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章 弃妇家的状元郎3(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云夕正准备拉着云钰转身离开, 不愿与男人说话, 却见男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往另一个方向走了,她松了一口气,这样便好。

母子二人回到河田村,已经响午时分, 遇到村民都笑着打招呼,还有人往她手里塞了铜板,说是去地里摘了地瓜苗,她感叹村民朴实善良,哪怕一个个带着乡土气息,也觉得十分可爱呢!

午饭吃的是焖米饭和红烧肉, 外加一盘猪油炒地瓜苗,云钰一边吃一边连声说好吃, 他都不记得多久没吃过肉了。

云夕把肉都夹给他,疼惜不已:“钰儿, 这些都给你吃,娘以后天天给你买。”

“不用啦,娘, 能偶尔吃一顿肉钰儿就很开心了, 咱们家的银子还是留着!”云钰晃着小脑袋说。

云夕揉揉她的头,“没关系, 娘能赚银子,给咱家钰儿买新衣衫新鞋子,笔墨纸砚, 买肉买包子,还能给钰儿念书……”说到这,她赶紧道:“快吃,吃完娘带你去念书了。”

“好的。”云钰欢喜的点头。

吃过饭,云夕带着云钰往郭秀才家去了。

郭秀才名郭进,正值而立之年,早年他家家境不错,父母一心要供他念书,希望他光耀门楣,他四岁启蒙,八岁入学,十三岁成为童生,十六岁考中秀才,本是一片光明的未来,岂料家逢变故,父亲出了意外身亡,母亲伤心过度卧病在床,他无法继续念书,便休学在家中照顾母亲,顺便收几个村里的孩子当学生,赚点束脩维持生计。

岂料母亲一病就病了六七年,这其间他取了妻生了子,家中需要银钱的地儿更多了,他也绝了继续科考的念头,一心在村子里当起了教书先生,后来家中宽裕些后,他就将家中的屋子扩建了一番,收拾出一间最大的屋子出来,请木匠制了几张书桌,开起了书塾。

云夕拉着云钰敲开了郭秀才家的门,来开门的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妇人,长得小巧玲珑,五官端正,身着朴素,但十分和气,见云夕带着孩子来,立即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赶紧笑着请他们进了院子。

书塾正对着院子,窗户开着,里面坐着七八个半大孩子,郭秀才正在上课,念一句课文,孩子们摇头晃脑的跟着念一句,朗朗的读书声从窗子飘出来,混着夏日的炎热,被风一吹,慢慢散开。

“云娘子,钰儿,你们先到堂屋坐会儿,散散暑气。”郭秀才的媳妇儿笑着朝云夕母子道。

云夕点点头,拉着云钰跟着郭秀才的媳妇儿进了堂屋,郭秀才媳妇儿给他们倒了碗水,陪着说了会子话,知道云夕是带孩子来念书的,便说让他们稍等片刻,她转身出去了。

不一会儿,郭秀才媳妇带着郭秀才回来了,云夕母子立即起身,见了礼,便直接道:“孩子大了,我想让他念书,还请秀才相公给看看,能不能收下他。”

“云娘子客气了。”郭秀才朝云夕拱了拱手,看向云钰问:“你叫云钰是吗?多大了?”

云钰回道:“是的,我叫云钰,今年五周岁了。”

“都会些什么?”郭秀才又问。

云钰看了看娘亲,然后回:“我娘教了我三字经和千字文,我能背写三字经,千字文只会背写一半。”

“哦?”郭秀才不由得看了云夕一眼,再对云钰道:“那你背一段三字经给我听听。”

云钰应下,随便捡了一段背来:“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郭秀才听后满意点头,这个孩子是聪慧的,不背前不背后,倒是选了当中的一段来背,而且吐字清晰,十份顺畅,显然已经记得十分熟悉了,他又随意抽了几句前半部分的千字文,让云钰接下句,云钰也能快速接上,他很满意。

“这个孩子是个聪慧的,我收下了。”郭秀才对云夕道。

云夕立即喜道:“谢秀才相公了,我明日便将束脩送来,那今日我先带云钰回去,明日准备好束脩再过来。”

“都是乡里乡亲,我自是信得过云娘子的,今日就让云钰留在我这熟悉一下课堂,明日云娘子带束脩过来便是。”郭秀才道。

云夕感激道:“那就谢过秀才相公了。”她行了个礼,又对云钰道:“还不见过夫子。”

“云钰见过夫子。”云钰拱手深深的鞠下躬去。

郭秀才笑了笑,“云钰,跟夫子来。”

云钰转头看向娘亲,云夕鼓励的朝他点点头,他这才大着胆子跟着夫子走了。

云夕跟出来,在院子外看,见郭秀才带着云钰进了书塾,朝学生们介绍了云钰,就安排云钰坐了下来,郭秀才继续上课,云钰学着其它孩子背着手,有些拘束,不过渐渐的,他就放松下来,跟着孩子们一块摇头晃脑的念起书来。

在院子外看了一会儿,云夕和郭秀才媳妇道了别,离开了郭家,还是第一次和云钰分开,她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也很担心儿子在书塾会不会被人欺负,不过这是必然要经历的事情,而且这只是个开始,往后随着孩子的长大,分别的时候会更多,身为母亲,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

云夕离开郭家后,去了田间看稻子的成熟情况,稻穗都已经金黄,谷粒颗颗饱满,她蹲在田埂上,握住一株稻子,摘下几粒稻谷放进嘴里嚼了嚼,谷粒在嘴里发出脆响,米粒带着清甜,她点点头,可以收割了。

田间像她这样查看稻谷成熟度的不止她一个,但旁人都还在摇头,表示还得种些日子才能收割。

“云娘子,你家稻子熟了吗?”余长松背着手走过来问,他刚刚看了自家地里的稻谷还没有熟透,还得再种几天。

云夕站起身,拍了拍手笑道:“叔,已经熟了。”

“怎么比我们的都熟得早?”余长松有些惊讶问。

云夕笑说:“我最早插完秧,可不是得最早熟吗?”

余长松想到插秧时的情景不由得一笑,“那倒也是。”他看了看她家这一大片的稻田问:“你一个人干得过来吗?”

收割可不比插秧那么轻松,又得割倒稻子,又得脱粒,还得晾晒,都是体力活,她再能干,一个人也忙活不过来?

“干不过来,所以我准备请大家帮忙。”云夕毫不掩饰的说道。

她倒是能干得过来,就是耗时一些罢了,要是没有男人给她那十两银子,她估计会一个人干,但现在她有钱了,不想太拔尖,还是请人帮工。

余长松点点头,“嗯,现在大家等着稻子成熟,都得空的,你请几个勤快本分的帮你把稻子收了,要是没银钱付就等他们收割的时候帮回去就得了。”

“叔,我有银钱付的。”云夕道,想了想,她又补充了一句,“我以前在镇上接绣活攒了些钱,还是够花的。”

余长松不疑有他,给介绍了几户勤快本分的人家后就背着手走了。

下午,云夕就去那几户人家屋子坐了坐,听闻是直接付银钱的,他们都爽快的答应了,约定明日开始收割,云夕见时间不早了,就往郭秀才家去接云钰。

刚到郭秀才家,就见孩子们都跟笼中放飞的鸟儿一般扑腾着出来了,见到她都客气的喊了声婶子就各自回家去了,云夕接到了云钰,一边带着他往屋子走一边问:“怎么样?还习惯吗?”

“娘,您别担心,钰儿能习惯的。”云钰仰着小脸朝娘亲笑。

云夕揉揉他的头,“那就好。”

因为明天要去给云钰准备束脩事宜,又得收稻谷,云夕早早做了晚饭吃了,便带着云钰睡下了,怕野兽来,她在桌子上点了支蜡烛,一夜平安无事,鸡叫第一遍的时候,云夕就起来了,洗漱一番等天微亮的时候就关好门往镇上去了。

买好束脩,又给云钰买了一个书箱,一个装水的葫芦以及一应用品后就匆忙回了村子,他们去得早,回到村子的时候正是早饭时分,她把东西和云钰送到郭家,郭秀才媳妇儿清点没有问题后,就算完事了。

云夕把云钰留在书塾,反回屋里,拿了帕子包住头发,又戴上遮阳的草帽,拿上镰刀,往田间去了。

她刚到一会儿,昨日约定好的村民们也来了,大家打了个招呼就开始割稻子,脱了鞋子,卷起裤管,抡着镰刀就朝黄澄澄的稻子挥去,云夕干活的速度自是不用提,村长介绍的这几户人家也都是老庄稼把式,干起活来也是又快又好,压根不用云夕多说什么,他们便埋头苦干,绝不会多说半句话。

稻子割倒了大半后,云夕便借了村子里的脱粒桶来,带着部分人开始脱粒,古代没有先进的收割工具,脱粒桶不过是一个大圆木桶,桶内四周凿得凹凸不平,脱粒的时候,人手里握着稻杆,将麦穗用力的打在木桶上,借力将谷粒脱落。

脱完粒又得装了麻袋,运到晒谷场去晒干稻谷内的水份,利于去皮及存储,扛麻袋是体力活,需要壮劳力来,云夕热得满头大汗,见村民们各司其职,十分卖力,她笑了笑,抹去脸上的汗水,继续脱粒。

“云娘子,你家的稻子产量很高哟。”一个负责扛麻袋的壮汉一边抹着汉一边朝云夕笑道。

云夕看着又满了的脱粒桶点点头,“好像还不错。”

“岂止不错,比我家往年的可高出不少,这才割了四五亩,都扛多少袋过去了?”壮汉道。

“是啊,以前石头家种的时候,连这一半的产量都没有呢!”

“云娘子是天生带这份,咱们呀,羡慕不来。”

“说得是,哈哈哈……”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