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七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得, 这个主意只是名义上好听罢了, 但实际上统筹之事还是捏在明达的手上,毕竟作为岳父,老熊同志不向着明达向着谁。

不过明面上听起来不是明达的一言堂就好, 其他的大家都是在官场混的,心知肚明就行。于是随着圣旨下发辽东,明达在老熊同志的全力帮助下一边加紧练兵,一边按照修筑固城,加紧备战,以防皇太极极有可能的偷袭!

这一天并没有等多久,天聪元年也就是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继征朝鲜王朝之后, 决定亲率八旗精兵攻打大明。

宁远之战胜利后, 袁崇焕就任宁远巡抚,主宁远政务, 受辽东经略孙承宗以及辽东巡抚明达管辖。与明达坚定认为“该坚壁清野,将关外百姓迁回关外,创造一片真空带、不得八旗精兵补给的可能性”, 作为宁远巡抚的则秉承孙承宗思想、提出的恢复大计, 也就是以辽人守辽地, 以辽土养辽人。

袁崇焕一系主战派认为,他们目前最主要做的应该是大面积修城屯田,以屯养战。鉴于袁崇焕的这个方针,与朱由校亲自下达的“修筑固城, 加紧备战”旨意并不与袁崇焕提出的方针相违,明达在熊廷弼的授意下,干脆卖了孙承宗孙阁老一个面子,放手让袁崇焕在宁远之地全力折腾。而后明达亲自下令加固和扩建锦州、宁远及中左所、中前所、右屯、大凌河等关外诸城堡,调集兵马,充实粮饷,大兴屯田,并募集6万余兵据守各城,下令由宁远巡抚袁崇焕亲自坐镇宁远,平辽总兵赵率教镇守锦州。短短时间,就构成一道"宁锦防线"。

宁锦防线构成没多久,觉得攻打大明时机成熟的皇太极借口‘明朝在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悍然发动对宁锦之地的进攻。

要知道不光后金在明潜伏了大量间谍,大明派了不少锦衣卫出身的间谍潜伏在后金。无论是前宅后院,还是三教九流之地,无论是饱受主子信任的奴才,还是宠婢侍女,普通身份的贩夫走卒,间谍们的身份可谓花样百出,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间谍们做不到的。

这不,皇太极刚做出攻打大明的决定,明达就接到了消息。当即让满桂、孙祖寿两人共同移驻前屯,老熊同志(熊廷弼)则取代孙祖寿,与长子熊兆珪一起移驻山海关,黑云龙与明达关系甚好的麻登云一同移驻一片石。

至于锦州方面,则由他和孙承宗亲自坐镇,以副总兵左辅统金国奇为左翼,以副总兵朱梅为右翼,平辽总兵赵率教居中调度,贾胜领奇兵东西策应,镇守太监纪用驻锦州。

这镇守太监纪用乃是魏忠贤所派,平时颇得魏忠贤信任,隐约也知道点明达与魏忠贤的真实关系。因此来了辽东之后,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肆无忌惮的索要贿赂并收揽兵柄,反而十分乖觉,事事与明达的命令为先。

如今明达虽然年幼,但在老熊同志的□□下,军事方面的才能可比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文官好得不要太多。在这一连串的布置下,作为进攻方的后金军队可以用损失惨重来形容。皇太极打了将近一个月,坚若磐石的宁远城依然屹立未动。

无奈,皇太极只能挂出免战牌,在营地召集心腹大臣,一起商量对策。

“主子爷,咱们在这儿已经耗了二十多天,人马皆乏,粮食方面也有不足。这满桂、祖大寿二人要是再拒战守城不出,该如何是好!”再这样耗下去,耗也将他们耗死了,毕竟据派出的前哨探子回禀,不止宁州一代,就连锦州一地沿边小堡全都撤兵,和百姓一起归并大城,再次实行坚壁清野,合力御敌之策!

估计这回出袭宁州怕是要无功而返了,至于锦州多半也……

范文臣暗叹一声,跪俯在地后,用忠心不二的狗奴才形象像皇太极进言道:“主子爷,奴才建议咱们可买通镇守太监纪,由他牵头,让大明主动和咱们谈议和之事。”

此时范文臣这个明奸,已经被皇太极收了当包衣奴才,所以范文臣对皇太极还叫一个忠心不二,至少论忠心程度,比皇太极的老子□□哈赤要高不少。

而出于对人才的看重,即使看不上范文臣奴颜媚骨,知道其算得上后金首席智囊的皇太极还是将范文臣的话听了进来。

皇太极也觉得这么打下去也不是办法,略加沉思片刻,开口对范文臣说道。“你这奴才这主意出得不错,具体事宜就由你全权安排。”

玩阴谋诡计是汉人们的强项,马背上长大的他们对这一套可不太擅长,所以还是将给范文臣这个汉人出身、却对自己忠心不二的狗奴才来做,皇太极相信范文臣一定会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