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5(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而这时,李桂香已经端着盘子从厨房进到了堂屋里。

“这,这些是什么?”李桂香一手端着盘子,一手指着桌子上的东西,语气不稳的问道。

这时候,就不用张文远解释了,兴奋的大弟文祥就已经叽里咕噜的把张文远刚才说的,全都重复了一遍。

听完二儿子的话,李桂香还是不敢相信,眼睛看向大儿子,似乎是想问到底是不是真的?

直到看到儿子点头,李桂香才接受这个事实。顿时,就把手里的盘子往桌上一放,也不说吃饭了。接着就拿起桌上的东西看了起来。

“哎呦,这油可真好,看着透亮透亮的,我还没见过这么清的油呢!”

“还有这布,料子可真好,特别软和。颜色也好看,可以攒下来等到阿远结婚的时候用。”

“还有红糖啊!呦!分量不轻,少说得有两斤。正好他大伯家儿媳妇刚生了娃,待会儿包半斤红糖送过去,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一家人都看着李桂香手里摸着一样东西,就把那样东西的用处都安排好了。虽然是一些唠叨的日常语,可听着就让人心里发软,脸上的笑容越发深了。

最后还是张文远出声打断了李桂香持续的念叨,“娘,赶紧吃饭吧!东西都在这儿,也不会跑,等会儿吃完饭您再好好的收拾收拾。小弟刚才就已经肚子饿了,饭再不吃马上也要凉了。”

听到大儿子的提醒,李桂香这才反应过来,一家人都还饿着肚子呢!特别是阿远,本来就赶了这么远的路,回到家又耽搁这么久,也早该饿了!这么一想,李桂香立马就心疼起儿子来了,忙喊着其他几个小的把桌上的东西收一收,马上开饭了。

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桌子前,就等着一家之主张老实一声令下,马上就要开饭。

因为知道大儿子今天晚上就要回来,所以晚饭李桂香做的比以往都要丰盛许多。

半锅红薯杂粮粥,贴的杂粮死面饼子,菜炒的是过年留得腊肉,和豆角一起翻炒,虽然肉不多,但是对于几个月都没有吃过肉的张家来说,足以引得让人流口水。

还有一道菜是酸辣土豆丝,虽然没放多少油,但有辣味和醋味,也是一道开胃的小菜。

一家六口,就着眼前的两道菜,吃起了久违的团圆饭。

张文远吃的也很开心,虽然菜色不是很丰盛,味道也不是特别美味,可对于张文远来说,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围着一张桌子吃饭,就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

吃完了饭,李桂香和小妹文乐手脚麻利的收拾好桌子,在厨房刷好过碗之后,一家人再次聚集在堂屋里,目光炯炯的盯着那堆东西。

张家一向秉持的是男主外,女主内。张老实一向是只管干活,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李桂香在管。所以,面前的这些东西也都是交给李桂香处置。

除了那包红糖,被李桂香分成了四分,自家留一份,其他三份打算明天早上由张文远亲自送到叔叔,伯伯家去,也算是感谢他们当初的帮助。

布料,李桂香就收了起来,张文远后来还是劝了她一下,让他给家里的大大小小都做一身新衣服,特别是小弟,五岁的孩子不大也不小了,怎不可能天天光着屁股到处玩吧!

李桂香犹豫了一下,可看着儿子坚定的样子,最后决定听儿子的。要按照她的想法,这些布料除了给小儿子做身衣服以外,其余的都要留到张文远娶媳妇的时候用的。现在要是用光了,到时候买不到这么好的布怎么办?

就是知道李桂香的想法,张文远才这样劝的,要不然自己辛辛苦苦想办法从空间里拿的这些东西,如果不用在家人身上,那自己不就白费功夫了吗?

剩下的本子和铅笔,张文远都分给了弟弟妹妹们。得到新本子新铅笔的他们,都特别高兴,嘴巴特别甜的说:“谢谢大哥!”

虽然小弟还没有上学,可是也可以用这些本子和笔练习一些简单的字,所以张文远也给了他一份,把他高兴的一蹦一跳,叫着喊着自己有新本子,新铅笔了。

第23章 讲故事

还有那些大白兔奶糖,因为这糖,张文远还被李桂香念叨了一通,说是买这么好的糖干嘛,有钱了也该攒着,留着交学费。

还说他们小孩子吃那么好的糖干什么?随便买几个水果硬糖甜甜嘴就行了,买这些得多少钱啊!李桂香看着那些糖,心疼的不得了,就好像看到好多钱丢了一样。

张文远被一直念叨的头痛,虽然新鲜于母亲这样的关怀,可人要是一直被这样念叨,也是受不了的。

不过还好,张老实是站在张文远这边的,看到孩子她娘一直念叨,孩子们都不吭声了,就敲了敲桌子,说:“行了,孩子买了都买了,你再说又不能退回去。再说了,阿远也是为了弟弟妹妹们,当爹的我没本事,他们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样的奶糖。如今阿远既然买了,就让他们尝尝吧!”

听见孩子他爹这样说,李桂香顿时不说了。她一直都知道,当家的一直觉得是自己没本事,才让自己跟着他吃苦,让孩子们上不起学,心里一直不是滋味。

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自从嫁给他,又生了五个懂事孩子,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自己是姑娘的时候,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大姐作为第一个孩子,虽然是女孩,可受的疼爱也仅仅比哥哥少一点。哥哥又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受宠程度自然不必说。只有自己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

自己从小就开始干家务,当身子有灶台高的时候,更是在家做饭,洗衣,喂鸡,喂猪,十岁后还要下地挣公分。

可以说,李桂香在娘家每天是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活一点没少干。直到嫁了人,丈夫体贴,婆婆又不折磨人,这才过上了好日子。

后来分了家,夫妻齐心,两人又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吃饱喝足不在话下。直到后来家里的孩子多了,又只有他们两个挣公分,家里这才慢慢的拮据了起来。

再后来,孩子他爹坚持把几个孩子都送去上学,这还是村里的头一份,虽然家里的情况更紧张了,可是李桂香比谁都骄傲!骄傲于孩子他爹对家里人的好,更骄傲于孩子他爹有远见!

这种骄傲在大儿子考上县里的高中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自己儿子可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县里高中的,别当自己不知道,那些老娘们平时没少在背后笑话自己家,说自家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家里都穷的快闹饥荒了,还把家里的孩子都送去上学,到时候要是一个都没考上,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自己虽然生气,可也知道吵也没用,管不住那帮老娘们的嘴,只能暗地里发狠干活,交代好家里的孩子们一定要好好上学,上出个人样来,让那帮人看看,自己家孩子上学有没有用!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