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章 一家五个大学生6(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爹, 对不起,我以前太混账了, 让您那么失望, 我错了……”云阳跪在地上,头低垂着, 周身布满了忏悔和自责, 他犹记得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让他远离肖斌,好好做人,他却把父亲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父亲在天有灵看到他这些年那么恶劣不堪, 一定寒透了心?

他太不孝了,让父亲死不瞑目, 泉下不得安宁, 要不是姐姐, 他至今仍旧浑浑噩噩, 到处惹事生非,说不定早已经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抹了抹眼泪说:“爹,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念书, 光耀云家门楣,我不会再让您和姐姐担心失望了!”

他要把那些在他手里败掉的名声一点一点捡起来,他云阳要成为一个人人夸赞的大英雄!

云夕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看着他白净了许多也圆润了许多的脸,不再带着先前的戾气, 而是染上几分书卷气,英俊极了,她笑说:“爹看到你今天的出息一定会高兴的,云阳,姐姐也很高兴。”

短短三年时间,学习完初中高中的课程,考上大学,成为省状元,这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当中云阳付出了多少的精力也只有他们一家人知道,但黄天不负有心人,他做到了,他改变了自己,成就了自己,在云夕心中,他已经是个英雄了!

“姐,谢谢您!”向来刚硬的大男孩第一次煽情的拥抱住了姐姐,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拥抱,却包含了他所有的感激和感情,长姐如母,姐姐在他心中早已经是母亲一般的存在,要是以后回城几个不孝顺她,他来给她养老送终。

当然,回城几个是不会不孝顺她的。

“云老师,我们来给您道喜来了。”院子里响起齐家人和乡亲们的欢笑声。

云夕和云阳忙擦去眼泪,站起身笑着走出去。

“恭喜恭喜啊,状元公。”

“真没想到咱们村里会出一个状元公,我们走出去老脸倍有光。”

“可不是嘛,云阳真是咱们村的大英雄,这次咱们长了脸了。”

“云老师哟,你们家祖坟冒青烟了?咋你们家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学问好?”

“早说了云老师一家都是文曲星下凡,能学问不好吗?”

“就是就是,对了,这是云家出的第二个大学生了?”

“第二个?还有一个谁呀?”

“云老师啊,当年考上了首都最好的大学,当初还在村里摆了酒的,你们给忘了?”

“哦对对对,想起来了,哎哟,时间过去太久了,岂不是都给忘了。”

“真厉害啊,一家子出了两个大学生!”

“没错,可羡慕死我们喽!”

“哈哈哈……”

云夕觉得这是她穿过来最风光的时刻了,与先前她培训班的学生考上大学大家夸她的感觉完全不同,这种感觉更深刻更让她高兴,这些年的辛苦和付出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觉得万分值得。

云阳也一样,人生第一次接受这么多的夸赞,前所未有的风光让他如至云端,身心舒畅,他更加感激姐姐,今天的所得的一切光彩都来自于姐姐,他握住姐姐的手,此生定当竭诚相报。

这次不止云阳考上大学,云夕培训班的四十个学生也都考上了百分之八十,这次,云夕的名气响彻打响了,整个南省都知道了云夕的存在,更多的人慕名前来找她给自家孩子补课,云夕计划着该是开培训学校的时候了。

现在是一九八一年,集体制度已经瓦解,村里已经分了地,而私营的店铺和地摊也逐渐增多,不少农民还会把自家地里的粮食拿到市场去贩卖,大家的日子开始变得自由自主起来,经济条件也在慢慢提高,国家对教育问题也相当重视。

这个时候完全可以着手开一个培训学校了,规模不用太大,环境也不用太好,主打教学质量就行,只要教学质量过关,就能一步一步壮大起来。

云夕为云阳摆了台酒,庆祝他考上大学,村里所有的乡亲都来随了分子喝了喜酒,齐家更是封了个大红包,这种情况下,云夕不得不收,但礼尚往来,以后还回去的机会很多,便收下了。

暑假过后,云阳就要去学校报道了,离开前他对回城说:“大外甥,老舅走了以后,你就是家里的大男孩,你要替舅舅照顾好这个家,保护你妈和弟弟妹妹,晓得吗?”

“老舅,你放心,家里就交给我了。”云回城拍着胸脯说。

他已经十三岁了,这几年他的身高镩着长,高高壮壮的,因为不再出去晒太阳,皮肤白了好几个度,笑起来阳光明媚,很是好看。

云阳点点头,又朝另外两个外甥说:“你们要乖乖听妈妈的话,不准惹事,不准任性。”

想城念城齐齐点头:“老舅,我们记住了。”

云阳还想再叮嘱兄妹三个点什么,一旁的云夕打断了他,责备说:“好了,快走,再晚赶不上车了,而且齐萧都等你等得要出油了。”她看向坐在桌子旁不停看着表的齐萧一眼,笑了。

齐萧是不放心云阳一个人过去,特意回来接他的。

云阳不再啰嗦,看他一眼,背起包说:“怂……齐萧,那咱走!”

几年过去,齐萧的身影变得高大挺拔,带着几分军人的威严,因为长期训练的缘故,皮肤黑了不少,看起来十分有男人味儿,云阳对着这样的人,实在没办法再喊出怂包蛋三个字。

齐萧站起身来,轻轻松松拿过云阳身上的包说:“我来。”

云阳觉得那包可沉了,被姐塞了不少吃的用的,他背着都有点吃力,齐萧却轻轻松松提起来往身上一背,一点也不觉得沉的样子,让他有些惊讶,以前的齐萧斯斯文文,连半桶水都提不起来,如今却……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落后他许多,握了握拳暗暗决定一定要赶超他。

云阳走后就云夕开始着手开始办培训学校的事情了,她决定辞去小学老师的工作,一心开办培训学校,村里交通不便,她要把学校开到镇上去,这几年存了一些钱,在镇上租几间屋子办学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她原本准备开到县城去,县城人流量大,大家的经济条件也好得多,可以多赚点钱,但因为几个孩子都还在镇上念书,镇上离县城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来回奔走不方便,她也不放心把孩子留在家里,所以决定开在镇上。

村里到镇上的路程是四十分钟左右,镇上到县里是一个小时多点,就算几个孩子去了县城念书来回也方便。

计划好了后,她就开始一一落实,向何孺提出辞职的时候,何孺表示十分不舍,云夕是个有真凭实学又认真负责的好教师,这些年在她的影响下,带孩子来报名念书的多了许多,加上培训班的缘故,他拿到了额外的工资补贴家用,家里生活慢慢好了起来,说实话,他是不愿意云夕辞职的。

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人人都在跳槽,连镇上供销社的销售员都大多另谋了出路,他也没理由拦着云夕去追求更好的发展,而且这些年他看在眼里,云夕有多努力在赚钱,她一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如果她不努力,如何将那些孩子拉拔长大,个个念上书呢?

加上这几年学校也多了好几个老师,也并不缺老师,纵然不舍,何孺也没有阻止她,批准了她的辞职。

云夕从学校出来正准备往镇上去找找房子,薛燕从里面追了出来,“云老师,等等。”

“薛老师,咋啦?”云夕转过身看着她笑问。

薛燕咬了咬唇,说:“我、我可以跟你去镇上教书吗?”

云夕微喜,“薛老师,你的意思是想要跟我去镇上办学校吗?”

“是啊,不知道可不可以呢?”薛燕忐忑问,她只是一个高中都没有毕业的人,勉强能教小学,先前云夕请她上辅导班是因为缺人手,所以她不确定云夕会不会再要她。

云夕立即握住她的手说:“可以,当然可以了。”

薛燕虽然是高中生,但她的成绩很好,这些年为了帮她带培训班一直在提升自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了,她性格老实本分,认真负责,云夕对她很满意,她确实想过让薛燕跟她一块去镇上办学校,但是她走了还要把学校的老师带走,实在太不厚道了,所以就没有提,打算另外聘几个老师来帮忙,没想到薛燕也有这个打算,那就太好了。

“真的吗?”薛燕立即笑开了,“谢谢你啊云老师。”

云夕答应了就表示云夕相信她,愿意给她机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她当然很感激也很高兴,一听说云夕要去镇上单独办学校,她就起了这个心思,也征求了家里人的意见,大家都赞同她跟着云夕去发展,她也相信,跟着云夕一定会强过在这当教师。

云夕摇摇头,“我还得感谢你呢。”

新学校办起来肯定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身边有一个熟悉信任的人当然更方便,到时候她再看学生的人数再增添教师就是了。

和薛燕在镇上跑了几天,教室的事情落实下来了,一个两进的四合院,原本就是清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个私塾,但后辈子孙弃文从商,这个私塾就搁置下来,加上房主家境不错,又是祖产便没有出租或者变卖,听闻云夕要用来办学校,房主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

“云老师,也是您我就乐意租,要搁别人这屋子我真不会答应出租,如今租给您办学校,也算是弥补了一些对祖上的愧疚之情。”房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叫邓桥。

他是听闻过云夕的名气的,家里三代是人民教师,前不久弟弟还是省状元,经过她手辅导的学生大部分都考上大学了,他祖上也是当老师的,所以对云夕他是格外敬重的。

这些年房子不是没有人来求租,但没有一个打算租用来办学校,所以他没有答应出租,他们弃文从商已经亏对先祖,这座宅子除了做与教学有关的事情,他不会用于其它用途。

云夕感激说:“邓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辱没了您这座宅子的。”

邓桥愉悦点头,双方谈定了价格,签了租借合同,办了手续后,这座宅子的使用权就属于云夕了。

邓桥并没有收费太高,是云夕能接受的范围,云夕觉得她的运气挺好的,那么低的价格租下了这样一座宅子,她很满意。

她和薛燕在宅子里转了一圈,这座宅子五脏俱全,前面是四间教室围着一个大院子,后面还有东西各四间厢房,后院有茅厕、厨房和后罩房,等于租了这个宅子还解决了吃饭和住宿的问题,实在太划算太方便了。

宅子在街道后的第二排房子,交通方便,也不吵,非常适合当学校。

云夕转了一圈下来,觉得更加满意了,接下来就是规划一下,补充一些用具,厢房的床要换成高低床,这样可以让远地方的学生住宿,然后就是聘人,得聘一个做饭搞卫生的和优秀的教师,也得打一块校名牌,学校的名字她已经想好了,就叫晨曦高考培训学校。

晨曦顾名思义,清晨的阳光,象征温暖,光明,朝气蓬勃,以及希望。

这个时候办学虽然没那么严格,但也需要往县委打报告递材料,不过有齐家在,事情办得格外顺利,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半个月后,开校这天,云夕放了鞭炮,响动四方,齐家送上贺礼,先前得云夕辅导考上大学的人家也都前来捧场,场面十分热闹。

开校这天便是报名的时间,人意料之外的多,足足坐满了三个教室,每个教室云夕安排了三十个学生,差不多有百来人,有本地的也有来自各个县的,多是冲着云夕的名气,立志要考大学的人。

远地方的给安排了住宿和伙食,费用要高一些,大家也没有意见,只要能学好、方便,多出几个钱也是乐意的,毕竟现在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在慢慢变好,而且这些学生家里的条件也都相对要比一般人好一点。

云夕注重教学质量,报名完成后就开始进入正题,一点时间也不耽搁,除了薛燕外,他另外聘了两个老师,一男一女,和薛燕一样是拖家带口的知青,舍不得家人留了下来。

只是他们是大学生,没有读完大学就停课被下放了,因为家境的原因,他们不愿再继续考大学,在镇上当小学老师。

这里的教学情况是这样,村里的小学是一到三年级,镇上的小学四到六年级,然后就是初级中学,而高级中学又是在县城,学生们读一个九年义务教育要换四个学校。

这次听闻云夕开学校,待遇比学校要好,他们缺钱用就跳槽到云夕这里来了,当时来任聘的老师并不少,但都是要考试的,而通过云夕考试的人只有他们俩,可见他们俩的学问并不差。

云夕先给学生们做了个摸底考试,按成绩分出高中低三个班级,再因材施教,她让三个老师一人带一个班,而她则主要把重心放在低级班,帮基础差的把成绩提上来,她要的是高中率,所以每一个学生她都会去辅导。

除了对学生们悉心辅导,云夕对老师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同样每个学期都要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才能继续任职,同时考过了也能加薪,所以老师们有时间就在学习,一刻也不敢松懈,虽然辛苦,收获也很大,他们辅导的时候越来越轻松,觉得跟着云夕不但赚到了钱还提升了自己,很庆幸当初做了这个决定。

“云校长,有你的信。”邮差把自行车停在晨曦高考培训学校门口,朝学校里喊了一嗓子。

云夕从里面走出来,熟悉的喊:“张大哥,来了啊?”

“嗯,来,这是信,还有钱,你得亲自去邮局拿,信你先签收一下。”邮差张昌拿出两个信封递给云夕。

云夕应下,拿出自己的名章盖了个章,签收本上印上了小小的云夕二字,她接过信和张昌道了别,一边往学校走一边打开。

正是课间休息的时间,有学生朝她问:“云老师,又是您弟弟寄回来的信?”

云夕笑着点头,“是呢!”

她打开信,里面还有几张照片,是一个身着军装的高大男孩和一群同样穿着军装的男孩们的照片,笑得格外灿烂,一口白牙特别耀眼,是云阳和他的同学们,还有和齐萧勾肩搭背的,她看了信,笑意更浓了,走回自己的房间给云阳回信。

云阳在信里说马上要毕业了,学校建议他留校考研,问她的意见,齐萧已经留校考研了,他们兄弟俩个在一起,她当然是同意的,也放心的。

信里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介绍了家里的近况,告诉他几个孩子都已经升了高中,而回城明年也要高考了,三个孩子十分刻苦好学,成绩很好,考上大学不成问题。

还告诉他,这几年她的辅导学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送走一批又招收一批,后面人数都爆满了,四个教室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人因为人数满了没办法进辅导学校而失望离开,所以他不用经常寄钱回来了,家里不缺钱。

这四年,云阳每半年就会寄一次钱回来,她都没有花,给他存着将来娶媳妇儿用,她办学校赚了不少钱,除了培养几个孩子和日常开销外还能存老不少,他不希望云阳为了补贴家里太辛苦了。

写好信她去了邮局把信寄了,顺便把云阳寄回来的钱领出来,再存进她给云阳开的那个账户里,回了学校。

第二年,迎来回城的高考,过了这么多年,她仍旧对孩子们的考试充满了紧张,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叮嘱,“考试的时候别慌张,也别粗心大意,妈这些年带的那些学生,好多都是因为粗心大意而落榜,要学学你齐萧哥,做完后反复检查才交卷,别学你舅舅,骄傲自满,晓得吗?”

“妈,你都叮嘱许多遍了,我知道了啦!”回城在给自己的外套缝扣子,一边熟练的穿针引线一边应道。

他已经十八岁了,已然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大男孩,白白净净,五官格外出挑,站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来。

云夕转过头,见儿子的针线活做得比她都要好了,顿时有些好笑,“行了,放着,妈来帮你缝。”

这些年他们家的家境虽然变好了,几个孩子仍旧保持着先前的勤俭,也养成了自已动手,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

回城摇头,“不用啦,我自己来,马上好了,妈,你去休息,白天辅导那么累,就别操心我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了。”

云夕把东西放好,站起身看着他欣慰的笑了,谁会想到这样出色的少年当初是一个干干瘦瘦,头大身子小的小黑子呢?

高考结束后,云阳回到培训学校帮妈妈辅导学生,他考得不错,不出意外的话准能考上。

云夕见儿子这么轻松自在,也放了心,其实她对回城的成绩很清楚,根本不会出什么意外,只是天下父母一样的心态,就是爱瞎紧张,她苦笑了一下,把事情丢开一边,继续忙去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