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章 报名入学(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黄豆一千两百二十斤,算起来应该是亩产两百斤多一点点,咱们家不卖完,自家还得留下一些吃,冬天可以发发豆芽,或者什么时候能用黄豆炖个猪脚。”穆子期说到这里就看向老叶氏,“奶奶,你说对?”

“嗯嗯,你说得都对,不能卖光,卖一千斤就行,折合下来有三两银子。”老叶氏脸上笑眯眯的,一下子有这笔银子进账,觉得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大哥,那花生呢,我家的花生卖不卖?”穆子清从袋子里摸出一颗花生,用手一剥开,露出里面饱满的果仁,丢进嘴里马上问道。

“卖一半,荔枝地收获的花生只有三百斤,咱们卖掉一半,留一半榨油和自己吃。”穆子期点点头,他家的花生管理不算好,比不上陈香那一亩地,人家一亩地就有三百多斤,比他们多。

“那一百五十斤就是……”穆子清心算不出来,不得已之下,只能在众人好笑的目光中,蹲下身在地上捡根树枝计算。

“是六百文钱!”不一会儿,他就算出来了,忍不住看向穆子期。

“对的。”穆子期微微点头。

“嘿嘿……”穆子清一乐。

那边,陈香把产量称出来后,也在皱着眉头,苦大仇深地开始计算价格。

“这一季的收获有三千六百文钱左右。”最终,他还是把数字给算出来了,笑道,“我把大部分都卖掉,留一些自己吃就行。大郎,原来种地的收入还不错啊。”卖掉后,他打算赶紧还一部分给钱庄,欠官府的债他总觉得全身不自在,生怕哪天被官府找个借口卖掉他的地。

“今年咱们正碰到好时候,明年其他人见黄豆和花生价格好,种的人也会变多,到时不一定有这个价钱。”穆子期保持冷静,农作物的收获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别是天气,那是不讲道理的。

“说得也是。”陈香一听,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尽管如此,他还是很高兴。

回去还秤的时候,郝村长问了一下他们家的产量,见能挣到这么多,心里也颇为惊讶,笑道:“看来种黄豆比种水稻还要得钱。”他们家有二十亩地,是从军队退下来的时候分到的,都是上等的水田,他舍不得种黄豆,全部种了水稻,可今年水稻丰收,卖的话值不了多少钱,还不如留着自己吃,或者等再过一两个月,兴许水稻的价格会上升。

“什么时候运去卖?我家的牛车最近几天有空,可以借给你。”郝村长不等他回答,又问道。

穆子期顿时感激一笑,想到自家的牛的确运载不了这么多,本来还打算多走两趟,现在既然村长肯帮忙,自然不会推辞,就点头道:“好的,我们明天就去县里,明早我让陈香过来牵牛。”

郝村长点头表示同意。

“村长,您知道的,我家今年没种大米,就想着与其到店里买不如到您这里买,我奶奶说要买五石稻谷,您看怎么样?”穆子期和郝村长再闲聊几句话,说完种植玉米的事,就进入正题。

他其实还想着买多点,可想到早稻的口感不如晚稻好,就决定先买这么多。

“行,我这里肯定比粮店价格低一点。”郝村长当然没意见。

“也不用低,按照市价就行。”穆子期忙摇头,“奶奶说了,不能占您便宜,您帮助我们已经够多了。”

“哈哈,这算什么占便宜?你们买粮我们求之不得。”这时,村长的妻子林氏从内屋抱着肚子走出来,她现在的肚子好像有七个月了,圆滚滚的,让穆子期看得心惊胆战,不敢靠近。

“相公,你看子期的表情。”林氏是个和善开朗之人,见穆子期如临大敌的模样顿时乐了。

林父和林母正好散步回来,见状就忍不住说道:“都快要当娘亲的人了还那么调皮。”又面向穆子期,和气地问他玉米种植情况,拉起家常。

“应该能赶在入学之前种完,就算不能,我家也会请人帮忙。”穆子期笑道,不可能阻碍到他们兄弟俩读书的。

“那就好,读书最重要。”林母和老叶氏谈得来,爱屋及乌,她对穆子期也很好,临走之前还非要把一小袋麻花让他拿回去吃。

八月二十日,赶在昨天,穆子期请了村里两个人帮一天,总算把玉米都种完了,连荔枝地也不例外。如此一来,他自然能轻松入学。

开学这天,老叶氏非要全家送他们兄弟俩去。

芙蓉小学建立在芙蓉镇外的最东面,离最近的民居有半里地,所谓的教室是砖瓦房,两排相对而立,各有六间房,加上几间杂物房,正好围成一个“口”字,学堂的大门是一扇宽敞的木门,只要把大门一关,里面就自成一个小天地,学生想出来要经过门卫。

看来以后逃学不易了。穆子期暗想,随即一怔,忍不住自嘲。现在又不是小时候,那时候他不大懂事,加上头痛的毛病,逃学还能说得过去,可现在又如何一样?他已经不是那个衣食无忧的穆子期了,生活的压力、未来的期盼都压在他的肩头上。

再看看这座小学,除了建筑风格稍有不同外,乍一看,他还以为自己穿越回到现代的六七十年代。

“进去了记得好好念书。”老叶氏拉着穆子期和穆子清的双手,神情有着恍惚,但很快就清醒过来,转头对着穆子期,笑道,“大郎,你六岁启蒙的那天,我送你到学堂,你当时丢开我的手,兴冲冲地往里面跑,我喊都没喊住,没想到一转眼六年过去了,你还是得进学堂念书。”

穆子期一怔,儿时的记忆浮现在脑海里,他不由得笑道:“是啊,谁想到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读书?干农活太辛苦了。”

他看向穆子清,低头问:“三郎,你觉得呢?”在地里晒了几天太阳,即使每天都会戴草帽,但他们皮肤算是娇嫩,还是黑了两层,除了一口白牙,整个人都快没法看了。

“嗯,辛苦,我一定会好好念书的。”穆子清握紧拳头。

他们来得算是早的,看大门处有老师在登记名字,他们就照着队伍排队,不到一刻钟就轮到他们。

交钱、领书,和穆子期现代上学的程序如出一辙。

“交完束脩,领到书籍,今天可以回家了,明天辰正你们要按时来到学堂,不许迟到。”给他们做登记的老师笑眯眯说道,“记住了吗?”

穆子期点点头,暗自算了下,原来是八点钟上课吗?那还好,不算早,从清溪村走到这里,快的话四十多分钟就到了,比起一些更远的山村,该知足了。

刚才他就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得知自己早上要五点钟起床后,嘴巴已经高高撅起来。

书籍一共只有四本,据说以后还会发其他的,穆子期如获至宝,一拿到就马上翻阅,发现封面上印刷有“国文、算学、格物、农学”等字体。

难不成这就是他们的学习内容?他赶紧翻开内容一看,国文还好,是从拼音开始教起,之后竟然还要学习《三字经》,只是他暗暗对照了下,发现里面的内容略有删改,不过影响不大。

再翻开算学课本,草草看了几眼,嗯,不在话下。再看格物学,发现是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简单的解释,相当于十万个为什么那种类型。再看农学,咦?这个有点意思,竟然是教人种地的,里面还有常见的虫害防治,就是内容简单了点。

玉米大豆套种……穆子期看到这几个字顿时一囧,这么说他家之前还种错了?

越翻到最后,穆子期的心情就越好。看来,一年级的内容基本不用学,自己这个级跳定了,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是先学完拼音,而且还要在学校表现优秀,要不然老师们肯定不会同意。

在这个时代,要拿出这一套逻辑严密的教科书,穆子期对穿越的三位前辈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虽然还记得一些现代知识,但想要记录得那么完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说别的,连牛顿定理他都快忘记了,更别提它的推导过程。

当然,他现在的课本上没有牛顿定理。

穆子期觉得自己就像是重生回到了小时候,重新再上学,而如果这些学习的内容他都不能搞定的话,那自己得多废柴啊。只是要注意,他毕竟不是那种真正的天才,理解力和普通的成年人差不了多少,要注意出名的方法,不能急吼吼就表露出来。

还有,芙蓉小学有高年级吗?穆子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排队缴费,忍不住想到这一层。如果没有的话,他岂不是要跑到县里去读书?

“大哥,里面的内容我好多都不认识呢。”突然,穆子清的话把陷入沉思的他拉回来。

“没事,以后老师会教你的。”穆子期看了一眼书页上的拼音,说实在的,貌似让他读,他也读不准了。

“对,还有老师教。”穆子清恍然大悟,把书本仔仔细细地放回自己背后的小书箱里,大眼睛看着人群,低声道,“大哥,真的好多人,有些年纪比我们还小呢。”

穆子期早就注意到了,他发现年纪小的不少,大都是七八岁左右,而年纪比他大的不算多,主要是他这种年纪已经是半个劳动力了,家长一般不会放人,更何况大家都觉得年纪越小,读书就越有优势。

不说别的,他们村有十五人适龄读书,可最终一起来报名的却只有八个,其中他们家就占了两个。还有,令他觉得惊奇的是,袁家的三郎、四郎都来报名了,没想到袁三郎平时不受宠爱,读书竟然没忘记他。

穆子期觉得自己要重新评价袁宏图的行为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