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章 026 (15)(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个月后,林如海因操劳过度,病死在江南的巡盐御史府中。

作者有话要说: 瓦盘盐田的资料出自于维基百科

胖胖努力日更啊,求小天使支持一下,顺手收藏一下跟留言啦。

章节目录 婚期提前(改口口)

虽然猜出几分, 不过贾瑚真没想到林如海竟然这样子就走了。

好在林如海并没有白死, 建隆帝特特下了旨,追封林如海为正一品大臣, 而且还赐了默玉一个官身,别看默玉还是个孩子, 身上倒是已经先有了一个五品官的官位了。

虽说与先前林如海所打算的要差了些, 不过总算是在默玉身上上了一道安全符了。

林如海去的匆忙,贾敏夫妻多年,一时间受不了打击,竟然跟着病了, 林家并无五服内的亲戚, 子女又远在京城, 在江南唯一能主事的贾敏又病的厉害,这林如海的丧事竟然全是靠着贾瑚帮衬处理的。

也好在贾瑚这些年来走南闯北也算有了经验,再加上贾琏也匆匆从京城赶来帮忙, 没多久便把林如海的丧事办的妥妥当当, 还跟衙门说定多放宽限一段时日给林家遗孀腾官邸。

待忙完之后,贾瑚也总算有时间问一问贾敏的下一步准备, 他低声问道:“可要黛玉和默玉回来?”

林如海过世, 黛玉与默玉做为子女, 总得回乡守孝才是。

贾敏一时间想说是, 但想到丈夫的吩咐,又强行忍住。

林如海临走之前曾经提醒过,这世上最安全之处莫过于京城, 毕竟是天子脚下,没人敢胡来,黛玉和默玉在京中的话安全无虑,如果回京,难保路上不会出什么意外,再则,两个孩子体弱,何必再遭一回罪呢。

虽说想早些见到自家子女,但贾敏思前想后,终究是摇了摇头,“不必回来,我入京便是。”

说来也是极巧,当今圣上给默玉封的也是个京官,她入京照顾儿子,最是适合不过,至于守孝,到那处不是守呢。

回林家老家守孝一事,莫说贾敏不曾想过,就连林如海都不曾想过,林家虽然没有五服内的近亲,但并不表示林家就没其他的族人,她们三个孤儿寡母,弱的弱,小的小,偏生又有钱!要是林家族人起了什么坏心,这天高皇帝远,难保不会发生什么事。

这江南一地,吃绝户的事情从未断过,是以林如海才会不惜拿命换取功劳,给他们母子三人求一求圣上的垂怜。

虽然这官位不如预期,但至少给了她们母子三人一个名正言顺上京的机会,在天子脚下,又有着她娘家照拂,无论是谁想做些什么之前,都得掂掂自己的份量。

贾瑚微微点头,也颇为赞同林如海的安排,若要他说,他也不敢把四姑姑和黛玉姐弟放在江南守孝的。

他这四姑姑虽然性子外柔内钢,但奈何身体不给力啊,就放着四姑姑回去,不被林家族人生吞活剥了才怪。别小看银钱的魅力,林家数百万之财,放到那一个人的身上那个人会不心动呢,也怪不得前世贾琏竟然做了此事。

贾瑚略略一想到贾琏前世时做的好事,又觉得手痒想打弟弟了。

他这一辈子没做什么亏心事,不过也就贾琏这一件事让他有些亏心,好在这个世界里,这件事情并未发生,一切都还来得及。

贾敏咳了二声,问道:“黛玉与默玉在宫中可好?”

林如海不在,唯一值得她牵挂的也就只有这两个孩子了。

贾瑚顿了顿,“黛玉和默玉已经接回梨香院里了,正巧我爹娘为了琏哥儿的婚事回京,他们两个有我爹娘照顾,四姑姑不用担心。”

那怕宫里没守孝之说,不过黛玉与默玉丧父后也不便再留在宫里,是以甄太妃虽然不舍,也不得不把两个孩子送回荣国府中。不过甄太妃也特意赏了两个嬷嬷帮忙照顾着黛玉姐弟,也不怕旁人欺负了两个孩子。

再则,这府里有他爹娘在,二老爷那敢在二个孩子跟前逞威风,也得看他爹允不允许。

贾敏微感歉意,“倒是为了我而误了琏哥儿的婚事了。”

虽说没有为姑父服丧的理,不过要点脸面的人家都不会在这种时候办婚事,是以琏哥儿的婚事少说也会再拖上几个月,好歹避开如海的百日再说。

“无妨!”贾瑚不在乎的摆摆手道:“这小子该的。”

前世时帮人家照顾孩子,结果照顾到林家家产都去填那花园子了不说,还害得林黛玉最后病逝贾家,光凭这一点,这小子也该诚心诚意的为林如父服丧。

贾敏抿嘴一笑,虽说贾瑚平日里百般瞧不上琏哥儿,不过她瞧得出来,这两兄弟其实感情挺好的。

贾瑚毕竟是朝中大臣,虽是因着姑父丧事在江南滞留一阵,不过终究是得回京的,好在贾琏来了,虽然他平日里嫌弃贾琏嫌的要死,不过对这个弟弟,他也颇为放心。

要是贾琏敢再搞什么吞没人家家财之事,他保证会把贾琏打到连他们亲爹娘都认不出的地步。

贾敏也知道以贾瑚的身份也不可能一直在江南待着,倒也不意外,只不过让林管家送了三万两银子给贾瑚。

贾瑚微微挑眉,“四姑姑,这是何意?”

贾敏微微一叹,“虽然老太太要我回贾家,不过我毕竟是林家妇,我那好带着两个孩子一直借住在娘家之中。”

林如海临死前再三交待,要她虽可与娘家亲近,但这度与分寸可得拿捏的好,毕竟林家是林家,贾家是贾家,林家并非贾家的附庸,不可长依。

贾瑚微微点头,表示明白。

这话就算四姑姑不说,待四姑姑心情平复之后,他也会劝上四姑姑几句,他虽然是眼下贾家的家主,但贾府奴才甚多,总免不了有几个嘴巴坏的,他也担心在他看不见之处,平白让四姑姑三人受委屈了。

面对不见烟硝的宅斗,贾瑚很明白自己不过是个外行,能护得了四姑姑一家子一时,护不住他们一世。

贾敏续道:“我林家在京里并无府邸,这银子是想拜托瑚哥儿带回去,帮着置购宅院的。”

别看林家有着五代爵位,但随着爵位没了之后,当年御赐的宅第也早就收了回去。

老爷在京中虽然也置办了一所三进宅院,以做平日进京述职之用,不过那处小宅院偶尔住着还成,如今他们一大家子都要过去,势必得置办个大些的宅院了。

“这倒不难。”贾瑚估摸了一下,足足三万两银子,够在京里置办一处五进的大宅院了,除此之外,余下的银钱还能置办几亩良田,平日里的吃喝也不用往外头买了。

毕竟是京城,物价总是比旁处高些,要是全林家一家子的吃喝全靠从外面买着,这银钱也着实不精花啊。

贾瑚再宽慰了贾敏几句,这才几忙匆忙回京。

贾瑚一回京,便察觉到他娘亲的神色有几分古怪,似是有几分有气却又发不得的郁闷模样。

贾瑚连忙打发了下人,悄声问道:“太太,可是老太太和老爹……?”

咳,别怪他疑心起自家老爹和老太太了,老爹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回来后不和某人藕断丝连才怪。

至于疑心起老太太……

呃,毕竟婆媳是天敌,自从他老爹决定长住金陵不回京之后,老太太也不知道是那根神经不对,认定老爹不回京是被太太所唆使,面对太太便没了以往的好脸色。

张氏摇摇头,“你爹自有分寸,老太太也不过就是心情郁闷,略多说了几句罢了,我自然会明白,倒是另外一事……”

张氏犀利的瞧了贾瑚一眼,“瑚哥儿,你告诉我,十公主是不是……?”

她握着贾瑚的手整个都在抖,比她当年发现四皇子与张贵人的奸情时还要叫她恐惧。

贾瑚无奈一笑,“娘,十公主很好。”

简单的一句话,已然说明了许多。

“你!胡涂!”张氏一把抛开贾瑚的手,骂道:“你怎么跟你爹的性子一样?只顾眼前不顾将来?”

要不是甄太妃宣她进宫谈两个孩子的婚事,她压根不知道原来瑚哥儿想要将婚事提前一事,虽然甄太妃没明说,但那话里话外尽是想借此给十公主冲喜之意。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十公主的情况不是什么可以赌一赌的急病,而是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日,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冲喜。

“娘,十公主很好!”贾瑚又说了一句。

张氏心肠一软,眼泪险些要落下,她已经许久不曾听到瑚哥儿唤她娘了。

她最后悔的,便是当年明知道四皇子给她下毒,但还装作不知的故意中了毒,她本想一死百了,免得四皇子不死心,连累了两个孩子,不料却因此错过了两个儿子的成长。

当她醒来之时,瑚哥儿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而琏哥儿也大了,她们明明曾经是最亲密的母子,但终究是错过两个孩子的年幼时光,始终亲热不起来,只好把一腔母爱全给了小迎春,但她心里最在乎的还是自个的两个亲骨肉啊。

“你怎么这么傻!”张氏泣道:“我也喜欢十公主,她乖巧又体贴可人,要不是……”张氏顿了顿,苦口婆心劝道:“可瑚儿,这事不行啊。你明知道……”

贾瑚微微垂眸不语。

“拖!”张氏掐着贾瑚的肩膀,纤长的十指几乎都快陷入贾瑚的肉里了,“再拖上几个月,横竖现在咱们得守着你姑父的孝期,大功有足足九个月呢,九个月后──”

“十公主撑不到九个月!”贾瑚垂眸道:“她这辈子唯一的愿望就是嫁于瑚为妻,瑚儿不想连她最后的心愿也满足不了。”

“你傻了!”张氏气的捶打儿子,“你明知道十公主熬不过了这几个月了,你为什么非要娶?你可曾想过,要是十公主病逝在贾家,贾家的下场?”

贾瑚淡淡道:“圣上并非是非不分之人。”

贾瑚的声音干涩,十公主等了他十年,他又何尝不是养了十公主十年,一点一滴的借着一本书,几句话,把她的性子调/教成现下这般聪慧懂事。

早在一年前,在珠哥儿成亲之前,太上皇便有意把十公主嫁入贾家,是十公主自己拒绝了。

并非十公主不愿嫁他,而是十公主自己明白,她没多少日子了,为了不拖累他,十公主宁可不嫁。

而这一次,他出京之前,太上皇悄悄地跟他说了十公主的身体状况。十公主……当真是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那怕有着宫里最好的太医与无数的好药支撑着,但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

十公主嘴上不说,但大伙都明白,她一直想嫁给他为妻。

贾瑚原本也打算着待江南的事情一了,便迎娶十公主为妻,他能为十公主所做的事也不多,但至少不会让她死后无人供奉。

“可太上皇是!”就算圣上不是,但太上皇是。

张氏直言道:“眼下太上皇还在世,他能受得了爱女离世的打击吗?瑚哥儿你想过你自个的前程吗?”

十公主看似好,但这身子骨已经不行了,只怕撑不了多久。皇家,是世界上最不讲理的人家,那怕他们知道十公主命不久矣,但他们会怪十公主自个身子不好吗?

不!他们不会,他们只会怪瑚哥儿没有照顾好十公主,然后怪罪瑚哥儿,运气好则是被冷藏,运气不好,只怕会……

想想前些时候死了的六公主的夫婿的下场,张氏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娘!”贾瑚低声道:“请原谅儿子的任性!”

“你……你……”张氏气的直打颤,“你真要娶十公主!?你以为你爹能护着你一辈子?再怎么的圣上也得听着太上皇的,太上皇一句话,你说不得得再被冷藏好几年,你……你有多少个十年可以熬?”

圣心难测啊!她相信圣上看在贾赦的面上不会对贾家如何,但是贾瑚呢?对圣上而言,最好的恩宠,却不见得是她儿子所想要的,她的儿子并不想要被荣养一辈子,而是真想要为国为民做一些事。

别看瑚哥儿好像威风?但前几年也是被圣上一直打发去管着御林军,看似高升,但一直被困在京城,生生在御林军中熬了近十年,到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辽阳的放炮王!?只怕人人都只知道王子腾而不知当年的小贾将军了。

贾瑚沉默了许久,终究郑重的点了点头。

“你……你……”张氏知道劝不过儿子,满心悲愤最后只能化为眼泪,捂着脸呜呜哭泣。

“娘也别难过。”贾瑚劝道:“儿子这些年来到处奔走也累的很,趁这机会休息一下也没什么不好。”

“傻孩子!傻孩子!”张氏劝不过儿子,只能抽抽咽咽的哭泣着。

正当贾瑚不断安慰着张氏之时,门外小厮匆匆来报。

“瑚少爷!瑚少爷!”小厮突然冲了进来,顾不得跟张氏行礼,连忙道:“太上皇急召瑚少爷入宫!”

贾瑚大步向前,太上皇传召,通常只有一个原因,“可知道宫里出了什么事了?”

小厮有些紧张的瞧了贾瑚一眼,低声道:“宫里急召瑚大爷入宫。”

他顿了顿,直言道:“听说十公主不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 胖胖努力日更啊,求小天使支持一下,顺手收藏一下跟留言啦。

留言少有点小难过啊。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幼名阿宵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目录 石家石退婚

当贾瑚赶到建福宫时, 刚好来得及见到十公主的最后一面, 十公主最后还是走了。

十公主这一走顿时也带走了甄太妃的精气神,还没过十公主的头七呢,甄太妃就病了,就像是传染一般,甄太妃病后没多久,就连太上皇也跟着病了, 要不是温院判的医术精湛,只怕十公主的丧事过后,又得再多办二场丧事了。

看在太上皇重病的份上,又念着十公主早夭之哀, 太上皇只要不算太出格的要求,圣上自然是无所不应。

在太上皇的恳求之下, 十公主的葬礼倍极哀荣, 远远超过了公主规格,几乎可以和太子规格相比。

不知道有多少宫中珍宝跟着十公主一起陪葬,不只如此, 她生前所爱的东西, 特别是贾瑚让人送进宫的那一箱又一箱子的书籍,还有十公主这些年来与贾瑚之间交谈的信件也尽数跟着陪葬。

贾瑚看见那些他和十公主之间交谈的信件都要随葬, 心中不由得打了个兀,要是那一天十公主的陵寝被开发……

贾瑚突然很想毁信灭迹。

虽是陪葬了好些东西,但甄太妃犹觉得不足,她知道十公主素来喜欢吃食, 本打算殉葬一批厨师,后来还是被建隆帝给劝下了,毕竟殉人之事还是太上皇当政时所废除,可谓之是太上皇当政时的仁政之一,不好改了。

虽是如此,但甄太妃犹觉得不甘心,让人特别烧制了好些厨师的瓷俑,并打造了一批镶金嵌玉的各式厨具陪葬才罢。

因为十公主尚未出嫁,太上皇特许十公主葬在西陵,可说是唯一一个得以随葬西陵的公主,西陵又名妃陵,只要甄太妃不犯什么大错,将来也会在西陵长眠,也是让她们母女死后仍在一起,有甄妃护着,他也不必担心十公主死后受人欺负。

因着十公主之死,整个京城里的气氛也随之紧张,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虽是改朝换代,建隆帝也是个极强势之人,但因着太上皇犹在,建隆帝总是给太上皇几分面子,对老臣多有优渥,而如果太上皇不在了……

不少老臣家惴惴不安,深怕太上皇一去,便要被建隆帝找麻烦了。

其中最不安的便是四王八公之家,他们虽然为功臣之后,但随着大晋朝朝政稳定,战事日少,权势己远不如先祖时昌盛。

平康帝时,还会略略用一用四王八公年轻一辈,但到了建隆帝时,四王八代的年轻一辈,少有入仕之人,既使得已站在朝堂之上,也大多是些闲职,真正得了重用的,也不过就廖廖几人。

也因着如此,当年缮国公石家这才会特意跟元春求亲,要不元春虽名为荣国府大姑娘,但其实是分了家的二房长女,贾政身上无官无职,说不好听不过是平民百姓一个,其女那配得上国公府的二公子呢?要不是看在贾瑚的份上,石家压根不会考虑聘娶元春。

但因着十公主过逝,再加上甄太妃重病,再加上贾家似有被建隆帝冷藏之势,石家竟有了退婚之意。

当然,石家倒也说的很委婉,说是因着贾府连着守孝,但石家老二已过二十岁,实不好再等,便有意退婚,两家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一听到这个消息,元春当场昏厥,王夫人更是急的落泪,就连贾母也气到不行。

“这话从何说起?”王夫人惊慌道:“十公主过逝,那家官宦人家无需守孝?即使元春要等琏哥儿先成亲后才好办喜事,可这也等不了多久啊。”

说句不好听的,这石家老二岂会连区区几个月都等不了?只怕……

王夫人咬着下唇,心下郁闷,只怕是因着瑚哥儿……

没有人想到,在十公主死后,太上皇既然给贾瑚安排了一件意料之外的差事,便是让贾瑚亲自督造十公主的陵寝。

建陵寝,绝对不是一件好差事,且不说建陵寝的工匠大多最后逃不过一个死字,建陵寝短则数年,长则十几年,这么长的时间远离朝堂,待回来之后,朝堂上那里还有瑚哥儿的位置。

这阵子大老爷没少为了这事到处走动,就连平日里素来不怎么喜欢瑚哥儿的老爷也哀声叹气,可见这事当真不易,可她真没想到石家竟然会为了这事跟贾家退婚。

王夫人和贾母还试图捥回,但石家就是说死了要退婚。

贾瑚冷瞪着石夫人许久,最后直接道:“不必再说!去请官媒来,让元春与石二退婚。”

王夫人急道:“这怎么成,元春要是被退婚了,以后那好说户好人家?”

女子被退婚之后便等于打了折,以后再说,也说不到好人家了。

贾瑚喝道:“二婶,石家这种态度,元春即使进门了,也讨不了好,还不如及时止损。”贾瑚顿了顿又道:“总比成了第二个三姑姑好些!”

婚姻最怕的便是来不及及时止损,要是有了孩子,就更加麻烦了,大姑姑是一例,三姑姑也是一例,四姑姑……勉强算是半个例子,只不过林如海没什么真爱,不过就是重子嗣多些,先前为了那个还未出生的庶子略略防着些四姑姑罢了。

不过虽是如此,但瞧着四姑姑的模样,只怕也是因此而寒了心了。

一听到贾瑚举的例子,王夫人顿时不说话了。

贾书婷的例子着实惨痛,当年也是因着贾书婷之故,贾瑚还特意搞了个女子学堂,想想在女子学堂里学到的东西,还有贾瑚从全国各地搜索到的惨痛例子,王夫人也不由得迟疑了。

人人都说最毒妇人心,但事实上男人要是狠起来,比女人还要狠上几倍,一想到那些被夫家逼疯,甚至各种死的妇人,王夫人就暗暗心惊,亦有些犹豫是否该把元春嫁入石家?

王夫人也顿时沉默了下来,她是真疼爱女儿的,自然明白这面子不如里子,要是石家当真不想要元春这个媳妇,与其让元春在石家受罪,还不如……

“二婶!”贾瑚劝道:“元春的婚事我自会处理,不过石家既有意退亲,强求反而不美。”

至于石家……这事他自然会跟石家讨回来。石家这些年来空有一功臣之名,但子弟着实不争气,石家老二更是好色无行,明知在十公主的丧期,还敢大着胆子去青楼,着实不知死活,小辫子一捉一大把,只待东风了。

王夫人幽幽一叹,她心知贾瑚这话便是将元春的婚事揽在身上了,有贾瑚给元春把关,想来怎么的也比嫁到石家好些。

石夫人大松一口气,怪不得夫君说贾大爷最是知情识趣,必不会强求,至于旁人在后面加上的一句:贾瑚报仇,十年不晚,则被石夫人下意识的忽略了。

既已同意退婚,按说也不过再走一下官媒,二家悄悄换了婚书便是,在贾瑚的同意下,两家很快的便退了婚。

因为此事错在石家,石家非但没把先前的聘金收回,还着实添了不少古董玩物做为赔礼,贾瑚大手一挥,直接把这些赔礼还有先前的聘金尽数拨给元春,做为她的嫁妆私房。

王夫人和贾母等人深知贾政的性子,便想缓缓再把这事告知贾政,不料贾政还是从当年一起在四皇子底下讨生活的朋友口中得知了元春被退婚之事。

“好个石家!”贾政勃然大怒,“竟敢和我女退亲,真当我荣国府无人吗?”

那怕瑚哥儿现下不受太上皇见待,不过瑚哥儿身上好歹还有着正三品的官身,可比那些石家人强的多,石家人凭什么以这种莫需有的理由退婚!

不料那人闻言后摇头,显然也不看好荣国府,“嘿嘿,谁能知道太上皇还能活多久,况且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将来如何,难说哦。”

当年太上皇退位之后,大伙不也以为太上皇没几年好活了吗?结果一活就活了十年,说不定还会再继续活下去。太上皇活多久,贾瑚就会不见待多久,这荣国府也就贾瑚一个争气的,没了贾瑚,荣国府里还有些什么呢?怪不得石家会来退婚了。

贾政心下一沉,他嘴上不说,但内心里一直隐隐以自个膝下的一对儿女自豪着,且不说贾珠会读书,将来科举入仕之日可期,元春更是生的娇美,那容貌放在京中也是一等一的,他还指望女儿嫁个好人家,让女婿好好提携一下他。

而如今元春被石家退婚,之后既使再找,怕也找不到比石家更强的了,一想到此,贾政便忍不住怒骂,“没用的东西,连个男人都留不住!”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会和贾政做朋友的,自然和贾政是同一类的人,那人也捥惜道:“可惜了,本来有着石家帮衬着,说不定还能帮你在朝中说句话,要补官什么的也方便些,可惜现在……”

他也知道贾政这些年来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再补官,不过贾家不肯出钱出力,贾政原本就指望着石家帮衬一把了,没想到石家又跟贾家退了亲,这事怕是难了。

他顿了顿又问道:“这事怎么说都是石家不对,没给点补偿吗?”

无论是银钱还是人脉,总得补一点才是。

贾政无奈道:“你还不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无论大小事都是我那侄子做主,这还不便宜到他身上了。”

他着实不甘,明明他才是元春的父亲,这补偿也该是他们这一房的才是,怎么就便宜贾瑚了,这贾瑚也着实不懂事,怎么就一个人把这赔偿给占了?好歹也该给他和珠哥儿喝点汤才是啊。

那人啧啧有声,“那真是可惜了。”

别看石家不如荣国府,可他们也是四王八公之一啊,要是他们说上几句,帮衬上几把,贾老弟也不用一直在白身上蹉跎这么多年了。

那人惋惜了几句,最后又叹道:“可惜这事已经定下,不好叫石家再补偿一二了,不然说不定贾老弟就能换一身衣裳了。”

贾政心中一动,“要是元春……”

要是元春因为石家退婚一事而出了什么事,石家能不再补偿一番吗?

那人喝着小酒的手一顿,定定的看着贾政,好似今日才头一回认识贾政似的,他许久后才叹道:“我说贾老弟,那可是你的亲骨肉啊,你可舍得?”

得,他倒是不知道贾政有这么狠辣的一面,倒是他眼拙了。

贾政眼眸微眯,淡淡道:“女子本就该贞节自重,我这也是为了荣国府的名声着想。”

是的,既使被退了亲,女子也该守贞以终,岂有再谈婚事之理,他这个做爹也的是为女儿好,免得她熬一辈子啊!

作者有话要说: 华夏从远古的时期就有殉人之风,其中最鼎盛的时期是商朝,那殉葬的人当真是各种人都有,跟据考古记录,殉人里有高加索人种、爱斯基摩人种和马来人种的头骨,性别自然男女老少都有,甚至还有小婴儿也跟着殉葬。

殷商之后虽然殉葬风未减,不过数量上倒是少了很多,殉葬的类型也大多限于妻妾跟奴仆,到了汉唐之后便几乎是没了,像唐三彩便是代替殉人的一种冥器。

但很不幸的,殉人之风在明朝重新开始,明朝的妃嫔宫人殉葬也是有名的多,后来才被明英宗废除,而明亡之后,清朝初期还是有着殉葬之事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尔衮他娘。直到康熙时代才正式写入政令废除,自此之后才是真的断了殉人之风。

最后,求收藏,求留言,么么哒。

章节目录 政贾政作死

那怕贾瑚应了会给元春再寻一椿好婚事, 但突然遭人退亲,元春的心情怎么可能会好呢。

况且荣国府里外, 不少人都知道元春被退亲之事,那怕王夫人和李纨已经尽量约束府中下人, 但还是难免会有些闲言碎语传到元春的耳里, 元春虽不似林黛玉是个心思重的, 但人言可畏, 众口铄金, 那话流传的越来越难听,元春恍恍不安, 自然一日比一日消瘦了。

眼见元春都快被流言给逼的精神衰弱了,贾瑚当下下狠手把贾家下人给清理了一遍, 这次他真不管是几辈子的老人, 曾在贾代善跟前多有脸面, 嘴碎的一律打发出去。

虽是把荣国府上下整肃了一顿, 但贾元春仍是精神不好, 贾瑚无奈,便干脆做主让元春到贾敏家里小住几日, 散散心。

贾敏在林如海的七七之后便就搬上了京城与黛玉、默玉团聚, 贾瑚也帮着在京城有名的清贵翰林所居之所置办了一所五进大宅。

虽然贾敏是希望能住得离娘家近一些, 不过考虑到林默玉将来是走文官之路,还是离文官所居之地近点好些,况且那处离贾瑚的安北伯府亦颇近,也方便贾瑚照拂林家。

贾敏在得知元春被石家退亲之后, 便对元春有了些歉意,虽说这年代没有外甥女给姑父守孝的理,但大凡要脸的人家都会避开这段时间,毕竟成亲是一生一次的事情,谁会希望在考期办丧事呢?

贾敏总觉得是自家害了侄女儿被退亲,待元春当真是比待自家儿女还要好上几分,食衣住行样样尽心。

虽说考期用不得荤腥,不过林家的厨子手艺精良,最是擅长做些清淡之食,虽然做的是素食,但也做的有滋有味,丝毫不比荣国府里的菜肴逊色了。江南更有得是上等的珍稀布料,一箱箱的新造衣裳尽往元春的房里送,倒让元春有些不好意思了。

再加上林府的下人大多是贾敏从江南带来的,对京里的八卦不甚清楚,只知道表姑娘来林府小住,陪陪夫人,全然不知道表姑娘被退亲之事,没了那些酸言碎语,元春的精神自然也跟着好了些。

就酱,当元春回贾府之时,整个人的气色也比先前好了许多,看的王夫人一直不断念佛。

她原本对贾瑚送元春去林府小住一事本有些不喜,在她想来,林家可是丧家,虽是过了七七,不过总是不吉,元春身上遇到的遭心事已经够多了,那好去林府这晦气处小住呢。

不过随着贾瑚年岁渐长,他在荣国府的积威极重,王夫人虽是长辈,也不敢做贾瑚的主,只能让他把元春送到林家小住了,万没想到元春在林家既然待的着实舒心,回来时还胖了一些。

王夫人喜道:“我的儿,看来你去林家休养一阵,倒真是去对了。”

瞧着气色,还真是比先前好多了。

元春微微点头,“四姑姑待女儿极好,女儿在林家倒是比先前舒心多了。”

她先前心情郁闷,有大半反倒是家中的闲言碎语所引起的,偏生这荣国府中的老人甚多,无论那个都是不好管的。

母亲虽是暂时帮着大太太管家,但毕竟是分了家的二房,名不正言不顺,有很多时候也不好下狠手处理,是以先前府里的流言一直没停过。

瑚大哥虽是出了手,但这府里那户跟那户不是多少沾亲带故了,吵吵闹闹的,倒比先前更加烦人。反倒是在姑母家中,无人知道她被退亲之事,着实安静了许多。

不得不说,姑母治家当真是比母亲严厉的多,她在林家里的这些日子,竟然连半句闲言碎语都不曾听到,少了那些明为同情,实为看笑话的眼神,再加上姑母的细心照料,她自然是比先前要胖了些。

王夫人喜的直抹泪,又欠身对贾敏谢道:“当真是多谢四妹妹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