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章 赐下了三位老师(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他用李世民和李玄霸试探臣子教学水平,选的老师也是皇子皇孙将来的老师。

虞世南虽有才名,但他在杨广面前沉默寡言,唯唯诺诺,只有一手字值得称赞。杨广还看不上他。

李世民喜欢虞世南的字,杨广又觉得孩童首先要学会写一手好字,让虞世南给皇子皇孙当教写字的师傅也算合适。

定下虞世南后,杨广唤出刑部尚书宇文弼,道“宇文尚书,你托口年老体衰,不愿与朕一同游玩,那你就暂时给李二郎和李三郎当一段时间师傅,教导他们读书习字如何朕带他们南巡,若他们疏忽了功课,李渊肯定会埋怨朕。宇文尚书大才,教导孩童应该绰绰有余。

除了李世民,所有人都听出了皇帝语气中的阴阳怪气。

李玄霸努力思考。这个名字也有些耳熟,但他一时半会儿记不起来。隋末姓“宇文”的重要臣子太多了。

宇文弼平静地拱手道“是,陛下。”

见宇文弼居然十分平静地接受了这件差事,杨广感觉有一口气堵在胸口处,上不去下不来,真快憋死了。

宇文弼所在的“宇文”一脉和北周皇室没有关系,不是亲戚。

平昌县公宇文在北周和隋文帝时都被重用,是威望极重的三朝老臣。他为官极正,慷慨有大节,常向杨广进谏。杨广非常厌恶宇文弼,但又同时知道宇文弼确实是贤才。所以他准备将宇文弼从身边踢走,丢给辅佐太子,教导

皇孙。

杨广可以好好说话,以施恩的方式任命宇文弼去辅佐太子。但他就是忍不下这口气,非要刺上几句。

宇文弼却一副“长者”的姿态,不理睬皇帝的嘲讽,好像皇帝自己在那里无理取闹似的,脸上居然一丝屈辱的神色都看不见。

杨广更生气了。

但宇文弼顺从地遵守自己的命令,杨广无法以此事责难宇文弼,只能将气忍下,又道“太常高颖,你来教李二郎和李三郎经义。

一位老者出列领命“臣遵旨。”

咦李玄霸又听到一个耳熟的名字,但仍旧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阿玄,你愣着干什么赶紧拜师。”众人都因为皇帝选出的这两个“老师”人选而额头冷汗直冒,连萧皇后都收起了笑容,只有李世民在那傻乐,弟子李世民拜见老师阿玄我们拜了举世闻名的贤才为师哦”

啊弟子李玄霸,拜见老师。李玄霸跟着拱手行礼。

宇文弼淡然道“唐国公倜傥豁达,宽仁容众。他的孩子,臣是教得的。”杨广脸色一沉。

萧皇后见气氛不妙,立刻打圆场“拜师怎么能没有拜师礼来人,把二郎三郎的拜师礼端来。

她笑道“陛下,是否让二郎和三郎给三位老师磕个头”

杨广沉郁道“磕吧。”

李世民仍旧傻乐傻乐的,拉着李玄霸给三位老师磕头。

杨广以让三人备课为由,让三人提前离开。萧皇后又和其他后妃一起夸奖了杨广写的诗,杨广脸色才好转。

第二波游园这才再次开始。

跟着皇帝玩耍了半日,李世民和李玄霸也提前离开,去准备明日上学要用的东西。

三位重臣为我们授课,表叔对我们真好。李世民道。

李玄霸道“皇帝应该是借由我们考校他们三人的授课能力,为教导皇孙做准备。我俩回到洛阳后就会离开皇宫,算不得他们真正的弟子。

李世民拍了拍李玄霸的肩膀“阿玄啊,我们能有机会跟随宇文公和高公学习一段时间,已经是天下人都会羡慕的事。你还想当他们真正的弟子娘亲说过,做人不要太贪心,这不好。

李玄霸无视了时不时就要找机会在自己面前“说教”,好彰显他兄长地位的二哥,转移话题道“宇文公和高公很有名”

李世民得意道“阿玄,你虽通晓过去和未来之事,怎么对当世的事不上心耶耶常和我们说起朝中大贤,

你忘记了

李玄霸在心里道,李渊“授课”的时候过于枯燥,说的又大多是自己已经知道的事,自己基本都在睁着眼睛打瞌睡,确实忘记了。

李世民见弟弟居然真的不知道,非常高兴地把自己对两人的了解告诉李玄霸。好难得遇到阿玄不懂的事终于可以教导一次阿玄了李世民胸口膨胀得快要飞起来。

李玄霸听着二哥的描述,与自己前世的记忆作对比。

他听着听着,脸色越来越白。

李世民还未介绍完两人的功绩,正收拾明日要用的文具的李玄霸手一抖,砚台砸在了桌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李世民被吓了一跳。

李世民按住弟弟的肩膀道“阿玄怎么了什么完了你身体不舒服哥哥去叫御医,你等着

“别去”李玄霸拉住二哥,道,没什么,我只是手滑。

李世民打量李玄霸的神色,见李玄霸确实没有异常,出门问乳母要了一杯温水,让李玄霸喝下后,他才继续与李玄霸收拾东西。

之后李玄霸以身体疲惫为由提前睡

下。李世民精力还很充沛,去院子里练习射箭。李世民离开后,李玄霸睁开眼,看着床幔发呆。

他想起来高颖和宇文弼是谁了。

高穎此人在后世网络因与独孤皇后有关,有些“流量”。

在网络中流传的故事中,独孤皇后是一夫一妻制的坚决拥护者,因为高题先为亡妻悲伤不娶,后又让爱妾怀孕,独孤皇后认为高穎对亡妻不忠诚,所以进言隋文帝杨坚疏远高穎,导致高穎被削职为民。

网络以此故事来赞扬独孤皇后。事实当然不是如此,这就是单纯的政治斗争而已。

独孤皇后虽然管杨坚管得严,但不会闲得去管别人的后院,对儿子的要求也只是别宠妾灭妻。其实独孤皇后倚重的大臣就没有不妻妾成群的。

她做此事,只是铲除太子杨勇的支持者。

高颖文韬武略,德高望重,因其女为太子杨勇侧妃,是杨勇的重要支持者。隋文帝曾想废太子事,因高频劝阻“长幼有序”而打消主意。独孤皇后因此想要除掉高颖。

所谓对亡妻不忠诚之事的全貌是,独孤皇后先让隋文帝给

高颖娶继室,高颖以年老拒绝;后高颖有妾室怀孕,独孤皇后进言“高颖因心怀爱妾而拒绝皇帝赐妻,是对皇帝不忠”,让年老后疑心甚重的隋文帝逐渐加深对高颖的猜忌。

杨广继位后,发布诏令,说自己要广纳谏言,召回隋文帝晚年卷入夺嫡之争的老臣,高题也被拜为太常。

杨广喜声乐,光收天下乐工,高颍上奏阻止;杨广修运河修东京,之后还要修长城,高颍请求暂缓工程;杨广对启民可汗过于恩宠厚待,高颖认为应该警惕突厥,不可信任厚待过重。

大业三年,高颖因“诽谤朝政”被杀,诸子皆被流放。

高颖不是什么“反派”,而是隋朝的忠良。

同样,宇文弼也因为多次进谏招得杨广厌恶,与高颖同死于“诽谤朝政”。

杨广深恶高颍。高颖死后,著名诗人、司隶大夫薛道衡当众赞美高颖的才华,被杨广找借口处死。

自己和二哥拜高颖和宇文弼为师,待高颖和宇文弼持续向杨广进谏,惹得杨广厌恶被诛杀后,以杨广的小心眼,恐怕也会对自己和二哥生出恶感,甚至迁怒唐国公府。

哪怕这师生关系,是杨广自己牵的。

李玄霸没打算将此事过早向李世民“预言”。

虽然他偶尔“说漏嘴”,但会给二哥增加过多心理负担的东西,他都瞒得死死的。二哥再早熟,也只是六岁孩童。

“得想个法子与他们疏远,让隋炀帝知道我和二哥不喜欢他们。”李玄霸把头蒙进缝了厚毛皮的锦被中,小声嘀咕给自己打气,能做到的,一定能。

他心里很是慌乱。

李玄霸虽然常在李世民面前用后世人的视角“指点江山”“愤世嫉俗”,但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清楚。

隋末唐初群英荟萃,能站在历史舞台上的人无不是人中龙凤。自己若是能和这些人同台竞争,他在现代就不会只是一个历史营销号小编了。

杨广杀宇文弼和高颖是注定的,朝堂群臣都劝不住的事,自己一个小孩能做什么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尽可能地拉着二哥与这两个注定会死的大隋忠良撇清关系。后世常说李渊对建立唐朝没有功劳,这不是事实。

唐太宗李世民虽有战功,但起兵的资本是唐国公李渊,众人最初投效的也是李渊。在古代,资历、

声望、年龄十分重要。

李渊没有李世民,可能只能成为割据势力的一员,甚至直接被窦建德等势力吞并,湮灭历史

尘埃中;但同样,未及弱冠的李世民也很难独自与群雄逐鹿,即使他救驾的功劳没被吞也不可能。

隋朝国公那么多,独李渊能成事,是因为李渊当时有兵权。若不是李渊在大业末年得到杨广的信任,得到了太原的兵权,唐国公府就无法顺利起事。

如果杨广因高颖之事忌惮排挤李渊,李渊无法取得杨广的信任,就不可能出镇太原,手握兵权。

虽然李玄霸知道历史不会那么容易改写,说不定李渊没有兵权,唐国公府也能通过其他方式募兵起事。但史书中薛道衡的结局,仍旧让李玄霸恐惧。

谁不怕死他装得很淡然,其实心中一直对喜怒无常,有暴虐之名的杨广有些惧怕。

“早知道就不该讨好杨广。”李玄霸嘟囔,但杨广都把我和哥叫到面前了,我们不讨好他也会完蛋。真烦。

李玄霸把脑袋从被子里冒出去,深呼吸了几下新鲜空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拒绝老师也不行,摆烂不好好读书以让高颖和宇文弼厌恶自己更不行。这老师是杨广给的,如果他们不尊重老师,不努力读书,也会被认为是对皇帝的不尊敬。

x的,真烦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