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话事人

首页
第98章 说一百句好话,不如干一件实事(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第98章说一百句好话,不如干一件实事

李家堡内,

官差们一桌,吃的满嘴流油。

被流放的铁厂诸人,蹲在院子里,狼吞虎咽。

有热气腾腾的馒头,肉汤,面条,

已经是不敢奢望的上等饭食了。

隔壁屋子里,几个炉头,炉工,小心翼翼的坐着。

解答李郁的疑惑。

“生铁,熟铁,钢,区别在哪里”

“含杂质最多是生铁,其次是钢,再少的是熟铁。”

“特性呢”

“生铁硬而脆,易断。钢适中,柔韧性和坚固性适中。熟铁最软,柔韧性强,可做铁线。”

“如何转化”

“敲打,置出多余杂质。”

他们所说的杂质,其实就碳含量。

李郁懂得不多,但是最基础的常识框架还是有印象的。

感谢九年义务教育。

“高炉冶铁,需要哪些步骤”

“头一步,炼焦。普通煤炭隔绝空气,加热最终变成焦煤。”

“第二步,砌高炉,高炉腹宽,上下稍窄,高度尺寸都有定数,有通风口,铁渣口,铁水出口。配置人工鼓风机。”

“第三步,粉碎铁矿石、石灰石、焦炭投入炉口,持续加热,直到出铁水。”

李郁笑了,感觉这次遇到的才是专业人才。

“这样的高炉,出来的铁水是什么料”

“生铁,偶尔也出钢水,但极为罕见。”

“若是打造火枪,应用什么料”

“钢最佳,其次熟铁。”

“敢问老人家,生铁如何才能变成熟铁,或者钢”

面容憔悴的老汉,和周围几人环视了一下,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一样

“回炉再炼,将铁水不停的均匀搅拌,一段时间后就是钢水。继续搅拌,则可变成熟铁水。”

李郁猜测,

搅拌的过程,就是让氧气和铁水充分接触,去除杂质。

相当于后世炼钢厂的转炉。

这几个人,是真正的冶铁专业人才。

赖二这一次,真的给自己捡到宝了。

不过,还要再拿捏一下,

“诸位别客气,快吃啊。”

桌子上,满是美味佳肴。

然而,这几人却没有胃口。

扑通,老汉跪地

“李大官人,救救我们吧。我们这些人可以帮你冶铁。”

众人也开始跟上,跪地哀求

“求求李官人。”

“那崇明海岛,据说乃荒蛮之地,发配军前为奴,我们就是死路一条。”

李郁装作为难模样,拧着眉头

“我倒是有意招揽你们,帮着我做些铁厂的生意。若仅仅是几个人倒也不难,可你们是足足几十口人。”

“大官人只要不让我们去充军,我陈氏族人定会感恩戴德,做您的长期雇工。”

老汉毕竟阅历足,一下子就看出了李郁言语中的心动。

“好。”

李郁也松了口。

并亲切的扶起诸人,尤其是领头的这个陈老汉。

很显然,他是这个家族的头,也是铁厂的灵魂。

“来人。”

“老爷有何吩咐。”

“拿我的帖子,去官府疏通一下关系。

需要多少银钱,尽管出。”

“谢谢李大官人,您就是我们陈氏一族的恩人。”

“先歇息几日,在这苏州府,有我罩着,没人敢动伱们。”

李郁悄然离去,

留下狂喜的陈氏族人,泪流满面。

流放军前,

可不是字面上那么简单,约等于进入了生命倒计时。

军爷们,一向是狠狠压榨流放犯人。

直到死亡。

朝廷不仅不会斥责,还默许这种行为。

李郁吩咐手下,

给陈氏族人洗漱,换新衣,剃发,然后送到西山岛去。

而那些押解的潮州府官差,

也终于领到了不菲的报酬,低眉顺眼的走了。

一个年轻官差笑着说道

“这帮犯人运气真不错,遇到这么个心善的主子。”

“哼。”班头冷笑一声。

众人不解,班头这才低声说了一句

“他们这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

“啊”

“几个月前,就是李老爷的手下人,买通咱们县尊抄的陈氏铁厂。”

几个官差目瞪口呆,不知该说什么。

“你们几个还嫩,不懂这世道的可怕。”

“低调当差,学着瞧人。看破不说破,才能活得久。”

“不该招惹的人,千万别惹。”

“是,是,头儿说的是。”

夕阳下,几个官差感觉后背凉飕飕的。

想到李郁那张年轻的笑脸,就心里发毛。

陈氏族人,因为造反的大业遭遇了大祸,属于无辜的池鱼。

不过,李郁也尽量弥补,

给他们在西山岛安排了新屋子,住在一起。

还安排了几个佣人,帮着干杂活儿。

衣服,家具,银钱,也都人人有份。

而且定下了例钱,每月2两。

陈老汉和几个炉工翻倍。

还派了大夫,给水土不服的人开药。

“李老爷真是大善人。”

“哎,祖先保佑。”

“这世道还是要有一技之长,如果我们不会冶铁,人家会救我们吗”

陈老汉这么一说,众人都点头赞同。

“过几天,李老爷派人建铁厂,我们几个都去指导。”

“在这岛上”

“嗯。拿出点真本事,别让人看轻了。”

杜仁调拨了100劳工,还有充足的砖石,三合土。

选址地势高于湖水5米。

防洪是没有问题了。

旁边有个山谷,方便排水。

距离码头仅有100米,方便运输。

铁厂是重工业,一定要考虑运输的便利。

但是李郁考虑到一旦战争爆发,可能被敌舰炮击。

选的这个地址,是在一座小山丘后。

从水面望去,只能看到山后冒黑烟。

杜仁亲自陪着陈氏的几个炉头,巡视工地。

“以后,你就是西山铁厂的陈厂长了。”

“谢谢李老爷,谢谢杜先生。”

“陈厂长不必客气,铁厂就交给你了。”

“老汉一定不让李老爷失望。”

“好,咱们到那边去看看。”

杜仁指着一下不远处

“那里是一座焦煤厂。”

“好,如此一来就方便多了。不知,洗煤厂在何处”

“诺,就在码头旁边。”

杜仁远远的一指,湖边泛着黑水的区域。

“陈厂长,还有什么建议尽管提。”

“我觉得,要修路。从铁厂到码头的路,一定要结实,耐磨。”

杜仁笑了,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

“你瞧瞧这个。”

图纸上,竟然是简易的铁轨小车示意图。

一条尽可能取直的轨道路线图。

铁车轮正好嵌在轨道里,上坡的时候可以人力推,也可以骡马牵引。

下坡,就跟着跑吧。

反正是四轮的,不担心倾覆。

“这是何人设计太妙了。”

“李老爷的发明。”

“真乃神人也。”

陈老汉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如此一来,运输可以省很多的人力。

“这铁轨,就得等你们的第一炉铁水了。”

“杜先生放心,我立军令状。”

高炉,

是所有冶铁设施里,最有技术含量的。

用的是耐火砖,还有三合土砌成。

高度有讲究,就连炉腹的角度都有讲究。

泥瓦匠反复拆除了三次,才拿出了陈老汉满意的高炉。

杜仁指着底下两个口问道

“哪个是出铁水的”

“铁水重,会从最底下这个口淌出来。反面略高的这个口子,是出铁渣的。”

陈老汉继续讲解

“您再看炉腹这个口,是进风口。鼓风机源源不断输入空气,炉内温度才能抬高。”

“这样的一个高炉,月产量多少”

“8万斤。”

听起来很多,其实也没多少。

铁本来就重。

放在后世,连乡镇小作坊的边都摸不着。

不过,在这个时代。

拥有4座高炉的西山铁厂,已经是行业领先了。

铁厂内,一半工人是陈氏族人。

另一半,是杜仁安排的学徒。

李郁不可能让西山铁厂变成陈氏铁厂。

为了铁水质量更高,他又派人去浙江长兴煤矿购买了一船优质煤。

听着很远,

实际上,就是隔着太湖而已,水路百里。

最新网址:www.zo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