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33.第 33 章 翠园(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是个陌生面孔的小厮。

瞧着才十一三岁,笑起来有两个甜甜的酒窝,见到许黟,立马乖巧地问好,再报上名号“可是许大夫小的是济世堂东家大房一爷家的,前来给许大夫送帖子,邀你去翠园小聚。”

那帖子是用金贵的冷金笺写的,纸张上面涂抹一层淡淡泛着金光的金粉。

这冷金笺一般用来写诗收藏,拿来当名帖使用,可见对方有多阔气。再听小厮口中的话,这想要见他的人,是济世堂的少东家呀。

许黟点头,接下这个帖子,对那小厮笑道“我会赴约的。”

“好的嘞,小的先回去禀告我家一爷了。”小厮说完,行揖后离开。

许黟拿着帖子回屋,思索着那少东家要见他,会不会是跟消食丸有关。

在他不知道的另一边,严大夫与济世堂的少东家已经会过面了。

盐亭县的济世堂,以往都是将每个月的账本往上一报,那边不会特意派人过来。

这次还是因为盐亭县收了一款消食丸,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就在账本上添了不少进项的账目。

这不,住在潼川府的东家便派一管家过来问话。

待管家离开不久,济世堂的少东家就来到盐亭县了。

严大夫看着已及冠,戴着一顶孔雀羽方巾帽,一身富贵华丽的丝绸袍衫,手中持着柄字画扇的少东家,出声道“少东家不知,这许大夫和邢家五郎是好友,邢家在盐亭县也是有头有脸的,这方子不可强夺。”

少东家的眼中里显出不悦“大价钱也不可”

不待严大夫说话,他就阔气道“我们潼川沈家的财力,莫非连一张药方都买不起了。”

严大夫“”

几秒后,他说道“君子不夺人所爱,若是许大夫不愿卖这方子,还望少东家的谅解。”

“我说严大夫你这眼儿都往哪里拐着,不想着本家的好,反倒向着外人说话。”少东家冷气一哼,“你可知我此番过来,家父都交代了什么他让我务必拿下这个药方。”

那“陈氏消食丸”一送到潼川府沈家,沈家家主就知道这药丸大有前途。

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个消食丸的药方捏在他沈家手里。

接着他派人再一打听,那卖药丸的不过是个还没及冠的少年郎,家里父母已故,无亲无故的,打发些钱给他,定会把药方拱手让出。

结果倒好,还没见到人呢,先是自家的大夫不同意了

“严大夫,你在我家多少年了”少东家的问。

严大夫微微低头“三十有一了。”

沈家三代为医,在祖父时,就已经开医馆行医了,后来收徒无数,这些人有的离开了本家,有的继续留下来经营医馆,严大夫就是其中之一。

等到少东家这一代接手产业,沈家的产业链做得更加的庞大,已经不满足与小小的医馆。尤其是如今天下几乎太平,富裕之人越来越多,舍得花钱看病买药的人不在少数,光只看病又能挣多少钱,还不如制药卖药来的更多。

少东家挥挥宽袖,脸上已有不耐“行了,你莫要再说,那位许大夫还没见着人,你先在这儿扫兴。”

严大夫心里深深叹了口气,却也没再继续多言。还是等少东家亲自见到许大夫,再下定论罢。

此刻的许黟,在纠结赴约要穿什么衣服。

家中的衣服多数都过于陈旧,据他了解的,翠园是个供人消遣玩乐的地方,穿得太寒酸会不会给严大夫丢人

毕竟那帖子里头都写了,严大夫也会去呢。

要是光外人还好说,许黟也不一定要去看别人的脸色。就是他也不是自虐倾向者,手头有钱了不给自己买两身舒适的衣服。

在屋里翻找一圈,许黟确定家里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衣服。

他揣上钱袋,让小黄在家里守家,自个出门去南街的成衣铺。

成衣铺里卖的衣服主要是袍衫,袍衫也分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大袖袍衫,里面穿前襟,腰间束腰带,看着端庄典雅,很多文人雅客都爱这么穿。另外一种是紧身袍衫,干活行动更加方便,南街的成衣铺卖的最多的就是紧身袍衫了。

颜色也单一,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纹路,当然了,想买那种“花孔雀”的衣裳也有,许黟就见过邢岳森鑫盛沅都爱穿。

他在铺子里挑选了一会儿,看店的店员在那积极推销“店里新进了一批褙子,都是好料子,小官人可要瞧瞧保准你满意。”

褙子

许黟微微挑眉,让那店小一把衣服拿来看看。

褙子是宋朝全民中,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穿的服饰。男士穿褙子,一般当做便服,穿着轻松舒适又随意。

店小一拿来的褙子可以选的颜色不多,许黟挑了一件天青色,又选了一件白色的。

紧身袍衫则是选更耐脏的黑茶色和灰蓝,大袖袍衫穿来游玩会友,就不用考虑耐不耐脏的问题,许黟便挑了两身合眼缘的,一并交给旁边的店小一结算。

店小一大喜,这可是大客户,立马喜笑颜开,手脚麻利地小心捧着衣服来到柜台前,噼里啪啦地将算盘敲得飞快。

很快,店小一笑着说“小官人,价钱都算好了,一共是一两三钱十六文,小的将十六文给免了,给小官人按一两三钱来算。”

成衣铺的衣服确实贵了不少。

许黟不会做衣服,心疼也没办法,数了钱递给那店小一。

店小一贴心问“可用小的差人送过去”

“不用,我自己拿回去就行。”许黟摆手。

店小一怕衣服碰坏了,毕竟这样大手笔的客人不多见,他就做主裁剪了一块粗布,将衣服叠好放到粗布上面,系成包裹递给许黟。

后面,店掌柜知道他这么做,不但没批评,还夸了他机敏。

用一块几文钱的粗布,揽来一个长期客人,实在划算。

到家里,许黟将新衣服搁一边,重新去研究硝石如何能制成冰。

晒干的硝石结成一块,许黟将它掰开用惠夷槽碾成粉末,过筛粗细,用清水重新融化。

融化好的硝石水,隔着陶罐,加入少量的清水,不停歇地继续搅拌。直到温度降到冰点,许黟眉心一跳,立马将陶罐密封,放置到阴冷角落里。

等待两个时辰,天色渐渐暗下来。

许黟去检查陶罐里的水是否结成冰,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的水果然冻结上了。

今日他用来冻结的水,比上次少了足足三倍,只有两个陶碗的水量。

这也说明,硝石确实能制冰,需要在阴冷的环境下,而且制出来的冰实在少,几十斤硝石,一次性做出来的冰块,只有这么点。

怪不得夏日里的冰卖得如此贵,还要预约才能买得到。

许黟想着这陶罐里的冰,思索着怎么利用。

这么点冰放在房间里,起不到多少降温的作用。让它自然融化,又觉得可惜

许黟纠结片刻,还是将陶罐里的冰敲碎挖出来放到木盆里自然融化。夜里不能贪凉,他下次提前半天制冰,中午时分就能吃上一碗冰饮。

次日清晨。

许黟和何娘子打了声招呼,说他要出一趟郊外,让何娘子帮忙照看一下小黄。

又予了何娘子十个钱,让她买些肉食给小黄吃。

小黄见不能和许黟出门去耍,“呜呜呜”地趴地撒娇,求着一块去。

许黟没答应,要是翠园写着“狗不让进”,那岂不是要将小黄丢外头“你乖乖在家,我晚上带你去逛夜市。”

来到盐亭县这么久,他还没去玩过夜市。

何娘子听到了,笑说“夜市热闹着呢,往桥南过去,可以看到一家卖羊白肠的,她家的食材鲜,价也便宜,十文钱能买一大碗。”

羊白肠是一道很出名的美食,唐朝时就已有,用羊的大肠和小肠简单水煮,再放少许调料调味。

吃的是羊肠本身的鲜美,而想要把这一道菜做好吃,考验的便是对火候的掌控力,过硬过软,都不好吃了。要煮得刚刚好,咬着带一点羊肠的脆,不废牙,又不失嚼劲,那样的口感才是最佳。

许黟听着何娘子如何说这道美食多好吃,差点流下口水。

他的爱好不多,其中就有喜好吃美食。

许黟咽了咽口水,连忙向何娘子道别,他怕再说下去,自己就不想去翠园见济世堂的少东家,想去早市逛逛。

早市里,也有不少好吃的

翠园在西郊,步行过去极远,大热天的,许黟不想让自己那般受罪,就在城门口找了一辆去西郊的牛车。

路上,许黟背了一本中药名,翠园也便到了。

他跳下车,给车把式一文钱,甩着不太习惯的大宽袖,摸一摸里面的钱袋子,确定很稳不会掉,才安心地进去翠园的门。

他刚进去,就被里面的小厮给拦下来,说没有请帖不可进。

许黟“”

许黟摸摸袖子,拿出那张有点皱的冷金笺递过去给他,问道“是这个吗”

“是是是,小官人快请进。”小厮立马堆起笑脸,变脸速度堪称一流。

翠园,顾名思义,一进去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错落有致、细心剪裁过的观赏树木,碧翠雅致,清风习习。随处可见婉转曲折的游廊小亭,假山清湖,白墙红瓦,两廊之中隔一墙,一步一景,实在悦人身心。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