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章 事败 (8)(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裂。响动太大,自然惊动了众人,秦桓和柳穆清才来,就见到一人在一地木屑之中呻/吟,而卫珩紧紧抱着秦婉,后者还有几分发抖,看来是受了惊吓。

忙命人将蒙面人抓起来,卫珩紧紧揽着秦婉,感觉到她在发抖,轻声说:“没事了,婉婉,没事了……”

秦婉惊魂未定,呼吸粗重,那蒙面人被闻讯而来的侍卫抓住。刚将他的面巾扯下来,对方并不难看,平平无奇的长相。只是在秦桓看向他的时候,他却露出笑容来,卫珩立时高声叫道:“不好!他要服毒——”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我醋缸还是很帅的~咱们一边甜宠一边要开始怼人了~

59 伤风

卫珩一面高声呼道, 一面飞快的上前, 单手扣住那刺客的下巴, “咔”的一声脆响之后, 那刺客下巴脱臼,嘴不自然的张着,嘴中落出一枚蜜蜡丸子。秦桓忙命人将其敲开,才见其中包覆着见血封喉的毒/药。

看着其中包覆的毒,秦婉的神情又白了几分。这明摆着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若是能够安然杀了自己固然最好, 若是杀不了自己又失手被擒, 那么便服毒自尽,一点痕迹也不给人留下。

她白着脸儿的样子显得愈发楚楚可怜, 卫珩忙重新回了她身边,将她抱入怀里加以安抚。他现下很是狂躁,若方才他并未出去, 也不会给了贼人可趁之机, 让婉婉受了这样的惊吓。若是婉婉有什么好歹……念及此,他看向了被侍卫押下去的刺客,目光深沉至极。

命人将刺客带下去之后, 秦桓转头则见妹妹被卫珩抱着, 脸上肌肉不自觉的抖了一下,还是不动声色的挥退了所有人。紫苏和杜若何等乖觉, 自行去给秦婉准备热水和红糖姜汤来,一时之间, 舱房之中便只剩了卫珩和秦婉两个人。秦婉一直白着脸儿不说话,让卫珩心急如焚,捧着她的脸低声说:“婉婉,是我不好,我不该将你一个人留在舱房里。”若非他撞破了这一幕,现下秦婉已然被投入了湍急的运河之中。

尽管运河水不曾结冰,但必然寒冷彻骨,秦婉身子又弱,一旦跌了下去,势必立即会被卷入水中,而后……

他不敢再想,抱着秦婉的手隐隐发抖:“婉婉乖,别怕,没事了。”

攀上他的肩,秦婉笑道:“卫珩,我不怕。”从未想到,自己会有一日醒来回事凌空的状态,加之身下碧绿湍急的流水,让秦婉十分后怕。但是卫珩救了她,如他承诺的一般,在最关键的时刻回到她身边保护她。这样想着,她用力抱住卫珩的双肩:“我没事,真的。”

生怕她受惊过度而坏了身子,卫珩神色稍霁,还是将她抱得更紧,这才发现她方才梳成辫子的长发落在了河水之中,已然浸得棉袄湿了一片。他忙将秦婉放开:“快,将衣裳脱了。”

原本正在温存,他忽然舍了自己,又说出这样一句话,秦婉有几分发怔,旋即脸儿烫了起来,抿唇不语。见她迟迟不动,卫珩这才意识到这话有多孟浪,耳根也是一热,转身背着秦婉:“衣裳湿了,免得一会子害病,可要赶紧脱了湿衣裳。”

秦婉这才注意到后背湿了一片,又因紫苏和杜若不在,说不得只能自己将衣裳脱了。她窸窸窣窣的脱衣声传来,让卫珩意乱神迷,耳根愈发烫了。她身上的馨香味忽的靠近了些,卫珩正要回头,就感觉到她贴在了自己身上,软软的身子贴着自己的背,一片温软。卫珩浑身都僵了,舌头也有些打结:“婉婉……”

秦婉并不理他,小手将他斗篷的带子解了,蹑手蹑脚的脱了之后,裹在了自己身上。他的斗篷那样大,将她裹得严严实实,加上他干净的味道,秦婉很是欢喜,轻轻的笑出来。

卫珩绷紧了身子,又听得她的笑声,心中好像有无数的小猫爪子在挠,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侧躺在床上,裹着自己的斗篷,正对自己盈盈含笑,心中顿时温软一片,握着她的小手,低声道:“婉婉……”

屋外有几声响动,只当是紫苏和杜若回来,卫珩并不怀疑。岂料宋夷光从外面进来,扑到秦婉床前,眼里全是泪,哭得小脸全花了:“阿婉,你吓死我了!”她来不及说后面的话,掩面又是一番哭泣。她哭得肝肠寸断,让秦婉愈发的好笑,正要劝她,柳穆清从外面来,将宋夷光扶起来:“婉儿没事,你不要这样哭,看来仿佛是有事了一般。”

宋夷光没好气的瞋了他一眼:“我哭我的,才和你没有相干。”又抽抽噎噎的看着秦婉,止不住泪花,问道:“你怎么穿着卫珩的斗篷?”偏巧她方才哭得太惨,眼泪鼻涕都出来了,说完这话,竟然哭出了一个鼻涕泡儿,秦婉当即不厚道的笑出声来,宋夷光又气又恼,跺脚说:“阿婉!你还敢笑我!”

她说得凌厉,脸却红了。柳穆清好笑万分,取了手巾给她擦干净,这才笑道:“你呀,还是这样冒冒失失的。”又望着秦婉,见她虽然受了几分惊吓,但气色还好,料想应该没有什么大碍,这才勉强放心。

而因为秦婉险些遇刺,这事非同小可,秦桓当即命画舫靠岸停船。秦婉吃了红糖姜汤,又泡了热水,这才被辗转送回了雍王府之中,当日就有些发烧。这消息传到宫里,帝后与太后皆是震怒,不仅是因为秦婉是自己疼爱的小辈,更因为她是天家的郡主,竟然有人潜入画舫欲置郡主于死地,俨然是在皇室的脸上抽了个脆响。

是以皇帝震怒之余,命人彻查此事,而秦桓少不得变成了传讯的第一人。

“你说是卫珩救了婉儿?”听完秦桓说出遇刺的前因后果,太后的语气当即便森冷了起来,让秦桓如芒在背,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是,的确是卫珩救了婉儿,若非卫珩及时发现了婉儿舱房之中有异动,撞破了刺客大逆不道的行径,之怕婉儿便被投入了运河之中。”

作为哥哥,秦桓一直是将秦婉当成自己的亲妹妹的,所以,在知道秦婉对卫珩有情之后,他也愿意在太后跟前帮着瞒住两人行止亲密的事。但遇刺之事,兹事体大,秦桓不可能保持沉默——保持沉默则就意味着放任幕后主使逍遥法外,那样一来,秦婉岂不就白白受了委屈?

“那卫珩为何会在画舫上?”太后胸口微微起伏,看向这个自己一贯喜欢的孙儿,“你带着太子妃和婉儿夷光泛舟游玩,卫珩为何会在画舫之上?是你让他去的?”说到这里,太后便多了几分不善,“瞧瞧先头卫氏的模样,还想不到卫家的都是包藏祸心的小人?保不齐哀家的婉儿就是给卫家的人贼喊捉贼害了。”

不想太后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秦桓想要为卫珩叫屈,却也不敢贸然开口。皇帝坐在太后身边,神色淡淡的,看不出半点对于卫珩的维护来,还是被太后横了一眼。秦桓心中叫苦不迭,他是绝对不信卫珩会对秦婉下手的,偏生皇祖母对于卫家偏见太大,他做人孙儿的,也不敢和太后顶撞起来。还是皇后笑道:“婉儿玉一样的人儿,竟然给人盯上了,险些遭了如此横祸,连儿臣这心里也是疼。卫氏虽然不堪,到底和卫珩是隔了房的姑侄,卫珩倒也未必坏得彻底,到底是救了婉儿,母后心里不也高兴么?”

皇后一向深得太后的心,听了这话,太后神色稍霁:“你就是心慈。”又肃敛了语气,“罢了,桓儿不要委屈,是哀家说重了话,卫珩到底是救了婉儿,也是有功,传哀家的话,将库里一株珊瑚树赏给他,我天家不欠卫家任何东西。派人传令下去,不许卫珩踏足雍王府一步,别仗着救了婉儿,就愈发的无法无天起来。”

凤鸾忙领了命下去吩咐,太后瞥了一眼大儿子:“陛下有什么话想说么?”

“母后何出此言?”皇帝笑问道,太后哼了哼,“陛下念旧,难免有什么想要维护的心思。”前些日子,碧波池的事还让太后心中不豫,自然便有些针对自家儿子了。

“母后哪里的话,儿子自然是明白母后的用意的。”说到这里,皇帝只是笑罢了,看不出来半点不妥的地方,太后这才面色缓和:“罢了,桓儿也下去,你媳妇受了惊吓,多陪陪她,别让她动了胎气。”

秦桓忙应了下来,皇后也正巧告退,留那母子二人自行说话去。待出了懿宁宫,皇后才叹了一声:“明知卫珩不被皇祖母待见,怎的还让他上了画舫?幸而如今陆氏还被禁足,不然一旦闹开了,仔细他们母子在皇祖母跟前告你。”

“儿臣很是欣赏卫珩的才华罢了。”沉吟片刻,秦桓还是决定不将卫珩和秦婉的事告诉母亲,“不想会闹出这样的事来,让皇祖母起了疑心。今日若无母后转圜,只怕儿子要给皇祖母迁怒一番。”

“皇祖母年岁大了,往日的事还拧巴着,也是情有可原的。”皇后淡淡笑道,对于此事并不放在心上,“况且你父皇纵然面上不说,但心里也是想着我能劝一劝你皇祖母。好歹我说这话,比他说这话好上一些。”说到这里,她抿出一个和婉的笑容来,“你父皇惜才。”

打今日下了船,秦婉便有些恹恹的,等到回了雍王府,已然烧了起来,急得雍王立时命人请了太医来给秦婉诊治。见秦婉烧红了脸恹恹的模样,卫珩心如刀绞,饶是想要跟上去瞧瞧,但太后懿旨已到,他不能不退了出来。秦媛和秦羽被雍王牵着,眼巴巴的看着卫珩被拦在了府门外,可怜兮兮的拉着雍王的衣角:“为什么不让珩哥哥进来?”

两人大眼睛忽闪忽闪,似乎要淌出泪来,雍王长叹一声,抚着两人的小脑袋:“他有不能进来的理由。”自小及大,雍王都几乎没有违抗过太后的意思,现下自然也是一样。见卫珩立在府门外,阴郁的模样让他都有些为难——他自然知道卫珩是真心关心婉儿的,甚至于,卫珩对于婉儿有那样的感情。

双生子一步三回头的被父亲带走,首领太监含笑出了府,对卫珩打了个千:“卫公子还是回去,王爷也是有苦衷的,总不能为了公子,违了太后的懿旨,让母子之间离心啊。公子且放心就是,奴才等当然会尽心竭力伺候好郡主。”

卫珩纵然不放心,但见雍王府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也明白太后对自己十分不满,未免给秦婉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他便不再强硬,拱手向首领太监行了一礼:“如此,卫某就先行告退了。”

首领太监含笑盈盈,送了卫珩离去。

秦婉素来身子不好,回到雍王府不多时,便发起烧来,吃了一盏药后又沉沉睡去了,紫苏和杜若则绞了湿帕子给她擦拭额头。约莫到了申时左右,才渐渐退了烧,又起身吃了一碗肉糜粥,这才问道:“卫珩呢?可安然回去了?”

杜若是个直爽人,脱口说:“回去了,太后娘娘下了懿旨,不许卫公子踏入雍王府一步,他不回去还能如何?”

秦婉略白了脸,在昏黄的夕阳之下,显得愈发憔悴。见杜若竟然挑这个说,紫苏没好气的横了她一眼,劝道:“郡主不必担心此事,太后娘娘到底还是疼爱郡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待太后娘娘明白之后,自然不会再做阻拦。”

见她宽慰自己,秦婉含笑点头:“我知道这个道理,让你二人为我担心了。”因要为她渥汗之故,屋中地龙烧得很暖,更生了好几个炭盆,秦婉鼻尖渗出一层细汗来,便命两人灭掉几个炭盆。两人闻言端了炭盆出去,隐隐的听到了鸟雀振翅的声音,循声看去,见一只信鸽扑棱棱的落到了窗沿上,“咕咕”的叫上几声,像是在让人开门。

这信鸽她二人都认得,是那只被秦婉改名叫做“小横”的鸽子。紫苏忙将小横手上的纸卷解下来,又唤了个二等侍女在小厨房取一些碎玉米来,这才将纸卷儿送到了秦婉跟前。

正在暗自伤神应该如何解决皇祖母那头变故的秦婉见了这纸卷,立时露出笑容来,接过纸卷儿,打开一看,其中还是卫珩那疏狂的字迹,只是看得出,他有些心神不宁。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郡主安否”四个字,明摆着,并非是给秦婉,而是给紫苏和杜若的。

纵然并非是给自己,但秦婉还是笑出来:“要是你二人不能识文断字,我瞧他问谁去。”又命两人给自己搬来黄花梨木小炕桌,自行写了纸条,让酒饱饭足的小横给送了回去。

另一头的卫珩心神不宁,如今已然是腊月,开春便是会试,俗称春闱,说是坡在眉睫也不为过。但想到今日秦婉被送回雍王府之时那有些迷蒙的样子,卫珩是在放心不下,连素日里看的书也觉得愈发没了滋味。

若是他今日能再快一些,婉婉势必不会害了风寒之症的。他实在看不进去书,只能写了字条,问问紫苏和杜若,秦婉现下怎么样了。

他满心惦念,听得窗外传来振翅声,忙不迭起身开窗,小横打了个旋儿飞进来,落在他肩上,卫珩迫不及待的将它脚上的纸条拆了下来,待看罢,便是如释重负。

那纸条上是秦婉娟秀的字迹,虽只有“安好”二字,但胜过千言万语。

心中巨石一卸,卫珩立时有了精神,忙重新取了书来看。自有小厮推门而入:“大爷,太子殿下命人递了帖子来,请殿下过几日去东宫一叙。”

作者有话要说:

醋缸焦急的样子太阔爱了有木有~

我们皇伯娘和太子哥哥都是好银~好银是不会被虐哒~

60 主使

自打那一日在东宫赴宴之后, 秦桓对自己便是极为优渥, 这点卫珩心知肚明。是以秦桓相邀, 他并不怀疑有什么不妥之处。

因秦婉遇刺, 皇帝和太后都是一番震怒,下令彻查此事。朝堂上一时风声鹤唳,生怕做了什么不妥的事让皇帝怀疑的目光移到自己身上。接连三日,京中都有人被传讯去大理寺问话。纵然往日,秦婉得宠的名声便人尽皆知了,但这一次的事, 自然更加重了众人对此事的理解, 不少世家动了心思,想着在秦婉出孝之后, 要派人上门提亲了。

卫珩今日打了一套拳,又从笼中取了小横出来,将今日的行程写了纸条, 让小横送到秦婉身边去。自己则换了一件衣裳, 往外面去了。

如今已然是腊月,街上人来人往,操办年货的热情并没有因为愈发寒冷的天气而消减半分。绕过人声鼎沸的街道, 卫珩独自绕进了东宫所在的街道。皇宫和太子宫一街之隔, 本就十分近。从角门进了东宫,秦桓身边的内侍总管早就等在了门中, 见卫珩来,上前打了个千:“卫公子可算是来了, 太子爷恭候多时了。”

他是秦桓身边的贴身内侍,素来行事很有自己的章法,从不做什么让人感觉不妥的事。饶是卫珩受了京中诸多白眼,但内侍总管从未对他表示过一丝一毫的不屑,现在也含着得体的笑容:“卫公子请。”

卫珩轻轻颔首,跟在内侍总管身后往花园去。说来也奇怪,偌大的东宫,像是被人清洗了似的,沿途没有遇上一个人。一直将卫珩领到了湖心小筑,因为天气愈发寒冷,湖面也被冰冻起来了。待上了浮桥到了湖心小筑,则见秦桓负手做在其中在,正懒洋洋的翻烤着野味,肉类含着的油脂被烤得滋滋作响。见卫珩来,他含笑:“坐,不必拘礼了。”又对内侍总管吩咐说,“下去,若是有人敢胡乱说什么,杀无赦。”

赵王母子得先帝偏宠之时,秦桓早已记事,自然是记得皇祖母如何被逼迫的。纵然卫氏嚣张跋扈,但秦桓并不认为卫珩和她是一样的人,他本就惜才,加上秦婉心悦卫珩的缘故,更是愿意礼遇卫珩。所以,他并不介意卫珩来东宫,但未免有心之人知道了,让太后又是一番震怒,秦桓很自然的将下人们约束了起来。

卫珩谢了秦桓美意,刚坐下,秦桓便夹了熟透的羊肉放在碟子里:“卫公子不必客气,吃了。”说到这里,他又取了酱汁来浇上,卫珩忙说:“太子不必如此纡尊降贵,卫某着实受不起。”

“怎么受不起?”秦桓笑道,自己取了肉来吃,“方才紫苏才走,婉儿着实将你放在心上,生怕我为难了你,还命人来说,让我不要对你如何。”卫珩浑身一阵,心中暖意纵横,抿唇并不说话,秦桓笑道:“不知婉儿是以为孤是个凶神恶煞的人,还是以为卫公子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了。”

卫珩抿出淡淡的笑容来:“不知郡主身子可好些了?”

“说是还有些咳嗽,但也没什么大碍了。”对此心照不宣,秦桓含笑说道,“到底快要除夕,若是正月初一还害着病,只怕是要病一年的。”

听罢这话,卫珩心中稍霁。尽管两人靠着小横,从来没有断过联系,但小横再厉害也不过一只信鸽,能带的东西有限,小小的纸卷又能写多少东西。卫珩数次想要闯雍王府,但理智到底让他忍住了。每一日心急如焚的等着小横送信回来,纵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对他而言,乃是莫大的慰藉。

吃了一会子烤肉,秦桓又亲自温了一壶酒和卫珩自斟自饮。卫珩酒量颇好,秦桓吃了不多时,便有些上脸了,也不再吃酒,反倒是正色问道:“罢了,如今酒意正酣,孤也要说一说今日邀卫公子来的意图……卫公子以为,那日刺客背后的主使是谁?”

“太子殿下没有审出来?”想到那日秦婉险些被投入水中的事,卫珩目光顿时深沉,良久才说出这话来,“既然太子都审不出来,那卫某就更不知道了。”

秦桓骤然朗声大笑,旋即问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不敢说?”卫珩静默不语,秦桓则拊掌笑道:“你是否要说疏不间亲?只是谁疏谁亲尚且没有定论,婉儿于我而言,好比我的亲妹妹。除非你说出是父皇母后或是皇祖母为幕后主使,否则,自然是婉儿更亲。”

卫珩面色沉沉,并不言语,静默了好一阵子,才问道:“那太子殿下以为是谁?”

“除了老三,还能有谁?”秦桓那温润的笑意忽而变得有些渗人,脸上显而易见的怒意。秦婉一向与人交好,除了秦仪母子三人之外,从未跟人红过脸。而那日里,画舫上那样多东宫的侍卫看守,什么样的刺客才能进来,更不说那是死士,能养死士、能知道太子行踪、还能瞒天过海并且和秦婉交恶的人,除了皇三子秦桓,他实在想不到是谁了。

“卫某也认为是三皇子。”卫珩双拳发出几不可闻的轻响,他曾经怀疑过温一枫,但后来想明白了,温一枫纵然阴毒,但这样极易被人发现的事他是不会干的。以他的性子,真要杀秦婉,就是大罗金仙都救不了。思来想去,还是只有秦仪一人最为可疑。

“往日见老三有些政见颇为出众,如今是愈发的蠢钝不堪了。”秦桓似嘲非嘲,素日里温润的太子殿下,这嘴倒也是刻薄得很,说到这里,他又望向了卫珩,“你不必恼火,婉儿也知道这件事,让你不必为此事分心,专心准备春闱才是正道理。”

“要我就这样放过他?”卫珩冷笑着反问,他原本只是怀疑,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秦桓也说出同样的话,他就知道,这事已然十之八/九是真了,“若是郡主那日死了,我必然杀他秦仪满门!”

不料他竟然说出这话来,秦桓略略一惊,并不说话。他知道卫珩喜欢秦婉,但没想到,这位一向内敛的卫公子,在这一件事上,竟然会如此狂躁,甚至说出杀皇子满门的说法来。沉默片刻,秦桓只是笑:“那你能做什么?凭区区一个解元,能撼动堂堂皇子么?他再被帝父厌弃,也是大熙的郡王,可不是你能动得了的。”

卫珩顿时语塞,秦桓道:“这也是婉儿的意思,你不必担心此事,早些夺得会元才是现下最该做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遑论,现下得知这件真相的,不止你一个。”

紫苏从太子宫出去,又在京城中绕了一圈,在望北楼买了些糕点回去。秦婉刚吃了一盏子琼玉膏,正坐在临窗的罗汉床上看书。因今日卫珩不在,唯恐小横回去了无人给它开窗,秦婉索性将它留下了,这小东西正站在炕桌上吃碎玉米粒儿,时不时咕咕几声,憨态可掬。

将手中的糕点奉给了秦婉,紫苏笑道:“郡主精神好了一些就好,我还怕郡主始终有些不妥,怪担心的。”

杜若只笑:“我伺候得这样好,郡主自然会好得快些。”又端了一碗米糊糊给秦婉,生怕她克化不动。

秦婉含笑,又嫌烫嘴,只将米糊糊放在一旁,笑道:“我让你去传的话,太子哥哥怎么说?”

“太子殿下的意思,和郡主不谋而合,都以为是三殿下干的。”说到这里,紫苏抿唇笑,“今日太子殿下请卫公子去呢,就是为了和他说说这事。”

“秦仪行事乖张,若无温一枫,岂能在朝堂上立足?”秦婉淡淡说道,心中对于秦仪愈发的鄙视。那日她身子悬空在外面,几乎可以感受到运河河水冰冷刺骨的气息,她鲜少有这种不知所措的时候,但那日的确太过渗人,刚睁眼,便离死亡那样近。

想到这里,秦婉勾起一个笑容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他既然要断我活路,我能让他好过?”说到这里,她对紫苏勾了勾小指头,紫苏忙过来,听秦婉附耳说了几句,脸儿顿时发红,还是点头:“知道了,郡主等我些时候,我打发一个伶俐的小厮去问问。”

前世被坑害得那样惨,秦婉说没有怀恨在心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秦桓被圈禁而秦仪变为了储君之后。她前世隐隐怀疑过孟岚和秦仪之间怕是有什么联系,但并不敢当真。在嫁给卫珩之后,也暗中去查过秦仪。偏偏秦仪彼时也不过只需熬死皇帝罢了,连可以称之为对手的人也没有,行事便嚣张了起来,自然是留有把柄的。

那日昏沉沉的睡了一觉,第二日又吃了一些琼玉膏来止咳,秦婉只写了纸条,让小横带了回去,劝卫珩春闱多多用功,纵然卫珩张口应下,但秦婉几乎可以想见他的脸色,必然很不好看。

从妆奁中拣了银凤簪来戴,秦婉倒是十分闲适,又见紫苏不在,问道:“紫苏去了哪里?”

“昨儿个打发了一个小厮去查郡主所说的事儿,现下那小厮回来了,紫苏去打探了。”杜若张口就来,正说着,紫苏便从外面进来,旋即笑道:“郡主莫非有天眼通,这样的事儿,郡主又怎么会知道?”

“我知道的法子多着呢。”秦婉笑道,“既然有这件事,那便散出去,也好让秦仪知道,我可不是他能捏圆捏扁的面团儿。”

紫苏忙应下,正要去做,秦婉忽的叫住她,问道:“青楼是个销金窝,去那里自然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你定是浆洗街的体己银拿出来了是不?”又对杜若说,“去取我的体己银来,给紫苏补上。”

61 春儿

紫苏本还想推说一二, 但无奈秦婉态度强硬, 也就不曾强硬了, 秦婉自补足了她银两, 又命人赏了那去打探的小厮几两碎银子。她慢条斯理的又吃了一勺琼玉膏,又嘱咐说:“你们派人去知会太子哥哥一声儿,没人助我,这事儿我可成不了。”

不过第二日,京中便流言四起,皆说是逛青楼是遇见了秦仪, 堂堂皇三子秦仪流连烟花之地, 在风月楼包养了一名名叫/春儿的风尘女子,如此风流, 竟然不惜以郡王身份去那等地方流连。如今本就是腊月,做买卖的也都归家采办年货,京中便格外热闹, 人一多, 看热闹的就多了,更不说这是皇家的热闹。接连好几日,风月楼之中人满为患, 不少人都想要去看看什么样的女子才能让秦仪这位郡王如此流连忘返。

天家何等注重名声, 堂堂郡王、皇帝的亲儿子,竟然闹出和烟花女子有染的消息, 消息递到宫中,将皇帝和太后着实气得不轻。堂堂郡王之尊, 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偏生要到那样的场所去,去也就罢了,竟然还流连在一名烟花女子身上。皇帝只觉得脸上被抽了个脆响,好似天下人都在看他的笑话,都眼巴巴的瞧着,他是如何教子不善的。

皇帝并不是蠢人,加上秦婉落水的事在先,皇帝本就有些怀疑秦仪,还没让暗卫去查,没成想又闹出这样的事来,心中愈发的恼恨起了这个儿子,让好容易解了禁足的陆妃噤若寒蝉,并不敢像往日一样,给皇后穿一双小鞋。

作为这件事的主使,秦婉和秦桓两人一点罪恶感也不曾有。原本秦婉并不愿和秦仪闹得不共戴天的地步,但她一昧退让,却让秦仪变本加厉,甚至于想让她沉尸河底。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如今让他彻底失了圣心,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因为秦婉卧病之故,索性将府上的事全交给老妈妈掌理。先头雍王妃还在,老妈妈是其得力助手,王府之中事无巨细,她都一清二楚。但老妈妈从不敢托大,料理的事,统统告诉了秦婉,有好几次雍王带着双生子来看女儿,见了老妈妈向秦婉汇报,也大赞其是个忠仆。

这日里,老妈妈从外来,甫一进门,则见桌上堆了不少各色锦盒,重重叠叠,仿佛小山一样,低呼说:“才出去一会子,怎的就成了这般模样?”

“自打郡主卧病以来,每一日可不都是这样?”杜若性子娇俏些,从层层叠叠的锦盒中抬起脑袋,笑道,“咱们郡主可是玉一般金贵的人儿呢。”

听她打趣自己,坐在罗汉床上看书的秦婉抬头笑道:“去,拿我寻开心,愈发没了规矩。”又笑着看向老妈妈,“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老妈妈笑得合不拢嘴:“郡主可知道,现下京中的流言是越传越烈了。都说三殿下是败坏了身子,这才长久没有一子半女。”作为雍王妃留给秦婉的心腹,老妈妈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更知道秦婉和秦桓不遗余力的栽赃了秦仪。但以老妈妈看来,秦仪身为男子却欺负女孩儿,身为哥哥欺负妹妹,都让老妈妈极其看不顺眼,一点也不觉得自家郡主有错。

秦婉只是笑,她很明白秦桓,秦桓素日里温润如玉,也的确是个礼贤下士、勤政爱民的好太子,但他另一面,自然也有身为太子的手段。秦仪这次想杀自己在先,在画舫上引出了那样大的动静,更不说太子妃怀有身孕,一旦受惊动了胎气,那可非同小可。这样两件事一出,秦桓怎会放过秦仪?

是以,秦婉让小横给卫珩传信,让他不管如何都不要异动,免得给人抓到把柄。以秦仪的为人,想要抓到把柄不容易,但可怕的是他身后还有个秉性阴毒的温一枫。

慢慢的摩挲着自己的下巴,秦婉低声笑道:“只怕,我这位三哥哥就要沉不住气了。”如今秦仪远非前世可比,前世之时,秦仪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也从未有过这样被皇帝下旨削爵的情况,陆妃也从未被贬。所以前世的秦仪一直是十分从容,他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在秦桓被圈禁之后更是如此。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个蠢钝之人的事实,如今流言对他这样不利,他迟早会露出自己的狐狸尾巴。这样想着,秦婉又低下头去看书。紫苏旋即出去叫了几个二等侍女来,众人一起动手,将装着丹参鹿茸的锦盒给纷纷搬了下去。各色锦盒只留了寥寥数个,秦婉搁了手中书,笑道:“你二人都将这东西留下,相比是顶好的。”

安国公府送来了自暖杯,博阳侯府也是一双犀角筷,剩下几样,也不过是看着好看罢了。因秦婉体弱,受不得大补,是以各府送来的补品还不如这些看着精巧的小玩意儿。直到翻到了最后一个,那盒子很小不过秦婉的一个巴掌大,其中盛着细密的棉絮,轻轻摸一摸,倒像是生出了暖意来一样。

老妈妈看了一会子,讶异万分:“这物件,仿佛是火蚕绵?”她也不十分确定,只记得当年在王妃大婚之时,卫夫人曾经送过火蚕绵给王妃,只是数量很少。偏偏秦婉出生后体弱多病,每每吹起风来必定着凉,王妃便用火蚕绵给郡主做了襁褓,而后郡主便再未在天气冷下来的时候再害过病了。

秦婉细细看着这轻薄的棉絮,她听说过火蚕绵,这是极为保暖的物件,说是以炎州火蚕所吐的丝制成,只需用一两,便能让棉衣温暖无比,若是再多,便灼热逼人了。此物到底难得,秦婉也并未见过:“这是谁送来的?”

紫苏忙看了一眼礼单:“是夏姑娘命人送来的。”

大熙极重家世,夏家也是大熙的世家之一,是以夏昭华有如此手笔并不稀奇。看来,她是知道自己险些落水,怕是被河水寒气伤到了,这才送自己保暖的火蚕绵。

念及此,秦婉抿出一个笑容来:“夏姑娘有心。”又命人拿了纸笔来,亲自写了信表示感谢。

如今腊月,为了采办年货,是以街上人格外多。茶肆酒楼里也有不少人正在吆朋喝伴,说笑着今日要去风月楼瞧一瞧那位春儿姑娘。

一个小厮飞快的闪进了三皇子府的后门,一路到了书房,秦仪早已等在了其中,见其回来,忙问道:“如何?他怎么说?”

流言接连传了好几日,秦仪本想等它自己散去,谁想越传越烈,他愈发坐不住,只能求助于温一枫,盼着他给出个解决法子来。

“温大人说,如此时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小厮忙回答,又向秦仪打了个千,“三爷还是要赶紧决断才是。”

这些日子,秦仪可谓是受尽其扰。他的确是在风月楼包了姑娘,但这件事,只有他最亲近的内侍才知道,连王妃都从不知晓。但现在,也不知是谁,将这件事散了出去,闹得如此沸沸扬扬。纵然男子风流并非罪过,但他是皇子,是世上最尊贵的大家之子,只要他愿意,后院里养几十个侍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偏偏要自甘堕落去跟下九流的妓/女搅在一起。

即便是不说,秦仪也知道父皇对自己很失望。

“那温一枫的意思是……”秦仪抿紧了唇,问道,“要我杀了春儿?”

“是。”小厮颔首,“温大人说,三爷和春儿的事,除了您和身边的内侍,还有谁知道?三爷平素行事如此隐秘,每次见春儿,都是将她接出来而非自己前去。如果不是那丫头自己嘴巴不紧,将此事倒了出去,三爷也不会陷入如此局面。”小厮越说越觉得有理,“况,温大人还说,纵然现下杀了春儿确是风险很大,也容易惹人怀疑,但只有死人才能永除后患,其中利害,烦请三爷自己权衡一二。”

“要本王自己权衡,要他来又有何用?”秦仪语气十分不善,想到头一次遇见春儿的时候,她风情万种的样子,让秦仪好不沉醉。王妃很好,只是秦仪所喜欢的,并不是像王妃一样温婉的女子,而是热烈如火的姑娘。所以一直以来,秦仪和王妃都是相敬如宾,外人看来自然是感情笃深,但秦仪并不喜欢王妃。

他很喜欢张扬的春儿,但若是为了她,让自己被父皇厌弃……温一枫所言不假,唯有死人,才能彻底让人放心,才能彻底为他保全秘密。

那小厮本就是温一枫的心腹,从三皇子府回去,便径直回了温府。温一枫立在书房之中,正给一株盆栽修剪枝叶,见其回来,才笑盈盈的问道:“话都带到了?”

“带到了。”小厮回答,温一枫微微一笑,“既是带到了,那咱们就等着看好戏。”

“小的有一事不明,还请大人告知。”心腹小厮沉默半晌,还是问道。他的确不懂自家大人到底在想什么,数年前,温一枫便向秦仪投诚,几年间一直是秦仪的智囊,提出了许多政见让秦仪呈给皇帝,使其得了皇帝的青眼。但现在,自家大人何以给秦仪出这等馊主意,让他杀了春儿,将自己抛上风口浪尖?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