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57章 圣女娘娘(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真庆义学堂是元太师办的三所义学之一,位于皇城东门口外“真庆观”后头。

真庆观本是座香火凋敝的半废道观,已有数百年历史,听说前朝昌盛的时候,也曾经香火信客不绝。

只因官家重佛轻道,到了这一代,真庆观便渐渐成了座清观,人迹渐绝。

后来不知打哪儿来了个道姑,也不知哪年在里头住下,日日独自开门、打扫、进香、关门,倒是时时将观内几座天尊、真人像打理得干干净净。

后来那道姑又收了几个女弟子,观内又偶尔有女眷上门求签问道,据说还挺灵验,一传十十传百,来求签的也就越来越多,道观算是又活了过来。

真庆观最后院的一片殿堂,原本供奉的伏羲、神农、轩辕三皇像,称三皇殿,如今都只剩下三个坐墩,金身已不知去了何处,彻底空置下来。

这偌大的地方便被元太师给租用来办学,又将与前院中间的隔门锁死,以免扰道姑清修。

这义学堂本没有名字,为称呼方便,渐渐被人称作真庆学堂。

真庆学堂专收开封府内家贫又颇有资质的好学弟子,从六岁到十六岁不等,免束脩,只要有足够好的资质便可进学。

但极少有人知道这学堂背后的创办者,乃是当朝太师大人。

是以元太师溜达到真庆学堂时,院坝里头的玩耍蹴鞠、投壶、铁环的孩子们,也不过以为来客是个普通老者而已。

“您来了。”掌院李尧恭恭敬敬侯在后院门口,将元太师迎进屋内。

“嗯。”元太师并不多言,点点头,带着随伯进了屋。

“您可要先用茶?”李尧年过三旬,面容沉稳,貌极普通,正欲抬手端茶的右手,却只有四个手指头,小指是断的。

他是元太师门生之一,丁亥年取了科考二甲第六十七名,先放了个州县小官,后三年绩优,入京御史台。

因上告刘渭宦官擅权,被卷入五年前的科考舞弊案,遭贬官流放,幸得元太师保出,隐于此学堂,再不入仕。

此间学堂先生,均是像他这样入仕不利的官身或是落魄举子。

元太师摇摇头,“不必了,你在外头照常就是。”

李尧一躬身,目送元太师往后头走去。

这院子最后头是个香堂,原是道观中惩罚犯错的道姑跪天尊的,四面无窗,中间一尊真人大小的天尊像披着红布,站在基台上,颇有几分煞人。

元太师先跪在天尊面前蒲团上,磕了三个头,再起身,竟是掀开那天尊红布,钻进去绕到天尊像身后。

他轻车熟路在天尊像身后不知怎么动了动,那天尊后背竟悄无声息往下落去,一扇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门赫然出现在石像身后。

门内隐隐可见一坡往下的台阶,元太师从怀中掏出火折,独自往下走去。

台阶尽头是一条宽敞通道,且没有闭塞之感,似有通风之口。

台阶下站着一女子,身穿道袍,手提风灯,见到元太师一躬身,“您来了!”

元太师点点头,“娘娘出关了?”

“是。”那人提起风灯,引着元太师往前走,风灯映上脸容,是个面容古朴的道姑,长眉入鬓,看起来温婉和善,“娘娘正等着您。”

元太师跟着往前走,昏暗黄光照亮四壁,泛青的白石板一路铺得整整齐齐。

直走了十丈许远,面前一道石门,门上中间一道内嵌的圆形石锁,圆圈中的花纹,赫然是一只展翅斜飞的燕子。

道姑抬手,轻轻敲了石门三下。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