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薛家入京(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这一次的事情, 皇帝没有提甄家,可王子腾不傻,又岂会想不到里面的关窍。若是他去告诉了甄家人, 怕是王家要跟着不好。

拔出萝卜带出泥, 皇帝这一次让人去拔萝卜, 要看看这萝卜带出多少泥, 也得看看这拔萝卜的人会不会跟着倒下去。皇帝让谁去江南, 这都是有所思考的。

王子腾不知道皇帝何时得到那些证据的, 朝堂又有谁会去跟江南的人通风报信。旁人通风报信可以, 他王子腾却不能那么做, 指不定以后还得查是谁去通风报信。

甄家要是倒下,短时间内对四大家族还没有大影响。就怕那些人利用甄家的事情牵扯进四大家族, 王子腾忧心这一点,好在四大家族现在还枝繁叶茂,皇帝必定不可能一下子就处理了。

好比史家人早年就用那些家财换了一门双侯, 皇帝要处置,总得抓着别的错处。

王子腾回答家里,在书房里待了好一会儿, 只警告他的夫人。在他不在的这一段时间里,切不可随意跟人胡言,得多注意一些。王子腾原本提笔想要写信给荣国府, 却又停下了, 信件就是痕迹。

若是让下人们去告诉荣国府的人, 也不妥。那就是他叮嘱夫人几句, 夫人是内宅女子, 要再跟王熙凤她们见面, 说几句就好。

“可是要紧的事情?”王子腾的夫人问, 只觉得这一件事情不容易。

“皇上安排的差事,自然都是要紧的事情。”王子腾没有说出是去江南调查什么事情,免得妻子没有注意就说了出去。

王子腾第二日就随着那些人离京了,没有私底下去见荣国府的人。王子腾能在废太子被圈禁之后,还能稳着,必定是个心有成算的能耐人。

荣国府自是不知道那些事情,他们也不可能无端端地去想江南甄家。

王熙凤已经让人把梨香院收拾出来,就等着薛家人进京了。

“这些事情倒是多,忙了这个,还有那个。”王熙凤跟平儿一块儿在屋里吃饭,手里拿着碗筷,“薛家姑妈这些年往那边送的东西多,我是晚辈,少些倒也正常。因着是晚辈,这些东西都得我去收拾。”

王熙凤夹起了一块排骨,又放了下去,“给他们开个门子,他们倒也能自己采买。那边也有厨房,没有必要非得去用大厨房。”

这里里外外都得用银钱,王熙凤得盘算一下。便是公中还有不少银钱,可薛家人要是带着一大家子,还有多个奴仆,花费就不少。她也不觉得薛家会缺那点银钱,就想着办这些事情容易。

“不用奶奶说,薛家是做生意的,自是懂得这个理。”平儿道,“拖家带口,还有奴仆,这些人又不比林家姑娘。”

“可不是如此,林姑娘是个小姑娘,又有老太太补贴。”王熙凤看向荣庆堂的方向,“林姑娘带来的丫鬟婆子又少,倒也还好。一个人还好,又不是一大家子。”

王熙凤不可能在外面说这些话,也就是跟平儿说一说。

宫里的娘娘也是要花费银钱的,少不得从公中拿出。王熙凤掌管中馈,凡事又得问王夫人,很多事情就由不得自己做主,宫里的娘娘的是不能少。好在现在都还好,王熙凤也就不多在意钱财的事情。

现在的荣国府还繁盛,暂时还不缺银钱。

王熙凤说这些话,也就是说说。客人来了,要长住,总得要有个盘算。都说要收拾院子,要住长久一点,那就能明白了。否则,以薛家的财力,又怎么可能不去买宅子住呢,薛家原本就在京城有宅子的。

在王熙凤想这些的时候,史湘云来了荣国府。

“前两日正好有事,就没来。”史湘云没少跟她的两位婶婶参加一些宴会,她的两个婶婶出门赴宴基本都会想着她。

在史湘云看来,她们带着她,不过就是怕别人说她们不是罢了。为了做样子,这才带着她出去。不喜欢带着就别带,不喜欢还带,让人看了也别扭,史湘云便是那么觉得的,反而像是施舍。

“爱哥哥可是见了其他的姐妹?”史湘云就想荣国府举办宴会,必定有不少夫人带着家中的女儿过来吧。

“也就是那样。”贾宝玉道,“往年不也如此吗?”

家里举办宴会,若是那些贵夫人和千金小姐,贾宝玉现在过去的次数都少。他是一个男子,那些千金小姐有所顾忌,不大方便的模样,他便也不硬凑上去。

“往年是往年,今年是今年。”史湘云可不这么认为,“每年都不同。”

林黛玉听见他们说话,便想着确实不同。只不过她去年年底才来的,却不知荣国府的去年这时又是如何的。

此时,妙玉所住的府宅已经挂了牌匾,便是‘算了’二字。

妙玉不是官员,也不去想着挂了这样的牌匾会有多不好的影响。她想挂,便如此挂。她的屋子,又不是旁人的,平日里也不用邀请那些贵夫人来家里坐,便是邀请,邀请的人也不多,无妨的。

晋王司徒旭得知妙玉宅子前挂的‘算了’牌匾,不觉得这有多不好,还笑了。

“这二字,倒也不错。”司徒旭便觉得这二字看似简单,却蕴含许多东西。

你算了,我算了,算了,算了……似有结束之意,却也是新的开始。

司徒旭还让人送了一些糕点过去,说是庆祝妙玉乔迁之喜。

妙玉搬来这边的宅子,没有去邀请其他人过来,没有必要庆祝。她在京城认识的人少,也不可能去邀请不认识的人,就是有亲戚关系的,基本也是关系远的,那就更没有必要。

妙玉就打算让父母和兄长等人一块儿坐下来吃饭,没有必要去请其他人。若说一家子,那些庶出的也没有被邀请,老太太呢,妙玉就说一声,随便老太太。

常老夫人不大欢喜,妙玉怎么不继续住在庵里,而住在城里。

“走,去瞧瞧。”常老夫人就想带着常大姑娘去。

一行人正准备出门,常夫人就看到了常大姑娘,正打算开口,常大人就先开口了。

“大姑娘身体不适,还不快扶她回去休息。”常大人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大女儿对妙玉的不喜。他们几个人过去,没有必要让一个庶女过去。

不是常大人没有把其他的孩子当孩子,而是这个大女儿明显跟妙玉不对付。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带着大女儿过去惹人厌,反正常大人就不想那么做,也不管老太太高兴不高兴。

“祖母。”常大姑娘首先就是看向常老夫人。

“母亲。”常大人看着常老夫人道,“走吧。”

常老夫人一听这话,就知道儿子不可能带着大孙女。她只能转头,拍拍常大姑娘的手,“回去休养吧。”

常老夫人不可能为了大孙女而在大门口就不给儿子脸面,她明白这个儿子,儿子早年就对她的举动不满意。这些年来,儿子是敬重她,却没有妙玉出生之前那么好,儿媳妇对她的态度也变了。

这能怪谁呢?

常老夫人自然想她是长辈,妙玉跟她相克,那么就该让妙玉去庵里住着,儿子又不缺这个女儿。偏偏儿子就是不满,还总是觉得她没事找事,觉得她对妙玉太过冷淡。

一来二去,他们母子之间的情感也就淡了。

常老夫人就是想看看妙玉到底住什么样的宅子,她不是舍不得府里的银钱,他们不是说是妙玉自己花银钱么。但是她还是看看,妙玉在姑苏那些年没少赚银钱,那些找妙玉算卦的人,给的银钱不少。

常大姑娘十分不高兴,气得不行,却只能回去。老太太不带着她去,就算她现在撒娇也无用,父亲不可能高兴,她不能惹父亲生气。

“那女儿就先回去将养着,免得把病气过给了妙玉妹妹。”常大姑娘故意这么道。

常老夫人瞥了一眼常大姑娘,傻姑娘,怎么还说这话,这不是要让她父亲更不高兴吗?

“来。”常大人示意妻子先走,不必管这些人,也不去看常大姑娘如何。一个庶出的女儿,不能太宠着,免得她蹬鼻子上脸的。

常大人也不可能在嫡妻和嫡子面前那么宠着常大姑娘,凡事都得有个主次,他若是宠着大女儿,那也是害了大女儿。

当常老夫人到了妙玉的宅子门口,脸色微变,这宅子是不是大了。

常老夫人下了轿子,进了门,发现里面的布景陈设,一点都不比常家差。这宅子是真的大,妙玉一个人,哪里用得着住这么大的宅子。一个人住着,竟然还用那么多个奴仆,真真是……

“这排场,大了。”常老夫人拉下脸。

“妙玉早就立了女户。”常夫人强调,“单独的,跟我们算是两家。”

别觉得妙玉住的宅子大了,别想着扯什么孝道。常夫人太明白自家婆婆了,老太太必定要说妙玉不该住这么大的房子,免得让旁人误会常家。

“她自己的本事。”常大人补充一句,以女儿的能耐,要是再谨小慎微,把银钱都藏起来,那才让人忌惮呢。

别人就该想着妙玉把那些银钱用去做什么了,倒不如大大方方地花出来。别以为妙玉是一个女子就不能做什么了,当一个人太过优秀,人家就会想其他的。

妙玉自己赚的钱,她自己不花,留给谁呢?

就算妙玉以后嫁人,那也不用妙玉养家。就该男人赚钱养家的,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常大人的想法也是如此。

常老夫人听着常大人的话,心里就憋着一口气,“你们就纵着她吧,等她闯了大祸,看你们怎么办。”

“两户人,分开了的。”妙玉出来接父母,正好听到常老夫人说的话。

妙玉原本还想着老太太不过来呢,老太太以前就不爱见她,总是躲在屋子里头。妙玉没有去推算老太太有没有过来,她既然邀请了人家,就别想着人家不过来。

“便是我真犯了事情,除非是诛九族的,否则,还跟跟你们没什么相干。”妙玉道,“早早就分户的,族谱上也没我的名。”

“……”常老夫人一见妙玉来了,倒是没有继续说其他的话。

常老夫人有些怕妙玉,在儿子、儿媳妇面前过过嘴瘾也就罢了。真要是在妙玉的面前,老太太就不大敢说。

“父亲,母亲,里面请。”妙玉笑着道,“先走走,四处瞧瞧。”

“像这样种些花花草草也不错。”常大人没有说女儿不该那么奢华,女儿自己赚的银钱,又不是自己这个父亲给的。

常大人想到这里,就想他这个当父亲的实在无能,没有给过女儿什么东西。女儿从小到大,也就是小时候用过家里一些东西,后面就没有再用了。

“这么大的院子,多种些花草,也就有生气。”常夫人故意说这么大的院子,就是说给老太太听的。

“……”常老夫人不多说,这些人就说吧。

常老夫人瞥了一眼神采奕奕的妙玉,又收回了视线,不敢再去看妙玉。她有时候就觉得妙玉根本就不像是自己的孙女,她就是希望妙玉不是自家的,而是别家的。

妙玉没有去报复常老夫人,常老夫人就心慌,总是会这么想。

“这边空院子多,父亲你们要是过来玩,也是能住的。”妙玉道,“有的院子还在修葺,过些时日也就好了。”

“都还没有修好,这么急着住过来做什么。”常老夫人嘀咕了一下。

“年纪大了,又没真的出家,还是自己有个住处为好。”妙玉听到了老太太的话,“住在庵里,也不是不成,可也麻烦她们。倒不如自己有个住处,回头想要去寺庙里上香,便过去,再住几天。”

常老夫人倒是想说:你出家啊。

可是常老夫人不敢说,她知道自己要是说,妙玉一定会怼自己。别看妙玉有时候会去给自己请安,在姑苏的时候,一年也就是一两次,她还不见妙玉的。

如今,妙玉这么大了,亭亭玉立的,过两年,必定更加好看。常老夫人便想着妙玉如此好看,显得家里的那几个庶女寡淡无味。常家的美貌都往妙玉一个人身上长了吧,好的都给妙玉占了去。

常老夫人看了那些院子,就觉得心疼,妙玉一个人怎么就住得那么好。为了一个葡萄藤,竟然单独折腾出来一个院子,还有其他的……谁家的院子这么空着的,也就是那些厉害的权贵吧。

常老夫人不敢多说妙玉,倒是会冷着脸。

妙玉不管常老夫人的脸色有都难看,没有必要惯着,没有必要去解释。

常大人和常夫人仿佛没有瞧见老太太难看的脸色一般,一个个都笑着面对女儿。

“……”常老夫人就想自己不该跟他们过来,弄得自己憋着气,都要被气坏了。

等到用饭的时候,妙玉当然是用的普通的碗筷,不是多珍贵的碗盘。妙玉认为吃饭就是普通寻常之事,没有必要那么讲究,最重要的就是吃得顺心。

常老夫人在家里不见得有多讲究,在妙玉这边见着桌上的碗筷,难免就有些嫌弃,总觉得不如府里的好。

“祖母若是不喜吃这些,还有一些柔软易克化的。”妙玉让人端来了燕窝粥,“您都可以尝尝。”

妙玉自己吃饭没有那么讲究,她也没有让丫鬟婆子跟她一块儿做上桌吃饭的习惯。这是封建社会,自然得讲究规矩,若是说什么平等,让丫鬟婆子一块儿吃饭,只怕让她们没了规矩。

若是丫鬟婆子日后出去了,对她们不一定就好。还有就是这容易养大下人们的心,妙玉就不可能那么做。

“妹妹这边的饭菜不错。”常大少道。

常老夫人看了一眼大孙子,她还是比较疼这一个嫡长孙的,嫡长孙是家里的继承人,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孙子站在孙女那边,老太太一点都不疑惑,他们是亲兄妹。

“家里的饭菜就不好了吗?”常老夫人故意问。

“也好。”常大少知道老太太不高兴了,可老太太不高兴了,那也无用,“难得一块儿坐着吃饭,就差二弟了。”

常大少说的二弟是常夫人和常大人的儿子,常二少正在游学,说是要去外面见识见识。常大少知道自家弟弟更喜欢习武,此次出去也是想看看外头如何。

至于家中的庶出妹妹们,常大少平日里有给她们带礼物,不见得就希望她们过来妙玉这边。

今日,若是老太太没来,也许他们几个人吃得更加欢快一些。常大少对老太太着实是无奈,老太太不喜欢妙玉,他也不能说老太太不能来,妹妹要是不请老太太,那也不好。

不过现在请,过些时日就可以不必,他们几个人照样能聚在一块儿。

“二哥无事。”妙玉道,那位二哥就是喜欢四处游历。

常老夫人看着这几个人说说笑笑的,越发觉得不是滋味。这些饭菜的味道是好,就是这人的心情不好,老太太就不想吃。

常大人见老太太吃的少,也没有说让老太太多吃一点。常夫人也是,没有多说,她可不想老太太回去之后说肚子疼。

用完饭之后,老太太就迫不及待地要回去,常大人他们就只好先回去。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