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50.第 50 章 拉拢(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赵王偃将主意打到华阳太后身上,也属实是病急乱投医了。

不过,他没料到,华阳太后的话,在秦王跟前竟然这般管用,立马就为赵国换来了十二车货物,其中四车为宣纸,六车为手纸,还有两车为书籍。

赵王偃最想要的其实就是那手纸,不过这些东西是他好不容易托华阳太后帮他调来的,他也不好说退回去。

于是,赵王偃只好比照着先前的价格,咬牙给秦国付了钱。

与此同时,给夏太后送礼的燕王喜与韩王然也得到了回报。

可不知是不是他们送的礼不够多,夏太后只为他们调来了半车书、半车宣纸与一车手纸。

也成吧,有得用,总比没得用好。只是,两位从未节俭过的君王,看着这些纸开始犯愁。

这么点纸,也不知够他们用多久。哎,看来他们还得勒紧裤腰带,请太后在秦王面前为他们说说好话

楚国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去了封信给华阳太后,提醒华阳太后有好处莫要忘了母国。

华阳太后假意为难了一番,而后命人往楚国送了两车宣纸与三车手纸。

待楚国方面质疑她待赵国比待楚国还好时,华阳太后却道她已经尽力了。

赵国得的多,是因为人家出的价高啊。

楚国出的价又不如赵国高,凭什么与赵国享受同等待遇呢

华阳太后语重心长地对楚国来使道“这宣纸与手纸如今在我秦国也稀缺得很,秦王原本都没打算送往楚国的。若不是老身从中周旋,楚国连那五车纸都得不到,你们莫要不知足”

楚国使者回到楚国之后,与春申君一分说,楚国方面也只好比照着赵国加了价,楚国才终于从秦国购回了足以用一阵子的纸张。

两作下来,秦国可谓赚得盆满锅满。

嬴政在得到这两笔钱财后,立马分出大半来,将造纸厂从全国范围内的四家扩展到了十四家,另有一小部分,则用来做吕不韦和芈启的经费。

虽则先前嬴政就已经为吕不韦和芈启准备了一部分经费,但没有人会嫌经费多。

他们一个要前往孔雀王朝,路途遥远,一个要先与匈奴等异族干架,肃清丝绸之路上的威胁。

这两件事,都是极烧钱的,具体要花多少,即便是他们,心中也没底。对于他们而言,经费自然多多益善。

秦王带头跟六国通商,似乎违背了秦人一贯的习俗,但眼见着将纸张等物卖给六国能够得到这么巨大的利益,秦国大臣们才不会出言反对呢。

习俗不习俗的,有到手的实惠重要吗

虽说这次从六国之地赚来

的钱财,没有落入他们的口袋中。但只要造纸厂还在,只要六国之地对纸张这种消耗品的需求还在,他们终有一日是能跟着沾光的。

这般想着,秦国大臣们对于秦王要在秦国境内增设造纸厂一事,自然举双手双脚赞成。

咸阳附近的造纸厂中

在经过了一整个冬季的忙碌之后,前来找活计做的婆媳俩喜滋滋地拿着得来的工钱,盘算着可以买块肉回家让孩子们解解馋了。

余下的钱,还可以扯些布来,给家里的孩子们一人做一身衣裳。

“令长可真是大好人啊,为我们了这么好的活计。去岁家中收成不好,若是没有这项活计,只怕这个冬日,家中的日子便要难熬了。”

婆媳俩对着厂中的王绾千恩万谢。

秦时治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1。

像这对婆媳一样的底层黔首只知道管着这个造纸厂的是朝中的大官,却不知究竟是多大的官,索性以“令长”呼之。在她们心中,令长便已是极大的官了。

王绾不过是照例过来视察,没成想,却得到了诸多黔首的感激

王绾对着这对婆媳摆了摆手“莫要谢我,要谢就谢王上吧。若非王上体恤黔首,放宽了律法,又肯招黔首进厂子做工,你们哪里会有今日”

便是王绾自己也没想到,这造纸厂不过开办数月,便能有这样的成效。

当初,对于秦王开办这造纸厂,他也持着怀疑与观望的态度。

事实证明,还是秦王的眼光更为精准。

王绾的脑海中闪过这些纸张一车又一车被送去六国,最后一车又一车物资被从六国之地运回的画面,心中暗自感叹秦王的厉害之处。

先前,对于年轻的秦王,对于秦王所变的新法以及种种举措,王绾是有些疑虑的。

但现在,王绾开始去想,跟着这样的秦王,他们兴许当真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竟是王上么”婆媳俩对着那位远在咸阳宫的陛下千恩万谢了一番,而后小心翼翼地问道“开了春,我们还能来厂子里做工吗”

婆媳两个已经合计过了,媳妇力气大一些,等开了春,媳妇就回去带着长子一起到田间干活,能耕多少地是多少地,好歹别叫自家的田荒废了。

婆婆身子弱,早年又得过病,没法干农活。若厂子里还招人,婆婆便继续留在造纸厂工作,虽说这造纸厂里的活计也不轻省,至少比下地好多了,且赚来的钱也能贴补些家用。

王绾道“只要别耽误农活,自然可以。因着用纸需求量巨大,这造纸厂往后还要扩建,像你们这等熟练工,用起来总比那些新人要好些。”

婆媳闻言,面上皆是狂喜。当初她们要来这厂子里干活,乡里之人都不看好她们,觉得那厂子里的活计怕是与徭役差不了多少。乡里的人还说,她们这小身板,过不了多久就要累死在厂子里。

谁料过了几个月,她们非但没有累死,反而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呢

与婆媳俩一起被招进厂子的牛录同样也是满脸喜色。因着脑子活络,干活麻利,牛录已经升为小队长了,他的一应待遇比婆媳俩高一些。

如今,乡里人在提起牛录的时候,再也不是一副惋惜的口吻了。

他们纷纷羡慕牛录的果断,羡慕牛录在造纸厂第一次招工之时,就应招入厂了。

牛录虽才在造纸厂干了几个月,牛家的生活却肉眼可见的好转了起来。

这无形中,也加强了黔首们对朝廷的信心。不再把“入厂干活”与“服徭役”画上等号。

黔首们是迟钝的,却又是

敏锐的。

他们隐约意识到,当今这位秦王,似乎与以往的秦王都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他们说不上来。

但他们就是觉得,比起以往的秦王,当今这位秦王,似乎更有“人情味儿”一些。

原本秦王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符号,可现在,通过这个造纸厂,秦王与他们的距离似乎一下子便拉近了。

日后,当朝廷又要牵头创办其他厂子譬如纺织厂、面粉厂、皂角厂时,黔首们虽还不明白这些厂子是干什么的,却纷纷踊跃报名,生怕错过了好时机

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暂且按下不提。

待到开春之际,冰雪消融。

不仅农人们开始为新一年的播种而忙碌,早已准备多时的吕不韦与芈启也准备出发了。

此时地里的青草尚未长出,牛马皆瘦,对于芈启而言,正是攻打匈奴等部的最好时机。

在此之前,芈启已反复思考过进攻匈奴等部的最佳路线。

芈启不知秦王为何会派他去攻打匈奴,为大秦通往西域诸国的商路肃清道路。但他既然已从秦王手中接下了这项差事,便要做到最好。

文信侯吕不韦也带上了自己的儿子,摩拳擦掌,准备去孔雀王朝好生大干一番。

秦王命吕不韦为秦国带回乌兹钢、棉花与象牙等物,在吕不韦心中,这只是这项任务的下限。

若他能超额完成这项任务,譬如借此机会为大秦绘制孔雀王朝的舆图,探得孔雀王朝的详细情况,亦或是为大秦在本次贸易中争取到更多的好处,那么秦王对他和他儿子的评价自然也会变得更高。

吕不韦与其子踌躇满志地上路了。

他们离开之后没多久,芈启也开始整顿大军,准备攻入草原。

然而,因着从楚都寿春传来的一封加急书信,芈启到底没有走成。

楚王完熬过了漫长的冬日,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里,终是要熬不下去了。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