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 26 章 沈束这个倒霉蛋(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范雎将鸡血做了个简单的鸡血汤,鸡杂炒了点酸菜。

周礼和齐民要术中都有关于古人食酸菜的记录,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腌制品被称为菹,十分常见。

鸡肉做了一个何首乌炖鸡,何首乌是从公子丹院子里面挖的,他修葺院墙的时候就看见了,顺便在公子丹那里要了点姜熬鸡汤。

姜的食用记录很早。

所以桌子上,又多了一个被范雎叫来喝鸡汤的公子丹。

这算是范雎这段时间吃得最好的一顿,就是气氛多少就有点微妙了。

赵政眼珠子转得跟要滚出来一样,偷偷地对范雎道“仙人,他们该不会打起来吧,桌子都给我们掀了。”

范雎觉得,很有这个可能,公子熊和公子丹两冤家路窄坐一起,他当时怎么就猪油蒙了心,将两人叫一块了。

默默地埋头吃饭,让两人在那里干瞪眼。

如今还是分餐制度,所以每个人面前都有自己那一份。

赵政吃了一口鸡肉喝了一口鸡汤,眼睛都眯起来了,一是太久没有吃肉食,身体本能的特别陶,二是味道的确十分不错。

“这鸡,味道真好。”

旁边的褚太平笑得嘴巴都合不拢“鸡是我娘养的。”

或许这就是赞美的意义,看把这小孩高兴得,比夸他还开心,都说赞美是一种美德,应该就是如此了。

公子熊瞪了一会公子丹,眼睛中如同有刀斧飞出,还好他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又杀鸡又拔鸡毛,宰鸡剁块,如此忍辱负重,为的可不是和公子丹质一时之气,唯一没让他感觉那么丢脸屈辱的是,公子丹负责的炖鸡的灶火。

公子熊将目光看向范雎,若是诓骗于他,即便那些赵国带甲守在外面,他也甘愿冒着身死异处的危险击杀对方。

范雎想了想,道“楚国好啊,天热且干,阳光充足。”

公子熊脸立马就黑了,哪里好了因为天热,他们楚国只能种麦,不像其他国家,种植的作物多样且丰富,他们楚国一但麦欠收,完全没有补救的可能,就像现如今的这次旱灾。

范雎觉得这小子快到爆发的边缘了,赶紧道“楚国天热,最适合种麦,但以如今楚国的种植技术,还是一年一熟吧。”

小麦废地,容易贫瘠,种植一次需养地半年,才能再次耕种,所以皆是一年一熟。

范雎继续道“而我这里有一个一年收成两次的办法,让楚之粮产倍增,不知可解决你们楚国现如今的难题”

粮产倍增

掷地有声。

落针可闻。

何止解决楚国现目前的难题,且是一劳永逸。

楚国抢夺燕国,本就不是长远之计,而范雎所言为真的话,将震惊整个楚国,震动天下,或许会让楚国重返曾经天下称雄的盛况。

“刷”地一声,站起了两个人,门外冲进来了一个。

范雎“”

公子熊因为激动,站起来也就罢了,公子丹蹦起来,这是为何

还有外面的赵将扈辄这么大把年龄了,居然听人墙角,当真人心不古。

公子熊一脸急切“先生的话当真”

称呼都变了,能让他楚国的小麦,一年两熟,天这不比他们出兵燕国,不比他截杀公子丹更加的重要百倍千倍。

赵将扈辄“且慢,你贵为秦使,还请慎言。”

你一个秦国人,无论你的话是真是假,你这么热心的帮楚国提高国力干什么,若是真的,这也太惊世骇俗了一些,在范雎讲出他的方法前,赵国人必杀他,不

对,目前杀不了,范雎还用养马之术拖着赵国人不敢动他。

连公子丹也一咬牙“且务如此,一但楚国强大,第一个受难的将是我燕国。”

燕楚之争,早已无可调和,一方一但有了喘息之机,另外一方就惨了。

六国拉锯一般,或有联盟,但谁也不愿意见到谁好。

范雎心道,关他何事,他只一心归秦,他不弄出点动静来,秦国人怎会主动的千方百计地来接他和赵政回去。

公子熊气得手都摸在了腰间的地母器皿“走兽”上,事情尚无定论,这些人就跳出来拼命阻拦,他燕国之事,与他们何干。

范雎赶紧道“先吃饭,鸡汤都快凉了。”

他该偷偷告诉公子熊,不对,不能偷偷告之,且必须天下皆知,不然消息怎能快速传回秦国。

所有人现在都混乱得很,范雎到底何意

先是助赵,已经相当于叛国,说范雎有意投赵估计都有人相信,所以秦国刺客杀他,也未必不能理解。

但他又助燕,现在连楚国也帮上了。

一顿饭吃得鸦雀无声,估计只有褚太平和赵政这两小孩呆萌呆萌地左瞧瞧右看看,咕噜咕噜地喝着鸡汤。

饭后,也没人离开,范雎心道,正好,他今日是将豆子和麦都磨了,本就准备做成“长寿玉膏”和豆沙馅饼售卖,他商税都交了,且日子长着呢,但穷得响叮当,总得有个维持生计的保证。

至于很多人觉得他一秦人在邯郸做生意,估计开不了单,血本无归,等着看他笑话,范雎心道,等着瞧吧。

既然公子熊和公子丹吃了饭不离开,就免费的给充当一下小二。

忙碌了起来,豆花点起来,豆沙馅饼煎起来。

期间,范雎有一句没一句地给公子熊讲解一年两熟的种植原理“你们楚国天气绝佳,是实现一年两熟种植的上好地理位置,之所以你们无法做到,根本原因在于不懂得养地育肥以及种植的关键技术,育肥方面其中以氮肥和磷肥影响最为重要,我这里推荐一种改变土质的豆瘤科植物”

豆瘤,既豆科类,根系上长了一颗一颗瘤子,这样的根系特别养地,能丰富的氮肥和磷肥,再加以处理得当,加上楚国天然的地理位置,绝对是两熟麦的最佳播种地。

当然,

养地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改善得了的,有了能种的地,技术也得跟上,其中的学问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讲得完,最主要的是,范雎的这些知识和理论,公子熊很多都未必听得懂,所需学习的时间成本会拉得比较长。

其次,范雎讲的也仅仅是人所尽知的常识,若真想种出两熟麦,他还得找资料补充和完善丰富一下所讲内容。

这么说来,他下次还得借周宥家的ifi用用,下载点农业方面的资料,以及充电宝也得借用,他的手机早没电了。

人无完人,活到老学到老,两熟麦的技术十分成熟,不用担心实现不了,只是运用的偏差可能会影响产量等。

期间,公子丹咬着唇,为了避嫌,走开了。

其实公子丹听去了也没什么,燕国之地因为天气原因,是无法种出两熟麦的,除非大面积搭建温棚,当然这在当前的条件下,无论人力物力财力,绝对不可能大规模实现。

范雎的理论是十分完善的,听上去的真实性自然容易让人信服,公子熊本该十分高兴,但听得却抓耳挠腮,光一个氮磷肥他都还没有搞懂,后面又讲了那么多。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