一国皇后。

他登基后,母妃成了母后,虽然母后不说,可他却偶尔能撞见母后拿着以前父皇的东西出神。

他成了皇帝,后宫也多了些人,可他去的最多的,还是皇后那里。

不为别的,他是真心喜欢皇后的,他们是结发夫妻。

他登基十三年后,母后也离他而去了。

记忆中的母后总是艳丽夺目的,即使到了油尽灯枯之时,母后的脸也依然看得出年轻时的芳华。

她躺在金玉榻上,喃喃道:“母后也算活得久了,陪了你和卿儿几十年,母后看着你们成家立业,你也慢慢从一个青涩的新帝变成了明君,孙儿女们也平安长大,母后觉得很欣慰。”

“皇后是个好皇后,你们多年夫妻伉俪,母后很放心,只是太子尚且年幼,不能不多教导着,也别让他成了孤家寡人,出了兄弟阋墙的事。”

“你父皇走的时候,说文景皇后不愿和他合葬,他这么多年一个人在下头,也孤独够了,母后也能去陪他了。”

“母后曾怨你父皇,怨了多年,直到你父皇驾崩后,母后才觉得活得不如从前那边恣意潇洒。”

“你父皇临走时给了母后一封信,上面写着他对母后的一番情谊,那些年对母后的亏欠和补偿。”

她闭了闭眼:“怪只怪母后被迫入了皇家,而他也是这天下最不能一心的人。”

母后徐徐说了许多,他眼眶却湿润了,泪不自觉地滴下来。

“曜儿啊,母后羡慕你,也羡慕卿儿,你们都得了自己的一心人,可母后和你父皇,终究是不圆满的了。”

“母后走了,别太想念母后,母后有你和卿儿,是母后修来的福气。”

宫人悲泣,御医上前把脉,悲恸高呼太后驾崩。

他终于还是在那一瞬哭出了声。

他这一生,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妻子是自己的挚爱,父母也将他视若瑰宝。他兢兢业业几十年,也成了世人口中的明君。

他想,他这一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

番外就写到这里,基本也都写完了,很感谢朋友们对这本书的喜欢和支持。

这是我写的第一本书,当时一腔热血就写了,所以在构思和人物塑造上可能不是很好,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我看到有朋友说,看不出皇上对姣姣有多大的爱意,其实我觉得看一个人的爱意,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本书的设定,皇后之下第一人就是贵妃。姣姣那章册封礼,是我参照了明朝册封皇后的册封礼来写的,可见皇上对姣姣的册封礼的重视,还有那件礼服,也是皇上很早就让人做了,这些如果没有爱意支撑,我觉得是不会做到这么细心的。

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即使这本书是我写的。

我自诩不是一个人勤快的作者,但还有一些小可爱能一直陪伴着这本书,我很感动。

最后,谢谢大家这半年多的陪伴,我们下一本书见啦~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