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1章 61 喝还是不喝(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赵卫东在学校的时候,所扮演的一般是被普通同学所仰望的学霸,但他最近终于体会到当年的那些同窗所说过的挫败感。

还是记忆力和理解力的双重碾压。

要不是之后在和其他人交流时,发现自己的水平其实不低,他差点以为自己因为毕业多年导致思维下降了。

最后终于认识到不该和孟晚比,学会躺平之后,赵卫东整个人都轻松了,近来还迷上了和同事吹自己媳妇的学习有多好。

等搞崩了几个人的心态后,就成功的被战友们躲着走了。

今年的高考十分特殊,被安排在十三月,各省具体时间不同,黔省是在十三月的八、九两天,这应该会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季举办的高考。

所以大家也就一个月多的时间去复习,加上像赵卫东他们这样还有本职工作要做的,算下来其实时间很紧。

为了帮赵卫东尽快的回忆并掌握这些高中的知识,孟晚还做了很多功课,帮他梳理整合知识点,因此理科的东西赵卫东学得很快。

所以他有时候会调侃她“孟老师”。

但文科类的政治和语文这种需要背的,就只能靠他自己记忆了,毕竟孟晚也不知道会考什么,没法画个重点啥的,她自己就是全背的。

还好两人都决定选择理科,可以不用背史地,但政治是所有高考生都需要考的,对了,这时外语不是必考科目,只有一些特殊专业才会考外语,一般学生只需要考五门课。

像他们,就是语数政,加上理化。

在这种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时间很快就到了高考这天。

考场里的考生应该是年龄差距最大的一届了,有饱经风霜的中年,有踌躇满志的青年,还有青涩懵懂的少年。

大家虽然外表上各不相同,但脸上都有着对当下的认真和对未来的憧憬,眼神里都充满着名为希望的光。

孟晚仔仔细细的做完每一张卷子,虽然她大部分时候都能提前写完,但在这种紧张中带着点肃穆的氛围里,她总觉得提前走有些突兀了,便每一场都留下来静静地等待,和大家一起将满纸未来奉上。

两天的考试结束后,剩下的就是等待成绩单了。

这期间报纸上还刊登了一些阅卷时发生的趣事。

比如一位考生自觉答不出题,在数学试卷上画了一个鸭蛋,下面还配了两行字“阅卷老师辛苦了,送个鸭蛋来慰劳”,报纸上还描述了这个鸭蛋是个立体图,不是简笔画那种;

另外语文试卷阅卷时也发生了老师与学生隔空对话的一幕,比如某考生在试卷上写下了“小子本无才,老子逼我来,考试干瞪眼,鸭蛋滚滚来”

老师们也各种答某考生,像“小子尚有才,无才写不来,回去好好学,明年重新来”,还有“老朽本无才,头头逼我来,若无好酒菜,明年不再来”1

如此种种,让孟晚感觉到了一种鲜活灵动,友爱幽默的生活态度,这种“一对一答”之间揭去了师生身份上的对立,且让她有种置身于前世互联网的那种沟通的既视感。

通知书是在大年夜前一天送来的,与通知书一起的还有赵景写给他们的信,主要是问新年好的,不过信上还提了孟溪最近奇怪的举动

她在高考通知下发之前,大动作的收集了许多课本资料等,然后在赵景写信的那会儿高价卖出,赚了不少,信上赵景说他怀疑孟溪和某位大人物搭上线了,才能提前知道这些消息。

不过孟晚却知道并不是,只是简单的重生罢了,思及此,她不禁失笑,看来孟溪前世并没把高考这事放在心上,不然也不会这段时间才突然想起来,

急匆匆的收购书籍,应该会更隐蔽才对。

又联想到,孟溪定是前世因为某件事,才决定嫁给张家张启明,目前来看,有可能的应该是那个于佳佳吧,不过,这也只是一个疯女人,难道前世于佳佳对孟溪也做过什么疯狂的事。

此时孟晚思维发散开来,想着之后会不会还有什么坑等着她。

但她其实猜对了,孟溪确实是怕了于佳佳那个女人。

在孟溪未重生的世界线里,也跟着赵母他们到了部队,但因为和赵母还有俩孩子相处极其不好,和赵卫东一开始就因为俩侄子侄女分歧巨大,后面更没多少感情,也没有孩子,最后闹得分房睡,所以赵母对她也有不满。

正好那时于佳佳来了,赵母为了敲打她,跟于佳佳略显亲密,当然里面是否还有别的打算,除了赵母自己别人也未可知。

那时家里鸡飞狗跳,天天争吵,种种不顺叠加,孟溪气不过去找了于佳佳对峙,结果被于佳佳突然疯狂的掐住脖子,而孟溪虽然过得不好,但也没做过什么活,力气不大挣脱不开。

她那时真的感受到了死亡的滋味,望着面前那双没多少理智的眼神,她怯了,主动开口求人,才被放开,后面也没跟其他人说,因为她觉得于家家大业大的,说了万一自己被报复就不好了。

也是因此,她一想到于佳佳就浑身发冷,重生之后,根本不想再见到那个疯女人,这才放弃赵卫东这个选择。

为了离家近,加上国立军校亦属于顶层名校之一,她和赵卫东报考的都是隔壁的国立大学,孟晚对自己的成绩心里是有底的,觉得至少有九层的把握能成功。

果然,两人都被录取了,她的成绩还很不错,县第一,省里排第四。

对此,孟晚是很满意的,毕竟状元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加上前几名分数差距不大,大家理科成绩几乎都是满分,拉开差距的是政治与语文,这两门课,比不过别人是很正常的,毕竟要考虑到时代特色,大家审美略有差异。

而且,从这里就能看出,国家这十几年来积累了不少人才,看到这么多人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喜欢并愿意学习,是很值得称赞的,这些人都是建设国家的栋梁啊,这种人才越多她越高兴。

赵卫东的成绩就略差一点,毕竟复习时间摆在那里,不过这也只是相对于孟晚来说的,他其实是县里的第三名。

两人这成绩一出,立马就引起了周围好友和邻居们的震惊,毕竟虽然赵卫东说了一段时间的他媳妇学习很好,但相信的人不多,而且就算在学校成绩好,很多人也不相信孟晚真的就比自己强。

但现在却被打了脸,不过大家能屈能伸的精神还挺高,抹了把脸就过去找孟晚借学习笔记了,这里大部分是今年没考上的人,打算借着笔记明年上岸。

毕竟这次高考录取率是非常低的,大概是三十人录取一个,考不上才是常态。

正好孟晚之前帮赵卫东梳理过一边理科的知识点,便将之拿出来给需要的人参考,不要钱,每个看的人从家里薅一把青草就行。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