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封暮萧一见,来了精神而,忙着扬声对外头吩咐:“去厨房问问,晚上饭可好了,好了便摆上来。”

外头的婆子听了都一愣,也不敢违逆,忙着下去厨房催了,回来跟三月四月嘀咕道:“今儿可怎么了,平日哪是这个时候吃饭的,这才几儿啊!”三月四月两人都是贴身伺候的,自然知道些这里等事儿,两人对看一眼,脸都红了,要说姑娘姑爷真算恩爱的不行了,就是姑娘怀着孩子的时候,两人分着两屋,也没离开一个院儿,更别提平常了,哪舍得分开,说不准用不多少日子,国公府又要添小主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还有一章番外哦!

98番外二

大结局

虽说采薇应了木头要尽量避着杜少卿,可一家子的亲戚,杜少卿娶的又是木头正经的姨表妹,这来往应酬哪里免得了,尤其大年下的,横竖各家都无事,内眷们便你来我往的邀约,今儿赏梅,明儿吃酒,后儿听戏,总会寻各种由头来找乐子。

采薇如今是国公府的大奶奶,自然是热门抢手的角色,吃席的邀约从初三一直排到了初十,见天的不得闲而,竟是比她年根底下对账还累。

好容易过了初十刚得了闲,晨起请安的时候,她婆婆说:“如兰那边特特遣人送了帖子来,说她家那个园子刚收拾妥帖,请了南边的戏班子来唱戏,明儿你跟我过去一趟吧!杜家那个外甥姑爷倒是个有本事的,这才几年,如今都做到侍郎一职,听见娘娘说皇上总赞他呢,合了圣心,以后这仕途还不一帆风顺,如兰那孩子比她姐稳妥,你跟她多来往走动也是好的。”

她婆婆一大篇子话说出来,倒让采薇没法辞了去,想着虽说去他府里,女眷只在后院里听戏吃酒,也见不着前面的男人们,便点头应了。

第二日一早,伴着她婆婆去了侍郎府,自打中了状元,杜少卿仕途倒是颇平顺,外放几年回来就入了吏部,成了左侍郎,这可是个实缺,比之木头的什么一品将军都要有实权的多,赶明儿再外放,说不准就是封疆大吏了,这倒是采薇事先没想到的事。

采薇的印象里,杜少卿是个有些迂腐的书生,虽然书念的好,可官场上那些门路却跟诗书典籍挨不上边儿,那是需要天性狡猾和后天的历练的,所以说很,多进士出仕到后来却落个寥落的结局,皆因读书人虽然求得是十年寒窗苦,货卖帝王家,但很少能走长远的,因为读书人多有些骨子里的愤青因子,往往不屑逢迎,但又必须逢迎的时候,把握不好官场的度,说白了,就是官场的潜规则弄不明白。

但杜少卿却可几年里就青云直上,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也说明这男人的野心和志气。

杜少卿娶郑如兰之前,一连气纳了四个妾室,就在自己跟木头成亲之后不久,那时候,她娘还私下里说过,亏了当初跟杜家的亲事没成,哪想到瞧着挺正经的杜少卿,竟是个如此男子。

采薇跟着婆婆到了杜府的仪门外,一下车就见郑如兰带着几个妾侍丫头婆子一大帮子在哪儿迎着了。

互相见了礼,郑如兰才过来搀着赵氏夫人道:“姨母倒真来了,我还说您事儿忙,指定来不了的,能请的表嫂过来,我这面上就有光了。”

赵氏夫人道:“如今还没到十五呢,能有什么事,听你娘说,你这新园子收拾的齐整,戏班子请的南边的,就趁机来散散,听你这话,倒是不想姨母来的了。”

郑如兰忙道:“姨母说哪儿的话?您能来我们这个小园子,还不蓬荜生辉了。”赵氏夫人不禁笑道:“你这张嘴倒是越发伶俐了,怎么不见你娘来。”郑如玉道:“我娘那个慢性子,您还不知,不定在家里又什么事耽搁了,倒是徐姐姐早来了,在那边红梅阁里头坐着吃茶呢。”

杜府的园子是皇上特赐的,比小叔的参领府还大上许多,后面的园子虽不大却颇得江南园林真髓,曲径通幽,亭台轩馆皆小巧精致,红梅阁是个两层的楼阁,两边植了不少红梅,如今正是花期,映着枝头上未融尽的残雪更显精神。

赵氏夫人不禁赞了两句,郑如兰却有意无意瞄了采薇一眼道:“本不叫这个名儿,后来我们家爷让人移种了这些梅花过来,便改成这个名儿,还是我们家爷提的匾呢,采薇不禁往上看了看,映着明晃晃的日头,乌黑的匾上可不正是杜少卿的字。”

采薇倒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冀州府的事来,那时候杜府虽不大,却也圈了个小园子,冬底下,杜少卿拉着她去逛,她那时不大乐意的道:“光秃秃的有什么逛的趣儿?”

杜少卿就问她:“什么才有趣?”她当时说:“要有四时的美景映着轩阁才真有意思。”杜少卿又问:“怎样的四时美景?”她便说了宋代禅宗「无门禅师」的一首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现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并且还说,春有百花不能少了海棠,所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秋夜赏月不能缺了桂花香,所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夏天乘着凉风荡舟湖中,怎能没有十里荷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冬日煮一壶清酒观雪,岂能无梅无诗,所谓有雪无梅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杜少卿当时听了,笑的个前仰后合,说她成日里原来竟想着这些,便道:前头那个亭子外头倒是有一颗歪脖子的老梅,平日也没人在意,不知开没开花,拉着采薇过去瞧了,虽说不多,稀稀落落的枝桠间倒也攒着几朵红梅。

采薇看了看那亭子还有名叫叠翠亭,大呼不应景不应景,便说不如改了红梅倒直白,那时年纪小,也不懂个好歹,满嘴的胡说八道,如今瞧着眼前的红梅阁,倒不禁勾起了旧事。

赵氏夫人道:“这个名儿却有些过于直白了些。”郑如兰笑道:“我也这么跟我家爷说的,我们家爷却说直白才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做什么的,弄那些晦涩的名儿,附庸风雅有什么用,不止这红梅阁,那边百花亭,月桂轩,观荷台,可不都是这样。”

采薇不禁有些皱眉,不免瞧了郑如兰几眼,正对上郑如兰瞄过来的目光,采薇愣了一下,这郑如兰知道些什么,继而又摇摇头,这些事说起来不过是小时的事,便是杜少卿跟她提起旧事,断不会说这些没用的。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