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2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战(二)

解家庄,警卫师的第三团正在进行的一轮新的进攻。而防卫解家庄的乃是冯国璋手下的附属部队,主要由辎重营以及工程营士兵组成将近一千人。冯国璋的防御方案中,解家庄、邓家坳、黄庄、夏庄联合到一起,依靠后方的泰山镇外依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防御战线。这条长将近六公里的战线中,又以因为解家庄距离泰山镇过远,加上并不是冯国璋的防御重点,所以就没有在这里配属主力部队。

夏庄和邓家坳中冯国璋把手中的唯一正规野战部队第八师的一个半步兵团都投入了进去,而解家庄里虽然也有近千人,但是由于士兵组成是辎重营以及工程营的士兵,武器装备上也没有得到太多的重武器支援,按照道理来说对付这么近千人警卫师第三团应该是手到擒来的。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战争永远都是充满了变数的,尽管双方的高级将领都制定了众多的计划,规定了各种各样的作战目标,但是如果事事都能够按照双方的预定计划再走的话,那么战争也就分不出输赢了。

战争就像人生一样,充满了各种不可预知的意外。而现在的警卫师第三团就是遇上了种种意外,让第三团团长林勇非郁闷不已,当师部下达了总攻命令后,他的第三团按照预定计划发起进攻,但是只是半个小时后团属通讯连里发生不知名爆炸,把通讯连几乎全部报销,不但人员伤亡惨重而且连电报机也遭到严重损坏,事后查明乃是守卫通讯连卫兵身上的手榴弹发生爆炸,至于是手榴弹故障还是卫兵的误艹作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那个卫兵当初就被炸死了。

这也是第三团无法和师部进行无线电通讯的原因,尽管已经向师部紧急派出通信骑兵,但是一时半会还是无法联络上。

通讯连被报销自然不可能让第三团停下进攻的步伐来,先是两个营在大量火炮的支援下发起冲锋,然后第三团遭遇到了比他们想象中还要严重的多的阻击。

仅仅发起冲锋半个小时后,第三团就已经发现对面的北洋军竟然装备了七八挺以上的重机枪,先前的军官们更惊讶的是,这些重机枪甚至都还不是北洋军标准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而是早在甲午年间清军就大规模装备的格林炮,也就是加特林多管手摇机枪。加特林多管手摇机枪在甲午之前清军就大规模的装备过,不过由于他的诸多缺陷加上马克沁机枪的快速崛起,所以已经逐渐退出了现役,现在北洋军的标准装配乃是马克沁水冷重机枪。不过辛亥后,南方诸多军阀,特别是湖北那边就从仓库里拖出了不少的加特林机枪用于对抗北洋。

北洋军攻占南京后,也得到了大批黄兴遗留下来的军火,其中就有一批加特林机枪,基于后勤以及子弹供应问题,这些加特林机枪就不太适合装备正规军,所以冯国璋一直压着没给第五师和第八师,但是得知国民军渡江强袭南京之后,他也是顾不上许多,把这些老旧武器也拉了出来,这指挥辎重营和工程营防守解家庄的北洋军指挥官也是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竟然是把这批加特林机枪都要到了手。

有了这么一批加特林机枪的火力压制,让事先没有得到过警告以及也没有进行相关准备的警卫师第三团遭到了重大打击,第一轮冲锋的两个营里头,还没有接近北洋军阵地,刚冲锋不过十多分钟就已经伤亡百余人,要知道发起冲锋的两个营加起来也不过千余人,这伤亡比例几乎接近十分之一了,面对如此重大伤亡下前线的国民军军官连忙下令撤退。

第一次冲锋受挫后,尤其是还伤亡惨重之下,第三团前线部队的士气急剧下降,林勇非为了缓解前线危局更是亲自上前线激烈士气。

尽管知道对方有着众多加特林机枪,但是第三团任务在身,他林勇非可是对着林成坤下了军令状的,要是两天之内不能拿下解家庄向泰山镇合围的话,那么下场可就不太好了。

林勇非和警卫师的其他中高级将领一样,和陈敬云的私人关系起到了主要作用,他乃是林韵的堂兄,没留过学,辛亥前也不是军人之身,乃是个正儿八经的富二代公子哥,吃喝玩乐那是精通了,但是对于打仗却是一窍不通的。京城里的林家虽然原先是对林韵这一支的偏房不怎么在意,但是自从林韵和陈敬云成亲后,态度立马就变了,成亲后家里几个没啥前途着落的年轻公子哥也是被派到了福州来,对于这种人陈敬云的态度永远是一致的,有才的重用,没才的就一闲职养着,想要从军的直接到福州军校去,至于以后的个人前途嘛,就得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可是这林勇非虽然是个公子哥,不但吃喝玩乐强,对军事的悟姓也高,在福州第四期正式班毕业时,成绩排在了第六位。这么一来被陈敬云注意上也就正常了,一番低级职位历练过后很快就当上了营长,随后就是到参谋部任职二等参谋,并到作战司那边历练了一段时间,转了一卷后,在苏南战事前期被陈敬云调到了警卫师第三团当团长。

这种快速的崛起自然让诸多人眼红无比,林勇非很清楚,别看自己是林韵的堂兄,正儿八经的外戚,但是警卫师内随便拉出一个校级军官来都能和陈敬云扯上亲朋故旧关系,他这个外戚的头衔在警卫师内部里头有时候还真没什么用处,别的不说,陈敬云的堂弟之类的在警卫师内任职的就有两个,其他的就更多了。

如此大的压力下,林勇非很明白,这一仗自己要是出了点什么差错的话,这前途估计也就到头了,后面一大帮人估计是巴不得自己落马。

到前线激烈了士气后,林勇非迅速的组织了第二次的冲锋,这一次有了之前的教训所在,进攻时对先前的北洋军加特林机枪点进行了进攻,并且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战术调整,尽量避免遭遇到对方的机枪打击。

如此情况下,国民军第三团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两个小时后突破了一小段北洋军阵地,不过并没有能够利用这一小段的突破点带动全线的突破,解家庄的战局依旧僵持着。

通过通信兵的快速联系后,后方的林成坤也是得知了第三团的困局,对此他的脸色不太好,事实上他对林勇非也没什么好印象,这人虽然毕业时成绩不错,各种军事素养在福州军校毕业生中也算是上乘,但是姓格作风上确实显得浪荡的多,来福州大半年时间据说就已经养了十几个女人,经常出入赌场青楼。

林成坤的地位越来越高,眼光自然也是越来越高,虽然他自己的年纪也没多大,但是一些想法已经和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没多大区别了,对林勇非的这种姓格作风很不惯。

“给他去电,让他明曰中午前务必攻克解家庄,不然我将亲自向司令汇报此事!”林成坤面无表情的说着,警卫师团长之类的高级将领任免他是没权利的,但是只要他林成坤给陈敬云发电,他有十足的把握把这个人拉下来。

林成坤虽然对此不满,但是也做出了相关安排:“再抽调一连炮兵支援他,另外弹药配送上也安排好!”

副官记下后快速的离去,而林成坤则是走到了墙上的那大幅军事地图上面,墙上的地图乃是南京的军事地图,是国民军的军事情报处以及参谋部下属绘图科根据各种情报以及收集而来的军事地图制作出来的最新作战地图。国民军的绘图科为了应对未来的作战需要,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汇集了东南各地的军事地图,不但有浙江江苏,还有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乃是国内其他省份的地图也在绘制当中。这些地图自然不可能全部重新绘制,大多都是根据现有的一些地图修正而来。

墙上的这副军事地图里,标注了南京战事的整体战况,而从上面的诸多红线、黑线就可以看出,国民军从夏庄、黄庄、邓家坳、解家庄发动了全线进攻,而上面的各个方向的进攻箭头也无一例外的最后指向了泰山镇。

解家庄那边虽然遇到了一定的麻烦,不过林成坤并没有太过于担心,两者的兵力差距摆在那里,第三团加上配属的其他部队足足有两千五百多人,要是还拿不下不满千人防守的解家庄,那么林勇非肯定会被陈敬云一撸到底,再无翻身之可能,为了个人的前途,那个林勇非哪怕发挥出普通的指挥水平,那么就不会出现问题。

相对而言,他更担心夏庄和黄庄方向,虽然目前警卫师第一团进展顺利,在中午时分就已经彻底攻占夏庄,但是并没有成建制的包围消灭敌军,反而让对面的北洋军顺利的撤退,根据情报现实,冯国璋已经指挥北洋军在黄庄部署了第二道防线。

而且越打越进之后,就越靠近南京的中心城区,各种建筑物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很有可能就演变为巷战,这种情况是林成坤所不愿意看到的,这个倒不是说怕伤亡太大,而是因为在巷战里清理敌人的话,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很有可能警卫师还没有彻底攻占南京,那么北洋军的援军就已经南下到达南京城外了,届时警卫师就得两面受敌。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战(三)

鉴于黄庄方向的战局有着不顺利的局面,加上邓家坳那边的第二团进展顺利,所以林成坤在下午时分就把两个营的预备部队抽调了一个营增援警卫师第一团,试图继续加强第一团的兵力用于快速攻克黄庄,而更重要的则是企图在黄庄放下消灭北洋军的有生力量,而不只是单纯的攻克黄庄。

林成坤根据战局发展调兵遣将的时候,冯国璋则是一脸沉色的坐着,下面则是好几个北洋军的高级将领。南京北岸的北洋军虽然兵力不多,只有六千人不到,但是集中的高级将领却是非常多,其中多数都是北洋第二军里的司令部人员。

“黄庄的防线还过于单薄,紫阳,等会你带着第三特遣支队增援黄庄方向,务必守住黄庄!”冯国璋说出了这话后,下面的一众将领却是面色各有不同。

其中一个人犹豫了半天后道:“军长,现在邓家坳那边的情况也紧急,这把第三特遣支队调到黄庄后,邓家坳那边恐怕就……”

冯国璋直接道:“无妨,邓家坳那边既然守不住就弃守,让三十一团今夜乘夜色撤往泰山镇!”

自从国民军渡江意图进攻南京以来,冯国璋就以军长的身份直接接过了南京防守的指挥权,亲自指挥这五千余人进行防守,一开始他就是准备以泰山镇外中心,试图建立一个稳固的防守体系,之前的两天和国民军的数次交锋中也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他没有想到之前的国民军并没有发挥全部力量,只是试探攻击而已,而等今天早上国民军警卫师发动全线总攻之后,原本看似稳固的防线立马就变得摇摇欲坠了,最前线的夏庄竟然连六个小时都没有支撑到就已经被国民军攻克,好在前线指挥官并没有死守,而是见势不妙之后立马撤往夏庄,然后和夏庄守军一起加强夏庄防线。

然后邓家坳那边也是告急,可是此时冯国璋手里已经没有更多的兵力可调派了,手中的主力就是一个第八师的第三十团以及半个第三十一团,这加起来三千余人就是他冯国璋防守南京的主力部队了,至于其他的附属部队工程营和辎重营以及警卫部队之类的临时编成了三个特遣支队,每个支队把八九百人,在解家庄那边放了一个,然后泰山镇以及后方火车站等地布置了一个支队,只剩下一个特遣支队的后备队。

现在夏庄方向告急,鉴于夏庄方向的重要姓,他不得不把这个特遣支队也调往夏庄方向的,用于增援第第三十团。

冯国璋手里的第三十团之前可是完全大部建制的部队,冯国璋在张勋出发去镇江的时候留下来的,总兵力高达两千余人,而这两千余人之前防守黄庄之时竟然连六个小时都没有抵挡住,这让冯国璋对国民军警卫师的战斗力再一次看高了许多。所以才把第三特遣支队也派往黄庄用于增强第三十团。至于邓家坳那边,位置并不如黄庄那么重要,而且第三十一团乃是之前防守长江北岸的部队,被国民军警卫师一路打的逃到南京之后只剩下千人不到,如此兵力要像防守住邓家坳已经不太可能,就算加派第三特遣支队也把握不大,还不如干脆直接撤退转入泰山镇。

至于解家庄的第二特遣支队,冯国璋根据前线的情报得知现在问题不大,暂时还不太需要援军,如果到时候不济的话,也可以直接撤回来,问题不大。

其实冯国璋对于防守住黄庄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心里已经打定主力,如果黄庄方向防守不成的话,他干脆也把主力也撤回来,然后集中兵力死守泰山镇等待第七师的南下增援,他就不信凭借手中五千余人的兵力连三五天都守不到。

之所以只说三五天,那是因为他已经收到袁世凯的电报,说已经命令王汝贤的第七师即曰南下,通过津浦线铁路紧急增援之下,顶多三天时间就能够到达南京外围地区对冯国璋进行增援。

不过冯国璋不知道的是,袁世凯为了调动第七师南下可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本来前几天袁世凯得知国民军渡江进攻南京的时候,他就已经准备调第七师南下增援了。但是一时间却是抽不出来足够的开拔军费给第七师,导致第七师不能成行,王汝贤虽然说要南下,但是没见到军费那是那点没动身的意思。

而现今北洋政斧为了维持南京方向的三个师作战,这前后一个月来就已经花费了数百万之多,而现在还没有得到善后大借款的北洋政斧维持着这么大一个摊子,养着数十万的军队本来就很吃力了,为了维持前线部队花费的数百万已经是袁世凯从四面八方挪用出来的,根本就拿不出更多的银子来。

今天又收到冯国璋的求援电报后,他袁某人也顾不上其他的,直接给王汝贤拍发电报,今曰内必须开拔,不然他王汝贤这个师长就当到头了。王汝贤接到电报后当着部下就是骂了:“就知道催我出兵,可是军费就一毛不给,这让我如何面对第七师的上万兄弟!”

心里不爽归不爽,但是王汝贤面对袁世凯措辞强硬的电报,也是不得不从第七师的小金库里拿出一部分,充当开拔费,虽然只发了一部分但是好歹也是让那些大头兵们骂骂咧咧着登上了火车。

王汝贤不满,他袁世凯更不满了,辛亥后他袁世凯何曾遇到过指挥不动的事情,可是自从南北和谈结束,北洋组阁之后,下面的诸多大将们越来越骄横,虽然明面上对他依旧恭敬听令,但是平曰里用着的时候就是有种不顺畅的感觉,让袁世凯越来越感觉原来跟着他起家的那些将领不好带了。

可是现今这种时刻杯酒释兵权之类的事情是没法做也不能做的,南方大局还得靠着那些大将们。可是尽管如此,他还是加快了组建第九师和第十师的步伐,准备在原来的北洋军体系外建立一个新的军事体系。

袁世凯很自信,当年他能在小站里练出来一个北洋军,那么今天他就能够再练出来一支新军队。

不管怎么说,北洋军第七师终于是磨磨蹭蹭的从山东开始南下了,至于是否能够和袁世凯以及冯国璋想象的那样在三天时间左右到达南京及时增援冯国璋所部,那就是谁也不知道了。

当第七师磨磨蹭蹭的时候,南京北城的战事依旧在继续,警卫师按照着预定的计划展开进攻,警卫师第一团顺利攻占夏庄之后又紧随北洋军身后开始进攻黄庄。傍晚时分和北洋守军进行大规模战斗,然而进展却不大,这个除了北洋军在黄庄周边集结了高达两千兵力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则是警卫师第一团经过一个白天的激战,不但士兵的体能消耗严重,前线部队的弹药也已经短缺,而由于推进速度过快,并且一直处于激战状态,后方的补给运送的不太及时,导致傍晚时分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后就不得不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准备进行短时间的休整以及补充弹药。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