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章 军训(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二月的金陵城,烟雨朦胧。天上下着细细密密的雨,似有若无,可若是在外面走一圈,衣裳上都会沾上一层水珠。长乐坊的青石板间,似乎一夜之间长满了墨绿色的青苔。

才刚过了春节,学子们就要面临童生试了。

二月初五,童生试第一场“县试”开始。

考场设在郭城的一处集市上。此时天才蒙蒙亮,就有不少考生已经到了,正在外头等着。

年长的考生或是单独一人、或是书童陪伴。年少的考生则都有男性长辈陪伴。韩文瑄带着两个书童站在人群中,自嘲地想,韩大人日理万机,自然是没空来送他。

“韩大哥!这边!”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朦胧的天光下,韩文瑄循声望去,却见顾桓站在人潮外,正满脸笑容地看着他。

“你怎么来了?”韩文瑄心中一暖,挤出人群,笑着问道。

“自然是给韩大哥送考!”顾桓笑盈盈地说:“祝韩大哥此去连中三元、蟾宫折桂!”

“承尔贵言!”韩文瑄笑容温暖,心中阴霾一扫而空。

云破日出,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考场大门打开。韩文瑄与顾桓拱手告辞,汇同另外四位联保的童生一起上前待检。

科举考试,是举国上下备受瞩目的大事。童生们参加县试,需要有一名本县廪生作保,另须同县的童生们五人一组联保,若有一人犯错,其他四人一同连坐,非常严格。

顾桓目送韩文瑄顺利进场,才带着侍从离开。

顾桓和顾林都没有参加这一科的童生试。

对于顾桓来说,并不觉得遗憾。“日日长思榜上挂,谁知到老是童生”,考场外,须发斑驳的老童生都不少见。

顾桓现在才十一岁,读书上不算有天赋,虽然有记忆力加成,但科举不是单凭记忆力就能取胜的。就拿县试来说,一共要考五场,分别是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等,这些都是需要常年累月的学习积累。

鼎鼎大名的唐伯虎中秀才的时候是十六岁,已是轰动了整个苏州城的少年才子。

而且因刺杀案一事,他已走入了有心人的视线,不少人都知道定国公府有一个武艺出众的三公子,此时他正该低调蛰伏,静候时机。

京郊五柳马场,定国公府的马车缓缓驶入。过了一会儿,几个衣着朴素的少年骑着马从侧门离开。

顾桓穿着一身青色劲装策马奔驰,心情激动,今天他将开始此生第一次军训!

紫藤别院,几骑人马飞驰而至,从大门里伸展到大门外的那架百年紫藤花期未到,此时正长满的青翠的绿叶,重重叠叠、郁郁葱葱。

顾桓从马上下来,只见杨滨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了上来,拉着他的手臂说:“你可算来了!走,咱们到校场去!”

此时杨家紫藤别院的校场,杨泽坐在一旁的红木椅子上,凝神看着场中。

士兵们此时正在训练,动作刚猛、整齐划一,人数虽然不多,却有种金戈铁马的气势。

看到顾桓和杨泽进来,为首之人一挥手,令行禁止,全场肃立。为首的将军朝杨滨和顾桓走来。

此人正是镇南侯心腹、南海军旗舰将军郑延平,年约三十五六,浓眉虎目,身材不甚高大,却带着令人不敢小觑的悍勇之气。

郑延平的父亲原是东海鼎鼎有名的大海盗,却有爱国之心,今上初登基时,倭寇屡次来犯,彼时南海军初创,兵力不甚强大,郑父屡次助朝廷败退倭寇,后受朝廷招安,归属南海军旗下,与镇南侯是生死之交。

郑延平自幼在海船上长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南海军中重将,受镇南侯嘱托,前来京中接应杨泽回广州府。

“郑将军!”杨滨快步向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顾桓紧随其后,抱拳行礼,来之前他已听了郑家的事迹,对于痛击倭寇、保家卫国的爱国将领,他是由衷地尊敬。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