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章 工作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送走了尹二少跟村长,文先生将傅子寒拉到书房,商讨要怎么设立村学课程。

原本这事儿应该很简单,文先生教书育人大半辈子,随便说几句都行。但是某次跟傅子寒讨论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傅子寒说的一席话,让文先生有了另外的想法。

其实傅子寒也没说太多出格的事情,只是说需要在课程里面加一门时务课。

这时务课是宣讲朝廷的条例规章的课程,也包括了分析为何要出台那些条例之类的。这是初级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们懂得分析时务,为以后自己的前途做规划,然后聪明点的,还能自己从时务中领会朝廷想要做什么,从而去迎合主考官的想法。

再有,朝中往往有令不通达的困扰。这其实就是个分析手段和思维缺失的毛病,也有可能是当政的地方官故意愚民而造成的。

傅子寒想要从这点出发,让普通的平民知道圣上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得做到什么程度,也是从另一种层面去维护圣上的统治。

这其实就是后世的政治课的简化。首先得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国家如何,我们的生活如何,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如何,才能让他们从心里去爱自己的国家,去维护现在的稳定,去追求更好的发展。

这些话是傅子寒想要说的万千话语中最不容易出错的一点,也是因为这种做法不会受到当政的打压,他才试着跟老师商讨打算试行的。

最初的时候,文先生觉得傅子寒这是瞎折腾,可后来他发现傅立文接受他父亲的观点很迅速,并且执行得很好,为此连他的时策题都比同龄人写得更优秀后,文老先生就开始犹豫了。

他这些日子在傅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他想的则是另外的层次。他觉得这些东西从孩子身上入手还是太早了,最合适的,应该是秀才之后到举人之前这个阶段,是最为合适应用这些方法的。

毕竟秀才之前,也只能说是识字而已,让他们去分析国家大事,当时的时策,那简直就是场灾难。而秀才之后到举人之前,这段时间他们接触的东西很多,很广博,路子也还没有确定下来,多接触一点这些东西,对他们自己以后的规划有相当的好处。

而到了举人之后,基本上路子就定了,他们要学的更加专业,甚至得亲自入场厮杀之后才能领悟,这些东西就不是老师能够教导的了。

傅子寒毕竟没有经过这一步,他的想法不错,然而实施起来有待后观。再有一个,他是很单纯的想要教导学生,但这样一来,必然会让某些人觉得他在结党营私,所以这件事情不能他亲自去做。

而文先生自己是老臣告老归乡,家里又单纯,没有那些牵牵绊绊,加上他本就是夫子出仕,所以他出面才是最合适的。

再说有了傅子寒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连同文老先生自己都思维打开,甚至还给不少好友去信,交流这些问题。

今日他要说的,就是其中一位苟姓的老先生,也打算插一脚,现在都在来的路上了。

听到老师的话,傅子寒额头都是汗。他真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东西老师竟然如此看重,还不顾身体亲自操劳,这要是被他的师兄们知道了,他岂不是要被骂得狗血淋头?

不过既然老师有这样的干劲,他也不会去泼冷水,只托了童胖子帮忙,请了一位退养回家的御医到同县来,希望能帮老师调养下身体。

这位御医也是这方的人,老家离同县不远,牛车也只需走上半日即可。家里只有出嫁的两个女儿,老伴也早早走了,说得上是孤苦伶仃一人。因此童胖子上门延请的时候,方老御医半推半就的点了头。

搁其他家他肯定是不愿意去的,但是傅家不同,早些年傅家老爷子还对他有恩。虽说傅老爷子已经离世多年,没人会再提及,但他自己个儿心头还惦念着,加上傅子寒请他去住的地方离他老家不远,离他出嫁的二闺女婆家更近。跟文老先生住一块儿,他还能有个伴儿说说话什么的,就当养老了。

这样一来,傅子寒发现就是扩建之后的宅子都有点不够用了,也幸好大湾村不远,实在不行,他让立文搬去大湾村,将同县的宅子让出来就行。

然而还不等到他开口,尹二少就托人送了一座别庄过来。

这座别庄找的名目是谢礼,二少的两个孩子也会在别庄住,庄子旁边稍微小一些的另一座庄子,是尹大少的,除老二家的两个孩子,其他愿意跟着读书的都能住过来。

这样安排也是因为村学还没开始,等村学开课了,自然会将适龄的孩子送到那边去读,而这边别庄只给需要下场考试的孩子静修用。

这个别庄离县城很近,特别是从傅家这边的西南门出去,只需半个时辰。

别庄前面还有个水塘,种了荷花,六月时候,这里的景色极具诗情画意。

“碧荷映玉泉 妩媚顾自鲜。婷婷戏绿水,轻展碧玉伞。秀色压群艳,清香谁更怜。”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