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2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贾家上至贾母下至丫头仆妇都是喜好热闹的,而且贾母喜好奢华、贾家人喜欢显摆这种事情, 更是深入骨髓。哪怕刘姥姥只不过是个王家外八路的亲戚, 也当不得贾母想乘机热闹热闹。

其实, 在贾琰看来,贾母会在刘姥姥面前显摆,十有□□是因为贾家已经脱离京师社交圈太久, 贾母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别的亲友,无法显摆, 因此拿着刘姥姥凑数。更重要的是,在当年老义忠亲王坏事之前, 贾家就已经在走下坡路。到如今, 当年远不如贾家的王家都走到贾家前面去了。如果宴请那些故交人家的女眷, 贾母的儿孙一个不如一个只会让贾母丢脸, 在这些人家面前显摆, 根本就是自讨没趣。

换而言之, 如今的贾母,也就只有在刘姥姥这样的人面前显摆了。也许将来贾琏出息了, 或者京中的社交圈开始给贾家送帖子邀请贾家的女眷带着女孩子们过府赴宴了,贾母还能够再度回到京师社交圈, 不然,贾母也只能继续呆在贾家的内宅,或者在刘姥姥这样的人面前显摆, 要不, 就跟原著里那样, 只能在赖嬷嬷这种贾家的老奴才面前耍耍威风。

贾琰是不屑于这么做的。不过,作为孙女儿,只要无损大节,在能够讨好贾母、让贾母开心的时候,贾琰都不会拒绝。

当然,不止贾琰是这样想的,就连王熙凤也是这样想的。

自己跟贾琏之间出了大问题,王熙凤已经看出来了。可要王熙凤主动服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王熙凤打算在贾母这里使劲儿,讨好了贾母,然后让贾母向贾琏施压,让贾琏先低头。

因此,这次的宴会,王熙凤可以说是用心到了十分。虽然被刘姥姥拒绝了让王熙凤很不高兴,但是,跟刘姥姥这样的人计较有用吗?还不如想办法,让宴会热闹起来呢。

所以,王熙凤琢磨了一宿,定了一个大致章程,然后来请贾母决断了。

实际上,这种事情哪里非要贾母决断?只不过贾母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最是不喜欢把自己当成吉祥物,因为那几乎就是老废物的代名词。所以,让贾母来做决断,可比一千句一万句好话来得有用。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王熙凤跟薛宝钗一样,这表姐妹两个,只要她们真心想讨好一个人,真的很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

贾母果然十分高兴,甚至还道:“家里的戏文都听惯了,不如去外头叫个班子来。二丫头,你看如何?”

听见贾母点名,贾琰立刻垂着手站了起来,口中道:“老太太,您忽然问我这个,我还真没什么想法。孙女儿也不知道外头有什么好戏文。不过,我记得父亲那里收着家里旧年排过的戏文,记得《琵琶记》里面有一折叫做《听琴》。孙女儿还想着,若是用了那正经的琴师上台,就着水音,会不会跟那书上写的一样好听。”

贾母当时就笑了起来:“你这个性子,还真像你老太爷。”

“老太爷?”

“是我父亲。”贾母的眼底露出了一丝怀念,道:“那《琵琶记》还是我父亲当年写的呢,也亏得老大巴巴的收着。当年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我父亲就叫人排过《琵琶记》,也曾经叫琴师上台。那琴音就着水声自然是极好的。不过,这样的戏更适合晚上听。”

薛宝钗看得明白。王熙凤说了一车子的好话才把贾母哄开心了,结果,贾琰轻飘飘地丢出了一件听琴就把贾母的心给勾了过去。

薛宝钗不知道贾琰这是有意还是碰巧,但是,她看得明白,王熙凤这一次怕是又要做无用功了。

比起王熙凤这个能给她带来好处有限的表姐,薛宝钗当然更想讨好贾琰这个将来对她的前程有更大帮助的县君娘娘。

薛宝钗赔笑道:“老太太,这事儿可真是巧着呢。老太爷当年写的戏文,大老爷收着,还叫二妹妹给翻出来了。可不是巧是什么?”

贾母道:“也不算巧,老大就喜欢这些东西。他那个书房,别人是不让进的,可二丫头要进却不会有人拦。二丫头要找什么书,直接可以去老大的书房。就是老大手头没有,也会去外头给二丫头淘弄。”

贾琰笑道:“在疼儿女这上头,父亲跟二叔是一样的。当初珠大哥哥在的时候二叔不也满世界地给珠大哥哥找名家注解的经史子集吗?只不过,我哥哥是个惫懒的,辜负了父亲的满腔期待,便宜了我这个妹妹,想要什么书都方便。”

贾母笑得前仰后合,道:“你这张嘴啊!要我说你什么好呢?你这是嫌你哥哥不知道上进了?仔细你父亲知道了,把你哥哥一顿好锤!”

贾琰道:“老太太,看您说的,若是早两年听到这话,父亲的确会生气。可如今,我哥哥也明白过来了。再者,我哥哥在读书上的天分的确有限,这是老天爷定的,谁也没法儿。好在有得有失,老天爷没让我哥哥沾一层文曲星的书卷气,却给了我哥哥一颗能做事、会做事的玲珑心!如今哥哥在部里做得不差,听说户部尚书大人已经夸过哥哥好几次了,哪怕是去年秋天哥哥才进户部,这年末考评依旧得了个优字。如今我父亲哪里舍得锤哥哥。”

听得贾母连连点头:“是啊。当初琏儿刚得了这个差事的时候,我还担心他跟他二叔一样,被人家耍得团团转。他又才那么一点年纪,就是吃了亏,也未必知道呢!”

邢夫人见状,也凑趣儿道:“老爷和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可谁想到,琏儿在家里是这个模样,出去之后竟然换了一个模样。老爷私底下还说,一定是我们家的那些奴才们太过厉害,把琏儿历练出来了。媳妇儿都不知道,这事儿是应该谢弟妹好还是怨弟妹好。”

邢夫人这话委实不动听,王夫人当时就便了脸色,就连贾母也拉下了脸。

不过,就是薛姨妈薛宝钗两个都觉得这句话是大实话。

别的不说,如果不是王夫人仗着长辈和荣国府当家太太的身份在这府里作威作福,如果不是那些奴才们仗着王夫人,不给贾琏这个荣国府的真正继承人面子反而把贾琏当成荣国府的小管事,贾琏怎么可能历练出来?又怎么可能在户部走得稳稳当当的?

由此可见,一啄一饮,自有天定。

往日贾琏在家里吃够了苦头,所以他才会在官场上走得顺风顺水。

对比之下,贾政拿着荣国府的帖子,以荣国府的正经主人自居,就是荣国府的应酬也多是由他出面,把他养成了眼高手低的性子。再加上王夫人是荣国府里的当家太太,又能干,早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摆平了,使得贾政在处理事情上面越发稚嫩。这直接导致了贾政在工部的碌碌无为,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贾政初入官场的时候还是有实权的工部主事做了一年之后就明升暗降成了工部员外郎然后在工部坐冷板凳直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邢夫人的话是不好听,但是,就是贾母也不得不承认邢夫人说得有几分道理。

朝廷养着那么多官,就是要这些官帮朝廷做事儿的,贾政什么都做不好,人家哪里不厌弃的?贾琏能够做事,别人自然另眼相待。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