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0章 你跑路吧!(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第70章你跑路吧

知县这话一出,气氛有些尴尬。

杜仁何等玲珑人物,立马接过话茬,道

“今日一见,才知大人平易近人,打骂送礼之人之说显然是谣言。”

知县满脸痛惜

“民众太过愚昧,缺乏鉴别谣言的能力,可悲可叹。”

“大人说的极是,所以在下想托您帮个忙。”

“哦快快说来。”

“我有一丫鬟,长得极为俊美,她娘家有一帮打鱼的穷亲戚,没钱交不上赋税了。”

“哀民生之疾苦。”

“谁说不是呢。她有个亲戚饿的头发昏,走路发飘,一不小心就撞了八个下乡的税吏。”

“撞伤了吧赔点银子嘛。”

李郁一拍桌子,茶碗都被震起来了。

吓了知县一跳。

“大人,我这有几张小面额旧银票。您拿着,给那八个税吏买点治跌打损伤的药。”

“怕是要不了这么多吧”知县接过银票,眼睛发亮。

“要的,我细算了一下,医药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还有误工费,起码得这个数。”

李郁伸出两个手指。

两千两

“好,好,本官就代为帮忙。”

气氛变的轻松多了。

聊的话题也是天南海北,从江南风土人情,到金川战事。

“您是说,金川战事快要结束了”

“对,这可是机密,以本官的级别其实接触不到的。”

“哦”

“本官的大舅子,在金川前线担任运粮监督。他来家信说,阿桂大将军已经攻破大金川老官寨,战事基本结束了。”

“普天同庆啊。”

随着关系的拉近,知县说话也随意多了。

他问道

“本官听说,你可是有很多官场朋友,像黄通判、张知县、赵典吏、胡师爷。”

李郁笑笑,表示默认。

“本官觉得,像你今天这桩事,其实找他们都能办的,为何特意来找我”

“主要是想找一个孝敬您的机会,关系嘛,还是不要拐弯比较好。”

“哎,偌大的苏州府,愣是没几个像你这样的明白人。”

李郁微笑着,问道

“还未请教大人的名讳。”

“本官黎元五,乾隆二十五年举人。”

黎元五很贪,但是也比较阴险。

这是一下午,李郁的直观感受。

以举人身份,做到知县,殊为不易,而且到顶了。

想再往上,除非有督抚甚至军机大臣的青睐,或是简在帝心。

“清月村税赋的事,本官会过问的,不必担心。不过,伱得给官府一个面子。”

“大人请明示。”

“公开殴打税吏,终究是需要一个说法。本官在2天后派人去捉拿那韦俊,有2天时间足够他躲躲了。”

“之后呢”

“本官会吩咐衙役,去了若是没人,就把房子砸一通。这事就算过去了,以后大家都别提了。”

李郁心中窃喜,竟是正中他的下怀。

完美解决了吞并清月村后,建立威望的障碍。

一行人回到清月村,见到了焦急等待的众人。

“怎么样”

“县尊收了银子,答应此事不株连村人。但是”

韦俊的脸色一暗,还是说道

“站笼还是板子,我都认了。”

李郁沉默不作声,半晌才开口道

“县衙要拿你杀鸡儆猴,你赶紧跑吧。”

众人哗然,说什么的都有。

最终,韦俊抱了抱拳

“李先生,大恩不言谢,我这就走。”

“且慢,我给你安排个去处。”

目的地,徽州府。

这个安排有点费解,似乎是李郁酒后随意安排。

竟然是去投奔胡师爷所说的那股山匪。

不仅如此,李郁还安排了一人同行,刘千。

送行酒是要喝的。

韦俊是条汉子,李郁很欣赏他。

“徽州府这伙子绿营好汉是您的朋友吗”

“并不是,我只知道你若是入伙了安全有保障,因为官府已经放弃围剿他们了。”

李郁说着,从柜子里取来了棉布包裹的三支火绳枪。

“李先生,您这是”

“你要入伙,这就是见面礼。”

三支精良的火绳枪,足够让那伙人刮目相看了。

“还有,这是一包碎银子,穷家富路。”

“李先生,大恩不言谢。我代清月村所有人,谢谢您的仗义。”

韦俊甚至哽咽了,起身就要下跪。

李郁连忙拦住了,抓着他的手

“你在那边落草,待上一两年,风声过去了,我再差人告诉你回家。”

“我那妹妹,还有清月村的父老乡亲,就拜托给您了。”

“好,我当尽力而为。”

送韦俊登船离开的时候,清月村的人都来了。

一个个沉默不语,或送上几个鸡蛋,或送上一包烤鱼干。

还有一些零散的铜钱。

韦俊则是跪在船头,咚咚磕了几个响头。

再抬头,已是泪流满面

“诸位乡亲,以后忘了我吧。”

“你们都听李先生的,有李家堡做靠山,日子能过的下去。”

贼眉鼠眼的刘千,也挥手告别了他高挑的老婆。

他这一趟随行,只是确保韦俊平安落草。

一旦确认了结果,他就要立即返程。

顺便打听一下胡氏的情况,还有那股土匪的大致情况。

小船远去,消失在天际线。

清月村的人,从此就属于李家堡了。

李郁,相当于他们的新族长。

“小五,这段时间你多照顾你的乡亲,告诉他们,跟着我,日子会好起来。”

“军师放心。”

小五的个头又高了一点,露出一口大白牙笑着答应。

他就是清月村长大的,说话自然有说服力。

李郁要真正的融合清月村,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变他们的职业。

只留下三分之一的人打渔。

渔船,也换新的。

李家堡出钱,找船匠重新打造几艘。

至于原来的旧船,全部卖了,银子分给他们。

其余三分之二的人,抽一部分人进入维格堂接受训练。

剩下的上岸当李家堡雇工,船夫,泥瓦匠人,劈柴做饭等等。

总之,比他们打渔的日子好过。

还有房屋,目前肯定是不够的。

他们大多数

人还是住在湖边的茅草屋里。

李郁已经调拨了人手,购买了建筑材料。

在堡外再修建3排屋子。

等屋子竣工,就安排他们住进去。

只说是临时借给他们住,省的来回跑麻烦。

久而久之,原清月村就荒废了。

人,一旦过了好日子,就回不去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