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8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商战(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第78章没有人比我更懂商战

萌新在酒后胡乱绘制了一份地图,几天后的剧情会涉及到,结合起来会更清晰。发个彩蛋章试试,不成功就算了。

展开手绘地图,李郁在周边添加了两个星星。

一个在李家堡的南面,横塘驿。

一个在李家堡的东面,石湖巡检司。

都是自己人把持着,再下一步,就是逐步将手下兵丁换成李家堡的武装人员。

用朝廷的饷,养自己的兵。

披上官衣,谁敢说自己不是代表官府。

李家堡,也要吸收这个时代的先进经验。

清廷,白莲教,都是辣么的灵活。

自己也不能太死板,非要坚持传统插旗造反路线。

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将苏州府的绿营逐步换成自己人。

当然了,这个过程必定是复杂的,血腥的,尔虞我诈的。

愿意上光明船的就多给金银女子。

不愿意上船的,就让他们战死,来一招腾笼换鸟,淘汰低端绿营兵。

李郁有理由相信,这苏州府吃枣药丸,一定会乱起来。

没有匪乱,自己就创造匪乱。

水浑了,鱼才能快活起来。

不过,在畅想未来之前,还是要面对一个严峻问题

真没钱了。

范京把账册往桌子上一堆,挤出一丝笑容。

“还剩100两。”

“再过几天,维格堂就得改丐帮了。”

李郁一愣,那自己岂不是成帮主了。

“煤饼,煤炉的生意,咋样了”

“在府城几家铺子放了货,无人问津。”

“是因为太贵吗”

“不是贵,而是老百姓不习惯。”

李郁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人一旦习惯了,就不愿轻易改变的。

这是老百姓过日子的一种哲学不要随便改弦更张,折腾来折腾去的。

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朝廷。

其实都是如此,尽量的遵从老子的“无为而治”。

日子才会好过。

李家堡骨干分子扩大会议,

在后面听会的有刘阿坤,以及几个前堂口兄弟。

“现在开始,诸位放下手里的所有事,全力推广煤饼生意。”

“请军师示下。”

“第一步,是商战。”

李郁看着众人,从他们茫然的表情上,看出了茫然。

“所谓商战,其实并不高端。相反,很接地气。”

“你们说,老百姓不烧煤饼,他们烧什么”

“普通人家烧柴禾,有钱人家烧木炭。”

“所以,只要苏州城没有柴禾,没有木炭。我们的煤饼不就卖出去了”

“军师英明。”

李郁手一按,示意杨杜仁你先不要拍马。

此风不可长。

但是私下可以多拍拍,有益身心。

“把我们的人全部撒出去,在城门口堵截柴禾入城。”

“万一他们反抗怎么办”

杜仁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

砍柴的人多是附近百姓,以此为生。

断了人家的财路,自然会引来反弹。

“去找黄四,借点衙役的官衣,再借几个衙役,看谁敢反抗。”

“军师这个主意好。”

“断了人家生路也不好,你们再告诉这些人,以后可以帮着推销煤饼,提成伱们算一下,差不多就行。”

李郁这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把走街串巷卖柴的,变成卖煤饼的行脚商。

“军师,还有一个问题。城中的那些柴火店,三天就能卖一船柴禾。商战,对他们不好用。”

“商战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要讲的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策略。”

众人为之一振,不知这又是什么花样。

军师这人看着斯文,狠起来比阎王都狠。

真是名字可能取错,绰号没有取错的。

“趁着夜色,在柴禾店铺面板上,贴张造反的纸。然后通知衙役。”

“这纸上该写点什么”

“就写白莲花开,弥勒降生。”

啊,众人都傻了眼。

军师,你可真是“李阎王”。

杨云娇犹豫的问道

“这样是不是太狠了,那些店主惹上这种官司,搞不好要被官府吃掉一半家产。”

李郁突然冷冷的说道

“妇人之仁。我们卖煤饼,人家卖柴,怎么和平共处”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我们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共存的,必定要倒下一方。”

见众人低头,不敢瞧自己的眼睛。

李郁又放缓语调,说道

“先拿一家最大的开刀,其余的若是识相,可以代售卖煤饼。”

“为了避免官府怀疑,若是还有不识相的铺子,马车撞,醉汉殴打,仙仁跳,失火,野孩子上门认亲,总有一款适合他。”

“除非苏州人天天过寒食节,否则我们的煤饼一定会大卖。”

“诸位,我只要结果。至于手段,你们自己选吧。”

当天。

整个苏州府江湖都知晓了,维格堂要做独家生意。

谁要是阻拦,就别怪李大官人不讲江湖情面。

次日清晨。

苏州府九个城门外,官道上都有维格堂的人。

见到砍柴的就拦下,告知他不可入城。

一旁的衙役,也会凑过来。

不怀好意的告诉运柴禾的人

“城中在抓乱匪,烧炭帮”

“官爷,我们是砍柴的,不是烧炭的。”

“柴禾烧一烧,不就是木炭”

威胁非常好使。

大部分人一听这混账逻辑,就默默的推着小车返回了。

因为在大清,这事还真不稀奇。

这个“烧炭帮”的说辞,是杜仁瞎编的。

他经常和官府打交道,深得其中精髓。

一旦有什么贼人,官府就会牵连一大片。

抓人的理由,往往千奇百怪。

什么老乡,同姓,这种理由都算还好的。

甚至有因为贼人穿了草鞋,你也穿了草鞋,所以很可能是同类。

大清的百姓,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一句话,麻烦不找你,你不要自找麻烦。

这几天,就别进城了。

省的被当成什么“烧炭帮”,被扔进大牢一顿毒打。

极少数几个愣头青,非要讲理。

被好汉们拖到一边,慢慢讲理了。

个人零售的柴禾渠道,都被掐断了。

城中,售卖柴禾的店铺,正在陆续遇上麻烦。

清晨,衙役突然赶到。

将卧龙街小巷子里的一家柴禾店查抄了。

现场扛走贴有白莲逆匪标语的铺板一张,如获至宝。

既然和白莲逆匪有瓜葛,这事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恰好,这户人家还挺有钱。

在查清之前,铺子先封了。

刚运来的一船柴禾,就这样堆着吧。

考虑到这个人有个远房亲戚,在松江府做押司。

元和县衙的人,对于他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客气”。

很简单,我们不让你屈打成招。

万一,遇上懂行的过问,比较麻烦。

我们让你自证清白,证明自己和白莲逆匪没有关系。

一定要拿出铁一般的证据,证明清白。

什么发誓,赌咒,这些都没用的。

在没有自证清白之前,就待在牢里好好反思吧。

反思深刻了,

自然明白这铁证,其实不一定是铁元素构成的。

很可能是银离子构成的。

当天中午,又有一家柴禾店的掌柜,遭遇了百口莫辩的尴尬。

一对流民模样的母子,扑通跪在了店门口。

“俺是黄河边的夏雨竹啊,儿子,快叫爹。”

“爹,我饿。”

一个挂着鼻涕的孩子,哇哇的哭着,抱住掌柜的腿。

“爹,我饿。爹,我饿。爹,我饿。”

好似复读机一样,声音尖锐又高亢。

掌柜的头皮发麻,从好言解释,到破口大骂。

然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这种上门认亲,自爆家丑的事,太踏马刺激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