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8(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岑夫子果然和霍宁之说的一般,讲课的进度很慢。

但他讲课的重点根本不是书上的史实,而是针对史实的各家观点和评论,以及他自己的观点看法、做的考察,甚至还会提出其中的疑问和待挖掘之处,旁征博引,无所不包。

相信所有学古文古诗历史的苦逼学生们,都会有这样的苦恼----古人写文章时无处不在的各种典故!

比如李商隐,喜欢用典故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处处是坑!

一句看起来正常又正常的话,也许里面就含了好几个典故,连古人都表示李商隐的诗中用的典故太多,看不懂。

成天搞古文的古人都表示看不懂,何况一群只爱好快餐文化的现代人?

另外,就是古代各种分明指同一个人的花式称谓了。

林娇娇印象最深的就是辛弃疾《永遇乐》中的那句,人道寄奴曾住。

寄奴寄奴!

卧槽!

谁想得到那个娘兮兮的寄奴指的竟然是那个先后灭掉后秦、南燕两个国家的牛人刘裕啊!

你说古人吧,起名字就起名字吧,还要分别起个名,再起个字,有的还有小字,再来个号,号可能还不止一两个。

还有用各种官名称呼的,牛逼的死后还会有谥号。

还有各种雅号别号的,比如宋代的张先张尚书,因为写的三首词中分别有十分出名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絮轻无影三句,世人就都称之为张三影,又叫三影尚书。

还有位尚书大人,宋祁宋尚书因为写的那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太过出名,又被人叫做红杏尚书。

对了,那位尚书大人还有个十分有情调的小字,选郎。

提到宋祁,非古文学专业的林娇娇可能还知道,但要是有谁称一声宋选郎,老天,她多半以为会是古代哪个红透半边天的优伶小倌!

菩萨保佑那位尚书大人是个帅哥,老了后也能是个帅老头,否则她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摔!

光是名字就得记一大波!

好吧,不就是背吗,不就是记吗!

她是学霸,她不怕!

关键是这个时代的历史跟她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完全不一样,这段日子她又要伪装原主,不能表现的太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要刻苦练字,哪里有时间去看书,背这些东西?

于是,下场就是,岑夫子说的话,拆开来,她都听得懂,放在一起,就绝对等同于天书!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