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本书由(熊猫没眼圈)为您整理制作

《谭大娘子》

作者:李李谭雅

文案:

这就是一个封建社会文官家里的小娘子阴错阳差地嫁给了一个流氓的故事。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宅斗

☆、第1章 引子

谭家大娘子每次打算发呆的时候,总是要把下人都先打发出去,创造好优质的发呆环境后,才坐在那里开始走神,大娘子的认真可见一斑。

这位谭大娘子之父乃是吏部员外郎谭玉。这谭玉,字子清,时年三十岁。如此年纪升到了五品郎中的位置,可以说脑力手段都不差,就连运气都是顶顶好的。

谭子清乃是扶余国甲午马年的探花,文章写得好自不必说;偏他又身材秀伟,长相英挺,据说殿试一开始,皇帝一见就说这一科探花非他莫属。如此一来,就说到这位探花的好运气了。这殿试一结束,皇榜还没有张贴,谭子清便被吏部尚书崔和给看上了。

崔尚书有一个老来女,虽不是嫡出女儿,却因是他快五十岁才得的,也颇为得他喜爱的。这谭子清本就拐了七八个弯,好容易投在了崔尚书名下,前来殿试之前自然要先到恩师府上拜见一下子的。

当时几个同年都是差不多的才俊,相约好了一起来,往这大厅里一站,只那谭子清玉树身姿,好一个翩翩少年郎,躲在屏风后面的崔十八娘一眼便红了脸,一晚上都等不得,吃过晚膳就急着让姨娘找来了崔尚书,含羞带怯地表达了对未来夫婿的要求——就是谭玉。

崔尚书其实也看好他,这谭子清虽说没什么根基,如此对自己来说却是正好的乘龙快婿,文章也出彩,风姿也不错,如今皇上虽说选人看才能,可往殿上一站,还是外表也要好才行的,看他举止,如有人抬举,必要发达的,日后也是自己的助力。又能给爱女找了一个如意郎君,真真是划算的买卖。

既然看上了就马上着人去打听,一打听,不好,虽然才二十及冠之年,却于两年前已经娶妻张氏,育有一女年方半岁。老尚书捋捋胡子,心想糊涂,怎能如此早早成亲,这谭子清还是年少,家里人也不晓事,要知道好多人都是等张贴皇榜以后才开始择亲的,如此早早成家,岂不是浪费了一门好亲事。

正当老尚书失望,十八娘垂泪的时候,谭玉在老家元洲的妻子张氏回家为母过寿,结果在娘家被刺身亡。说起来,张氏也是倒霉,她提前一天回家打算帮家里准备寿礼,没想到娘家二弟与二弟妹俩人因琐事吵闹,这二弟妹娘家的兄长是个混不吝的,也是喝多了酒,几句口角竟然冲上来就拔刀,他人高马大,张家人都细瘦矮小,竟挡不住他。

他杀红了眼,全家除了二弟妹和她女儿,其余算上张氏八口人都被他刺了个血窟窿。案子发了,二弟妹惊恐内疚之下上了吊,女儿留给了娘家抚养,张家算是灭了门。可怜张氏这个出嫁女,没等到丈夫高中,就留下稚女一人,撒手而去了。

谭玉过了殿试,点了探花之后,才知道自己妻子去世,下葬半年有余了。然后一直关注可惜着他的崔尚书已经知道他近期丧妻,于是让自己的一个门生暗示了一下,于是乎,谭玉在还没从丧妻之痛、探花之喜中回过神来,就成了崔尚书内定的女婿。

如果说一个男人最好运的事情就是升官发财死老婆的话,那么虽然还没发财,谭玉也算顶顶好运气的男人了,毕竟至少三个好处得了两个了。

如此一来,也就说到了这位谭大娘子的脾气秉性了。谭大娘子母亲过世之时还不到半岁,父亲又远在京城备考,家里怕影响谭玉考试,没有通知他就办了丧事,反正张氏娘家也死绝了,其族里又为这绝户的房子田地打成一团,没人为此来讨说法。

好在谭玉之母怜惜长孙女儿年幼失怙,将其养在膝下亲自照料,十分疼爱。虽没了母亲,父亲一年后又在京城续娶了崔十八娘作为继室,谭大娘子却因为阿翁娘娘的宠爱十分幸福地长到了十一岁,完全没有一丁点儿懦弱、胆小的样子。

都说隔辈亲,阿翁母虽然对儿子谭玉管束严厉,对失母的孙女儿却可以说是十分溺爱的。谭玉续娶之后,本想将女儿接到京城,但阿翁母却总怕孙女儿吃后娘的亏,留在了老家。

阿翁是个老秀才,谭玉就是他亲身启蒙的。到了孙女儿,老秀才也并不因为是女孩就不管,反而无论看书还是习字,都将她带在身边细细教导。

于是乎,十一岁之前的岁月,谭大娘子——那时候还没有大名,就是在上午在阿翁那里跟着族里的兄弟习字看书,下午跟娘娘绣花、看二婶裁衣中度过的。这也是阿翁娘娘怕耽误了孙女儿的一副拳拳之心。

不过,大家要认为谭大娘子是个琴棋书画皆通、针织女红在行的大家闺秀就大大地错了。前头说了,隔辈亲,再加上又怜惜她小小一大点儿就没了母亲,那就不能避免地溺爱了。

所以说,十一岁之前的岁月,谭大娘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不说,还经常要休息个一两天的。

谭家虽然也算个书香人家,但在乡下是没那么多讲究的。除了太阳实在太大、怕晒伤了皮肤或是下雨的时候不出门,其他时候无论冬天还是夏天,谭大娘子都和这族里的姐妹在外面疯玩的。

七八岁了,还跟着人家在河里摸鱼抓虾呢。直到九岁上了,老秀才实在看不过眼,才以男女七岁不同席为由,将她往家里拘束起来。好在她虽然同村里野丫头小子疯玩,规矩却被娘娘整天提点,也不太出格。如此四年下来,到了去京城的时候,总算有了点娴静的品格。

☆、第1章

谭玉发了一下午的呆,叫进来了丫头,让她们整理书桌,哦,是的,发呆的时候谭大娘子总是要摆了几本书在桌子上,让人以为在看书的。

喜鹊手脚麻利地整理好了桌子,又给大娘子沏好了茶。“大娘子,如今太阳也快下去了,慢慢地花厅走,正好到了晚膳的时候。”喜鹊一边帮谭雅拢头发,一边说。

喜鹊是从元洲老家带来的,一向谨慎,临行之前娘娘调教好给谭雅的,一是怕孙女儿年小吃了暗亏也不知道,二也是怕她差了规矩,让尚书府出来的继母挑理,派个稳妥人提点着。谭雅点点头,这屋里除了奶娘刘氏,就这个喜鹊是自己人了。

其他的一个大丫头,两个二等丫头,便是外面的小丫头、婆子们都是现在的夫人派来的。娘娘倒是也想多派几个人来的,实在是没有人啊。

谭家在乡下,说是书香门第,其实也就院子大,阿翁虽是个秀才,但多年考不中,家里实在是过得紧巴巴的。早些年,连谭玉兄弟两个下了学都要到地里除草的。这用下人的气象还是后来谭玉过了乡试,家里田地慢慢多起来才形成的。直到谭玉中了探花,家里才真正兴旺起来。

谭雅低头看看衣衫,觉得也不必换了,叫喜鹊留下,带着琉璃,慢悠悠地往花厅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阮小七此时正在赌场里博得汗流浃背,他脱了褂子,露出了一身花绣,正忽悠着旁人下注。

如果说谭雅可怜,襁褓中即丧母,那么阮小七就得加个更字。四五岁的时候赶上了灾年,除了他被卖给了富人家做小厮活了下来,亲人竟然死了个精光。既然被卖了,也就无所谓姓什么叫什么了,被卖到的是阮姓人家,他就跟着姓了阮。

他虽年方四岁,长得却高,看着竟像是六七岁的摸样,正好给阮家大哥做个玩伴。因他从小淘气会玩,引得大哥喜欢的不行,竟然到哪里也离不了,是身边第一个得意人。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阮家哄好了河曲府上的父母官,在当地也慢慢成了气候,成了举足轻重的人家。水涨船高,阮家对大哥的教育已经不满足识字明理了,总想着科举出来,为家里挣个脸面。

到大哥五岁的时候,家里正儿八经的给找了一个落榜的老儒授课,天天之乎者也地学做文章。这跟着大哥,阮小七也学了几个字,只是他天生不通这一窍,也只不是个睁眼瞎罢了。阮员外还想着儿子高中,自己好做个老太爷呢,自然不能让儿子被这样的下人带坏。

只一次见他一个八岁孩童以一敌五,帮着大哥打赢了几个十多岁的大孩子,便因此有了主意,儿子不论从政还是从商,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帮衬,儿子又没有亲生兄弟,那隔了房的都指望着他绝户好继承他一副身家呢。

他是个生意人,素来精明,看出这阮小七虽然要通文墨难,但手脚灵活,胆大心细,也是良才。最重要的,对大哥忠心,为人义气。

虽然这次事后阮小七被打了五个板子,阮员外却让他从此跟着家里护卫师傅学武艺。阮小七本就爱好打仗,从来的功夫都是打仗打出来的,如今有了正统教育,更是越发能打了。见他学问实在不通,阮员外索性把他打发到家里的车行,以后能够掌得这车行,也算是儿子的一大助力。

为了儿子的前程,阮员外从不叫儿子参与乱七八糟的事情,唯恐儿子以后真当官让人拿着把柄,便是自家也不怎么沾手了。可这做生意总要有不能见太阳的事体,于是便发还了阮小七的卖身契,让他自己立了户,反正他也离不了阮家这棵大树。有这阮家做靠山,这阮小七十六七岁就成了这河曲地面上数得着的人物——真真出了名的小混混了。

阮家大哥十七岁的时候过了乡试,成了秀才,本是天大的喜事,阮家也出了读书人了。阮家正在这准备大肆庆祝呢,还没摆酒,这阮大哥竟然被通阳河上的河匪给绑票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