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君为下_分节阅读_98(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张氏哭笑不得,伸手点了点儿子的脑袋,“小没良心的。”

萧承锦无奈地摇头,也不知楼璟是怎么哄孩子的,竟把这小东西收买至此。大婚后估计就要宣布封太子,到时候这孩子就得搬去凤仪宫了,原本还担心萧祁瑞离不开母亲,这下看来,完全没必要担心了。

朝中百废待兴,萧承钧有意请赵端回来担任丞相之职,奈何赵端再三回绝,言说自己已经老了,不堪大用。萧承钧也就没有再勉强,提拔了新人担任右相之职,人们怎么也没想到,新任的右相,竟然是才四十多岁的兵部尚书孙良。

众所周知,孙良乃是陈世昌的得意门生,弘元帝不杀他,反倒拔擢他做了右相,这让原本战战兢兢的右相一派安心不少,那些个溜须拍马之人,心思也渐渐活络起来。

“启奏皇上,先帝曾封静王长子为皇太孙,然先帝遗诏复立太子,皇太孙之位当不复存在,还请皇上撤去皇太孙之位。”登基没几日,一个急于献好的官员便在早朝上提出了这番言辞。

========================================

作者有话要说:登基大典写得我吐血三升,嘤嘤,登基礼节参照《明史》当然,有很多杜撰的成分,诶嘿嘿,这一卷“重整河山”可能不会太长,没几章的样子……

☆、第九十六章整顿

朝堂上落针可闻,萧承钧眸色深沉地看着那个官员,右相手下有不少能干的人,所以他才会特意提拔孙良,好收归这部分人,但这其中也有不少溜须拍马混日子之辈,要整合出一个干实事的朝堂,这部分人就必须清除。

朝臣们见皇上目光沉稳,看不出喜怒,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倒是左相杨又廷站了出来,正义凛然道:“臣以为,皇太孙乃是先帝所立,皇上登基,就当立太孙为皇太子。”

杨又廷向来正直,办事就按着规矩来,律法上就是这么写的,他也就这么说。

朝堂上顿时更加安静了,左相敢去触霉头,他们可不敢,试想谁夺了家产,还愿意把家产留给兄弟的儿子的?

“尔等也这般以为吗?”弘元帝并不直接应承,而是淡淡地问满朝文武。

“臣以为,左相所言有理。”吏部侍郎赵熹出列,躬身说道。

众人不由得看向这位新提拔的吏部侍郎,人人都知的赵三元。赵熹三元及第入了翰林,原本有左相赵端这个亲伯父在,仕途上应当是一路坦荡,谁料赵端辞官归田,赵三元也回乡守孝,在人们快要忘了这位的时候,他有突然去了闽州,直接做了闽州的丞相。

有从龙之功的赵熹,如今直接拔了吏部侍郎,众人也不觉得奇怪,反倒觉得赵熹也就是熬个资历,以后入阁拜相前途不可限量,这位皇上身边的红人说出这番话来,就耐人寻味了。

萧承钧没有直接驳斥任何人的说法,只说让人们就太孙之事上书,拟个章程出来。朝臣们一个个苦了脸,这事可不好办。

原本就重传统的清流一派,自然是正直地支持左相的观点;溜须拍马之人则陷入了两难,因为这位年轻的帝王实在是深不可测,根本看不出他的用意,就不知赵熹这番言论是皇上授意的,还是故意搅乱他们的视线。

御书房中很快就堆积了许多奏折,萧承钧没有急着看,而是唤了一个人来,这人就是原来的东宫官——蔡弈。

蔡弈的姑父就是杨又廷,太子废了之后,有姑父的庇护,他倒是没受什么委屈。如今已经年近四十的蔡弈,在官场上混迹多年,一直不得淳德帝重用,杨又廷也没有提拔他的意思,但他一点也不着急,他在等着他真正的伯乐归来。

“今日之事,你有什么想法?”萧承钧一边批着奏折,一边问蔡弈。

蔡弈是个急脾气,踌躇片刻就直接说了,“右相的余党还在朝中,不乏溜须拍马之辈,实乃毒瘤,不可不除。”

萧承钧停下笔,抬头看他,眼中带着几分赞赏,此人虽然脾气急躁,但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便是“断”。蔡弈看人看事眼光非常独到,对很多事的走向把握十分准确,当年在东宫,萧承钧也是靠着蔡弈的这个本事,避过了不少麻烦。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