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5(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沈瑜这才止步,先躬身行礼,再起身与他对视,“学生沈瑜,入学刚一月多,才疏学浅,书读不透,有些问题想来请教先生。”

刘助教嘴角也一挑,“既然是请教的,就进来说话吧。”

五经博士都住在教官宅。助教没那么好的待遇,平日办公都在明伦堂的侧殿的一个个值房里。刘助教放下书本,示意他坐下,“有什么问题?”

沈瑜的问题早在心里重复了无数遍,便脱口而出:“您方才讲课时引了一句,似乎是‘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学生不知出处,想来请教。”

“那出自《法言义疏》,不过这书太艰涩,不适宜你们现在读。”刘助教也有些意外,眼睛一眨不眨,盯着沈瑜看。“你这学生,我只随口一句,你便记得那么清楚么?”

沈瑜垂下视线,“说来惭愧,学生是由家祖开蒙,家祖看重记诵,一路迁徙,常常考校。”

“你家是从北方迁来的?”刘助教的手撑着桌子,居高临下打量着他。

沈瑜沉静地答道:“正是。因为南迁,家中许多藏书遗失。学生书读的太少,似《通鉴》,只是粗读一遍,许多典故都想不起出处。可否也来请教先生?”

旁边一直听了一耳朵去的另一位助教笑了,“那当然,你们刘助教可是圣上亲口赞过的精通典史。”

刘助教并不搭理他,兀自思考什么。

沈瑜的脑袋转的飞快,刘助教是新科进士,那也是在宣庆十四年会试的。看来也是跟随朝廷一路南下的了。沈瑜心中默叹,再看着刘助教果然神情莫辨。

“《资治通鉴》与《举要补遗》都有一百来卷,你若只为写文章的史料,读一读《通鉴纲目》也就是了。”刘助教突然开口。“这些书御书楼都有,你家中若无,可去借来看。若不懂,尽管来问。”

沈瑜连忙感谢,又问了一两个问题,刘助教都细细解答了。眼看耽误了助教不少时间,沈瑜才起身告辞。

他瞥了眼漏壶,见午休时候还早,便想去御书楼借本书。从明伦堂一路往御书楼走,路上却遇见三三两两的学生在一起攀谈。

沈瑜几乎从不参与,也无意细听,然而过状元桥时,还是听见了一两句:

“楚王殿下怎么了?”

“当初陛下继位,大家都以为会册立皇太弟。毕竟,丞相都上本了。再说殿下是南地之主,又一向贤德,本就是最好的人选。”

“南地的,谁不拥护楚王殿下!”

沈瑜听得心惊肉跳,册封太子的旨意已经宣告天下,国学里竟有学子堂而皇之,非议储君,而且还光明正大!究竟是这些学子太不知好歹,还是背后有人指使?

他心里乱成一团,脸上仍然云淡风轻。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