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3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郑明珠与庄顺公主都应了。

庄顺公主笑道:“我以往都在宫里,也不大认识外头的人,只有两三位表姐妹略交好些,大约是不能如嫂嫂一般了。”

陈夫人自己挑的媳妇,自然知道,她本来就因她是无母族的公主才求的,如何不明白,既要了这样好处,就不能要那一样好处,便只是笑道:“公主说的是,倒也不是什么急事,只要放在心里,遇到机会问一问也就是了。”

说了一会儿闲话,陈夫人要亲自去厨房看菜色,庄顺公主陪着她去,郑明珠也有心让这新媳妇与婆母小姑子们培养感情,便推说屋里有事,把宝哥儿抱回去了。

郑明珠进了门,先吓了一跳,当厅里堆着一模一样,两尺长,一尺宽和高的红木箱子四个,玛瑙从里头屋里出来,见了郑明珠就道:“这是大姑奶奶的管事妈妈送来的,说是给大爷和少夫人的年礼,奴婢封了个一等封儿赏了她们了。等着少夫人回来看过了才打开呢。”

郑明珠进去把宝哥儿放在炕上,就把那串肥猪给他玩,对玛瑙说:“单子给我看就是了,你带着人收拾。”

陈颐宽送的年礼也是丰厚的很,首饰衣料等物不用说,药材之类都是品相极好的,上等官燕出手就是十盒,五十年老参十支,其他如阿胶鹿茸之类都不少,郑明珠便照着单子勾了些东西出来,预备打包了给林氏、平宁长公主、宁婉郡主、宁馨郡主、闫珍珠等常来往的亲近人家送去。

一回头,却见小胖子拿不动那小猪,就整个圆身子扑下去,趴着咬咬看。

郑明珠忍俊不禁,抱着他笑道:“咬过了?是不是金的?你都是一个小财主了。”

宝哥儿一脸傻笑。

陈颐宽依然是在自己出嫁前的屋子里住,这会儿热闹非凡,小姐们到底年纪小,此时没有长辈,自然活泼许多。

陈颐敏蹬蹬的跑来跑去,扯着陈颐宽的衣服说:“多谢大姐姐送我这么多好东西。”

说的很严肃很认真。

陈颐宽捏着她似乎又圆了的胖脸说:“我是姐姐,当然要顾着你。”

陈颐敏依然严肃的睁着大大的圆眼睛说:“大姐姐是好姐姐,不像二姐姐,总吩咐我做这种糖,那种点心。”

陈颐雅跳起来:“喂,我可没白吃你的,哪一回没给你谢礼?你自己说说,前儿还把我新得的一套海棠花的杯子拿去了,光给我剩个壶。哎我说,你索性都拿去呗,给我留个光溜溜的壶做什么。”

陈颐敏板着脸,从丫鬟手里接了盒子分发,因为知道陈颐宽要回来,陈颐敏早早的做了些方方正正的各色软糖,每个颜色一排,七个颜色排一盒,装了好几个盒子。

既给了大姐姐,其他姐姐也就都给一盒。

“喏,谢谢你的杯子。”陈颐敏递一盒给陈颐雅:“壶我没用,杯子大小刚刚好,我量东西用。”

陈颐雅打开盒子,拈一颗丢嘴里,含含糊糊的说:“这可是紫丁香石的,你还嫌弃!不过真好吃,五妹妹做的糖就是合我口味,你就这些?没给嫂子送去?”

陈颐敏道:“嫂子的我已经打发丫鬟送去了,等你想起来都没了。”

陈颐宽正叫丫鬟梳着头发,从镜子里看她们姐妹,又听她们斗嘴,不由笑道:“我瞧你们长大了些,倒都比以前懂事了,二妹妹越发像个姐姐了,以前我见二妹妹总抱怨嫂子,怎么如今倒不抱怨了?”

陈颐雅与郑明珠关系初步缓和的时候陈颐宽还在家里,自然知道端倪,只是这离家一年,回来见陈颐雅越发亲近郑明珠了,倒不知道还有什么事。

陈颐娴抢着笑道:“大姐姐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大姐姐不知道这新文儿吧,嫂嫂给二姐姐找了个如意郎君,二姐姐就不抱怨嫂嫂了。”

陈颐贞掩嘴笑,陈颐雅扑过去拧陈颐娴:“胡说什么,哪是那回事。”

又回头对陈颐宽笑道:“大姐姐别听她们胡说,实是嫂子为人宽厚,待咱们姐妹都好,并不看得上这个看不上那个的,且立身又正,不为着小姐们这里能得什么好处,一心只想咱们姐妹好,日久见人心,这样好的嫂子,哪里找去?”

说 着,又想起来了什么似的掩嘴笑:“而且嫂子有趣的很,手段花样最多,说话也有趣,不像那些人爱藏着掖着,只管有一句说一句,且说出话来一句是一句,可有意 思了,且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办到的,简直是耳听八方眼观四路,什么都知道,前儿要不是她,三哥就给我姨娘害惨了。”

反正自家姐姐,她也不怕说,就把那一日的事都说出来,末了叹道:“连姨娘也服了她,叫我多学学嫂子,多跟嫂子亲近呢,定然吃不了亏。”

陈颐雅是真佩服郑明珠那一日未卜先知,叫人死死盯住杨家大小姐,才救回这一局。

陈 颐娴也道:“这倒是真的,不过母亲也说,嫂嫂也并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也是慢慢儿的学出来的,这也罢了,我倒是也觉得嫂嫂很有趣儿,我在外头也见了不少夫 人奶奶,说话做事儿就是不一样,还是嫂嫂这样爽利的人对我的脾气,总觉得,在嫂嫂跟前最自在,就是说话做事略出点格,也是无碍的,跟她说什么都行。母亲虽 疼我,就是太正经了,我出气都得慢慢儿的出。”

陈颐宽噗的一声笑。

陈颐敏慢慢儿的说:“嫂嫂还在院子里生火给我做糖糕呢。”

陈颐雅又去捏她的脸:“嫂嫂就是最疼你,我都妒忌了!”

陈颐宽耳中听着,若有所思,在所有的姐妹中,最弱势的就是陈颐敏了,年纪幼小,母亲幽闭,又无同胞兄弟,可说是完全没有助益,可是郑明珠最关心疼爱的也正是陈颐敏。

而且态度自然,没有丝毫刻意之感。

或许这就是这些妹妹们虽然性格各异,却都爱亲近依赖她的缘故,连一向跋扈骄傲的陈颐雅如今也是一口一个嫂嫂。

郑明珠是真的把她们当了妹妹疼爱。

自己立身正派,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来,谁又感受不到呢?

陈颐宽觉得,自己虽然还没来得及亲近嫂子,却依然在她身上学到了不少。

作者有话要说:我都震惊了好么,苏太医哪里来这么大魅力,点他的番外简直一面倒!我回头看了看,苏太医着墨不多啊,风头居然盖过了安哥,安哥生气了!

☆、第213章 万寿节

陈颐安说起许家姑爷,对他言语行止也是颇为赞赏,许家家风极清正,或许也是因着家业庞大,资产极多,像商人已经多过像做官的,商家那种不纳妾的风气也都全盘接受了。

许家家规,三十无子才许纳妾,且从来没有通房丫鬟这种说法,须得延续子嗣了,便去聘那家世清白的良家女子为妾,正儿八经摆酒请客,一切都十分正派。

这样的家规,许家媳妇最为好做,连着两代的各房长子都娶了高门小姐,陈颐宽的大堂嫂就出自郡王府,许家姻亲有权有势,对许家也是极大的助益。

而虽说这样的家规导致许家姑娘难嫁,有些人家望而却步,不过姑娘嫁妆丰厚,也并不指望用姑娘的亲事替家族牟利,倒也还是顺当。

这样的家风之下,家中少许多勾心斗角,从小儿成长的环境就好,父慈子孝,兄弟姐妹都很友爱,许家姑爷虽因大排行称为三少,但实际为二房长子,知道爱护弟妹,娶了媳妇后,也自然而然爱护妻子。

而且许家姑爷人也聪明能干,虽读书不行,科举无望,却早早的接管了家里不少产业生意,也是蒸蒸日上,这一回陪妻子归宁,言谈间与陈颐安说起来,话里话外都在打听开海禁的事。

这种朝廷大事,郑明珠一向是不过问的,不过此时陈颐安说起来,她也颇有兴趣,当初开海禁之事是文阁老一力推动的,文阁老因贵妃宣静虚真人进宫谋害太子妃一事倒台,赐回家休养,海禁之事就搁置了下来。

郑明珠道:“照你这样说,还是要开海禁?”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