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解惑在旁有些担心地看着他,但是却也有些爱莫能助。他有些不明白公子为什么会跟随着孙承宗一行人出了山海关前往其他的要塞,但是他对公子的决定只能听从。

在策马行了一日之后,唐枫的两条大腿便都麻了,下马走在路上都打着颤,想到明日还要继续赶路,他就觉得浑身酸痛。这时孙承宗走了过来,看了他一眼笑道:“逸之这一路的策马急行让你感到很是不适吧?”在看到唐枫脸上的所表露出来的当然之后,他就笑得更欢了,“无论多累你都要坚持下去,这是你想让边关将士们接受你的第一印象。若你连骑快马都不会,那些将士就永远只会当你是个书生而不是能让他们服侑的将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唐枫一想也对,若自己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的话,如何能够号令三军呢?所以他立刻就虚心地点了下头:“孙大人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说到这里,他却看了一眼自己的两条腿,看来这两条腿上皮这次要磨损不少了。孙承宗看到唐枫的苦相也不禁有些好笑,不过见他今日能够一直跟随在自己和护卫们的身边,就足可以看出他的身手是很灵活的,所以他对使唐枫的骑术在短时间里得到提升的信心还是大了不少。

到了晚上睡觉时,虽然涂抹了一些药在伤口上,但伤口上火辣的疼痛之感还是让唐枫难以入眠。人一旦睡不着,便会想一些事情,他想到的除了今后之外,便是自己离开山海关前所得知的两个消息。一个是柳慧终于在过年之后赶到了京城,这是阉党的人带来的消息。其用意当然是想要唐枫能够安心了,当然若说这没有买好唐枫,让他死心塌地地位其做事的心思,唐枫怎么都不会信的。柳慧虽然来到了京城,但自己这个做丈夫的却是身在辽东,这让他觉得有些对不住自己的妻子。但是国事总比家事重要,他便强行将心中的思念之情压了下去。本来解惑他是打算派他回去照顾柳慧的,但这个小子却不舍得离开自己,而且唐枫也知道这里并不是很安全,所以便也就随着他去了。而唐枫对柳慧在京城也很是不放心,可惜现在的他却是无能为力。

至于第二件事情便是那周同早于他们几日离开了山海关,去了女真人那边。此次他是带了那些“海东青”的谍报过去的,为的就是取信于女真人。他们替周同想了一个回去女真人那的解释——“海东青”的人身份败露而被擒,在拷问时得周同所救。但是明军却是紧追不舍,最终那些女真人全部战死,而周同也受了重伤,残了一手,但却最终逃出了明军的围捕。有那些女真人所得到的谍报做敲门砖,有他的一手伤残作为掩饰,周同能得到女真人的信任倒也不是很难。这其实都不是唐枫心里在考虑的,他在想的是这个周同去到那边之后会不会改变了心思,真的投了敌。虽然担心此事,但唐枫却也无能为力,只能让周同自己来决定了。

两件事情现在都不在唐枫所能掌控的范围之中,这让他觉得心里沉沉的,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今后无论什么事情,我都要试着将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睡意袭来的时候,唐枫的脑子里做了这么一个决定,虽然现在这一切对他来说还很不现实。

次日继续赶路,唐枫虽然双腿依旧有些麻木和疼痛,但是骑术却有了不小的长进,这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我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会了快马奔驰,看来世上的事都不难啊!”

因为存了这样的心思,所以唐枫在面对之后所遇到的困难时都敢于迎头而上,绝不退缩。比如到了高台堡见到了其中的守将时。

那名守将在看到孙承宗时满脸的惊喜和尊敬,但是面对孙承宗所介绍的唐枫时却是一脸的冷漠。作为武将,他们最看不上的便是象唐枫这样的书生了,因为这样的人明显是不会带兵的,到了这里来也不过是个累赘。

但是唐枫却并没有因为这个缘故而对这些人生出意见,心存不满,因为他知道他们只不过是将心里的感情表露了出来罢了,这样的人反而更易交好。于是他便在孙承宗的帮助下不断与他们接触,慢慢地融入到他们中间去。因为有之前山海关的经验,再加上这些人尊重孙承宗的眼光,所以在几日之后,唐枫便让他们开始接受了自己。虽然未必会信服他的指挥,但至少今后这些人在唐枫的跟前不会再露出轻视和敌视的目光了。

就这样,一路往北,唐枫在将骑术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和边关的将士们一一会了面,得到了他们的初步认可。看到有了这两点成就,孙承宗对此也很是欣慰,至少自己想要培养的这个对象没有让自己失望,他确是能继承自己衣钵的人。

这样走过了不少的小要塞,见了许多的将士之后,在三月末,孙承宗终于决定带唐枫去到他们所控制的最北边的城池——宁远,去见见那里的几个重要人物。

听说前面就快到了宁远,唐枫的心里没来由地就是一阵紧张,这比他初到辽东见到山海关时更为紧张。虽然事情还没有发生,但唐枫却还是记得这座在史书上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城池的。就因为有它的坚守,天启年间后金最大的一次进攻才会被打退,那个贼酋努尔哈赤才会死在之后的不久。而城中的那个人,也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声明的人,虽然对他的争论直到数百年后依然不休,但是光从宁远的保卫战一役来看,他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此时明军重新夺回宁远城才不过年许的时间,现在此城尚在不断的加固加高,以用来防御女真人的进攻,这里已经是对敌的最前方了。唐枫看到有些残旧,不断还有人在城墙根上进行加固的场面时,觉得心里的落差还是挺大的。在他的想象中,宁远城应该高高地耸立,就如一座山般阻挡着南下的路的,可现在看到的宁远城却并不大。

来到城门口时,就有士卒发现了中间的孙承宗,立刻他们的脸上就露出了尊崇之色,纷纷放下手中的物事跪倒行礼,口称大帅。而后面也有士卒急急地往城中跑去,显然是向里面的将领们通报了。

不一会儿,伴随着一阵马蹄声,数骑就飞驰而来,唐枫第一眼就看到了中间那个儒雅的中年人。他三十多岁的年纪,面色白净,三缕胡须在胸前随着马蹄起落而不断地摇摆着,显得很是潇洒,他的身材修长,坐在马上比之旁人更为显眼,虽然他穿的衣服不过是普通人的布衣罢了。虽然从未见过此人,但是从对方的长相和气度上来看,唐枫便能一下就猜出了对方的身份——今后大明的蓟辽督师,数百年下争议不断的英雄人物,袁崇焕。

孙承宗见到自己的这个得意门生时,眼中也尽是笑意。袁崇焕到了众人跟前数丈时便从马上跃了下来,大步上前后才单膝跪倒行礼道:“末将袁崇焕见过大人!”孙承宗一笑上前,将之扶了起来,笑道:“元素,你就不必如此多礼了。”说着对其身后跟随的几人也说道:“大家都起来吧,你们都是军中将领,在军士跟前如此作态是何样子!”

“大人乃是我们心目中的大帅,我们行礼也是应当,将士们怎么会有想法呢?”背后的人随着袁崇焕站了起来,但是却还是有个人硬是磕了个头后才站起身来,并且还在嘴里嘀咕道。他的话被唐枫听了去,他不禁仔细打量起这几个人来。

之前被袁崇焕所吸引,所以他倒没有仔细看这几个人,现在他才发现袁崇焕身后的几人也个个都是精壮之人。特别是那个开口说话的汉子,看上去虽然不过六尺许的身材,却给人一种很强的压迫感,黑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着光芒,一看就知道他是个直爽的人。

“这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话果然没错,看此人的样貌便是一员勇将!”唐枫在心里对面前的人做出了一个判断。

第94章宁远城袁崇焕(2)

在见了礼后,孙承宗才在这几名将领的簇拥下走进了宁远城,看着他如此得人的尊敬,唐枫对他的崇敬之心便更高了一些。经过这些将士们这段时日以来不停地修缮,这宁远城已经慢慢地恢复了旧观,除了城里差不多都是守边的将士之外,它与一般的城池也没有什么两样了。唐枫走在其中看得连连点头,看来袁崇焕在历史上的名声的确不是白得的。

不过这里的茶水比起山海关那里可就要差上一些了,唐枫在喝了军士们端来的茶时在心里嘀咕着,却也知道这是辽东真正艰苦的地方了。毕竟宁远如今已经是深入到女真人的地盘中了,那些押运粮草的人能来就不错了,其他的物事自然就差了些许。

“大帅,这位是……”在寒暄了几句之后,袁崇焕便看向了唐枫,发现这人并不象是孙承宗的那些亲兵,而且这个年轻人看起来更象是一个书生,不知他来这里干什么。

孙承宗一引唐枫道:“我给你们引介一下,这位是朝廷派来的辽东监军唐枫唐大人,别看他年岁不大,又是一介书生,在山海关可是立了不小的功劳的。”然后他又向唐枫介绍起其他人来,除了袁崇焕外,给唐枫最深印象的那个黑大汉叫做满贵,也是唐枫的记忆里有过的人物,虽然他没有象袁崇焕、孙承宗那么出名。另外还有一个高高大大,如铁塔一般的大汉,那是袁崇焕现在的副将祖大寿,不过他看唐枫的眼神就有些不那么友好了。

一一相见之后,众人便又谈了几句,袁崇焕便想着手安排他们的住处。孙承宗才刚离开宁远没有多久,所以之前他所住的院子还在,自然就无须安排了,只是唐枫需要他找一个适当的地方。不想孙承宗却道:“逸之的住处元素你就不必安排了,让他住在我边上吧。反正这一路上我与他也多有交流。”

见孙承宗这么说了,袁崇焕虽然有些不解也忙答应了一声。那祖大寿在听了孙承宗的安排后,看唐枫的目光就有些不一样了,不过多是怀疑,还没有到尊重他的份上。对此唐枫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前面去的每一处要塞,那些武将都是这么对的自己。

孙承宗让唐枫住在自己身边,除了要让别人重视他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所说的和唐枫间的谈话。其实这也不能叫作谈话,而是教授,他在一路上都在教授着唐枫用兵之道。每到了一处地势不同之地,他都会因势利导地教唐枫在这样的地形下该如何用兵,唐枫虽然不能很快就将一切都掌握了,但却也学了不少。如今到了宁远城中自然也不能例外了。

之后几日,在孙承宗的授意之下,袁崇焕便陪着唐枫在宁远城四处转转看看,将这里的地形及其特色告诉了唐枫。这却与一路上所发生的事情有些不同了,我这一路上都是孙承宗在指点着唐枫,可现在却换了袁崇焕,唐枫只当是孙大人在给自己和袁崇焕创造机会,让两人在这段时间里能有一些交情,所以对此也并不曾放多少在心上。

几日之后,唐枫便终于知道孙承宗的用意了。在某日用过饭后,孙承宗将唐枫叫到了自己的房中,在沏了两杯茶后,便开始了他的提问:“逸之啊,这一路来老夫已经将各处地势的攻守之道都教给了你,这两日在元素的介绍下你也对这宁远有了个大致的了解,现在你便来说说这宁远城四下里的环境,以及它该如何防御敌人的进攻吧。”

“原来你一直不同我一道四下里看看是为了考我来着。”唐枫心下恍然地一笑,然后便将自己所知道的和之前所想的说了出来:“这宁远城看起来虽不起眼,只是在辽东的一座小城,但它却占据了进攻山海关的要道,若是建虏想要攻我大明,就必须先将宁远城取下。下官以为大人当年之所以会取下此城,恐怕也是这个原因了。

“此城看起来是一座孤城,四面并无相邻的城池可为奥援,然我仔细看过此城的地势及城池的情况后却能断言它是一处易守难攻的所在。此城背靠大海,这一面便断无敌人来犯的可能,东面是首山,西面是窟窿山,能进攻的不过是北边一面罢了,这便是为城中的将士们死守作了先决的条件,他们可以全力守一面城墙。”

见唐枫几日内便将这宁远城的优势都掌握了,孙承宗满意地笑了,但他却还是问道:“那若敌人不打而是围困呢?要知道这城池在此地可是孤城啊,若建虏铁了心只是围城,将我城中军民困死其中,你又待怎么办?这城里的军粮可并不充足啊。”

“大人你忘了下官之前提到过这宁远城的南首靠着海吗?这便是这宁远城得天独厚的所在了,也是可以坚守的保障。建虏的骑兵虽然厉害,但是他们总不能跑到了海面上去,到时我辽东的人马只须通过船只,便能将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送到城里来,即便是敌人围城再久,也无法让我守城的将士心慌的。”唐枫侃侃而谈,似乎真到了这坚守孤城的时候。其实这些见解一部分是他看了城池之后发现的,也有一部分则是从历史中所知道的。在历史上,努尔哈赤就是在这里吃了大亏,甚至可能真是因此而死的,这给唐枫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这一番回答终于让孙承宗完全肯定眼前的这个人确是自己想要寻找的接班之人,他呵呵一笑:“看来若这宁远城确是能让建虏寸步难进的所在了。”

但唐枫的反应却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他并没有多少欣喜,而是有些担心地道:“我所说的不过是这宁远城对守城者有利的一面,但是它的缺陷却也是很大的。那便是此城的守军数量并不足够,城池也是刚修缮完成,算不得高墙厚壁,若是女真人真的铁了心拼死攻来的话,只怕守城的将士们也未必能抵得住。”

这是实情,也是一直在孙承宗心里的一道难题,现在他手上的人马过于分散,但每一处又都必须派了人马守卫,所以听到唐枫这话他也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这也是无奈的事情啊,朝廷近些年来虽然有所振兴,然万历年间的几次大征所留下的后遗症却还是在的,我大明的将士确是不如当年庞大了。不过此城如此重要,老夫还是会尽可能地将人马调拨一些过来守城的。”

唐枫的心里却想到了另一件东西,那是关系到今后战局的东西,于是在孙承宗将这感慨发完之后,他便道:“大人,下官记得我大明军士多用火器,可这段时日看来却并无多少人在用啊,不知是何缘故?”

“你指的是神机营吧?那是京城三大营之一,乃是御营,在火器的配备上自然好上很多。但我们辽东的守军可就没有那么好的准备了,不过老夫亲自练的关宁铁骑还是配备了我大明自制的三眼神铳的,可惜数量有限,只能供那几千人使用而已。”

“三眼神铳?”唐枫依稀还记得自己曾听过这个名字,但他却并没有见那支骁虎骑有配着此物啊。看到唐枫的疑惑神情,孙承宗便知道了他的心思,一笑道:“我的护卫们背上所背的那如铁锤一般的物事便是三眼神铳了。它比一般的火枪多了两个枪眼,可以一连三发,而且在放完枪后还可竖拿着与敌交锋,也是神机营的匠人们穷尽心力所制的了。”

唐枫这才想起一路上确是见过那玩意,只是不知道它便是三眼神铳。可他的心思却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另一件火器上:“大人,不知我辽东可有火炮吗?若是在这宁远城上安上几门火炮,便可将这城不够坚厚的缺点掩盖了。”

“火炮倒是有那么几门,还是那佛郎机人卖与我朝廷的,皇上几月前送了几门到我辽东以为守城之用。只是此炮太也沉重,不利于移动,若我们布下之后建虏换了一个方向来攻,它们的作用便很小了。”孙承宗皱眉说道。

但唐枫却不这么认为,他一笑道:“大人你怎的忘了我这宁远城可只有这北面一个方向可让建虏来攻,只须在这一面墙上按上火炮,那建虏想要来攻就必须冒着炮火了。”

“不错,倒是老夫疏忽了。”孙承宗被唐枫一语点醒,连连抚掌道,“老夫明日就命人去蓟州将那十门红夷大炮运来宁远,如此一来要守住此城的可能性便更高了。”

唐枫听了这话心头也是一阵窃喜,同时却也有些迷茫,怎么这将努尔哈赤打成重伤的玩意居然是自己让人按在城头的,那历史上如果没有自己,那事情会怎么样?不过这个问题他是怎么也想不清了,说不定没有自己孙承宗自己会想到用炮吧。

再又试着让唐枫回答了一些如何守城的问题之后,孙承宗便突然转变了一个话题:“这几日你与元素也有些熟悉了,不知你怎么看的他?”

第95章宁远城袁崇焕(3)

听到这个问题,唐枫便是一愣,一时间倒还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在稍一思索之后,他便明白了孙承宗的用意,他就是想看卡自己有没有识人之能,这对一个镇守边疆的大将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本事。所以在想了下这几日来与袁崇焕的来往后,唐枫便斟酌着用词地道:“袁大人的确是一个善于用兵的人,而且对这宁远的情况也很是了解,若说什么人最是适合镇守在此的话,当属他了。”他这话回答的不过是袁崇焕是否称职,却没有提他的为人。这袁崇焕是最适合守宁远的这个看法没有人比唐枫更能确定了,因为历史上这里便是他横空出世的舞台。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