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9章 天生贵种(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在南朝,庄园主不一定有钱,但最有钱的一定握有庄园。

因为士族不必交税,又可以按照法律占山围田,整个江南地区的土地和良泽大山早就被圈占一空,能够善于经营的庄园主可以立几百年不倒,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不断依附的荫户。

男性佃户可以种田和打仗,女性佃户可以纺线织布,小孩子能够养桑养蚕,在这个时代,人口就代表了一切,代表了所有的可能。

祝家富得流油便是如此,在这个布帛绢练就是货币的年代,祝家庄大量被生产出来的纺织物就等同于钱,而自元嘉时期累积的铜钱,则多到不计其数。

历经宋齐梁三朝,南方崇佛到了一个可怕的峰值,民间的铜金大多拿去铸造佛像,到了梁朝建立之后,铜根本不够用,更别说铸钱,为了缓解用钱的压力,市面上出现了缺角钱、小钱、甚至铁钱,钱品低贱极了。

于是像祝家庄这样这么多年来自给自足几乎用不到钱的,当年累积下来的足重铜钱,一枚便可以抵上现在的十几甚至数十枚小钱、铁钱。

因为庄园主根本不需要在外面买任何东西就能满足生活中的一切需要,庄园里产出的钱粮布帛等产品,拿来和外界沟通交换的,就大部分是庄园里没办法生产的东西,比如说盐,又或者是明珠翠玉这般的稀罕制品。

祝英台随便拿出来一样东西都是珍品,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因为庄园主很多时候就是跟“钱多到用不掉”画上等号的。

祝英台刚刚穿到这个世界时,还以为自己穿进的是桃花源叙述的世界:这里的佃户和奴隶根本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时候了,她第一次出去闲晃时,有些老人和她说皇帝姓刘,有些说她说皇帝姓司马,让她一下子以为自己在汉朝,一下子以为自己在晋朝,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极其相似。

更别说庄园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耕作者络绎不绝,就连小孩子都提着担子跟在父母身后在帮忙。

第一次走出祝家主人居住的院落时,祝英台甚至有些庆幸原身的祖先创造了这么一块人间净土,让所有人都能在里面安居乐业,可当她真的走入阡陌之中时,却惊慌失措到只想“辞去”。

那田间屋前的一张张脸孔,那“无论老幼”的面上,都悉数刺着“祝奴”二字,大多是祝家的奴隶。

能在祝家庄里成为佃客和部曲的极少,大部分没有特长的佃户在世世代代耕种土地后,子孙无法反抗的沦为了奴隶,服着庄园里各种苦役。

祝家已经是风评极好的“宽厚园主”,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为祝家卖命,即便如此,祝家的部曲和佃客也要上交他们所得的五成,到了这些奴隶这里,除了足以维生的部分,只能留下十之一二而已。

这些人都是庄园的财产,是受到束缚、剥削和控制的地缚灵,除了花费巨额财富“自赎”或是被庄园主法外开恩“放遣”,这些没有户籍落户之人连离开庄园都不可能。

任何劫掠到流民的人,都能成为流民新的主人,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当奴隶而已。

也大概是因为太有钱,太没地方花钱了,再加上祝家不能出仕只能靠这些外在条件彰显自己的士族身份,祝家从上到下吃穿用度都极为奢靡。

祝英台本身是个很粗线条的人,对于玉啊、猫眼啊也没什么特殊的追求,这时代很多宝石后世都能合成,一些工艺在她看来也很粗糙,是以这些人最为赞叹的东西,有时候反倒是她觉得普通的东西,竟也合了“顺势而为”的心境。

傅歧叹息祝家有钱,马文才也叹息祝家有钱,可祝英台心心念念的,却是离开这般富庶之地。

因为两人金钱观的差异,即便马文才信誓旦旦姚华现在最需要的是钱,祝英台还是将信将疑,犹犹豫豫,觉得送钱太“那个”了。

她来自现代,除非结婚丧礼生病和上大学,其他时候送钱都怪怪的,况且这时代通用货是布帛绢练和铜钱,而不是金银,这就像别人要离别时都送礼物,你送了张大额支票一样……

又不是很相熟,还是老师,哪个学生会送老师这个?

“他要不是缺钱,也不会来会稽学馆代课了。而且此去前路漫长,又是去疫区,多带点钱防身比较好,你那些珠玉都是死物,危急之时甚至换不到一碗米,但庶人也是认得金银的。”

马文才感觉自己嘴巴都说干了。

“你别觉得俗,他那种武人,不怕俗!”

“你还被人说将种呢!会武就是俗人吗?”祝英台听不得这个,出声反驳,“馆里还一边瞧不起武人一边要用武人押运东西长途跋涉,不就是看他武艺高超不怕路上出麻烦……真是的……”

居然还要派体育老师武装押运,什么鬼啊!

她话虽这样说,可还是找了一个漂亮的锦囊,仔仔细细在一堆金锞子中间挑了八个好看的,有的铸成兵器,有的铸成小船,风格偏向男性,细细装入了锦囊中。

“这个就当是程仪,礼物还是要送的。”

祝英台想了想,决定送带扣,既不隆重又实用,姚华好像不经常插簪,可总不能不系腰带?所以她指着面前的带扣,问马文才:“你觉得姚先生会喜欢哪个?”

带扣是一副成双的,所以图案也讲究成双成对,马文才莫名的对这种含义产生了一丝不悦,敷衍地看了眼地上铺开的众多带扣,伸手从其中拈起一对,递给祝英台:“这个,这个他肯定喜欢。”

“这个?”

祝英台看着手中双牛角抵图案的带扣,又看了看地上满布的猛虎下山、螭应二龙、饕餮吞/吐等图案的带扣,有点不确定地说:“马文才,你觉得这个好啊?会不会不够威风?”

马文才心情不好,不愿理她,只随手抓着几个小金锞子把玩,祝英台本来就不是个态度坚决之人,否则也不会找马文才商量了,见马文才觉得那双牛角抵好,就又去找了个小漆盒,把带扣和锦囊珍而重之的放了进去。

礼物搞定,祝英台回身再看马文才,只见他手中捏着一个大拇指大小的小兔子,忍不住一笑:“这一套十二生肖我弄残啦,居然还留下几个。”

之前傅歧抓走的一把里就有不少生肖图案的。

看着马文才反复盘弄自己的金锞子,祝英台明显误会了什么,恍然道:“哦,我想起来了,你属兔!你喜欢这个?喜欢就拿去玩!”

谁喜欢兔子!

“我是看你这金锞子是紫金,用纯度这么高拿来做孩子的玩意儿,实在太浪费了!”

马文才脸一黑,直接摔了手中的金锞子。

“咦?纯度高吗?”

祝英台没想到马文才是说这个,拿起一枚金锞子纳闷道:“这个金质很好?我以为不怎么样呢,折腾出来后,我娘就叫人给我打了这一箱子金锞子。”

“这是你提纯的?”马文才听到祝英台的话,大吃一惊:“我之前以为你发怒时喊的话只是随口说说,难道你真擅长炼丹炼金之术?”

“哈?”

祝英台表情比马文才还迷茫。

她是化学生,从一穿越开始就想着该怎么折腾手边能有的资源赚钱,好摆脱自己任人摆布的宿命。

最初她也没想到动金子,但她闲暇时看到自己一盒子金首饰都是杂金,就是后世最不值钱的那种“K金”,莫说千足金了,连18K(75%金含量)的都不是,颜色也暗沉的很,炸都炸不亮,一时手痒,用汞齐化处理了一些金子。

金子在后世是贵金属,这时代也不例外。

可惜的是祝英台是士族出身,金银器物如果在身上大量堆砌是一种粗鄙的象征,加上这时代金饰的制作工艺并没有明清那时候发达,什么累丝掐丝这样的工艺寻常并不得见,所以那一盒子金银臂钏什么的虽然材料贵重,大多却是祝母认为“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东西,一直被冷落在角落里。

祝英台拿了一匣子金子在自己的工房里折腾,祝家上下也没当回事。

自她清醒之后就多了个“炼丹”的爱好,但这时代的士族许多都崇道,很多人没事玩玩炼丹和机关之类,还有为此在家里养了道士和方士的,所以祝英台也算是个风雅的嗜好。

祝父祝母对祝英台折腾“炼丹”的态度,大概就跟后世看到自家女儿突然喜欢做小灯泡实验了一样,连个涟漪都没惊起。

当时她花了极多的时间和功夫,又是汞化又是加硫磺又是点硼砂,才把一堆金子里的杂质提纯了出去,虽然自己还是不满意这个纯度,但从亮度上看也不知道亮了多少辈,可以称得上光润闪灿,于是志得意满地就捧着一大盒金锭去向祝母邀功。

在她看来,掌握了炼金方法的自己怎么也对祝家庄大有裨益,一条发财致富的路子就在面前。

说不定从此她可以凭借为祝家增加收益的能力掌控自己的婚姻大事,要是祝家舍不得她,也许以后找个自己喜欢人让他入赘也行?

结果祝母的态度,给祝英台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她虽然笑语盈盈地夸奖了她炼丹本事越来越强了,可对于其中的“商机”完全没有察觉。

起先,祝英台还以为祝母是个女人不懂这些商业上的事情,可她把金锭给了祝父和祝英楼看过以后,这两个人男人只也是做出一副“我家女儿/妹妹能让小灯泡发亮了好厉害哟”似的的敷衍夸赞。

祝父还特地叮嘱以后不要再这么做了,花了大力气还浪费了东西……

最后那一大块纯度极高的金锭,因为质软易塑,什么奇怪的造型都凹的出来,祝母就费心让家中金匠做了不少形状的铸模,做了一匣子的金锞子给祝英台玩,权当是留个纪念。

就是那一次,彻底打击了祝英台给祝家庄找发财致富道路的心思,转而变成默默低头自己吭哧吭哧做研究,也很少去向人询问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有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出。

有些事藏在心里时,是莫大的委屈。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