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0章 第一世界(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是啊,爸,无论是县里的人,还是农村的人想要买东西,一定会选择逛商业街,我现在都能想象出商业街建成后繁荣的景象。”郑涛搬个凳子走到父亲身边坐下。这一刻仿佛回到多年前的傍晚,父亲拉着妹夫聊天,他搬个凳子凑上前参与其中。那时桃儿还在乡下生活,爸妈终于把视线转移到他们一家三口身上,他和媳妇的感情更甚新婚,他也不用夹在媳妇、母亲、桃儿之间左右为难。

郑涛想到这里,唇角不由自主上扬。他怀念以前一家人上班前、下班后的生活,猛然回头想想,才惊觉这段记忆成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那时,虽然他们也会因为生活琐事吵吵闹闹,但每个人脸上都会洋溢开心的笑容。

“爸、大哥,你们说的对极了。建商业街的地方,一定要方便大多数人。”钱谨裕目光从郑涛喜悦的脸上转移到桃儿浅笑的脸上,他垂眸几秒钟,再次睁开眼睛引导大家以顾全大局为主题,讨论修建商业街的意义。

国家已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不会因为说一两个敏感的词就会被抓起来拉去批D,所以人们渐渐的解放被禁锢的思想,会看新闻谈论政事。因此钱谨裕引入话题,男人们开始畅所欲言谈论修建商业街对县城的政治、经济意义。

一群男人聊得热火朝天,场面异常温馨,郑母脸上堆满了笑容。她的目光忙不停歇的在女婿和儿子之间徘徊,听到女婿喊儿子‘大哥’,儿子积极回应,她知道两人之间的恩怨纠葛正式烟消云散。

她瞥见女儿一直把外孙拘在身边,无奈叹一口气道:“小孩子哪有耐心听大人讲话,我带安安去找聪聪和婷婷玩。”

郑桃儿还没来得及说话,安安已经被母亲牵走。她盯着空空如也的掌心,浅笑抬头继续和婶娘们聊天。

郑母把外孙交到孙子手中,和街坊聊几句回到院子里,朝院子里的人喊道:“大家中午别走了,都留下来吃饭。”

桃儿大伯指着谨裕拎过来的礼品,有用礼盒装的好酒,还带来蔬菜、海鲜、猪头肉等下酒菜,对郑母说道:“四弟妹,谨裕备好了下酒菜,你在锅里热一下,我们四兄弟和谨裕碰两杯。”

“我天天给老的、少的、小的做饭,谨裕知道我辛苦心疼我呢,这不自备熟食走亲戚。”郑母心情舒畅,感慨还是女婿贴心。

刚刚她光顾着听大家伙聊天,都没注意女婿带了什么东西。郑母走上前打开袋子一看,立刻笑的合不拢嘴,有好几道菜她活了这么久都没见过,光闻味道就流哈喇子,今天大家有口福喽。连平时只在吃饭时拿起碗碟的儿媳妇也伸手帮她拎菜,可见女婿带来的菜多么诱人。

她只在电视上见过鲍鱼、霸王蟹、霸王虾等海鲜,对她来说一辈子都不可能吃到的食物,恐怕在某些人眼中是最普通不过的食物。想到这里吕芳芳嘴角微勾,眼中的精光一闪而过,不由想起母亲对她的劝诫,有一个念头在脑海里生根发芽。

“妈,等我和郑涛赚了钱,也像妹夫一样请一个保姆,保证不让你做饭,让你和爸过上几年舒心生活。”吕芳芳嘴甜道。

“好,你们说的每一句话妈都记着呢!”子女关系和睦,又理解且孝顺老人,郑母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郑涛小幅度朝媳妇眨眼,示意媳妇别急。他眉头打结看向母亲:“妈,儿子知道这么多年你拉扯我和桃儿长大不容易,我们兄妹成人后你又为我们的婚姻操心,自打我们兄妹出生你就没有过一天舒心的生活,儿子明白你心里的苦。所以我和芳芳生意做起来,家务事全交给保姆做,你辞去工作专心在家里带你孙子、孙女,享清福。”

等了这么多年,儿子、儿媳终于能理解她,郑母觉得以前受的苦都值得,她用手背擦湿润的眼眶,开开心心和儿媳妇到厨房热菜。

桃儿大伯不着痕迹拽住老四的衣服,他听郑涛两口子说话,咋这么别扭呢!听郑涛两口子的意思,似乎断定在脚下这片区域修建商业街。桃儿大伯想要说服自己想多了,都不说服不了自己,他将目光移到谨裕身上,发现谨裕一直温润地注视大家。

郑父慈祥地看着儿子,并没有理会大哥,女婿和儿子冰释前嫌,儿子终于懂事了,以后他们不用夹在儿子、女婿之间左右为难。

正当大家都沉浸在欢愉的世界里,桃儿大伯的大儿子气喘吁吁闯进院子里,手舞足蹈比划半天,一直重复一个字:“爸…爸…”

“别一直喊爸,没事到旁边待着。”桃儿大伯扭头和人说话,懒得用正眼看儿子傻气的模样。

“爸,工程队到我们家丈量土地,正在巷子里统计谁家不愿意拆迁,工程队规划商业街尽量绕开不愿意拆迁的房子。”大堂哥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话,喘一口气继续说,“爸妈,你们赶紧跟我回去。咱家的户主是你,我和大弟、二弟说要拆迁,工程队不给统计,说是要户主拿房产证亲自去登记。”

桃儿大伯的二儿子让老三留在现场注意情况,紧追大哥来到四叔家,喘几口粗气,声音颤抖道:“爸妈…快点跟我回家,工程队说凡是自愿拆迁要房子的户主,按家中成年男性的人头数分配房子,爷、爸、加上三兄弟,我们家一共有五个成年男性,能分配到五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快点啊,如果房子被分完了,后面自愿拆迁的户主只能拿钱,钱哪有房子划算。分的房子在商业街后面,听说站在窗户前能看到商业街的情况呢,街坊们都议论房子的位置特别好,都抢着去签合同,现在队伍排的队特别长,老三在那里排队呢!”

“最近爷身体不舒服,说自己九十岁了,该入土找阎王报道,死活不肯到医院看病。大哥跟爷说爷也能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在家里念叨要去医院看病,必须多活两年,不拿到房子不甘心。”桃儿大伯二儿子说起老爷子的事,让三个叔叔们放心,爷只要肯配合到医院看病,再活几年不成问题。

院子里的人被消息砸懵了,一个成年男性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老爷子也有房子!!!拆迁福利已经超过他们的想象范围。

桃儿大伯从来没有想过商业街会建在他们家,昨晚还跟老婆子说商业街十有**修建在老四家所在的区域,哪能想到天下会掉下五块特别大的馅饼。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大儿子架起他的胳膊往家里赶,二儿子背老婆子跟在他们后面。

桃儿二伯、三伯从震惊中回过神,不管是修建商业街后那片区域经济会飞速发展,还是优厚的拆迁福利款,都让人情不自禁羡慕。谨裕没把商业街修建在老四家,说明谨裕做事公证,他们只羡慕大哥运气好,有一点点嫉妒大哥,但是不会存在坏心眼。

“上午我们还在为老爹的事发愁呢,中午老爹自己想通去医院看病,真好!”桃儿二伯不停地点头,“真好…”

郑涛的眼神骤然降温,眼底藏着厚厚的冰霜。

儿子失望的表情被郑父看在眼里。他把目光转到女婿身上,见女婿坦荡荡地看着他,郑父佝偻腰不停的点头,接二哥的话干巴巴说道:“老爹能多活几年,真好啊!”

“我是工厂其中一个老板,行事偏颇会影响工厂形象,所以为了避嫌,我没有通知您和妈建设商业街的事。手头的事忙完,我立刻带桃儿和安安来了。”钱谨裕开口解释他为什么不来看望岳父岳母。

“我和你妈又没有说你不好,你说一大堆话,不了解情况的人听了还以为我和你妈强逼你把商业街建在这里。”郑父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爸,谨裕没有别的意思。”郑桃儿坐在大伯的座位,注意到父亲墨发变成灰白发,竟比二伯还显老态,她不知道郑涛有没有发现父亲衰老的速度太快。想开口提醒郑涛对爸妈好点,又怕两头不讨好,她不断提醒自己今天来和父母告别,不想发生争执。

院子里的气氛和之前相反,桃儿二伯、三伯知道老四肯定埋怨谨裕,郑涛脸色不对劲,照目前这个情况看,中午这顿饭吃的不会安生。想到他们又和谨裕、郑涛隔一层关系,不合适掺和老四一家子的家务事,所以桃儿二伯首先站起来:“老四,大哥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我和老三送老爹到医院检查身体,不留在这里吃饭了。”

“女婿上门是客,我不方便丢下客人送老爹去医院。老爹的事交给二哥、三哥,下午我带郑涛到医院看老爹。”郑父站起来送兄长、嫂子出门。

“别送了,又不是不认识路。”桃儿二伯让老四回去,兄弟两人带着媳妇到大哥家。

郑母把最后一碟菜放在桌子上,想到儿媳妇嫁给儿子十来年,第一次她灶台上做饭,儿媳妇坐在下面往灶膛里添柴,特别欣慰,原来这就是婆媳共同操持家务的感觉。当儿媳妇听到两个侄子的话,默默流眼泪,还不忘往灶膛里添柴,郑母知道儿媳妇真的懂事了。

她看到老头子进门,指挥道:“饭热好了,你去叫聪聪三个孩子回家吃饭。”

闻言,郑父转身去找孙子。郑母招呼坐在一起不聊天的儿女:“别发愣了,赶快去洗手进屋吃饭。”

“知道了,妈。”钱谨裕神色如常拉桃儿到井边洗手,刚洗好手,安安变成小花猫冲到两人面前。他先把儿子身上的灰尘弹掉,再把小花脸、脏手洗白净了,两口子一人牵孩子的一只手进屋。

“坐啊,就等你们一家三口了。”郑母热情招呼道。

母亲脸上的笑容非常纯粹,是真心招待他们。哥嫂一家子很温馨,两个孩子坐在哥嫂中间,哥嫂很有耐心地给孩子夹菜。至于父亲,郑桃儿看不出来父亲的心思。

“好的,妈。”钱谨裕好像没有发觉岳家人给他留的是主位,领着桃儿和孩子坐下来。

郑涛和吕芳芳各自看管孩子,郑母给女儿、外孙夹菜,郑父给女婿添酒,钱谨裕赶紧起身,拿起酒杯给岳父倒酒,酒杯向下倾斜三分和岳父碰杯。

郑父仰头喝下一杯酒,酒杯猛地磕在桌子上,他吃两口菜压下酒意,放下筷子道:“谨裕,岳父想听你说句实话,你觉得我和你岳母对你如何?”

“…好!”钱谨裕举起举杯一饮而尽,起身给岳父添酒,“没有您和妈把我从农村带到县里,就没有我钱谨裕今天,女婿再敬您一杯酒。”

郑父想从女婿神色中辨出真假,女婿脸上的表情很真诚,可他做的事根本没把自己当成岳父。他举起酒杯又放下来,语气里带几分讨好道:“岳父、岳母想从你手里买一间门面房,按月还钱,可以吗?”

“您瞧您说的什么话,别说一间门面房,就算您要十间门面房,只要您开口,过户手续都不用您操心。”钱谨裕放下筷子,和岳父对视。

“不要十间,一间够了。”郑母喜上眉头。

吕芳芳从桌子底下捏丈夫,示意丈夫看婆婆,她两个哥哥门面房还没有着落呢!娘家一直帮婆家,婆婆竟然没想到回报她娘家人。

郑涛冲媳妇摇头,继续喂孩子吃大龙虾。有一间门面房他已经很满足了,只要给他时间,他一定会把服装店做大。

钱谨裕弯腰拿起公文包,打开公文包,他手指停顿十几秒,抬头看桃儿。

郑桃儿抿唇浅浅微笑,拳头缝里细看能看出碎纸屑,老房子的房产转让书变成碎片。

谨裕和她商量,他们到沿海城市定居给爸妈留些什么东西,他们分析出爸妈缺钱,商业街选址的事一旦公布,爸妈也会缺房子,所以给爸妈留下一本存折,一套被精装修的四合院。原本两样东西都在丈夫的公文包里,临来娘家她把房产转让书放到她的手提包里,想看看值不值得把她和丈夫最初创业、充满回忆的房子送给爸妈。洗手那一刻她还在犹豫到底给不给爸妈房子,直到坐下来吃饭,她把房产转让书默默拿出来撕成碎片。

钱谨裕从里面掏出一本存折递到岳母手中,对上岳母困惑的眼神道:“我和桃儿十有**会留在沿海城市定居,逢年过节也不能回来给你们送礼,所以我和桃儿商议给你们一本存折,每月定期打钱给你们,钱不多,也算我们的一点孝心。”

爸妈的钱月月被哥嫂掏空,郑桃儿怕爸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没钱到医院看病,所以她和丈夫商议给爸妈定期打钱,至少让爸妈过一个比较好的老年生活。

“不回来了吗?妈想看你们怎么办呢!”郑母凄苦地看着女婿一家三口。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