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37、赤壁(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保护丞相”

大火中北岸陈尸数以十万计,夏侯渊纵马,骑兵仓皇撤退,而东吴军却是以箭矢飞射,越来越近。曹操惊惶

中喊道“调集中军合围”

战鼓方响,乌林两侧山上,埋伏着的千军万马一并冲来,张飞,刘备各率一万人,杀进了曹军中军阵中,甫一交战,曹军便二度大溃,彼此践踏,死伤者不计其数。

曹操在亲卫队保护下脱逃乌林,撤往襄阳,华容道前风声鹤唳,关羽横刀把道。

长江南岸,欢呼声响彻江面。

雷霆划破天际,狂风卷着暴雨飞至,雨越下越大,周瑜一身湿透,江面上的烈火已被浇熄,破败战船漂浮于江面上,浮浮沉沉,漫江尸体。

鲁肃快步上船,说“关羽放走了曹操。”

“早知有今日。”周瑜道。

周瑜的盔甲朝下滴着水,他缓缓地站起来,孙权要上前来扶,周瑜却稍一摆手,雨水瓢泼,周瑜单膝跪在孙权面前,仰面朝天,雨水滴在他的脸上。冰冷的雨中,乌云遮蔽了天幕。

“天佑我东吴。”周瑜沉声道。

鸣金,收兵,南岸爆发出了又一轮震天的欢呼。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兵败赤壁,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余者撤归洛阳,不足五万众。

同年,孙权政权平定交州。

刘备据二万步骑,拥荆州而立,领荆州牧一职。

荆州三分,归于曹、刘、孙。

天下割据,归于魏、蜀、吴。

建安十五年,周瑜西征巴蜀,于江陵出兵之时一病不起,卒于巴丘,举国哀恸,灵枢运往吴郡之时,东吴上下君

臣出城往迎。是年,迁灵往巢湖,沉于孤山畔湖底,据周瑜遗言,与孙策灵枢相伴。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孙权派吕蒙、陆逊突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荆州复归东吴。

越明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之职,同年登台受禅,改元黄初。

黄初二年,陆逊承周瑜遗志,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蜀军,刘备退回益州。天下三分,益州疲惫。

黄初七年,曹丕病逝洛阳。

七年后,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攻魏,五月孙权得信,进军巢湖口,得周瑜、孙策英灵庇护,欲与蜀汉联军,三路兵马分攻曹魏,终不敌满宠之军,无功而返。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建国吴。太元元年病逝,享年七十一。

咸宁五年,陆抗病

逝,晋武帝司马炎伐吴,孙皓于石头城上降敌。东吴灭亡,三国归于晋。

灭国之日,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

建安十五年,巴丘,秋风穿堂而过,万物萧索,晴天阔朗,漫地锈黄。

巴丘登军阁内,传出周瑜的一阵咳嗽声,周瑜咳得险些接不上气,侧旁兵士上前,递来茶水。

“谢谢。”周瑜疲惫道。

“都督先歇会儿。”兵士说,“增兵还有数日才到,不可太劳神了。”

周瑜提笔回完家信,封好命人送出去。小乔在建业,鲁肃在江陵,孙权在吴郡,秋来万物凋零之时,竟无一人在身边,孤寂清冷,枯草的气息带着一片打着旋的黄叶飞进房内来。

再定睛一看,竟是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停在案几前一拍翅膀,再旋转着飞出飘扬的纱帘外去。

周瑜喝了半杯冷茶,便上榻躺着歇了会儿,继而一睡不起。

“什么时候了”周瑜不咳了,只是沉声道。

“回禀都督,未时了。”

周瑜隐隐约约听见外头传来小孩子的嬉闹声,秋来天阔,阳光灿烂,照耀着满是枯草的原野,照得人暖洋洋的。

“是什么人在说话”周瑜说。

“回禀都督,是林校尉的小子们在外头放风筝,这就去赶了。”

“不不必。”周瑜闭着眼,说,“这样挺好,是哪里做的风筝”

士兵答不出来了,周瑜想起一物,说“军机台上,最底层有个匣子,将匣子内的东西与我取来。”

士兵去了,在架子最底下找到一个黑黝黝、沉甸甸的铁箱,半天打不开,只得朝周瑜回报道“都督,没有钥匙。”

“钥匙”周瑜的嘴唇干得龟裂,“一时间竟是想不起在何处了。”

士兵只得去将匣子上的锁砸了,匣中只有两个装着符纸的、褪了色的黄锦囊。取来后,周瑜的手发着抖,接过,士兵便将它塞在周瑜手中。

周瑜安静地躺在榻上,双手交叠,手指间覆着两个锦囊。

“飞高了”

“莫要绞线”

“等等我”

远处孩童的声音,

伴随着飞扬的粉尘传进窗里来,周瑜时睡时醒,没有人在身边,唯剩他自己。

“公瑾。”孙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周瑜睁开眼,看见久违了的孙策,继而笑了起来。

“你怎么来了”周瑜意外道。

孙策手里拿着个风筝,神神秘秘地朝他笑了笑,招了招手,周瑜便坐起来,下榻,跟着孙策出了门外。

万里晴空,阳光朗照,空气清新,群山沃野仿佛在那一刻,色彩变得明快了起来,干燥的枯草气与彼此少年郎身上衣衫洗涤得干干净净的气息,奔跑时带起一排排锈草伏下去。

“哎等等”孙策笑着喊道。

周瑜站在数十步外,扯着长长的线,风筝越飞越高,打着旋,飘扬于蓝天之下。

登军阁内,榻上,风停了,纱幕一动不动,周瑜的表情沉静而安详,白衣裹着他单薄的身躯,一手无力垂了下来。

一月后,孙权亲自扶灵至舒县,山清水秀,巢湖碧波万顷。

“是个好地方。”群臣纷纷道。

“昔年孙将军在世时,都督便常说,有朝一日要招待我们来舒县。”张昭捋须道,“人杰地灵,好地方。”

孙权答道“当年我爹去世之时,我与娘亲就在公瑾大哥家里借住了几年,常常想着回来,却诸事缠身,无法成行。”

孙权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孩了,然而走到巢湖前,却仍旧记得当年的那一幕。

那些春天,周瑜与孙策泛舟巢湖,一个在船尾钓鱼,一个在船头喝酒烹鱼,孙权便在一旁馋涎欲滴地等着周瑜揭锅盖。

是那些日子里,周瑜教他治大国犹若烹小鲜,教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今,周瑜与孙策沉棺巢湖,当是遂了昔年的心愿。

周瑜静静躺在棺中,怀中抱着孙策的骨坛,俊朗面容一如生前,未有变化,小乔泪眼朦胧,洒过艾叶,子女协力推上棺盖,吊起沉木棺枢,送到湖心,三艘船将它慢慢沉入湖底。

白隼发出划破长空的呖鸣,展翅飞过天际。

冰蓝湖水之中,棺木带着气泡缓缓下沉,周瑜双眼紧闭,一头乌黑长发散开,缠绕着怀中孙策的遗骨。

“公瑾。”孙策笑了起来,化作虚影,抱着周瑜。

周瑜之灵睁开双眼

,眼中带着笑意,抬手抱着孙策。

碧蓝天幕下,春夏轮转,无数年光阴逝去,又一年江东春到,桃花开得漫山遍野,孤山下,巢湖畔,孩童们沿着山腰放起了风筝。

“在这里了”

“快来”

两个小孩追着风筝,跑进了荒废的哑寺里,哑寺余下废墟,废墟中一口带着铜锈的钟,风筝赫然就挂在钟架上。

两个小男孩并肩坐在孤山哑寺前,一人手里缠着线,一人手里提着风筝。

飞羽掠过天空,高点的那个男孩朝矮点的说“喂,你看那只鸟儿,成天在天上飞来飞去的,莫不是隼罢。”

“嗯。”另一个男孩嘴角带着笑,小心地绕着线。

“我怎么觉得依稀认得它。”那高个子男孩说。

“你唤唤它看它过来不”绕线的男孩头也不抬道。

高个子撮指唇边,打了个唿哨,飞羽在半空中听见唿哨声,便一个俯冲飞来,继而收了翅膀,停在二人面前。绕线男孩抬头,眼中满是惊讶神色。

“这只鸟儿归咱俩了。”那提着风筝的男孩说,“走”

他的同伴哭笑不得,被带着下山,飞羽却是安静温驯,收起翅膀,被带着往山下去。

两个孩子踏上木筏,力气大的在筏尾持篙,另一个则绕好了线圈,提起风筝等着。

“放啊哎”那高个子男孩催促他说。

“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另一个男孩煞有介事道。

东风起来了,漫天漫地的风,吹得巢湖涟漪阵阵。

风筝一放,在湖面打旋,继而扯得线筒呼呼地响,

带着万里白线飞向蓝天,翱翔于天空之下。

孤山双峰犹若双壁,屹立于巢湖两侧,桃花在风中飞舞,覆盖了整个温柔的世界。

江东双璧全文完,,,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