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三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离开永福宫后,周瑾行去看许太后。

秦嬷嬷走进屋内,压低声音道“娘娘,圣上走了。”

郑惠妃默默放下碗盏,悬挂的心稍稍落下。

方才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那人仿佛发现了什么一样。

良药苦口利于病。

那碗预防风寒的汤饮最后还是被她饮下了,她还得跟他周旋很长一阵子呢,自要好好保住身子。

秦嬷嬷似有牢骚要发,嘀咕道“老奴打听过了,据说皇庄要种三千多亩的白叠子供淑妃娘娘观赏。

“那么多白叠子,得耗多少钱银,圣上竟然也允了,纵容成这般,简直不成体统。”

郑惠妃缓缓坐到榻上,“圣上偏宠温淑妃人尽皆知,侍寝,共乘,出入,皆要带她,你同我说这些,有何意义”

秦嬷嬷被噎了噎,说不出话来。

郑惠妃淡淡道“人家好歹是一国之君,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得心的人,若连这点喜好的权利都没有,还做什么君主”

秦嬷嬷沉默不语。

郑惠妃疲惫道“我乏了,等会儿太子过来,让他自行温习功课。”

秦嬷嬷应是。

去往寿安宫的周瑾行面色略微古怪,昨晚他翻看近几月寿安宫周边的来往人员,郑惠妃来的次数是要比以往多一些。

郑惠妃以前曾是许太后安插进来的,知道他的忌讳,理应避嫌。

这些年她也确实安分守己,就算有打理六宫之权,也毫不骄纵,处事素来低调,叫人挑不出错处。

这是他把太子养在她手里的根本原因。

与寿安宫那边频繁接触,不免让他生出疑窦。

此刻寿安宫的许太后躺在榻上,钟嬷嬷刚喂完药。

室内烧着炭盆,暖洋洋的,许太后嫌药味重,钟嬷嬷开窗透气。

外头的冷冽从缝隙钻进来,一下子把药味冲淡不少。

没过多时,宫婢来报,说皇帝来探望了。

许太后疲乏道“让他进来罢。”

周瑾行撩袍进寝殿,向许太后行了一礼,关切问道“阿娘可好些了”

许太后道“扎了银针,用了些药,比前两日好多了。”

周瑾行坐到凳子上,看她气色不佳,说道“天气愈发寒冷,阿娘可要注意着些,莫要再受寒,恐病情反复。”

许太后“嗯”了一声。

母子叙着家常,哪怕相互间早有隔阂,仍旧维持着表面上的体面。

似想起了什么,许太后忽然说道“七郎的事哀家原不该多嘴,只是郑惠妃心中有怨怼,你还是多顾虑着些。”

周瑾行沉默。

许太后继续道“自打温淑妃进宫后,七郎对她甚是偏宠,想来那孩子的脾性是合你心意的。

“我这个老太婆原不该多管闲事,不过后宫的女郎总容易争风吃醋。

“郑惠

妃虽识大局,到底是女儿家,难免有点小家子气。回数多了,就往哀家这儿跑,倾诉七郎对她的冷落。

“哀家年事已高,管不了这许多,七郎自己也该有分寸。”

这番话巧妙地解释了为何郑惠妃频繁来寿安宫接触的原因。

周瑾行没表现出什么情绪,只道“儿知道了。”

许太后咳嗽两声,“后日的宫宴哀家就不去凑热闹了,拖着病体总是没什么精神,省得扫你们的兴。”

周瑾行“那阿娘多加休养。”

许太后点头,又问道“我听郑惠妃说你

打算在皇庄种数千亩白叠子用作观赏,可当真”

周瑾行应道“儿打算试一试用白叠子做纱线纺织。”

听到这话,许太后愣了愣,诧异道“白叠子可是金贵东西,用它来织布,岂不比丝绸还昂贵”

周瑾行摇头,“可以育种,只要种子廉价,种得多,自然就寻常了。”

许太后轻轻的“哦”了一声,试探问“这法子可是温淑妃想出来的”

周瑾行“对,儿觉得似乎可行,便由着她了。”

许太后没再多说什么,只道“脑袋瓜是要比郑惠妃聪慧许多。”

之后二人又说了一阵子,周瑾行才离去。

室内清静下来。

许太后望着炭盆,不禁有些失望。

她那好大儿,瞧着精气神儿似乎还不错,看来郑惠妃那把刀不太中用。

这都一个多月了,也没见什么影儿。

许太后缓缓闭目,百无聊赖地掐捻珠,日子委实太漫长。

走出寿安宫的周瑾行忽地顿身,回头看了一眼。

秋风萧瑟,红墙绿瓦在阴霾的天空下显得死气沉沉。

想起方才许太后说起郑惠妃的话,到底有几分真假

值得推敲。

见他似在神思,黄内侍小心翼翼道“陛下”

周瑾行回过神儿,“回了。”

步辇早就侯在一旁,周瑾行由黄内侍扶着坐上去,待他坐稳后,八名内侍起身将其抬回乾政殿。

待到宫宴的头一天,属于长春宫的年例由内务局派发过来。

有金锭两枚,白银二十枚,以及各色锦缎共计数十匹,还有兽皮两件。

宫里头的器物禁止外流,但钱银不一样。

温颜掂了掂那两枚金锭,沉甸甸的。

这些钱银用作购买棉花种子足够了。

她欢喜地看呈上来的布匹,花色多数都偏鲜艳,毕竟她年轻。

采青是陪嫁来的体己人,温颜挑了一匹布给她裁衣。

因着是婢女,不能越级,只能用次些的缎子,但也体体面面的。

还有程嬷嬷和小安子各选了一匹赏赐。

明日就是宫宴,每回遇到这种大型场合,程嬷嬷就会花费心思把她收拾得光鲜靓丽。

翌日一早她就被催促起来梳洗。

温颜睡眼惺忪,作为一名起床困难户,早起真的需要勇气。

采青给她洗了把冷水脸,她才稍稍清醒了些。

用完早食,一干人等麻利地打理她的行头。

圆髻被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的妆容偏稳重,颇显端方。

白色里衣外是加绒的杏色交领衫子,外罩鲜亮的团花纹橙色短褙子,下半身则是破裙,裙内穿了保暖的长裤。

短褙子布料厚重挺括,内里夹绒,极具保暖效果。

温颜生得白净,抢眼的橙色衬得气色极佳。她站在衣冠镜前,再次折服于程嬷嬷的审美。

采青取来御寒的牙色斗篷,程嬷嬷给她披上。

室外冷,需斗篷防风,到了室内就可脱去,因为有炭盆取暖。

像宫里头的主子们都有地龙供暖,用煤炭作原料供应整个冬天。

但要在入冬才开始供应,因为这个时代的煤炭极其昂贵,一个冬天就会烧掉不少钱银开销。

这会儿才到深秋,若是觉着冷,多数都是烧的炭。

迎春殿的李娴妃过来同她一起去保和殿,相比之下,李娴妃则打扮

得素净得多。

看到温颜那模样,李娴妃毫不吝啬夸赞道“淑妃妹妹当真水灵。”

温颜打趣道“姐姐可莫要哄我。”

李娴妃拉着她的手打量,“这身极好。”

稍后小安子来催,“两位娘娘该动身了,可莫要误了时辰。”

二人这才起身。

此刻保和殿那边已经来了不少人。

见到玉阳夫妻,宁国公杨忠怀多少有些尴尬,特地避开他们。

在场的皆是京中有爵位的权贵,相互间热络笑谈。

郑惠妃携太子而来,人们纷纷同母子行礼,她一如往常端的是贤妻良母的形象。

那时人们都觉得她日后多半会成为正宫娘娘,故而对她的态度颇为敬重。

太子周渊是从齐王府过继来的,对那房人自然要亲近些,与他们说了好一会儿话。

温颜她们过来时人都来得差不多了,玉阳朝她招手,她携李娴妃一道过去。

妇人们聚到一起唠嗑。

另一边的郑惠妃瞥了她们两眼,李娴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能跟长春宫来往,也真是奇了。

待到巳时末,乾政殿的周瑾行才过来,一袭正红圆领袍,两肩及前胸均绣有金丝龙纹。

腰束九环带,脚蹬六合靴,头戴幞头,端方雅重。

他极少穿红,原本气质沉稳端肃,一身正红上身,好似端方不可亵渎的老干部。

有点古板禁欲系的味道。

温颜还挺喜欢这款的,因为老干部不可侵犯的外表下有一颗闷骚得五颜六色的心。

哇哦,今天老板也太帅了叭,笔芯

那小腰哟,啧啧

听到她色眯眯心声的周瑾行无比嫌弃。

狂徒

人们纷纷行跪拜礼。

周瑾行走到上首的桌案前跪坐,道了声平身。

众人陆续起身。

小太子坐到他的下方,旁边则是郑惠妃。

温颜同李娴妃共坐一方。

食案两人一组,双膝跪地,有支踵做支撑垫在屁股下,不会腿麻。

人们按品阶依次入坐,从亲王公主排序下去,直到最后的伯爵。

周瑾行同端王闲聊了几句。

其实像这样的宫宴最是无趣,李娴妃一年到头都凑不了两回。

莫约正午时分,宫婢陆续传菜,共计十六道菜品,有冷盘,热菜,炖汤和甜品。

最先呈上来的是冷盘,有三道,分别是卤鹅拼盘、拌鲜藕和鱼冻。

每组食案旁都有宫婢伺候布菜,若是想饮酒,七八种供应。

李娴妃觉得梅子酒还不错,温颜则对桂花酒有兴趣。

宴席上人们纷纷感谢天子赏赐。

那气氛就跟公司年会差不多,大家都去跟领导吹牛皮拍马屁,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令温颜窒息。

不一会儿热菜上桌,有六道,烧鹿肉、酒蒸鲋鱼、五珍脍、蒸螃蟹、炙羊肉和油泼兔。

这时候到了赏舞的环节,无非都是传统的宫廷舞蹈,中规中矩。

温颜光顾着胡吃海塞,对酒蒸鲋鱼兴致浓厚。

待舞蹈退下后,人们举杯相祝,盼着来年风调雨顺。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