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鸭血粉丝汤是南京名吃, 更是金陵小吃中重要的代表,其做法简单, 很适合在自营小店中卖。莫文远相信, 一旦绿豆成功耕种, 粉丝实行量产,这道菜一定能成为镇店之宝。

而且, 与其他不宜保存的食材不同,晒干后团成团的粉丝很方便旅客随身携带, 价格不高,烧开吸水后抵饱,比起生硬的干粮,粉丝几乎就是人间美味。

鸭肝是莫文远几天前卤的, 颜色呈灰色, 他把鸭肝切成一小块一小块,装入盘中;油豆腐果与鸭血在鼎中盘桓,眼看时间差不多了, 大漏勺接着粉丝,在煮开的锅里过一圈,也就一两分钟的功夫, 粉丝就烫熟了。

从大鼎中盛汤,捞鸭血和油豆腐, 把粉丝往碗里一倒,再加上翠葱香菜,香喷喷的鸭血粉丝汤新鲜出炉。

李三娘在门外看着莫文远做, 她和儿子想法一样道:“我看这菜适合在铺面卖。”方法简单,速度又快,她估摸做碗鸭血粉丝汤的时间和做一碗豆花差不多,而且配料的钱也不多。

“等绿豆多了就可以,现在绿豆太少了,自家人吃吃都不够,更不要说卖了。”

“等到四月份种些。”

“你会种?”李三娘奇了,他家儿子农田都没怎么下过,怎么会种新式产品?总不能又是菩萨告诉他的!

“不仅我会种,只要是田里刨食的都会种。”他道,“和种黄豆的方法一样,不难。”黄豆的生命力顽强,收成也不少,便是再贫穷的家里,只要没有遭遇连年的天灾,就能靠吃黄豆挨很久,他也挺能理解为何无人把绿豆带回中国的,就饱腹感而言,黄豆确实比绿豆强,便是在种植此类豆的天竺,也仅用它烧水或者煮熟了吃,并不抵饱。

李三娘听后也道:“这么容易?”那样确实可以种。

说话间她从莫文远的手上把托盘接过去了,矮桌前众人已在坐着等,中黑羊又变成了少年人的模样,他这段时间人型控制得很好,可以稳定地长时间出现,吃饭时经常以此种形态端坐在桌边,家里人已习惯了他的存在。

莫小狗先吸一口粉丝道:“此物口感与馎饦相去甚远。”劲道,不易咬断,藕断丝连,富有弹性,容易吸收汤汁。

馎饦吸多了水也会涨,但两者的吸水不太一样,面吸收了水后体积涨大,质地变软,味道却还一个样,粉丝的吸水能力还要强,也更易染上汤汁的味道。

总的来说,新吃食很受家里人喜爱,他们吃得满心欢喜,并一致认为此物可以量产,他们家的田终于要有用武之地了!

……

在莫文远离开长安的半年内,李三娘等人也没闲着,尤其三娘,下了好几回江南,充分考察了当地的市场,不断修改令李三娘食肆入驻江南的方案。

长安与江南之间距离不近,然行走两地却不要花太多时间,从隋炀帝时期起,江南就被称为长安粮仓,供给粮食。没法,长安虽有关中沃野之称,然长安城中的市民实在是太多了,本地的粮食实在无法自给自足,朝廷众人选择从江南走水路运输粮食。

谈到两地之间的水路,李三娘便有说不完的话,侃侃而谈:“往返两地,最快就是走水路,广通渠与通济渠相勾连,可至淮阴,随后经过邗沟与江南河,可至余杭。“李三娘考察过四地、分别是应天府、苏州、扬州还有杭州郡,,四者都很繁华,城市风貌各有千秋,考虑到扬州城市最为繁华,本地富豪又多,交通也便利,她最后还是决定把江南第一家店定在扬州。

李三娘是个有野心有远见的人:“江南只开一家店是远远不够的,居民也颇为富庶,扬州开第一家店后,只要经营得当,其他几地也可跟上开店。”

莫文远对扬州还是很好奇的,唐代扬州之繁华从后世诗句中就可见一斑,无论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还是二十四桥明月夜”,说的都是扬州的景观,许多文人墨客都流连于此,他道:“扬州怎样,繁华与否?”

“繁华是肯定繁华的。”李三娘道,“可别同长安相比,扬州的繁华与此地并不相同。”带有江南水乡的缱绻味道,以她的眼光看来,扬州无论男女都似乎比长安的婉约些,当然了,做起生意来就没有婉约不婉约的,讲起价格来杀气腾腾。

“若有机会还是要亲去见识一番才好。”

莫文远笑嘻嘻道:“阿娘你既然准备在扬州开店,我定时要去呆一呆的,没了我,偌大的店怎么开的起来。”

李三娘伸手在他额头上点了一下道:“还挺傲。”但她得承认,莫文远说的是实话。

中黑羊在旁咩咩咩咩咩道:想去扬州,同我说便是。

去不了天竺,扬州却不成问题,只要是中国内的土地,就没有他去不了的。

莫文远却道:“用神行千里到扬州同在船上慢慢摇荡过去不同,是两种感觉,想要走马观花看沿途风景,还是乘船去为上。”

中黑羊似懂非懂,点点头又摇摇头。

“现有一问题,我在扬州等地吃了几顿便饭,发现他们那的口味与长安洛阳相差不小。”长安洛阳都是北地口味,距离也近,菜色上无甚差别。

江南却不同,口味有差别且不说,食材上当地人更喜欢食鱼虾等物,李三娘在江南考察一番后认为,以北地风味在那儿开店,或许能够站稳脚跟,却不会取得预计的好成绩,正因如此他才停下脚步,等莫文远回来。

在口味上莫文远是权威,曾经到了食肆的江南行商对他所做之菜赞不绝口,李三娘想自家儿子说不定烹调出令南方人满意的口味。

“大郎,对江南口味你可有所涉猎?”

莫文远心道,他何止是有所涉猎,他是太有涉猎了,如果打开百度百科看沪菜的介绍,就能看见这样一段话“本帮菜是沪菜的别称,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他的老本行就是江南菜!

心中欢喜,嘴上的回答却中规中矩的,他道:“只是略有听说,看过些杂书上的记载,说是江南等人喜食鱼虾等物,制作菜的过程又精细。”

李三娘道:“确实如此,我以前不知,去看后才知道江南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鱼鲜等产品众多,品质新鲜,价格低廉。我同当地人并旅店老板攀谈,知此些菜时常出现在矮桌上,便是普通之家也时常吃鱼虾,一旦我等在江南开店,江河中的鲜味定是绕不过的。”

莫小狗早就听李三娘说过此番言论,接口道:“我们这虽也做鱼做肉的,但吃得肯定没有他们多,我听江南那边的商人说光是鱼肉丸子就有十多种做法,鱼脍也做的比我们这精美,若贸然前往,唯恐水平不够。”

莫文远思忖刀:“江南店欲何时开?”

“没个定数,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开,不过就店铺位置货源等都在准备好了。”没准备好的就是菜单。

莫文远排下日程表:“我二月要回洛阳看我酿制的酱油如何,正巧洛阳与淮阴间有条通济渠,我可从那渠走水路前往江南。”

“速度快些三月便可到扬州,我欲在扬州呆一月有余,调整菜谱,若速度快,上半年就可开店。”

他把时间安排得相当紧。

李三娘听后咋舌道:“时间是否太赶?”便是走南闯北的行商都没有莫文远的日程安排紧。

“不赶不赶,我应付的过来。”他幽默道,“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去扬州时风光正好,就当是去看看风景,观赏花草鸟兽。”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三娘咀嚼这句诗,觉得自家大郎说的很有意思,“你这话说得好,很有文采。”

莫文远才意识到现在诗还没有写出来。

李三娘道:“你若想去就去,但切记一点,在扬州可离莺莺燕燕远些。”

莫文远一脸懵:啊?

中黑羊急切地咩咩咩咩咩咩咩:莫小远可不是会流连花街柳巷之人!

他们的反应让李三娘觉得很有趣,她连忙补充道:“我当然知道大郎并非此类人,出此言是有原因的。”

繁华之地多恶事,比起神鬼不近的长安,扬州有许多志怪故事,经常是些女鬼报复负心汉,或者婴孩成鬼的故事,烟花柳巷是女鬼出现的高发之地,李三娘听当地人说了都寒毛直竖,心道此类故事比哪家出了精怪,或母大虫吃人还要可怕得多。

“好在那些鬼怪报复人也是要分对象的,身正不怕影子斜,没做亏心事,离他们远些就不担心上门报复。”她道,“要我说大郎离她们远些才是上策。”

莫文远道:“当然,当然。”他心道自己也不可能这么倒霉说遇上就遇上!日日呆在厨房中,减少出门,能有什么事?

中黑羊更是咩咩咩打包票,说一定看好莫文远,不给鬼怪可趁之机。

……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柳枝抽芽,绿草冒尖,鸟儿啼叫,带来春天的讯息,算算时日,酱油应酿好了,莫文远便携家中老小,往洛阳店去。

家中老:鹤十六、黄鼠狼精;家中小:中黑羊。

也不知迈入什么瓶颈,先前身体同吹气球般膨胀的中黑羊减缓了生长速度,他的身体稳定在了中与大的空隙间。莫文远还有点愁,想是不是中黑羊吃得不够多,营养不够强,所以才一点点大。在细细观察后,他发现不是的,中黑羊身形不变,但他脑袋上的尖尖角却逐步长长。

中黑羊骄傲得挺起小角角:“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看我威武雄壮的角角!

莫文远想此角定是意义非凡,要不然中黑羊不会如此在意,便伸手摸摸他的角角道:“有何感觉?”角角作为中黑羊长大后的有力武器,不是很敏感,他以后可是要用此物冲撞敌人的,但不知是否为心理作用,略带硬茧的指腹摩挲在角尖,让他觉得心痒痒的。

中黑羊:有、有点害羞啦!

他的尾巴又跟电风扇似的甩起来了。

“咩咩咩咩咩咩咩!”好舒服哦!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