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六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下人们负责把东西都规整规整,趁着这个时间姜老太太把这儿的规矩重新订了一下。

说实话,这儿她也是第一回来,条件如此艰苦她之前也不知,不过这种时候,能保住一条小命就算不错的了。

为了防止有人与外界联系,同时守卫这个避难所,每日都需要有人值守。同时,每日早晚各点一次名,防止有人逃出去说些什么不该说的,徒增烦恼。

为了保持能与外界的信息不断,每月姜大爷姜二爷都得带人出去一趟,打探消息。

若是事态安好,便能离开,只是未曾想,他们这一避便是两年。

这两年,姜雨赵平悦依旧是跟着贾教习上课,而姜鱼墨和姜鱼林的课业则是由姜海和姜河来讲授。

虽然不如书院里的秀才夫子学问深,倒也浅显易懂,有时候他们也会去听听贾教习讲课,赵平安也跟着听。

不错,自从赵平安被带到贾教习的课上,激发了贾教习的慈母之心。自那之后,贾教习的每堂课必有他在,不拘是睡觉还是怎的。

姜二太太原本想发作来着,毕竟这不是在姜家的大宅子里,太明显了,可惜被贾教习挡了回去,称他是个吉祥物。

总归现在这里只有她一个教习,再者说还有老太太在,也不用看她脸色,见识过几回老太太护着这异姓小娃娃,她可是知道轻重的。

更有意思的是,等又过了几个月二太太再想发作的时候,被赵平安一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给挡了回去。

这是赵平悦当成睡前故事讲给他听的,他直接把这句话用在了二太太身上。

“神童”

“家里出了个小神童”

这一举动让整个儿避难所的所有人啧啧称奇,都以为是胎教起的作用。胎教的确是有作用的,不然现代社会也不能有这么多胎教课,但更深层次的理由就只有赵平安知道了。

其实很好解释,一周岁会咬文嚼字的孩子他们从前没人见过,那从四个月就开始跟着上课的孩子又有谁见过

所以,这世上一周岁就会咬文嚼字背两句千字文的孩子就不能有吗

一岁,是赵平安正式出现在姜家众人眼前的一座里程碑,这个神奇的操作,是奠定了他成为姜家一份子的基础。

昭和元年,自三月以后便没再下过雨,叛贼以“天子不仁,天降灾祸”的名义再次发动叛乱。

同年,朝中大臣逼迫幼帝下“罪己诏”,以平息天怒。

大旱又遇上战乱,一时间饿殍遍野,伏尸百万,百姓间易子而食,啃树皮草根者大有人在,不少富户地主被灾民一拥而上。

姜家人把粮食藏在地底,换上平民服饰,明面上只留下够吃几顿的食物。若是有人寻到此处,人数不多的或许给两块饼子,人数若是多了,便做出不敢抵挡的样子让人将食物拿走。

这期间,粮食要比银子贵。

昭和二年,平叛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许久不见的大雨,钦天鉴上书,称是“叛贼已歼,天怒将息”。

经过一年的休养,在粮食即将成熟,小麦丰收的季节,姜家人终于从避难所出去了。

昭和三年的四月二十八,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回想起这两年,如同做梦一般。

一行人来到姜家大门前,虽然姜海和姜河早就给他们打过预防,说家里已是不成样子了,可他们还是很难相信这是他们家。

姜海说原先还有人霸占过他们家,后来两兄弟用粮食雇了十几个人,将里头住的人打出去了。

大老爷试探地开口,“要不,咱另外买处房子算了”

老太太斜睨了他一眼,“你当家里钱是大风刮来的”

“爹,咱就知足吧你当只咱家这样呢这附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家可都不少。再说了,咱避难的时候住的地儿可比家里差远了,不也挺下来了吗。”

难得,开口的是姜河,两年的时间,他基本上每个月都出来,看遍了这世间惨状。这场景,足够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富家老爷长成一个足够成熟的男人。

尽管他们提前便叫人整理了家里,可整理后的院子也再不复往日的雅致。不仅是肆意生长着野花野草,还有屋里的家具和原本光洁的墙面,上头被人恶意刻上一道又一道划痕,有留言,有不甘,还有些诅咒的话语。

“我要死了,我的孩子怎么办谁能救救我的孩子”

“想我寒窗苦读二十年,不曾想落到如此境地,我不甘,不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人都该去死”

“我用我的命,我的躯壳,我的魂魄诅咒所有活下来的人”

“上天不公,天下不同”

老太太看着墙面上的刻字,叹了口气,这世道就是如此不公,她又能怎样。这屋子还需要修缮,眼下只能住到县里另一处房子了。

赵平安看着有些伤感,绝境之下最是能看清一个人,只有手上有力量才能救更多的人。这一世重活至今,他不相信老天让他重活一辈子只为当个普通的商人。

他要科考,他要做官,有了更大的权利才能救更多的人,什么裹脚,什么天降灾祸,去他娘的。

他不求改变这一世人的思想,也不求破除所有的封建迷信,能做到哪一步他现在更是不清楚。

可若是不试一试,他便永远都不会知道。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