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1章 乘风而起(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与中原以及江南地区的众多河流相比,汾水并不很深,水流不是很稳定,季节性也比较强。

是以汾水之上少有大船,运货载人的,多是一些中等大小的船只。

南北杂货这一次运货南下,租用的船只就不止一艘,并且一路上还需经过数次换船。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先进的探测技术,在陌生的水域行船十分危险,再加上这条水道之上也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势力,他们各有各的地盘,所以那些船只以及船上的船夫,通常只在自己熟悉的流域活动。

每到需要换船的地方,那些码头上都汇聚着许多壮劳力,人来人往货物云集,看起来十分忙碌又欣欣向荣。

南北杂货的人与这些小娘子们说,眼下正是夏季,汾水之上运输繁忙,待到秋后水位下降,有些河段便走不了货船了。

“那便改走陆路了”一名小娘子问道。

“倒也未必。”那人言道“在这条商道上行走的,自然知晓什么时节运货最划算,是以很多南边来的商贾,都是在秋冬时节北上收货囤货,待到开春之后水位上涨,汾水之上好行船了,届时再运货南下”

走陆路的也有,他们南北杂货每年便有好几次要通过陆路运货,时常也能遇着其他商队。

还有每年冬季南下卖粮的农人商贩,更是数不胜数。

听闻早年间,关中常闹饥荒,这些年却再没听闻了,这一方面要归功于玉米的高产,另一方面,就要归功于这些南下卖粮的河东父老。

当年圣人令官道上的关卡不得收取这些河东父老的过路费,又令人特地在新丰开设了一个集市,不知他当时有无这方面的考量。

这些小娘子们从前大抵都没有出过远门,头一回出远门又听人说起这许多事,总是十分新鲜。

在他们的船队行到临汾的时候,随着人数的增加,原先那些船只有些坐不下了,南北杂货的人便预备要多租一条船。

临汾城中一名郎君听闻了此事,便自己出钱租下了一条船,让临汾当地的那些小娘子们乘坐这条船南下,又邀请其她小娘子们同乘。

那名郎君对小娘子们说,此次去往罗氏机器坊学习技艺,是一件很好的事,让小娘子们学成之后,莫要忘了将这些技艺带回故乡,造福乡里。

这越往南走,要去机器作坊的小娘子就更多,因为南边更靠近长安城,消息也更灵通,很多人都听闻过罗氏机器作坊,很多家长都支持自家女儿去那里学艺。

据说还有一个小娘子自己不愿去,被父母逼着打着非让去的,黄二娘等人听闻了这件事,也是觉得很稀奇。

待到了潼关,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艘艘巨大的船只,那些船只那般大,桅杆那般高,一个个人站在船上,仿佛都只有鸟雀大小。

他们在潼关也换了船,然后沿黄河往上又走了一段,接着便入了渭水,听闻在长安西面,有水渠沟通渭水与长安西市,西市距离南北杂货就很近了。

他们这一行人还未抵达长安城中,罗用这边早早便已得到了消息,着手开始准备这一拨河东女子的安置问题。

夏日的长安城十分炎热,这些小娘子们从河东道过来,大约没有经历过这般炎热的夏季,罗用担心她们到时候会有人生病,这个年代缺医少药的,生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与此同时,同样得到消息的还有长安城的各大家族,以及朝中许多官员。

罗氏机器坊说是秋招,这才过去没多少时日,各地便有不少女子往长安城汇聚而来,单是河东道,这一口气就来了三百余人,这还只是一拨人而已,后边还不知道能有多少呢。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